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8′53″~111°18′34″,北纬26°15′06″~26°55′22″之间,东西长84.3千米,南北宽73.1千米,总面积21719.8公顷。。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岭山地的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的银杉、资源冷杉,国家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地,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
中文名称: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
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级别:*
区域面积:21719.8公顷
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对象:南岭山地的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全球性保护价值的银杉、资源冷杉等
管理单位: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批准时间:2009年9月18日
1、历史沿革
1982年,经湖南省人民*批准,建立“新宁紫云山——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新宁舜皇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新宁县以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名义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升格为*自然保护区,经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预审评估,被列入2006年度*自然保护区的申报评审范围。
2006年,经湖南省人民*批准,将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为“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
2009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
气候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但是,舜皇山气候除具有亚热带和季风的性质外,同时受海拔高度、山地地形和森林等地理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为15.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4℃,年较差22.5℃,极端最高气温33.8℃,极端最低气温-7.5℃,其平均气温年变化规律为单峰型。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360.6毫米。每年5月雨量最多、最集中,平均为208.9毫米,12月雨量最少平均为37.3毫米。历年平均降水日数有179.3天,保护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91%,保护区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相对湿度增大。保护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风向转换随季节明显不同,属季风气候区域。
地质地貌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越城岭中段,东南构造地洼区湘干地洼系湘中地穹列邵阳地穹内,是一个成熟的大陆型地壳,经历多阶段的地壳演化历史,逐步形成越城岭—紫云山—牛头寨隆起带,在越城岭形成高中山险峰狭谷花岗岩地貌。舜皇山—紫云山及其邻区的地貌主要分为剥蚀构造地貌和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剥蚀构造地貌有高中山台原洼地、中山垄脊峡谷、中低山驼脊谷地、低山单面山。侵蚀剥蚀构造地貌有中山齿峰狭谷、中山峰脊峡谷、低山齿脊峡谷。舜皇山往北东沿该山脉延伸是紫云山,是越城岭北东尾翼。保护区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系交错,地形复杂,大小山峰108座,最高海拔大云山1995米,最低海拔榧子脚470米,舜皇山海拔1882.4米,是越城岭的第三高峰,也是湘西南名山之一,紫云山海拔1623米。
土壤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垂直分布的生物气候及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并且由于自然景观的复杂多样加上东西坡自然条件的差异明显,使各土类之间交错分布和镶嵌的现象较普遍,成为保护区土壤多样性的一个具体表现。保护区土壤主要是以花岗岩和板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土壤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分为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5个土壤亚类。
水文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系湘江和资水上游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流入资江的夫夷水及其支流和流入湘江的紫溪河及其支流。夫夷水从广西资源县车田湾流入新宁县再经邵阳汇入资水,在新宁县流程约100千米。夫夷水平均流量达78.14立方米/秒,以HCO3-Ca型、HCO3-Ca·Mg水为主,pH值一般6.5-7.7,总硬度1.5-2.56德国度,矿化度0.108-0.150克/升,属低矿化、弱酸性至弱碱性和极软水至软水,紫溪河旱季测得pH值一般7.7,总硬度1.74德国度。
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碳酸岩裂隙岩溶水二大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
3、区域范围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8′53″~111°18′34″,北纬26°15′06″~26°55′22″之间,东西长84.3千米,南北宽73.1千米,总面积21719.8公顷,分为东西两片,是一个以国有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有面积14306.7公顷,占65.9%,集体所有面积7413.1公顷,占34.1%。东部面积16937.0公顷,包括舜皇山林场全部、金子岭林场、紫云山林场、黄龙镇、回龙寺镇、靖位乡、清江乡和一渡水镇等乡(镇、场)部分林地;西部面积4782.8公顷,包括万峰林场、麻林瑶族民族乡和黄金瑶族民族乡等乡(镇、场)部分林地。其中,核心区9073.4公顷,缓冲区6656.7公顷,试验区5969.7公顷。
4、保护目标
综述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岭山地的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全球性保护价值的银杉、资源冷杉,国家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地,长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
植物
截至2013年,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内已查明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83科793属22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的银杉、资源冷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银杏6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金毛狗、篦子三尖杉、华南五针松、香榧、连香树、长柄双花木、半枫荷、香樟、闽楠、花榈木、野大豆、鹅掌楸、峨眉含笑、水青树、红椿、旱莲木、金荞麦、香果树、伞花木、榉树、二回原始莲座蕨21种,兰科植物50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不含上述国务院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物种)的植物18种。
植物
动物
截至2013年,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内已发现的昆虫有15目88科579属815种,脊椎动物有29目85科227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2科40种;鸟类12目32科95种;爬行动物3目10科38种;两栖动物2目8科22种;鱼类4目13科32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灵猫、黑熊、藏酋猴、白鹇、红腹锦鸡、蛇雕、大鲵等24种;Ⅰ级保护鸟类就有2种,即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Ⅱ级保护鸟类有15种,鸢、苍鹰、雀鹰、松雀鹰、赤腹鹰、蛇雕、灰背隼、白鹇、红腹锦鸡、褐翅鸦鹃、草鸮、雕鸮、斑头鸺鹠、红角鸮和长耳鸮;Ⅱ级保护两栖动物有2种,即大鲵和虎纹蛙。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收录的物种29种。
5、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为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0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批准,成立了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副处级全额事业单位,隶属新宁县人民*管理。设置5个副科级内设科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资源保护管理科、经营管理科、科教宣传科。下设四个保护管理站:紫云山管理站、舜皇山管理站、万峰山管理站和金子岭管理站。自然保护区在职职工总人数100人,均为在职职工,其中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17人、技术员42人。管理局办公地点设在新宁县城。
管理方法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规范的三级管理体系,即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管理站——护林点,实行三级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内治安由森林*派出所负责,并与周边各乡(镇)实行有效联防。
管理内容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保护区总体规划”,启动了保护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期工程在2014年中期全面完成。同时,为了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内在紫花坪、张家坪、漆家岭、转车坪、大云庵、白洋界、汪家田等护林点和通往各周边村组的人行道边制作永久性水泥宣传碑3块,宣传木牌36块;书写宣传标语2000余幅,出动宣传车16车次,印刷自然保护区手册100余份,分发给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
2016年7月15日,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管理科组织了护林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能力培训,共培训人员35名。培训采取林区实践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的是护林人员对辖区内固定样地、样线能够进行维护和常规管理工作。
6、开发利用
科学研究
1985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木兰科种属间有性杂交试验。
1985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华山松引种试验。
1985~1987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银杉嫁接与实生苗培植研究。
1990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高山造林树种栽培试验研究。
1992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日本扁柏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1995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赤皮青冈造林应用技术研究。
1997年,保护区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偕同芬兰、澳大利亚学者考察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1998年,保护区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偕同匈牙利、荷兰植物专家对资源冷杉的考察研究。
1999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南方红豆杉营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0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金叶含笑的林学特性及造林技术研究。
2001年,保护区与新宁县林科所合作进行*山茉莉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2001年,保护区参与中国科学院偕同挪威、芬兰、荷兰、美国专家考察自然保护区的地衣、苔藓、真菌项目。
2003年,保护区参与美国专家泰勒测量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的光合速率项目。
2003~2005年,保护区参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专家对五味子科的考察和研究。
2011年7月26日,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宣传科工作人员陪同北京林业大学3名研究生对保护区内国家Ⅰ级保护树种资源冷杉进行科学考察。北林大研究生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仅存的资源冷杉作了详细的外业调查,并对造成资源冷杉濒危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旅游信息
背阴山景区是桫椤江的上游背阴山地带,面积163.2公顷,是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山地景观的核心地,号称“舜皇山缩影”和“小舜皇山”。该景区以登高揽胜、观华南五针松等为其主。
李家冲位于舜皇宫右侧,与背阴山景区紧密相连,面积133.4公顷。李家冲有一条狭长的溪流,溪水常流。建设舜文化诗词碑林、虞舜部落是游人解读舜文化的重要载体。
漆家岭景区北与李家冲景区相连,南抵紫花坪景区,面积105.8公顷。该景区是连接李家冲区与紫花坪景区的重要景点,景区内分布着一片梯级稻田,公路两侧分布着原生态的舜皇茶,茶优、山静、水幽,是舜皇山旅游区的拓展空间。
紫花坪景区位于漆家岭南部,与漆家岭景区紧密相连,最南端与东安县交界。面积104.0公顷。该景区分布着上万亩杜鹃花林,品种达30余种,如鹿角杜鹃、映山红、满山红、百合花杜鹃、耳叶杜鹃等。
7、生态价值
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古老、地貌独特、生境复杂多样,不仅有华南—南岭区系植物,而且有典型的南岭森林类型,还有本地的特有植物群落,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典型的南岭山地中部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研究恢复与重建区域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统。
银杉和资源冷杉按IUCN的濒危等级标准,列为全球濒临灭绝的现仅存1001-5000株的植物物种,具有全球性的保护价值,物种数占到中国濒危灭绝物种(14种)的14.3%,而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银杉58株,占全球银杉4484株的1.3%;资源冷杉50株,占全球资源冷杉1929株的2.5%,且在自然保护区内呈群落分布,实为珍贵。通过对珍稀、特有物种的有效保护,必将扩大其种群规模,丰富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中国物种基因库的扩大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