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刘旦

科普小知识2022-12-18 14:31:11
...

刘旦(?—前80年),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前117年),被册封为燕王。刘旦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喜好招揽游侠武士。太子刘据死后,刘旦欲立为太子,上书请求进京宿卫,武帝大怒,削去其封国的三个县,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元凤元年(前80年),刘旦与上官桀等筹划诛杀霍光,篡位自立。事情败露后,自缢而死,封国被废除,谥号刺王。

1、生平

封王


燕王刘旦

刘旦(?——公元前80年),即燕剌王。汉武帝子。其母为李姬。汉武帝刘彻一共生育了6个儿子: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陵。

刘旦次于长兄戾太子刘据、次兄齐怀王刘闳而排行居三,广陵厉王刘胥和昌邑王刘膊行居四、五,昭帝刘弗陵最少居六。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四月乙巳,刘旦与刘胥、刘闳同日被策封为燕、广陵和齐王,颇似周初封太公于齐、封周公于鲁和封召公于燕。

刘旦被封为燕王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成年后就国,从长安徙居今北京市。皇帝使御史大夫张汤庙立皇子旦为燕王。赐策曰:

“於戏,小子旦,受兹玄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於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於戏!朕命将率征厥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期奔师。荤粥域,北州以绥。悉尔心,毋作怨,毋俷德,毋乃废备。非教士不得从徵。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应该说,从武帝策命刘旦的诏书中,看出对他寄予了北御匈奴、屏藩汉室的厚望。

自荐太子

汉武帝刘彻晚年为江充等人所蒙蔽,发生了骨肉伦常惨变的“太子刘据之乱”,乱平后,汉武帝象得了失心疯一样不管原由的杀了自己曾经最钟爱的太子刘据及其子孙(仅有一孙刘病已尚在襁褓中也被丢进了*)。

得知长兄死讯后,刘旦认为自己更合适地储君人选。

后元元年,于是派使者来到长安,向父皇上书,请求以长子自居请求宿卫长安。刘旦的这一要求得到却是一句“生子当置齐鲁礼仪之乡!”

汉武帝一怒之下“立斩其使于北阙”。紧接着武帝又派人去燕国调查。很明显,皇帝的使者可不是为了提拔燕王去调查他的政绩、治绩的,而是专门去找他的碴儿给予惩罚的。而这位燕王阁下呢,偏偏行为又不大检点,在调查期间,又发现他藏匿亡命之徒,正给恼怒的父皇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于是削掉他封国中的良乡、安次、文安三个县邑,以示惩戒。

汉武帝从这时候开始,就厌恶起刘旦来了,于是刘旦想当太子的愿望也就彻底泡了汤。

首次谋反

前87年,汉武帝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后元二年,武帝在册立小儿子为皇位继承人不久就在"轮台之悔"中郁闷而终。新皇帝继位后赐给各国诸侯王玺书,各地诸侯王在得到玺书之后的表现大多是立即上书*,一方面对伟大的大行皇帝丰功伟绩表示深切缅怀,另一方面向新皇帝表示自己对新帝的崇拜敬仰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在接到赐诸侯王的玺书时,他感觉书检上的玺封比以往要小,不但连假装哭悼老父一声的表示都没有,反而对燕国的大臣们说:“这次来的玺书规格比以前小,恐怕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

虽然在比对之后,证明“封小”只是他的错觉,随即派遣亲信大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到长安去探听虚实,打着的旗号是向*了解自己以后对新皇帝的礼仪(他以为在君臣之礼以外作为现任皇帝的兄长还有其他的什么礼仪吗)。

新帝刚立,政局纷纭复杂,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大臣们首要考虑的如何站好队,跟对人,讨好新主子,当然一番洗牌是避免不了的,百官皆谨言慎行。燕国一行人在长安竟进不了任何一个重臣的门,甚至连素来与燕王交好的鄂邑公主也将他们拒之门外,最后,还是王孺想办法见到了执金吾郭广意,他没有敢多问,只问:“先帝因何病而崩?立谁为帝?年几岁?”

新皇帝即位的玺书都赐给诸侯王了,刘旦不可能在得到玺书之后连新皇帝是谁都不知道,至于第一个问题则直接是有怀疑先帝死因的嫌疑,能够直接问出这样的自杀性问题,千载之下我们都不得不怀疑王孺此人的智商是个很大的问题。

受了重礼的郭广意也没有含糊其辞,很明确地回答:“哪天我们在五莋宫等待先皇下诏书,宫里就传来了先皇驾崩的消息,然后各位将军们就一起立皇太子刘弗陵即位当了新皇帝,他今年不过八九岁,连先皇下葬时都没有出来露面。”

郭广意也是利令智昏,见过王孺的第二天,郭广意即被免职,由河东马適建任执金吾。

王孺三人回到燕国后将广意的回话转告给了刘旦,并且很“英明”的向刘旦分析了自己对广意话的理解:先皇得什么病去世的那些*大臣是不知道,而且更主要的是新皇帝是将军们“共立”的,那未必是先皇的意思呢?

刘旦听后自然对王孺的分析很是赞同,他也怀疑起新皇帝得位是朝中大臣操作的结果,并更进一步地发展了王孺的看法:“先帝去世没有留下什么话来,姐姐盖长公主连新皇帝的面都见不着,这个事情确实很奇怪。”

刘旦复遣中大夫至长安上书:“窃见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禅梁父,巡狩天下,远方珍物陈于太庙,德甚休盛,请立庙郡国。”

奏报闻,霍光不许,但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这个结果让刘旦大怒:“我当为帝,何赐也!”

他是武帝的长子,不是任人施舍的流民乞丐!

怨望之下,刘旦造出假消息说他在先皇时得到先皇的命令叫他管理封国内官员事务,整顿军队以防止发生非常变故。

在制造好舆论之后,刘旦又公然对燕国的大臣们造新皇帝的谣,说什么以前高皇后的时候立的几个少帝到后来才知道不是孝惠皇帝刘盈的亲儿子,现在我作为武皇帝的长子没有能继承皇位,上书请求为武皇立庙也没得到批准,所以我很疑心现在立为皇帝的那个人根本不是我们老刘家的种。这种谣言一出口,燕国大臣们简直惊骇莫名,但处刘旦淫威之下谁也不敢站出来反驳,大家“唯唯而已”。

见对大臣们造谣无人表示怀疑,刘旦贼胆进一步膨胀他写信给刘泽重复上面的谣言,并约其一起起兵,还派人到其他郡国散布以摇动天下百姓之心。刘泽接到信后立即回信表示自己要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发动部队与刘旦一起干(刘泽是故齐孝王的孙子)。刘旦大喜,开始招揽人马,赋敛铜铁作甲兵,并频繁检阅燕国的车骑材官卒,又建旌旗鼓车,头先驱。之后,刘旦又带着相、中尉以下诸吏,勒车骑,发民会围,大猎文安县。

郎中韩义等人数谏,结果,所有参与进谏的十五人全部被刘旦杀了。但天不遂刘旦之愿,就在他一心等着刘泽在临淄发动“起义”的时,刘泽起事的消息泄露给了他的同宗刘成,刘成一听立即向青州刺史隽不疑做了报告,老隽为人果敢,汉始元元年(前86)八月,隽不疑收捕刘泽等人并上报朝廷。汉昭帝遣大鸿胪丞治,牵连至燕王。汉昭帝因刘旦为其存世之长兄,明知其有反状,却优容隐忍,下诏弗治,

刘旦被赦免,而刘泽等人皆伏诛。刘成有功,受到加封。

刘旦明白,这是因为少主新立,朝臣求稳。他更明白,这不是八岁天子能作主的事情,恐怕还是辅政大臣的主意。

再度谋反

年仅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进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与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五人一起辅政。此时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养护昭帝。

在这五位顾命大臣之中,除上官桀外,其余四名都是很有名的老臣,唯有上官桀的发迹,有些特殊。上官桀是由羽林期门郎升至未央厩令,替皇上喂养管理宫廷马匹,他见武帝经常到马厩看马,就把马喂得格外肥壮。恰逢武帝生病,好多日不到马厩中去,上官桀就懈怠了,马逐渐地瘦下去。等痊愈后,发现马匹大多瘦弱,于是汉武帝大怒说:“厩令认为我再也看不到这些马了吗!”便要将上官桀下狱。上官桀叩头说:“我听说皇上圣体欠安,日夜担心,实在没心思照料马啊。”话未说完,已流下眼泪。武帝却以为他忠诚,不但将他免罪,还提升为骑都尉,后因捕人有功,又升为太仆。上官桀的为人,由此可见一斑,他日后的结果,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的。

霍光与左将军上官桀是儿女亲家,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由于这层关系,霍光有时休息日不在宫内时,上官桀就替光处理政务。在朝中,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

尽管如此的权势熏天,上官父子犹不满足,仍然寻找一切机会千方百计的往上爬,他们讨好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并取得信任。

汉昭帝年十二岁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想把自己才六岁的女儿送入宫中,希望成为皇后,就去找霍光商量。没想到霍光一口回绝,认为孩子太小,不宜入宫。

上官安的妻子霍氏(霍光的女儿)不死心,知道汉昭帝是他的姐姐盖长公主(即鄂邑长公主)养大的,对盖长公主的话,言听计从。就跑到盖长公主家里找到了门客丁外人。原来,盖长公主的丈夫早逝,公主不耐孀居,门客丁外人美貌多才,为人狡猾,又善于趋奉公主,于是男有情,女有意,两人就勾搭成奸,几乎不避人耳目。

后来霍光让盖长公主入宫服侍昭帝,两人就无法见面了,盖长公主常常请假,而且晚上住在家里,不愿回宫。霍光觉得很奇怪,派人一打听,才知是这个缘故。为了让盖长公主安心服侍昭帝,霍光索性让丁外人入宫值宿,成全他们。上官安找到丁外人密商,丁外人一口答应,立刻去向盖长公主游说,长公主为讨情夫的欢心,满口答应。不久,上官桀的女儿被迎入宫,封为婕妤,既而被立为皇后。

上官安由是官运亨通,很快就升为车骑将军。上官安由此十分感激丁外人,想说通霍光,封丁外人为侯爵,霍光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上官安无奈,只好让父亲上官桀去说情。上官桀与霍光同为顾命大臣,又是儿女亲家,更是莫逆之交,谁知霍光还是不答应。上官桀无奈,便降格以求,说是封个光禄大夫也好。霍光勃然怒道:“丁外人无功无德,怎好得封官爵,请您不必再说了!”上官桀碰了一鼻子灰,从此深深地怨恨霍光。

太医监充国无故入殿,按照律条,当处以死刑。充国是上官安的外祖父最为宠爱的人,上官桀便去向霍光求情,霍光仍不允许。上官桀无法,只好去求盖长公主,盖长公主交出了二十匹马替充国赎罪,充国才减罪免死。

自此以后,上官桀父子就更加痛恨霍光,感激盖长公主。上官桀父子认为,从前和霍光一样,都是顾命大臣,现在反而每件事都要受霍光管辖制约,实在太不公平。

盖长公主因为情夫得不到爵位,也十分怨恨霍光。两股反霍光的*从此合流。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都把霍光看作眼中钉,他们勾结了燕王刘旦,想方设法要陷害霍光,欲除之而后快。尤其是燕王刘旦,因未得皇位,总心怀不满,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子弟多有失职,也对霍光怀有怨恨,再加盖长公主作为内援,在上官桀看来,确是万无一失。

正在这个时候,霍光到广明去校阅羽林军,上官桀就想发难,但想来想去还是无法准备力量,不能保证事变成功。于是上官桀就和桑弘羊秘密商议,诈以刘旦的名义,上书弹劾霍光。奏疏写道:“霍光出城演练郎官、羽林,行进在路上像皇帝出行那样设置威仪,而且还让太官提前准备饭菜。还有苏武以前出使匈奴,被拘留二十年没有投降,回来后只当了典属国,而大将军的长史杨敞没有功劳,却当了搜粟都尉。霍光又擅自调入来增加自己幕府的校尉。霍光专权放肆,恐怕他有不良的企图。臣刘旦愿交还燕王的符节玺印,入朝值宿守卫,审察奸臣的阴谋。”等霍光出宫休假的时候乘机上奏了此书。上官桀打算从宫内直接发下其事,桑弘羊就和其他大臣一起将霍光拘捕并解除他的职务。奏书交上去后,昭帝留住奏书不肯颁下。

第二天早晨,霍光听说了这件事,就留在殿前的画室中没有进去朝拜。皇上问道“大将军在哪裹?”左将军上官桀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来。”昭帝未见霍光,就派人宣他进殿,霍光跪地免冠谢罪。昭帝说:“我知道你没有罪,请戴上帽子起来吧。你到广明校阅羽林军往返才十多天,燕王刘旦怎能得知,又怎能写信送来?况且你如果有不臣之心,又何必用校尉?这明明是有人谋害将军,假造此书。我虽然年少,也不至于如此愚昧。”

这时候昭帝年仅十四岁,尚书以及左右的大臣都很吃惊,而呈送书信的人果然逃走了,官府开始紧急搜捕。上官桀等人感到害怕了,就对皇上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穷追究竟,皇上没有听从。  昭帝催促捉拿上书人,上书人桑弘羊闻讯后逃到上官桀的家里躲避,当然无法捉到。偏偏昭帝又连日催办,上官桀使内臣在昭帝跟前说霍光的坏话,昭帝发怒说:“大将军是当今的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如有人再敢妄说是非,便即处斩。”

昭帝从此只亲近霍光,不理上官桀。上官桀忧愤交加,计无可出,竟与儿子上官安商议,想联络盖长公主及燕王刘旦,假意应许刘旦做皇帝,刺死霍光废了昭帝,自己身登皇位。

盖长公主同意了上官桀的计划,与上官桀等密谋由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埋伏武士将霍光杀死,然后乘机废掉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皇帝,结果因长公主舍人之父告知杨敞、杜延年而泄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及其宗族被杀。长公主自尽。

刘旦得书后也十分高兴,准备事成后与上官桀共享富贵。

他一边回信同意上官等人的做法并许诺事成裂土封其为王,同时联络各地“豪杰”几千人准备随时进京城当皇帝。他将与上官父子的联络情况告诉丞相平后,平对这一计划大不为然,劝谏说:“前次结谋,事泄未成。现在将军上官桀秉性轻浮,车骑将军上官安又少年骄恣,恐怕不能成事。即便侥幸成功,上官桀也反复无常,不能相信。”刘旦不听,坚持起兵。

自杀

正当刘旦一个人偷着乐幻想大位即将到手之际,噩耗再次传来:上官父子及盖长公主等谋反事泄已经在长安伏诛了。到这个时候,刘旦还不死心,书载刘旦在左将军上官桀已伏诛、反情已败露以后,与丞相平商议是否发兵起事,“平曰:‘左将军已死,百姓皆知之,不可发也’。刘旦这才头脑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只有等死的份了。

果然不久*下发赦令,却没有有赦免刘旦的内容,于是他垂头丧气地说:“为什么赦免燕国所有的官吏和百姓就是不赦免我啊。”然后他就准备自杀(其实这也是上面的想法,这样免得刘弗陵担上杀兄恶名),但他左右的亲信和小老婆们却拼命拉住他劝他说不要忙,有可能*只是废掉他的王爵让他去当老百姓命还是可以保住的。刘旦想想也是,这样便产生了侥幸心理不再寻死了。

汉*没想到这个家伙这么不懂领导的意图,没办法只好撕破脸再下一道诏书,书中也没明说叫他去死,只是在最后有一句昭帝斥其“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言外之意,是劝刘旦自裁,免得他下诏诛戮,蒙杀兄之恶名。刘旦得书会意,即以绶自绞。在王位38年,国除。

在自杀之前,刘旦置酒聚宾客、群臣、妃妾于万载宫,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华容夫人(按:刘旦之妻妾封号)起舞曰:‘发纷纷兮渠,骨籍籍兮无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按:义同“徘徊”)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坐者皆泣。”《汉书·武五子传》称:“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余人”。

后人

在刘旦自缢死后,汉*觉得他总算懂起了音乐,于是开恩没杀他的几个儿子,赦燕王太子建为庶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天子还特赐刘旦死后谥号曰“剌王”。凡诸侯王死后能得天子特赐谥号的,不管他是善终还是因谋反被赐死,都说明他还被朝廷保留了诸侯王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说,他仍应以诸侯王之礼被赐建陵墓,进行葬埋。“剌”谥法说:“暴戾无亲曰剌”,被赐谥曰:“剌”的王侯,多是生前德行暴戾无亲、乖谬不道有恶行者,其意近于“厉”、“戾”。但被赐谥剌、厉、戾的王侯,死后也都能建陵墓营葬。

宣帝即位(前74年)后,封刘旦的两个子为侯,刘庆为新昌侯,刘贤为安定侯。又立长子刘建,为广阳顷王,二十九年薨。子穆王刘舜嗣,二十一年薨。子思王刘璜嗣,二十年薨。子刘嘉嗣。王莽时,皆废汉籓王为家人。刘嘉献符命于王莽,被赐姓王(“独以献符命封扶美侯,赐姓王氏”)。

2、评价

班固:“(刘旦)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

3、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汉武帝刘彻。

母亲:李姬,育有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一生未得宠,忧虑郁闷而逝。

姊妹

兄弟

长兄:刘据,卫子夫之子,武帝早期立为太子,巫蛊之乱时兵败自杀。

次兄:刘闳,王夫人之子,被封齐王,早逝,无子,谥号怀王。

四弟:刘胥,刘旦同胞弟,被封广陵王。因诅咒宣帝,事败自杀,谥号厉王。

五弟:刘髆,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受封昌邑王。

六弟:刘弗陵,赵婕妤之子,武帝晚年立为太子,即位为汉昭帝。

姐妹

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武帝长女,生母不详。因参与谋杀霍光,事败自杀。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武帝与卫子夫的长女,嫁平阳侯曹襄,曹襄死后改嫁栾大。

诸邑公主:卫子夫之女,死于巫蛊之祸。

石邑公主(一说阳石公主):卫子夫之女,死于巫蛊之祸。

夷安公主:生母不详,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

妻妾

华容夫人:姓名不详,燕王事败后,随刘旦自杀。

子嗣

儿子

刘建:刘旦长子,原燕国太子。后被汉宣帝封为广阳顷王,在王位二十九年。

刘庆:汉宣帝时期,被封为新昌侯。

刘贤:汉宣帝时期,被封为安定侯。

孙子

刘舜:刘建之子,袭爵,封为广阳穆王。

曾孙

刘璜:刘舜之子,袭爵,封广阳思王。

玄孙

刘嘉:刘璜之子,新朝时献符命于王莽,封扶美侯,被赐姓王。

4、史书记载

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武帝六子,刘旦次于长兄戾太子刘据、次兄齐怀王刘闳而排行居三,广陵厉王刘胥和昌邑王刘行居四、五,昭帝刘弗陵最少居六。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四月乙巳,刘旦与刘胥、刘闳同日被策封为燕、广陵和齐王,颇似周初封太公于齐、封周公于鲁和封召公于燕。武帝在策命刘旦的诏书中,对他寄予了北御匈奴、屏藩汉室的厚望。及戾太子刘据因迫杀江充而兵败被杀,齐怀王刘闳又早薨,武帝存世4子中以刘旦年岁排行最居长,“旦自以次弟当立,上书求入宿卫(按:实际是求为太子)。上怒,下其使狱。后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按:此乃武帝虑其势大对太子不利,故削弱之)。武帝由是恶旦,后遂立少子为太子”。武帝崩,幼主昭帝继立。昭帝赐他玺书,告以武帝凶讯,刘旦不肯跪哭,还散布“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的流言,以蛊惑人心。他还派使臣以问礼为名至京师刺探情报。得报后又称:“上弃群臣,无语言,盖主(刘旦的大姐盖长公主)又不得见,甚可怪也。”继续表示对昭帝不满。刘旦又以在郡国请立武帝庙试探昭帝,并借此以沽名钓誉。当朝廷对他赐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以资表彰时,他却怒气冲冲、反相毕露地说:“我当为帝,何赐也!”遂与中山哀王子刘长、齐孝王孙刘泽等结谋,公开发表谋反宣言。他们一边造作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动摇天下;一边招兵买马,密谋起事。时侯刘成知刘泽等反状告发,连引至燕王刘旦。汉昭帝因刘旦为其存世之长兄,明知其有反状,却优容隐忍,下诏弗治。刘旦不仅不加改悔,反而进一步与其姊盖长公主(即盖主)、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通联,上书昭帝,以攻击首辅大臣大将军霍光为缺口,阴谋反叛。其反情后又被昭帝发觉,上书不被采纳。刘旦等又谋共杀霍光,废昭帝,迎刘旦为天子。事为盖主舍人父燕仓知悉告发,昭帝先下诏诛杀上官桀等,后赐刘旦书,斥其“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高祖之乎!”言外之意,是劝刘旦自裁,免得他下诏诛戮,蒙杀兄之恶名。刘旦得书会意,即以绶自绞。《汉书·武五子传》称:“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余人”。

上一篇:愍怀太子妃

下一篇:洪祖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