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肘阁
项城肘阁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舞蹈。在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被后人誉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近几年来,这项地方民间艺术不断得到项城市文化部门的重视和保护,先后入选项城市市级、周口市市级和河南省省级“非遗”名录。
1、简介
项城肘阁
肘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末清初的小说《续金瓶梅》。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丁耀亢这样写道:有一个香孩儿会,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作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蟾宫折桂、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数十里路,很明显,小说里所描写的香孩儿会就是今天的肘阁,只可惜香孩儿会即肘阁会的资料遗失了。
据项城市肘阁协会会长郭宝玉先生所述,其祖父郭锡铭为了复原书中的香孩儿会,经过创编,又组织专人进行研究、排演,并成立了肘阁会,才使项城肘阁艺术逐步成熟。
项城肘阁历经数代,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
2、流行程度
作为一种地方民间艺术,抬阁表演形式虽然道具制作复杂,体力消耗大,但热闹好看,深受老百姓喜爱。于是,一时间,抬阁遍地开花,成了中原地区当时最盛行的民俗节目。老人们告诉记者,起初抬阁较为流行,但由于抬阁表演时没有专用的戏台,许多外围的观众视线受阻。为了让更多群众清楚地看到表演,艺人们就别具匠心,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进:让儿童站在青壮年男子的肩上表演。由于这种表演方式新奇,一时风行,后来抬阁就演变为肘阁逐渐流传下来。
项城肘阁清末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而且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上溯到北宋时期,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3、表演形式
项城肘阁
4、发展现状
2000年来,项城市文化局不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项城肘阁得到了较好地传承,肘阁艺人先后赴广东、广西、江苏、湖南、山东、河南、福建等省的多个城市演出,颇受群众喜爱。2008年,项城肘阁入选周口市级“非遗”名录。同年11月,经相关专家集中评审、项城市*批准,项城肘阁又被评为项城市本级“非遗”名录,2009年4月份被列入省级“非遗”,这项民间艺术得到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日前,项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在原来申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城肘阁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按照*申报书新规格、新要求,对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重新进行了制作、刻录。经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2009年9月4日,这项民间艺术的相关申报材料已全部完成,将上报省文化厅,向*“非遗”冲刺。
5、传承意义
历经数代,如今项城肘阁传到郭宝玉手上,至少已有二十代,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项城肘阁在乾隆年间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尤其是解放后,项城肘阁队多次代表周口地区参加民间艺术演出并获大奖,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后来人们称之为“无声的戏剧”。
项城肘阁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民间文化的经典,被人们誉为“空中芭蕾”,它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虽说出现了很多波折,但经过历代艺人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相信这朵古老的中原民间舞蹈的瑰丽奇葩会更加争奇斗艳。
上一篇:剧场
下一篇:北京冷之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