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铎》
《中国医籍通考》中明确记载失传的清代名医方起英所著《千秋铎》的清代写本在隐匿200余年后,日前重现世间。
1、简介
手抄本
2、重现世间
2016年3月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向记者介绍,该古籍为毛笔写本,竹纸线装,有内外两个封面,外封面左上题“千秋铎(伤寒汇要)”、右下书“于昂氏”;内封左上亦题“千秋铎(伤寒汇要)”,右上钤有“兰珊堂记”朱红方印,右下书“兰珊堂”三个字。整册写本共24000字左右。该部古籍文献不知何故,曾遭水浸,其后幸得自然干燥去水,无损文字;根据纸张、装帧与字体(笔迹)等多方面他认定“该写本为清代旧物无疑”。
同时,该写本内外两个封皮的纸张,从材质与纹理等方面看,与写有内文的纸张不一,当为原封皮破损,后人所加;从纸质和墨迹等综合考虑,内封皮当装于清代中期,外封皮加于晚清民国时期。由此也可见清代及民国藏书者对此书珍爱有加。
据彭令考证,道光二十年(1840年)《济南府志·方技传》与《济南府志·人物志》载,方起英,字遇春,浙江淳安人,后迁居山东历城,能诗文,精于医。《济南府志·方技传》记有方起英行医的两个故事:其一,方刚到山东时,有一位妇女偶病咯血,生活行动如常,他诊断后,推辞不予治疗,不过几天,这位妇女就死了;其二,一位少女,忽然生病晕倒,众人以为她已经死了,方诊断后说:“是气郁也。”用醋熏这位少女,她便苏醒了。由此可见方起英于医术非平庸之辈。
但让人不解的是,方起英的《千秋铎》(又名《伤寒千秋铎》)一书仅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历城县志·艺文考》中有简略记载,其后再未见于其它著录。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陈建国指出,1992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医籍通考》(严世芸主编)第三卷第3775页,曾明确著录方起英《千秋铎》一卷“佚”。《中国医籍通考》考证中国医书的权威性被中医学界普遍认可。他由此推论,方起英的《千秋铎》已失传220余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研究室原主任樊正伦教授认同此书为“清代旧写本无疑”的论断。从所载内容上来看,他认为,这部清代写本《千秋铎》是对明代《伤寒全生集》等书“删其繁握其要”、“条分缕析”,作者医术不俗,其学术思想贯穿全书、见解独特,可以说是打开《伤寒全生集》等中医医学宝库的“金钥匙”。
3、失传原因
《伤寒全生集》等书卷帙浩繁,文字古奥难懂,方起英当时写此书应该不是为了公开出版,而是为指点学生迷津、解疑释惑,所以此书仅以稿本、抄本传世,故当时就流传极少。而当年获此抄本者因深知其学术价值,多深藏家中仅子孙秘传,造成外人难以得见。”
上一篇:新葫芦娃兄弟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