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

科普小知识2021-09-09 15:27:49
...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此发现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

开馆时间:2011年10月15日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1、展馆简介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此发现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遗址保护大棚面积2800多平方米,再现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历史场景。

2、地理环境

磁山遗址位于武安市西南1公里,磁山村东500米台地上,东径F114°04′,北纬N36°35′度,海拔高度274米。磁山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四周山峦起伏,河流环绕,西依太行山余脉煤油监鼓山,北靠磁山铁矿,南洺河(季节河)由遗址南岸流过。属海河水系,滏阳河支流,南洺河中游。据发掘材料看,该遗址从新石器(早期)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代早期(先商)也有人类在此活动,据民国《武安县志》载:武安自唐虞以及秦汉均属冀州,商周时期磁山属武安,当属冀州。在已发掘区内未发现有直接叠压关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博物馆东为洺河铁矿、南为南洺河,西临武安市第六中学,北临普陀湖。

3、文明之源

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十四万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两个文化层。


1

它的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测定的数据距今约8000年,后经中国科学院地球与地质研究所用植硅体方法学对磁山文化层年代全方位分析得出结论,磁山遗址距今约10300年。考古专家鉴定: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7500-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农时代。它的发现不仅填补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也为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大量直接证据。在河南仰韶文化考古年代基础上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这个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原始文化类型。磁山文化真实记录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产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众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磁山文化对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价值颇高,因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命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磁山文化遗址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山文化于1972年被发现后,经考古工作者多次科学地挖掘,揭露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遗址中发现了贮存粮食的窖穴及腐烂的粟、黍,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有石、骨、蚌、陶器和祭祀品,有二十三种动物骨骸和植物种子标本等,还有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石镰,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渔猪工具网梭、骨镞、箭头,鱼鳔等,还出土了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遗骸。出土文物有以鸟头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盘和圆柱状的石磨棒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较多,体现了磁山文化面貌是原始的。粟、黍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种植粟作物已成为当时先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粟、黍遗物的发现修正了国际专家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的论点,把我国植粟年代上溯了二千年。在出土文物中,家鸡的养殖、核桃的栽培,堪称世界之最。这充分说明早在一万年前,我们祖先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家禽,但也经常从事渔猎、采集等活动,过着定居生活。

北京中华世纪坛,沿圣火广场北面台阶而上,一条长262米,用锡青铜铸成的甬道,甬道*3米宽的青铜板由南向北镌刻着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凝练的文字记述了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重大事件。在公元1972年这块铜板上,赫然标示着“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磁山文化遗址”。


2

1991年9月,时任**总书记的*同志来河北视察,开场就说:“河北是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在这里形成……”事实确实如此。

磁山文化的发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汇聚了古老而神秘的黄河文化和伏羲神农时期原始农耕文化文明为一体,它是东方文明文化发祥地的摇篮。您知道谷子是什么时代培育成功的吗?你知道家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您知道核桃的故乡在哪里吗?•••••这些在磁山文化遗址中都能找到答案。因而被中外考古界誉为“中华文明源圣地”。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磁山遗址地处华北地区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地带,西依太行山余脉红山,东依鼓山,四周山峦起伏。南洺河水穿越西部山区东入漳河水系滏阳河。遗址就位于南洺河北岸的河旁高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25米。这里既不是山地,又不是河流平原或三角洲地带,而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大平原的交接地区。磁山的原始农业正是在这一山地边缘地带诞生的。人类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将野生植物狗尾草培育成栽培作物粟,他们将山林砍倒烧光,进行大面积栽培,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原始农业逐渐由山前地带向低地迁移。那时的磁山遗址四周丛林密布,而河旁台地林木稀疏,河流水量充沛。磁山文化遗址挖掘普遍出现石铲、石斧、石镰等农业工具,其中的石铲是用于翻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说明当时磁山人已越过砍倒烧光“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阶段,而进入“翻土耕种”的耜耕农业阶段。磁山文化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由于粟作物经济发展,它也提高了磁山文化整体面貌。正是由于粟作物不断发展提高,也增强了对家鸡、家猪的饲养。


3

当然出土的猎具骨镞,出土的渔具鱼鳔,可以证明渔猎在当时的生产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鹿、鱼、蚌等野生动物骨骸的出土为其佐证。遗址挖掘物有前已述及的核桃、榛子和在一个窖穴底部发现一层厚约20厘米的小叶朴籽。这些贮存的果实,说明当时采集果实在经济社会中也很重要。总之,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狩猎——采集经济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综合经济,磁山先民整体经济实力可谓强盛矣。考古专家的鉴定和学术论证认定,早在8000多年前的磁山先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相当稳固的定居聚落,并由自然采食发展为农业家畜兼采集、渔猎经济占一定比例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项巨大变革,也是中华民族逐步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陶器是当时磁山文化时期的一项发明,是当时我国发现的最早陶器。陶胎有加砂的,也有细泥的,器种有炊煮用盂和支脚,饮水用的小口壶,深腹罐,饮食用的三足钵、碗、盘、杯等。尤其是饮具中的陶支脚,形状酷似鸟头形,有的并饰以各种剔刺纹图案,可以说就是一种融雕塑、刻画图案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珍品。这是当时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一批炊器,这里陶器不仅与仰韶文化器形差别较大,而且质地疏松,火候较低,在制作方法上均为手制,胎壁厚薄不均,没有轮制痕迹,在器表装饰上除表面外,常饰浅细绳纹、划纹、点纹之字型附加堆纹。

精雕细刻的鱼鳔、网梭,磨制精细的骨针、骨镞,以骨蚌为原料的装饰品,制作粗劣,但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小陶器,显示出磁山先民生活比较富有,物质有所剩余,伴随着产生了对艺术美的追求。

发现之旅

五六十年前,一位骑毛驴的老人,一不小心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二十三年前,陕西一位姓杨的农民一不小心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1972年秋末冬初,一位磁山二街农民兴修水利,一镢头下去,发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富矿,磁山文化遗址。


4

原来早在1972年前,磁山二街有八个生产队合并一个生产大队核算之后,为了改变村东一公里处南岗地的生产条件。由旱地变水地,低水高调,废水利用,将冶金矿的废水引到南岗地。这个时期正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磁山二街在一个秋末冬初由80多名青年民兵组成青年修渠突击队。分四个组在大南岗上挖土垫高渠道时,磁山二街村民发出一些陶片和石器,当时在场的青年人都觉得好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包村*王小四(当时曾在北京博物馆当过卫士)看后说:“会不会是文物?,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出生在山沟里的这位农民马上高度重视,勒令听过,保护现场,并派人日夜守护,亲自送交文物部门”同时把挖出这些石器和陶片都放在大队仓库,并亲自起草报告,希望上级文物单位能够引起重视。随后,逐级上报到邯郸市、河北省文研所等单位。

发掘纪实

1976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两个碳14测定数据分别是,公元前5405±100年和5285±105年,后经树轮校正距今8000多年,从而确定了磁山文化是新石器早期考古文化遗存,同年,郭沫若委托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杰出考古学家,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鼐亲自到磁山遗址考察调研,并对磁山遗址文化的发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突破。”1976年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家首次以我省地名命名的一处考古文化,1982年7月23日磁山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2月6日由河北省文研所等单位,在邯郸市召开了全国性的磁山文化学术讨论会,并出版《磁山文化论集》专著,于是磁山文化遗址成为震惊学术界文明中外的新时期早期著名的考古文化遗存。

4、文明历程

粟谷的最早种植地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这些粮食刚出土时,尚有部分颗粒清晰可见。


5

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我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磨盘,这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使用磨制石器。用此工具可以完成粟的脱粒过程。

黍的最早起源地

国外学术媒体先后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利用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考古遗址中腐朽灰化的旱作粮食的鉴定方法,对于东亚地区旱作农业起源的历史,特别是对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为世界粟(也叫谷子,小米)起源地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现代粟、黍(也叫糜子,稷,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在考古遗址粟、黍灰化样品的鉴定方法上取得突破。

该课题组利用上述新方法,通过对河北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研究认为,在距今10000—8700年的全新世早期,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干凉,更适合黍的驯化和栽培。这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也为认识我国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演化提供了新视野。

家鸡的最早饲养地


6

从磁山文化遗址已发掘出土的箭头、骨镞、动物骨骸、鱼骨、贝壳、鸡、猪、狗遗骸,这些遗骸证明,当时人们已经可以饲养家鸡、家猪、家犬。其中较多的是鸡距骨,距骨是鸡腿下端连接趾爪的长大的量跗骨。出土的13件雄距骨72-86.5毫米(平均长约79.0毫米)。1件雄距骨70毫米,其长度最接近现代家鸡的距骨,由此可见,这些磁山鸡在雉族的各类鸡中,最接近原鸡(即原生活于云南、广西、海南岛狗等地的土名”茶花二朵”的野鸡),但大于原鸡,小于现代的家鸡,这说明家鸡是从原鸡经过人工长期驯养而成的。另外,这些巨贾中,雄鸡占大多数,有很明显的人工选择因素,这也说明这些鸡可能已经被人工驯养。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

核桃最早栽培地

考古人员从一些灰坑遗址中,发现有许多野生植物形成的堆积层,其中可辩认出的有榛子。小叶朴,枣和胡桃等品种。特别是胡桃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晋代张华兽在其《博物志》中写到:“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种。”所以,过去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胡桃这个植物品种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中原大地的,所以称核桃为“胡桃”。1976年磁山史前遗址中胡桃(比现代核桃要小),直径约在2厘米左右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认识,把我国胡桃种植历史上溯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堪称世界最早。

酿酒最早发源地

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大量的酿酒与饮酒器具如:小口长颈球形双耳壶、小口长颈椭圆形双耳壶、敞口鼓腹小平底罐、小口壶、小罐、杯等。据《河北酒文化志》称:根据考古学发现,结合周边地区文物佐证,可以断言“河北地区至晚在磁山文化时期,已经掌握了谷物人工酿酒技术。”并称,在磁山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小口长颈双系壶”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制酒壶。”为研究中国谷物人工酿酒起源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和珍贵标本。从而有力的否定了仪狄、杜康发明造酒之说。使我国谷物人工酿酒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从而成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这正好与考古学家李仰松1962年提出的“我国酿酒的起源,可能与农业同时或稍晚些时候出现”的论点相吻合,也与汉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出“清西盎之美、始于耒耒吕”的观点相一致。


7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距今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应是迄今发现最可信的中华谷物人工酿酒的源头。

农耕之源

磁山文化于1972年被发现,后经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多次科学地挖掘,揭露面积约五千多平方米。遗址中发现了贮存粮食的窖穴及腐烂的粟谷。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石镰,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渔猎工具网梭、骨镞、箭头、鱼鳔等。人们居住的半地穴式残迹和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遗骸。出土文物特点,有以鸟头形支架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盘和圆柱状的石磨棒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较多,体现了磁山文化的原始面貌。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粟遗物的发现修正了国际专家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的论点,把我国植粟年代上溯了2.000年,磁山文化向世人宣告:中国磁山才是粟的发源地。在这里先后发掘出88个储粮窖穴,库存已炭化的粟共约14万斤。说明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粟黍一类的耐旱作物已在这里广泛耕种,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农耕文化,在出土文物中,家鸡的养殖,核桃的栽培,亦堪称世界之最。这充分说明早在八千前,我们的祖先就已饲养家禽、家畜,并从事渔猎、采集等活动,过着定居生活。总之,当时的农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磁山先民已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支最强大的部落,磁山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告别饮血茹毛旧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的新纪元。

磁山文化遭址出土发现了五大类二十三种动物骨骸。只有狗和猪的可以肯定属于家畜。磁山的猪骨数量也较多,主要是未成年的幼小个体,肱骨都比较细小。从磁山遗址的猪骨观察,多是小猪,可能是由于饲料不足,生活所需,不等猪长大就吃了。磁山遗址已发现的石器有锤、镰、斧、铲、敲砸器,石磨盘及磨捧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在窖穴中发现数量相当多的粟黍堆积。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有相当多的,粟黍堆积。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有相当的水平,并有粮食贮藏。饲养数量不很多的家猪和其它家畜是完全可能的。华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家猪骨骸,以磁山时代为最早。磁山,中国家猪最早饲养地。


8

原始家畜饲养是人类狩猎活动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在人类开始定居时与农业同时产生的。它在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从考古学成果看,我国的家畜饲养(留养与放养)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而狗作为最早的饲养家畜之一,目前所知最早的证据,是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家狗骨骸。

当时,考古工作者在遗址现场发现了狗的9个不同个体和18件残骨,后来又在灰坑中的粮食窖穴底层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狗骨架(大概是人有意识摆放的)。从其主要特征看,头骨额部明显隆起,吻部较短,臼齿形状显示出适合于杂食的习性;下颌骨的角突明显向上弯成钩形。而且从发掘出的残骨看,狗的头颅骨与下颌骨都敲砸过,故大都残缺不全,估计当时狗除用作助猎以外,有些可能是供食用的。另外,经测量狗头的头骨和下颌骨,发现其成年个体的体形都不算大,鼻骨长度明显小于狼的鼻骨。于是专家根据以上分析和测量,肯定了这种狗是人工饲养的家狗。其实,磁山文化遗址*出土有二十多种动物的骨骸,绝大部分还属野生动物的骨骸,只发现有家鸡、家狗、家猪等少量人工饲养的动物。这不仅说明当时原始狩猎经济仍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证明了鸡、狗、猪等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品种。随着考古工作的发菜,考古工作者又在比磁山文化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定徐水南庄头遗址)中发现了狗骨,但因没有准确的测量数据证明,所以目前还未被专家公认为家狗(研究中仍以野生动物对待)。可以说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家狗骨骸在时代上仍是最早的。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苇席产生的证据

苇席,是人类最普遍的生活用品之一,是古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史前古代先人伟大的创造能力。目前,我国苇席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以前,这可以从新石器时代较早时期的磁山文化遗址中找到有力的证据。

考古人员在遗址第一文化层的灰坑底部发现苇席痕迹,其纹痕与现在的纹样基本一致。考古工作者认为这里可能是一处遭受破坏的居住址。同时在灰坑中还发现了大量烧土块,其中一个土块上还附着有清晰可辨的席纹印迹。研究者据此认为,这是我国古代苇席产生的最早的有力的主据。它表明我国早在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时期,就开始发明编织了苇席用品,体现了磁山先民的聪明和创造力。而且,这也是磁山先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

现在,磁山博物馆中还陈列着带有席纹的烧土块。


9

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纺轮

纺轮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原始的捻线纺织工具。世界上最早的纺轮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磁山出土的纺轮有19件,都是用陶片制成,显示了纺轮的原始形态。纺轮是纺锤(锥)上的小轮,圆形,中心有一小孔。孔中插以两端尖削的直杆,即成为纺锤。人们利用其自重和连续旋转原理来纺纱。这种纺纱的方法虽然是非常原始的手工劳动,又吃力又缓慢,产量不高,质量也不好,但它的出现对纺织工具和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使人类的文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磁山遗址中还发现了其它一些最早的纺织工具:骨匕、骨梭、角梭。骨匕是用于纺织的刀杼。骨梭和角梭也称梭形器,是纺织中用来穿线织布的梭子。梭的出现,比“手经指挂”的旧法的效率提高好多倍。另外,在遗址出土的陶片上,还发现有大量布纹的印痕,样式与今麻布略同。一些烧土块上还有苇席的痕迹。这些粗糙的布纹和苇席印痕,直观地反映了我国最原始的纺织和编织水平。

华夏第一粮仓

从1976年——1986年的三次正式发掘中,发现许多圆角长方形粮食窖穴。76—78年是在遗址南部开的方,85年是在北部,86年开的方大部分在遗址的西北部,无论在哪里开方,都能碰到粮窖,说明粮窖分布是很普遍的。磁山先人挖掘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而土质是红粘土,至今环围遗址的山,还名为红山。其土质特点是“湿了泞,干了硬,不湿不干挖不动”。又加上磁山先人用石器等原始工具,挖这么多的粮窖,说明当时磁山人伟大精神和劳动强度是难以想象的,这种精神如果用于现代工具不知磁山人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来。

数量较多的石磨盘、石磨棒,显然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粟类作物收获量的增加,粮食的加工去皮成为生活的需要。石磨盘、石磨棒的存在,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十分突出的共同特征,磁山原始农业的发达程度,很可能具有一定范围的代表意义。磁山遗址虽然尚未发现大面积村落居住,但大批的粮食窖穴完全可以说明人类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这里很可能居住着较多氏族集团,使用着氏族组织的公共窖穴区。磁山文化的居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学会了挖掘固定形制的窖穴储存收获的粟米,这是原始社会的一大发明。附近相邻牛洼堡遗址,西万年遗址等几处遗址地区在挖掘过程中,尚未发现粮食窖穴,只是依河流两岸,土坡地势零散居住,直到现在你仍可看到当时遗迹。磁山文化所处的时期正是原始文明盛世的伏羲、女娲时代。这里曾居住着伏羲部落,由部落首领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选中此地作为生息繁衍的定居地,在这里锄耕火种、养殖家畜、捕鱼、狩猎带领其他氏族单位,共同劳动,集体生活。统一收获储存粟米,有所剩余待来年享用。统一支配给其他村落(牛洼堡遗址、西万年遗址)这是华夏第一粮仓,当时规模最大的粮食加工场所。

5、馆舍特征

采用古今结合之建筑特点,大门为古建格局,展厅、保护棚及办公用房为砖、木、水泥混合结构仿古建筑,门窗为铝合金、玻璃。碑廊均为水泥仿木结构长廊,顶为双坡灰瓦卷棚顶。保护棚建筑为钢结构矿架。

6、展馆陈列

东大厅陈列骨器、箭头、鱼标、骨针、骨铲及贝壳,家鸡、猪头骨、狗头骨、弥猴头骨、农业及种植、养殖标本,粟、小叶朴、榛子。祖形器、蓍草器、圭盘、陶瓦

西大厅陈列石器、陶器、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石锤、石剑。陶器:鸟头形支架陶盂,陶罐、陶壶、陶碗、三足钵

7、影响及地位

博物馆以新石器时代为早期的磁山文化为重点。磁山文化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会聚了古老而神秘的黄河文明和伏羲神农时期的农耕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摇篮,被考古界誉为“中华文明源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