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博物馆
黑龙江流域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界江流域博物馆,是黑龙江省第一家全方位展示黑龙江全流域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反映黑龙江流域权威的自然历史百科全书,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于一体,是黑龙江省史馆建筑史上的又一亮点,填补了我国史馆领域的一项空白。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座落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中游中国一侧风光秀丽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名山岛上,名山岛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一种跨国界的流域文明与大气。
中文名称:黑龙江流域博物馆
展馆分类:序馆、自然馆、历史文化馆
地理位置:黑龙江
开馆时间:2008年7月26日
1、博物馆简介
黑龙江流域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界江流域博物馆,是我省第一家全方位展示黑龙江全流域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反映黑龙江流域权威的自然历史百科全书,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于一体,是我省史馆建筑史上的又一亮点,填补了我国史馆领域的一项空白。它座落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中游中国一侧风光秀丽的名山岛上。名山岛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岛上绿树参天,曲径通幽,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博物馆建在该岛的中部,东侧临中俄边境线(黑龙江主航道),不足千米,向西横亘于岛上。整体设计上,改变了单体建筑的一般化传统模式,采用建设多个框架结构分馆,之间用空中栈道连接。从空中鸟瞰,三大展馆呈龙型构架,在绿树掩映中更显神秘而幽雅,奇特而壮观,各馆讲述内容为黑龙江流域变迁,形成过程,展示其文化物品。
1
该馆始建于2008年3月,2009年8月正式全面对外开放,馆区占地18330平方米,建筑面积6399平方米,分设自然、历史和民俗三个大型展馆,其中自然馆由大厅、峡谷、植物厅、古生物厅、动物厅、鱼类厅和矿产厅组成;历史馆由史前文化、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秦汉到明清的各历史时期、以及近代的闯关东、抗战、垦荒、知青等文化组成。民俗馆主要展示历史上生活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游猎、渔猎民族,诸如满族、蒙古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朝鲜族、赫哲族等,以及他们奇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同时还展示了生活在黑龙江北岸的俄罗斯和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
该馆展出内容丰富,高度浓缩了黑龙江流域辉煌灿烂的自然变迁,涵盖了从远古生物、史前文化到6000年的人类文明历史,时间跨度上亿年,馆内展出文物、标本、实物4000余件,布展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模拟场景,形象逼真,构筑体验式、具有震撼力的观展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流连忘返,将回眸历史与放松心弦结合起来,在静谧幽雅的气氛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与名山岛景区、名山沿江公园、龙江三峡、兴安雾龙大峡谷、红松母树林、望云峰滑雪场、梧桐河漂流、嘟噜河湿地等附近著名旅游景区景点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品牌。此外,该馆与上游的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和下游的赫哲族民俗博物馆形成三点一线,遥相呼应,突显了北方边境旅游(界江游)的神奇魅力。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星级界江大酒店为您提供最佳的服务。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交通便捷,从省城哈尔滨可通过高速公路直达萝北县名山岛,夏季乘船可畅游黑龙江全程,“游一江春水,览两国风情”,尽情领略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的原生态美景;冬季有大冰雪奇观,让您在银色的世界里品味自我,享受人生,不虚此行。
2、博物馆陈列
自然馆
自然馆由大厅、序厅、峡谷、植物厅、古生物厅、动物厅、鱼类厅和矿产厅等八个部分组成,是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的全新诠释,也是黑龙江流域最权威的自然百科全书。
2
大厅设计气势磅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要的建筑元素,突显黑龙江流域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大厅直面波澜壮阔的黑龙江,对面隔岸就是俄罗斯犹太民族居住地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十月区的阿穆尔捷特镇,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是俄境内唯一一个自治州,也是除以色列以外唯一的犹太自治政权。
序厅是整个自然馆的序言部分。它主要阐释从宇宙起源到黑龙江水系形成的三十多亿年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黑龙江水系形成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萝北兴安大峡谷的断裂在黑龙江水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展厅采用国内领先的图版和多媒体等技术,直观、立体的阐述宇宙的浩瀚及黑土地亿万年的沧桑巨变。
萝北兴安大峡谷是黑龙江萝北地段独有的自然景观。馆内运用地面流水造景,依托峡谷两侧的群山塑形介绍了黑龙江流域主要沿江城市,体现出两岸各地区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资源。
黑龙江南源额尔古纳河所在的额尔古纳市是一座重要的边境贸易城市;北源所在的温都尔汗市是蒙古帝国缔造者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漠河县素有“神州北极”之称,有极昼极夜现象。呼玛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铺地”、“金镶边”的美称。嘉荫县辖区内有茅兰沟森林公园、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素有“恐龙之乡”、“黄金之乡”的美誉。同江市位于三江平原,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也是“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的边塞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抚远县是我国鲟鳇鱼、大麻哈鱼及其鱼籽的主产地,辖区内的乌苏镇被称为“东方第一哨”。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口岸,也是俄罗斯的“远东粮仓”。哈巴罗夫斯克市(伯力)是黑龙江畔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是黑龙江出海口的港口城市,距离黑龙江入海口80公里。
3
植物展厅是黑龙江流域野生植物的缩影。黑龙江流域各类野生植物92科、371属、966种,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展厅运用大量的植物个体及茎叶标本立体客观的表现了黑龙江流域的“大森林”,充分展现了红松的傲骨、白桦林的神韵以及特色树木的不同种群。
白桦林以真实的树干布景,林间设有林荫小路。而年轮墙则是以黑龙江流域20余种珍贵树木的横切面排列组成,圈圈年轮无声的诉说着流域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变迁。
古生物展厅集中陈列黑龙江流域各类古生物化石标本。以文字及浮雕的形式概述了黑龙江流域古生物数十亿年的进化发展史,同时以展柜陈列流域古生物化石及残骸,运用沙盘场景的手法展现黑龙江流域四大古生物化石:出土于嘉荫县龙骨山的距今约6000万年的满洲龙;出土于松花江流域的猛犸象;出土于通肯河流域的原始牛和披毛犀。披毛犀、猛犸象、原始牛都是适应寒冷气候的、广泛生活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等地的古老动物,是当时人类的狩猎对象。披毛犀、猛犸象是更新世晚期中国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生物,被古生物学界称为“披毛犀——猛犸象动物群”。
展厅利用国内先进的模拟真实发声的音响效果,再现了四大古生物咆哮大陆的情景,从视觉和听觉上让人有更深层的感知和体会。
历史馆
历史馆分为序厅、独特的大河文明、中原农耕文明的虔诚学生、黑水文明的内部整合、逐鹿中原的天之骄子、关东潮、俄罗斯文明楔入黑龙江流域、日本军国主义践踏中华文明和黑龙崛起等九个部分,讲述了整个流域从亘古洪荒时古人类的茹毛饮血,到建国初期响应党的号召百万大军挺进荒原等史实,共陈列各时期文物14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套,二三级文物近百件,囊括了流域各个历史阶段,完整客观的展现了流域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大河文明。黑龙江流域文明是多种文化相互冲突、撞击、融合的结果,在流域大河文明的积淀下,远古白山黑水的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交融。同时,流域内部文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整合,继而是俄罗斯、犹太文明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楔入,最终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凝聚成独具特色的黑水文明。
4
展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珍贵文物,使人能够在历史的尘埃中深切体会古老悠远的黑土文化,以玻璃钢浮雕等形式再现了流域历史的延续和演变,表现出流域人民对自然不屈的抗争和龙江儿女奋发的拼搏精神,描绘出了黑龙江流域最为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序厅是整个历史馆的大纲,总括了黑龙江流域各个历史阶段。序厅利用四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立体雕塑和长度约48米的玻璃钢浮雕墙,生动形象的概述了黑龙江流域距今180万年前到公元20世纪历史年代发展脉络。
独特的大河文明:黑龙江流域文明作为中国三大流域文明之一,其独特之处有三:冰雪、渔猎、黑土地。展出了古人类洞穴生活场景复原图,披毛犀、猛犸象等古生物骨骼化石、旧石器古人类生活器具、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白金宝遗址、小拉哈遗址等,展出了刮削器、石镞、尖状器等珍贵文物。寒地渔猎经济和山地早期农业是黑龙江流域文明和史前文明的核心。远古猎人主要以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群为狩猎对象,过着茹毛饮血、敲骨吸髓的生活。古人类由华北地区向北迁徙,沿途在我省的阿城交界洞穴、哈尔滨的闫家岗、哈尔滨的黄山、齐齐哈尔的大兴屯等地留下了活动足迹。
在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黑龙江流域早期的山地农业文化主要有尚志市亚布力北沙场遗址和宁安的莺歌岭上下层遗址。与此同时,另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以渔猎经济为主,典型的遗址以我省东部密山的新开流文化为代表,其年代约为距今6000年之久。西部的小拉哈和白金宝文化是距今约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陶器制作和复合工具的使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主要标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过我省考古学者的科学发掘,亚布力北沙场遗址所发现的三联玉璧与红山文化典型器物器形相近。亚布力北沙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中原农耕文明的虔诚学生和黑水文明的内部整合:展出了夫余人的文物器具和战国西汉时期的文物标本,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流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流、联系的重要关键阶段。当流域历史进入到早期铁器时代至汉魏时期,西部地区的东胡人、中部地区橐离人和夫余人登上了历史舞台,紧随其后,东部三江平原的肃慎人、挹娄人、东南部地区的团结文化人(沃沮人)也异常的活跃。根据权威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的多年研究,证实在这一阶段黑龙江流域的人们跨进了文明的门槛。
黑龙江流域在此阶段的民族构成可分为四大族系,一是以汉族为主的汉族族系;二是以橐离和夫余人为主夫余族系;三是东胡族系;四是肃慎族系。
逐鹿中原的天之骄子:展出了从东胡鲜卑、辽、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民族的典型器物。从早铁时期延至汉魏时代,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族的社会发展出现了飞跃。先后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称霸一方的奴隶政权,如古橐离国、夫余国、渤海国、金国等。这些民族政权相互争雄,*此消彼长,各国和各部族互相吞并,加快了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间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黑龙江流域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的“鲜卑、女真、蒙古、满族”先后逐鹿中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民族大融合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明代,女真人亦失哈曾十次奉命率领船队开通松花江至黑龙江长达数千里的东北亚“古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原文明,促进了东北边疆与中原内地经济文化的交往。明代创建山海关以后,有效的阻止了崛起于东北地区满清政权的南侵。从此,东北地区即被称为“关东”,大体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东四盟。
5
关东潮:清代中晚期,关内旱灾、蝗灾和战乱不断,人们*,大量人口逃往关外,历史上将此次旷古稀有的移民浪潮称为“关东潮”。在这股浪潮中,包含三种人,一是流人,由于触犯朝廷律令被强迫迁徙到边远之地赋役和戍边的客籍居民,被后来学界称为荒漠中传播文化星火的使者。第二种是流民,明末清初,关内广大破产农民迫于生计压力来到东北,从事垦荒、开矿等重体力劳动。第三种是垦民,就是受到清*的组织和鼓励有计划、有目地的移民。
俄罗斯文明楔入黑龙江流域:1858年,沙俄逼迫清*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黑龙江由内河变为界江,黑龙江流域从此楔入了俄罗斯和犹太民族的文化。在一个半世纪的岁月里,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俄、犹民族文化在黑龙江流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沙俄吞食我国领土,边疆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清*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招民实边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惠民实边政策的召唤下,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区出现了许多村屯街镇。
日本军国主义践踏中华文明:展出了大量抗联战斗时期的图片及重要文物。清朝末年国力衰退,民国前期的1906年,日本在大连设立了侵略中国的国策代行机关——“满铁”,它是日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经济来源。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东北抗日军民,对东北的物资进行疯狂的掠夺,从此,整个东北进入了长达14年艰苦的抗日斗争时期。广大东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志士,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赵一曼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黑龙崛起:新中国成立后,十万戍边转业官兵到黑土地上屯垦,给北大荒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1968年,广大知青响应*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此以后,屯垦戍边知青陆续来到了东北地区,开发这块神秘的黑土地,他们把美好的青春甚至生命毫无保留的献给了这片神奇的沃土。
民俗馆
黑龙江流域是中、俄、犹三大古老文明的汇聚地。民俗馆展出了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朝鲜、满、赫哲、犹太、俄罗斯等十个民族的典型器物、服饰等,重点突出了各民族的传统和特色,通过场景展示、塑型、展品及图文等艺术手段,全方位展现了黑龙江流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大兴安岭中麓的嫩江两岸。在达斡尔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是类似于曲棍球的“波依阔”体育活动,这种运动在辽代契丹人中非常盛行,被达斡尔族继承下来并延续至今,成为男女老少人人喜爱的群众体育运动。
从传统的围鹿棋到精美的刺绣,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库莲到被称为“草上飞”的大轱辘车,都展现出了达斡尔族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
鄂伦春族现有人口8196人,主要聚居在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族过去世代以狩猎为生,对狩猎生活有着浓厚的感情和熟练的技能,猎民几乎个个都是弹无虚发的神枪手。
鄂伦春族的妇女擅长制作皮毛和桦皮制品。她们按照狍子头皮原样制作的袍头帽,戴起来活灵活现,既能御寒,又便于在狩猎时伪装;妇女们还能将整张桦皮加工成器皿。她们在这些皮毛和桦皮制品上面绣的或雕的各种图案,反映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
6
鄂温克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大兴安岭森林深处和嫩江流域的丘陵平原等地带。这里资源丰富,为鄂温克族的驯鹿饲养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鄂温克人称驯鹿为“鄂伦”。驯鹿因为长相奇特,俗称“四不像”,又被称为“森林之舟”,是鄂温克族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鄂温克族重要的经济来源。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对草原和马有着特殊的感情。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蒙古包文化则是整个蒙古文化的缩影。勒勒车慢慢悠悠,马头琴旋律悠扬,都记载着民族游牧生活的漫长历史。
每年农历五月或七月份,蒙古草原上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祈求人畜兴旺。祭典结束后,青年男女约会谈情,著名的情歌《敖包相会》就是这种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到了阴历七八月间,草原上还会举行“那达慕”盛会,人们穿着鲜艳的蒙古袍,精致的蒙古靴,开展摔跤、赛马、射箭等各项竞技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蒙古族欢庆丰收的喜悦场面。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朝鲜族人民还热爱体育运动,妇女们喜爱跳板和荡秋千,而男人们则喜好摔跤和踢足。
此外,朝鲜族的风味食品也名扬中外,像泡菜、冷面、打糕、烧烤都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磨盘、淌池、铁锅和泡菜坛等都是朝鲜族制作美食的典型器具。
汉族分布地区广大,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汉族传统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说起东北地区的汉族,最具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不能不提到二人转,在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足见东北地区人们对二人转的喜爱。
汉族有很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要数春节,吃带硬币的饺子会交好运,午夜饭后吃冻梨、年三十点长寿灯、正月里不剪头、初一初二不扫地...这些都是东北地区汉族过年的传统习俗。
满族发祥于中国东北,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世纪,中国史籍记载的尧舜时期,肃慎人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满族有句民谚“口袋房,弯子炕,烟囱立在地面上”形象地概括了满族传统民居特点。满族人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在东山墙开门,形如口袋,所以被称为“口袋房”。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弯子炕”,可见满族人住宅的独特之处。
从出生时的“落草”到去世后的“丧盆”,从“酸菜火锅”到“满汉全席”,育儿的“悠车子”,待客的“烟笸萝”,这些都是满族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
满族服饰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男子穿长袍马褂,妇女多穿旗袍,经过不断的改进,现代旗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
赫哲族现有人口4640人,以渔猎为生,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本领。他们叉鱼的技术尤为惊人,根据水纹投掷鱼叉,往往百发百中。他们还创造了在冰封江面上凿冰捕鱼的方法,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捕获到肥美的鲜鱼。冰川子、抄罗子、鱼钩、鱼网、桦皮船等都再现了赫哲族的渔猎生活。
历史上赫哲人曾被称为“鱼皮部”,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她们将一张张鱼皮按花纹拼缝起来,再裁剪缝制成衣服,做工精细,十分考究。
7
犹太民族展厅以其精神领袖摩西的巨型雕塑为开端,引领大家进入了独具匠心、曲折迂回的展厅,再现了犹太民族近两千年的世界流散史,在犹太文化上表现出复杂性和多彩性。
犹太民族在与其他文化的交往碰撞中“融而不化,融而不亡”,在萝北界江对岸有着俄罗斯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的设置,这是除以色列以外,犹太民族唯一的自治政权。安息日、犹太新年、住棚节、哈努卡节等都是犹太民族的重要节日;约柜、法版、烛台、大卫盾等则是犹太民族重要的礼仪用品,犹太传统文化习俗在它们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俄罗斯民族展厅采用了俄式建筑的圆顶风格,让你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圆顶四周绘制了数位俄罗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人,在展厅*彼得大帝的雕塑近在眼前,这位使俄罗斯走上近代强盛道路、为俄国带来旭日东升前曙光的巨人,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俄罗斯境内共有160多个民族,堪称一座世界民族博物馆。俄罗斯民族的舞蹈表演风格独树一帜,他们的芭蕾舞《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被公认为世界芭蕾舞的三大经典。
俄罗斯最具特色的还有传统的木制手工工艺品,套娃、彩蛋等做工精美、妙趣横生。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面包、红菜汤、噶瓦斯、伏特加酒都是俄罗斯闻名遐迩的美食。
3、馆藏欣赏
大麻哈鱼
大麻哈鱼属鲑科鱼类,又叫鲑鱼,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每年秋季,在我国黑龙江和图们江可以见到这些大麻哈鱼。大麻哈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本性凶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而在幼鱼期则以水中的底栖生物的水生昆虫为食。大麻哈鱼可以长到6公斤多重,它们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卵也是著名的水产品,营养价值很高。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中国黑龙江畔盛产大麻哈鱼,是“大麻哈鱼之乡”。
达氏鳇
8
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鳇鱼籽酱更是珍贵的国际出口产品。鳇鱼体延长呈圆锥形,吻突出呈三角状,口在下方,较大,似半月形。口前方有触须两对,中间的一对较向前。身上有五列菱形骨板,尾鳍为歪尾。背鳍居后,靠近尾鳍。背部灰绿或灰褐色,体侧略呈淡黄色,腹部灰白色。鳇鱼常年生活在淡水中,不作长距离洄游。为底层鱼类,不集群喜分散活动,个体庞大寿命长。栖息于江岔等水流较缓慢、砂砾底质的地方。肉食性鱼类,在涨水或大风天气觅食活跃。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性成熟期为十六年以上,体长在230厘米左右。产卵期为5—7月。
东北虎
东北虎,(现今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满洲虎、阿穆尔虎、乌苏里虎、朝鲜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长为2.2米,尾长约1.1米,肩高1.2米左右,平均体重300kg;成年母虎平均体重240kg,体长约为1.8米,平均肩高约1.1米,尾长1米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四大古生物
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古生物分别是:阿穆尔满洲龙、原始牛、披毛犀、猛犸象。
阿穆尔满洲龙
满洲龙属又名满州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恐龙,化石是从中国满州的上白垩纪地层发现的。模式种是阿穆尔满洲龙,又名黑龙江满洲龙,化石是一副保存较差的不完整骨骼,由俄罗斯科学家于1914年在黑龙江的河岸挖掘出土。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发现的恐龙,并在圣彼得堡的*地质勘探博物馆中展示,不过大部份的部件是由石膏构成。
满洲龙明显是很大型的鸭嘴龙科,至少有6-8米长。正模标本最初曾被认为是糙齿龙,后来在1930年被建立为新属,满洲龙属。满洲龙的有效性曾有一些争议:在1979年,认为它是疑名。后来的学者则主张它们是有效属。在2004年,杰克•霍纳将模式种归类为疑名。
经年来,曾有三个物种被置放在此属中,包括黑龙江满洲龙、蒙古满洲龙及老挝满洲龙。在1979年,蒙古满洲龙被认为是独立属,而被命名为计氏龙。杰克•霍纳则认为老挝满洲龙则是疑名。
原始牛
原始牛曾遍布欧亚大陆,但由于人类捕杀,破坏环境等因素到2000年时,仅在欧洲中部有分布。原始牛是家牛的祖先,如猿是人的祖先一样。原牛体态魁梧,体长280~300厘米,尾长130~140厘米,肩高1.8m,体重800~1000千克,双角尖耸,在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的“黑森林”一书中曾描述:原始牛略小于象,色彩独特,体型巨大,速度超群,无论面对人兽,它们都不示弱,无法被驯化,就是幼牛也很难驯服。
披毛犀
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生存于更新世,并在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而其近亲的板齿犀则生活在南方。披毛犀有一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它亦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2009年10月吉林省汪清县发现1万年前灭绝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一般认为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气候温和的草原环境的沉积里也发现过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时代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这类动物头骨长而且大,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额上和鼻上各长有一支犀角,鼻角尤其长大,向前倾斜伸出。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地的草本植物。
猛犸象
9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而非洲象则是在大约730万年前,更早地从这个族谱中分离出来的。
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曾是石器时代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存活到一万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不止一次发现冷冻的尸体。
4、萝北调研
经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显示,萝北地区现存不可移动文物总数67处,其中:古遗址5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古墓葬1处,石刻2处。古遗址中,隋唐五代时期28处,辽金时期17处,新石器时代9处,明清时期1处。全县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来看,萝北县历史和文物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石器在萝北地区大量发现
石器是萝北历史的主要见证,在普查中发现并收集、采集到大量的从远古到距今一千年前的各类石器标本,它是古人在萝北地区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证据,这些物证对研究萝北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旧石器。年代比较久远,大约距今7000年到2000年左右,主要是比较粗糙的打制类石器,普查队在黑龙江沿岸、梧桐河、嘟噜河、鸭蛋河及松花江北岸地区都有发现,有石斧、石锤、石臼和用于炊灶的石板,取暖用的原石等。在延军农场小泥河口、共青白云山遗址等处都发现了大量的有打制痕迹和无打制痕迹而就地取材直接使用的石器,这些实物都说明萝北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比较久远,而且这些打制的粗石器使用和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大约近可到2000年左右,甚至更近一些,而且在新时器(磨制的较为精细的)产生来看,旧石器与新石器并用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就是北方民族历史的一个特点,也是由北方特有的自然、地理、资源等条件所决定的。
10
二是新石器。新石器在萝北地区发现的数量和分布区域非常广泛,可以说覆盖了黑松两江流域、山地、平原及沼泽,充分说明在萝北地区,从3500年到1000年前左右,萝北有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而且基本上没有间断过。这些精细的磨制石器,是古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有的器物非常令人折服和惊叹,这些精致的石器,既反映了萝北的历史久远,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发现的新石器主要分以下几类:一是石镞(石制箭头),普查队在萝北许多地方都发现了石镞,特别是在团结镇和名山镇发现了两处石镞的加工地(作坊)遗址,发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石质箭头,大的为猎取大兽、猛兽的,比较小的为猎取鱼类和鸟类的,还有遗留的成品、半成品、残次品、边角料及原料石都采自黑龙江边,有玛瑙石、蛋黄石,多为彩色的,硬度一般都在5度以上,打磨后相当锋利。特别是有双刃的小型石镞,其刃尖和侧刃呈锯齿状,割肉、剥皮完全可以与现代刀具相媲美。这些石镞小的仅有2—3㎝长,大的有10多㎝长,大小不等,针对猎物不同选用,或许也与使用者的长幼和体力有别,而选取不同的石镞来使用。史书上记载的孔子破解楛矢石弩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萝北就是楛矢石弩的发源地之一。经考证,这些石镞的选料和加工经历了由粗到精的漫长历史时期,从打制、磨制、压制再到精细的修理,无论从技艺和使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在没有金属器物的北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有些石镞制作技艺甚至在今天我们还感觉到不可思议,充分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石镞的大量发现,为我们研究萝北地区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待解的课题。
除石镞之外,普查队还采集到各种石斧、石犁、石矛头、刮削器、腰间佩戴器、石臼、石网坠、石杵、石模具,石质饰器等石器。在嘟噜河下游发现了一个重约400余斤的大型石臼,这个石臼很有特点,他的臼窝里壁凿有非常规则的磨型齿,推测它的另一半,石杵也应该凿有相对应的齿,它应该是距今一千年前女真人使用的,从那时开始就有农耕行为,是渔猎时期向农耕时期过度的产物,是是用来研磨粮食作物的器具,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古老石臼向圆形平板双扇石磨过渡时期的标志性器物,极具研究价值。
萝北地区发现的石臼,数量比较多,而且形制各异,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一千多年前的纯渔猎、游猎时期的,这些石臼都比较简单,一块形状不等的石头下部有平面,起稳定作用,上部有个小窝,主要用于砸碎坚果类食物,如榛子、核桃、松籽等,取食果仁。也可用于砸碎动物的骨骼,即“敲骨吸髓”,砸碎鱼类的头骨,吸食其脑髓,以补充脂肪和蛋白类营养。还有一种石臼大约距今不到1000年,即从渔猎向农耕过渡时期女真人使用的石臼,这个时代的石臼一般器形较大,中间臼窝比较深,上口多超过10㎝,深度也在5㎝以上,说明已经用于粮食的加工。石臼这种器物在北方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伴随古人延续使用了数千年,从已经发现、采集到的标本和实物,虽然只是冰山的一角,但能从多方面反映萝北地区古人的生存境况,对探究萝北历史当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陶器对萝北历史的涵盖和佐证
在普查过程中,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残片,为探索和研究萝北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物证。萝北陶器的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覆盖面广、延续的时间长。
一是数量大。其数量之大令人震惊,普查队在沿江各遗址中随处可见各类陶片,采集和征集的陶片,有的器型完整,有的经修复基本可恢复原形,部分陶器现存于黑龙江流域博物馆,至于各类陶器残片更是不计其数,其数量之大足以说明萝北地区古人类活动之多、历史之久远和丰富多彩。
二是种类多。小到鱼网脚、小孩吃饭喝水的平地碗,大到提水的罐子,比比皆是。陶器在萝北古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器物和工具,这些陶器基本上都是家制陶,多就地取材,黄土掺沙子,用水一和,做成型后再用火烧成,几乎人人都会,家家必备,打碎了,也不心疼,可以再做,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陶器大体可分为夹砂黑褐陶、夹砂红褐陶,还有灰陶、黄陶等,因某地的土质不同而各有区别,做工上有的粗糙,有的精细,火候也有轻有重,这和历史时期有关。早期的陶器做工多粗糙,晚期的较为精细;火候早期烧的较轻,不够结实坚固,晚期的火候较重,比较坚固耐用。火候较重的应该是使用了柞木、榆木等硬杂木的木炭火烧制而成的,硬木炭火焰温度高,是可以融炼金属的,烧出的陶器既坚固耐用,又可以遗存千万年而不朽。从器型上看,早期的器型不够规范,晚期的器型比较讲究,各时期的陶器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平底、鼓腹、细颈、敞口的罐类陶器,多器型美观,而且还装饰了美观的各种纹饰,如指甲纹、戳印纹、绳纹等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聪明的古人,已经在实用的基础上开始向美观和欣赏方面发展,展现了一定的文化水准和审美观念。
11
三是分布面积广。陶类器物几乎涵盖了萝北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从两江流域,县内主要河流梧桐河、嘟噜河、鸭蛋河、嘉荫河等到南部湿地,从山区到平原都有散落的陶片,这说明在从事以游猎、渔猎和采集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他们依托萝北这块资源丰富的风水宝地,一代又一代顽强的生活着、发展着。他们的族群踏遍了萝北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用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精神,创造了黑龙江流域文明,书写了萝北的历史。
这些散落在萝北大地上的陶器和陶片,历经数千年而不朽,它不仅留给我们用来研究萝北的历史根源,也是留给我们后来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其貌不扬的器物里承载着一部灿烂悠久的文明史。
三、城址、穴居、马架子、地窨子考证
萝北地区的古人居住地比较分散,由于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限制,大型的城池和群落比较少,这和北方古代民族的发展历程有关,在我县境内发现的较大型城址,具有代表性的有两处:即“邵家店遗址”和“小泥河遗址”,这两处遗址规模较大,行政级别和规格都比较高,应该是较大部落聚居地。
邵家店遗址,位于萝北县西北部,梧桐河上游,鹤北林业局双益林场和庆丰林场之间,鹤北林业局通往嘉荫乌拉嘎公路从下半部穿过,因附近是民国时期采金人过往之地,有邵姓人在此开车马大店而得名。该遗址周长3700余米,占地约1平方公里,在梧桐河畔依山坡而建,周围城壕保存较完整,沟宽约10米,深约5米,每30米设箭台(马面)一处,城门在下部临河处。根据遗址所发现的实物考证,该遗址为距今约1000年左右的辽金时代,应为乌春部所在地,史书也称“东京城”,城区内有大小不等的若干穴居坑,应为地窨子和半地窨子居室,大的穴居坑上直径超过15米,坑深有5—6米,应为议事机关或部落首领居所。普查中在此采集到一些陶片、陶器和金属器物等。该遗址具有典型的金代城池特点,居住时间不长,约10年左右,据考居,住于该处的应该系女真人的一个较大部落,是成建制的国家统辖机构,分析应该是金代的国家行为,由国家统一将该部南迁,或是因战争所需,或是女真人由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所致,导致该部落整体迁移。因该遗址区域及周边没有发现农耕的遗迹,说明此地当时仍处于渔猎时期。
在萝北县延军农场,普查队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古城址——小泥河遗址,该遗址一面临河一面靠江,另两面有500余米城壕环绕,形成两侧有墙、中间有沟的围城,具有防水、防敌、防猛兽等多种功能。在遗址内保存有可辨认的穴居坑150余处,临河临江处则更为密集,在该遗址采集到的器物来看,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到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器物,以及夹砂陶和后期的精制陶都有发现,证明该遗址连续使用年限较长,从遗址穴居坑中和周边发现的大量火烧石板,应为半地窨子居所中的遗物。这些石板材质应为玄武岩,系从数公里外采集搬运此处,石板多用于搭建炉锅灶或坑面使用,均有火烧烟熏痕迹。在该遗址还采集到陶片、石器等标本。据考这里一面紧临小泥河,一面临黑龙江,小泥河和鸭蛋河口相对,仅有100余米,两河口入江处都是天然好渔场。另外小泥河口内有一面积达10余公顷的天然水塘,是淡水鱼繁衍生息的好地方,这里现在水比较浅,因多年淤积,有所破坏,但在古代,水应该要深许多,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便于猎取,该遗址对于探索和研究萝北地区历史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两处遗址对于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特别是对古人的居住形式,多为地窨子或半地窨子,现遗留的是穴居坑,这种房舍冬暖夏凉,可抵御北方恶劣的气候环境,御寒防暑、繁衍生息,较好地反映了北方古人的生存状况和聪明才智,也体现了古人精神意志及顽强的生存能力。
四、骨骼、骨器及其他骨类文物
普查队在萝北地区多处遗址中都发现了兽类、鸟类、鱼类等动物的骨质文物及标本,这和古人生活有密切关联,因古代的北方民族多以游猎和渔猎为生,他们以食肉为主,所以会遗弃许多骨头。在古人居住处遗弃的大量骨头因深埋于沙石之中,虽然过去了约1000余年,但保存完好,有的还很新鲜,能清晰的辨认出是何种兽骨,有野猪、鹿、狍子、獾子等野兽的骨骼。但野猪、鹿、熊等大动物的骨骼中,又多为体型较小的居多,说明在当时的条件下,原始的狩猎方法,很难制服大型的凶猛野兽,而采用多人围猎也只能猎取一些小型的,对人类威胁较小的动物。而像獾子等小动物更便于猎取,还有野鸡、野鸭等禽类的骨骼和鱼类的骨骼,这些都出自附近的山野和脚下的鸭蛋河,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人类的主食和生活方式。
在其他遗址中还发现有火烧过的骨骼,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学会用火烧熟肉类后食用。普查队还发现有骨针、骨锥、骨箭头等骨器、都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形态。
五、铜器、铜钱币及其他金属器物
在萝北地区还发现有铜器,如铜镜、铜钵、铜手镯、铜钱币等,还有锈迹较重的铁钉、铁锹等铁器物,这些金属类器物以辽金时代居多,证明在辽金时期,北方与中原已经有较多的联系,这些器物多从中原传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金时期的历史、南北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在嘟噜河下游入松花江口处发现了较大数量的近代铜钱币、铜手镯,以及金代方形铁钉若干,陶片若干。钱币分大中小三个规格,这些钱币应该全部来自于中原,是北宋末年大金国从北宋掠夺的战利品,这些钱币证明了当时大金国的辉煌和强大,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也说明当时已有货币形式的交易和贫富之间的差别。据考,该处遗址应为金代女真人秃达部聚落址,生活在嘟噜河边的女真人主要以渔猎为生。
六、木炭、草木灰、火烧痕迹的发现
12
普查队在文物普查和古遗址的清理时发现了大量的木炭、火烧石、火烧土、草木灰和火烧陶等过火痕迹,而且涵盖了不同的文化层,说明北方民族很早就有使用火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肃慎之前的史前人类活动,说明火与北方渔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陶器、陶片都有火烧过的痕迹,说明古人也学会使用用陶器做为容器来烧水、煮食鱼肉兽肉,食用熟食。火烧过的石板、石块应为灶具,多用于取暖和御寒,以抵御北方恶劣的气候条件。另外,古人使用的陶器也必须是用火才能烧制,普查队还在多处遗址的普查中发现有遗留的有火烧痕迹的榛壳、山胡桃等坚果类外壳,说明古人已知用火烧坚果来取食果仁,以增加营养。
七、清代金场遗址普查
萝北素有“八百里的老金川,二百年的淘金梦”之说。萝北淘金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中期,清末达到鼎盛时期,清*在萝北太平沟设立“观都金场衙门府”统管采金事项,李鸿章曾派其亲信李金镛担任衙门府的第一任督办,后由袁大化、李梦庚等八人接任,金场在光绪时达到高峰,有采金工人二万余人,年产黄金(砂金)万余两,直接交朝廷内务府,做为府库补偿。从清代民国再到日伪,萝北的采金业从未间断,历史上曾经有两次“观都”金朝,留下了许多悲壮的历史和传奇故事。黄金是萝北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查队对萝北黄金开采的历史进行了重点的深入普查,查证了观都金场衙门府遗址,踏查了清代到民国的采金遗址50余处,查证了当年比较原始的采集方法、采金工具、采金工艺以及金场管理、习俗、金场的盛衰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目前,在萝北太平沟衙门府原址,一座规模宏大的“黄金古镇”拔地而起,模仿当时原貌,建有淘金体验区、清府衙门、镖局、赌场和大烟馆以及北方性文化展示馆等建筑,于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萝北发展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