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是湖北省六家国家二级博物馆之一,是鄂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湖北省重要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及开发机构,也是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的“青铜范铸实验基地”和湖北省人民*的“礼品定点生产单位”,还是国家AA级旅游区(点)。
中文名:鄂州市博物馆
性质:综合性博物馆
邮编:436000
创建时间:1959年7月
地址:鄂州市武昌大道公园路7号
1、简介
鄂州市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是*设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以及对全市122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特殊使命,履行着“国家AA级旅游区(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及中科院、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青铜范铸试验基地”等重要职能,同时也是鄂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窗口和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中坚力量。既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窗口,又是党的*科学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重要力量。自建馆以来,在历届党委、*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鄂州市博物馆的地产房产不断增加,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文博事业不断发展。
博物馆占地23.69亩,共拥有固定资产330万元。现有在册*职工62人(含离退休1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4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党员2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7人。
2、历史沿革
1953年,在西山建文物陈列室。
1959年7月,在现锻压机床厂内的城隍庙筹建了鄂城县地志博物馆。
1961年,博物馆建制被撤销,与图书馆一起并入文化馆,1962年迁至西山古灵泉寺办公,1975年古灵泉寺归西山园林管理处管理后,博物馆搬到大西门广场文化站内办公。
1978年3月,县革委会批准恢复鄂城县博物馆的建制。1982年8月,在西山南麓兴建博物馆。
1984年2月升级为鄂州市博物馆。1987年4月15日,陈列楼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1994-2000年,引进日资,在陈列楼西侧修建张裕钊陵园。使博物馆占地面积达到9214平方米,建筑面积2754平方米。
2008年10月,鄂州市博物馆新馆(三国吴都博物馆)在西山东麓(沿江大道与寒溪路交汇处)奠基,于2014年竣工。
3、职能
1、收藏、征集、科学管理、保护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文物和标本)。
2、对博物馆业务活动、文物和历史等进行科学研究。
3、举办陈列展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服务社会。
4、负责全市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
5、保护开发好直管的文物保护单位;对全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有关保护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4、展厅
鄂州市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其中一楼为鄂楚历史文化陈列厅、三国吴都历史文化陈列厅,二楼为铜镜文化陈列厅、鄂州民俗文化陈列厅,三楼为临时展厅和名人与鄂州展示厅,每年还举办1-3个临时展览,并经常开展巡展活动。
5、文物
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7万余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67件、二级文物622件、三级文物3838件),其中以古铜镜和六朝青瓷器为特色。鄂州市博物馆采用古代青铜范铸工艺研究古代青铜范铸技术,对古代青铜兵器、礼器、铜镜钱币等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数量、等级居各省市州前列的馆藏文物和122处文物保护单位,使鄂州享有全省“文物大市”的盛誉,馆藏出土的500多面古铜镜,使鄂州获得“铜镜之乡”的美称。
6、贡献
博物馆已出版《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中国古代铜镜工艺技术研究》、《鄂州铜镜》等铜镜专著和《鄂州六朝墓》等发掘报告;编辑出版了《历代名人在鄂州》和《青铜范铸研究会论文集》等专集;编写了《鄂州文物志》等。
在做好文物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鄂州市博物馆加大文物产业开发力度,积极开展青铜复仿制品研制生产和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研究工作,迄今已取得显著成效:完成20余个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模拟实验和科研项目,获得系列研究成果,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交流;同时,以研究促生产,开发了铜镜、礼器、兵器和钱币等四大类近百种青铜复仿制品,使之已成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礼品。
7、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09:00--17:00(16:00停止领票入场,周一闭馆)
交通线路
乘1、3、8、7、13、16路公汽在西山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