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街道
定边街道位于县境西北,是定边县委、县*所在地,全街道总土地面积198.6平方公里,城市占地24平方公里,耕地26000亩。全街道辖9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5个社区居委会,有街道属单位14个,162个中省市县驻镇单位;总人口9.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9万人,农业人口8182人,少数民族3000多人,是全市民族最多、民族人口最多的街道。
中文名:定边街道
行政代码:610825100
身份证前6位:610825
长途区号:0912
邮政编码:719000
隶属政区:定边县
行政级别:街道
车牌号码:陕K
1、地方简介
定边县定边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北边缘榆林市西部,全镇现辖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属单位,28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113个省、市、县驻镇机关,系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全镇总土地面积22万亩,地接内蒙毛乌素沙漠边缘,属典型的荒漠风沙带区与黄土高原接壤带,气候干旱,四季分明。总人口容量54000余人,常住人口约35000余人,其中回民1200余人,系全榆林市仅有的少数民族乡镇,境内307国道与在建的靖王高速公路南北贯穿而过,西北防护林东西绵延覆压西北部,交通北接内蒙,西接宁夏,南接甘肃,东接本省县区,早有“旱码头”之称,是全省西北边缘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商贸流通区。
2、行政区划
定边街道区划
定边街道
610825100001121西关民族社区
610825100003121民生社区
610825100004121北关社区
610825100005121东关社区
610825100006121长城社区
610825100200122西园子村
610825100201122曹园子村
610825100202122北园子村
610825100203121南园子村
610825100204122蔡马场村
610825100205220十里沙村
610825100206122杨寨子村
610825100207122东园子村
610825100208122李园子村
3、地方人口
定边街道人口数据:
定边街道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54996
男28498
女26498
家庭户户数15021
家庭户总人口(总)52416
家庭户男26921
家庭户女25495
0-14岁(总)14146
0-14岁男7781
0-14岁女6365
15-64岁(总)38747
15-64岁男19580
15-64岁女19167
65岁及以上(总)2103
65岁及以上男1137
65岁及以上女96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5377
4、地理气候
地理坐标在东经107°15′—108°22′,北纬36°49′—37°53′,县域海拔1303—1907米。境内有八里河、十字河等6条河流,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降雨量33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2850毫米,是降雨量的近9倍,年平均无霜期141天,绝对无霜期110天。
5、农村建设
2010年街道粮食播种面积23500亩,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5500亩以上,设施蔬菜500亩,建成县城东部蔬菜生产基地。奶牛存栏2190头,建成了蒙牛、绿园等大型供奶站,羊子饲养量达3万头,生猪存栏5000头,蛋鸡13万只,巩固西北防护林建设;今年造林420亩,种草1600亩,全镇林草面积达3万亩。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定边盐湖很多,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有花马池、莲花池、红崖池、苟池、敖包池、公布井、明水湖、咸海子等13个,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这些盐湖既是风景秀丽之处,又是盛产咸盐之处。
定边小滩子沙漠
位于堆子梁镇东部,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经过人们的努力,使黄沙滚滚的大漠变成了美丽的绿洲,形成4800亩的毛乌素沙漠中的一块绿宝石。
定边明城堡遗址
定边县境内,现遗存的古城遗址,宋代有10处(包括西夏):冯地坑乡旧城、王盘山乡西海螺城、樊学乡石城子(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崾先乡安达城、铁角城,张崾先乡木瓜城,罗庞塬乡荞麦城,新安边堡城,油房庄乡黄花城等;明代10处:定边城,盐场堡城、砖井堡城,安边堡城,柳树涧堡城(明崇祯年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故里),新安边堡城,石涝堡城,冯地坑乡三山堡城,铙阳水堡,新兴堡城。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定边县委、县0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产业,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显示出了以下四方面优势:
种植基地规模大,产量高。马铃薯是定边县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截至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8个,4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有3000户,全县农民人均达3.5亩,占到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在全国位居前列。
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强,产品品质优。定边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宜耕,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脱毒微型薯原种扩繁基地2000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3万亩,主推品种有紫花白、费乌瑞它、陇薯3号、大西洋、夏坡蒂、新大坪、早大白等,优质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定边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旱地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水地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定边商品薯个大、形圆、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运、淀粉含量高(16-23%)、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鲜食加工兼用,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炉馍
“炉馍”起源于何时?远不可稽。相传元朝末年就有百姓在炉馍中夹纸条,“炉馍”是安边(今属定边县)的传统美食。由于选料精,做工细且极其考究,历经三百年,赢得了四海美誉,八方食客。人们都知“炉馍”好吃,但并不知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697年康熙帝率师西征葛尔丹,四月初二从榆林出发,“羽辔行边六日程”来到安边堡,遂命大军宿营,自己扮成“脚户”私访,与当地人高善仁谈得开心,屈将几位客人请回家,从里屋抱出一个罐子来,从罐子取出炉馍招待客人,客人品尝后,连声称好,并向屈了解了做炉馍的技术。告别时屈送了客人一罐炉馍。客人脱下马褂,赠于屈。后来屈发现褂内刺有龙图,方知万岁爷所赠。
时隔不久,朝廷命专人专程来安边请高善仁赶做炉馍。消息一下传开,各州府县官吏借机向朝廷敬贡,各路商客炉馍生意火爆,“销东晋,售南庆,能西凉,出北塞”。民间则“家皆以饼相馈”。从此以后,百姓称有关炉馍面叫上面(皇上用之“,麻油叫做清油(大清珍品),并称铁炉为“铙”(传说康熙帝看了铁炉后称铙),百姓吃炉馍用双手捧着,传说是对圣上的敬重。安边东滩现在还保存着写给康熙帝品尝炉馍的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照万岁灯。”
定边洋芋
洋芋是一种粮菜兼用的农产品,定边洋芋在种植业经济中是最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其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是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定边洋芋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50万吨,种植规模和产量位于榆林市12县之首,是陕西省洋芋商品生产基地县。定边洋芋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白于山区的梁、塬、涧、塘,涉及18个乡镇。这里是定边主要旱作雨养农业区,土地辽阔,地气凉爽,年降雨量320——400毫米,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非常适宜要求凉爽条件的洋芋生长要求。定边洋芋以其块茎大、块茎整齐均匀、含淀粉率高(15﹪——20﹪),鲜薯食用口感沙、耐贮运等优势品质享誉省内外,全县年外销鲜薯约35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西北的西安、兰州、银川以及南方的广州、湖南、浙江等数十个省市。产品上市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地市场价每公斤约0.4——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