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
国产5系是迄今在国内生产的最先进的高档轿车,现款五系诞生于2004年,宝马的五系无疑是汽车史上最为出色的系列之一,它最巅峰的时代应该是从第三代E34(1988-1996)时就开始了,如今的五系则是E34的第三代产品。
品牌:宝马5系加长版
生产厂商:华晨宝马
车型尺寸:4998mm*1901mm*1559mm
油耗:9.4升~12.1升/百公里
引擎类型: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四气门技术
最高时速:250km/h加速时间8.6秒(0-100km/h)
驱动方式:前置后驱
制动方式:通风盘式
车身重量:1740KG
轴距:3108mm
行李舱容积:520升
油箱容积:70升
标准座位数:5个
座位材质:真皮
气门数:24个
标准变速器:8档手自一体
最大功率:190KW/rpm
最大扭矩:400N·m/rpm
燃油系统:电子燃油喷射式
排量毫升:1997
最大总重:2230
1、市场定位
宝马5系是德国宝马公司的产品,其车型为中型轿车,外观时尚,所以很受年轻的成功者的青睐,所以在国内中高档车市中占据一定的市场。
2、车型概况
BMW5系列的外部长宽高尺寸为5047*1860*1491(毫米),轴距为2888毫米。新5系比上一代车型加长66毫米。BMW5系列的动力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版本545i配备了来自7系的V8发动机,最大功率245千瓦/333马力(6100转/分),最大扭矩达450牛顿米(3600转/分),最高时速250公里,0-100公里加速仅需5.9秒。宝马5系的风格定位在动感时尚的3系和高贵典雅的7系之间。将动感与典雅和高级商用轿车的功能性完美融合,将宝马的伟大传统和指引未来的进取精神以及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美学标准统一在一起。华晨宝马5系列为其所属系列下的最新车系。
最大优点
外观大气漂亮;内饰沉稳,做工不错,配置丰富;空间宽裕。
外观
最大缺点
内饰用料较差,华晨宝马5系小毛病明显多见;个别网友反映存在烧机油现象。
外观
整体造型具有宝马标志性设计因素,车身修长大气、硬朗动感、线条流畅,网友评价“外观和新7系类似的前脸,很像7系,车身修长,尾部排气筒535是双侧双管。
内饰
内饰方面,整体较为沉稳;精细的做工以及丰富的配置受到了网友的好评,接缝处做工均匀严实;空调效果不错,音响一般,方向盘手感不错,显示器控制方便人性化。
动力
宝马5系搭载新研发的六缸发动机,但整体动力表现一般,仅能满足日常需求,部分网友反映浅踩油门提速较慢。
空间
整体空间宽敞充裕,后排空间腿部空间舒适。
操控
华晨宝马5系换挡顺畅,路感清晰;方向盘沉稳,指向准;底盘通过性不错,车身稳定性强,转向灵活,整体操控性能不错。
油耗
华晨宝马5系的燃油经济性较差,油耗较高。
混合动力版
宝马5系ActiveHybrid将搭载一个双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匹配一部8速自动变速器。因为车辆采用油电混动系统,因此车辆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要明显有不错的表现,并且车辆的动力并没有因为混动的结构而减弱,3.0L的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可输出306匹马力,配合上55匹马力的电机,整部车综合功率可达340匹,可以驱动新ActiveHybrid5在7.9秒的时间内从0加速到100km/h,而它的综合油耗仅为6.4升/百公里。据介绍,宝马5系ActiveHybrid车型单凭电能驱动最高时速为60公里/小时。
为了确保车子在这样的动力参数之下获得最好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宝马汽车集团还为其装备了很多的高科技组件,并且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校,例如行车电脑的升级,刹车能量回收系统、发动机启动/停止系统,ECOPRO驾驶模式选择等等。
其中ECOPRO驾驶模式选择可以减缓阀门的响应度,让换挡更灵敏,而车载的导航系统还可为驾驶者选择最经济的出行路线。预计ActiveHybrid5系还会装备宝马的EfficientDynamics技术,该车的燃油经济性将提升最多10个百分点左右。
3、发展历程
1972年,宝马公司在IAA汽车展上推出了编号为E12的第一代宝马5系列轿车。首先推出的只有两种型号--520及520i,两种车型都使用了编号为M10的四缸发动机。1973年,宝马公司推出了145马力拥有六缸发动机的宝马525。一年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5系列中的入门级车型只有90马力的518也被引入5系列,同时在北美市场,宝马公司推出了宝马530i,它的六缸176马力的发动机配合四速手动变速箱可使530i的最高时速达到124英里/时。1975年,525的继任者拥有165马力的528也随后获得了生产。1976年,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宝马公司对5系轿车作了些小的改进:改变了前进气栅(看上去更像编号为E21的3系列轿车),改进了通风系统及整车隔音效果,增加了电动后视镜及前轮盘式刹车系统。同时运动型轮胎、空调系统、电动车窗及助力转向也作为这一代5系列轿车的标准配置。同年,520、520i的四缸发动机也随即被122马力的六缸发动机所代替,528被使用电喷发动机的528i所代替。
历史回顾
作为BMW1500-2000“新级别”车型的直接后继车型,全新5系四门中型轿车于1972年面世。由于慕尼黑工厂的生产力已经不足以满足预计的产量要求,BMW在下巴伐利亚的Dingolfing建造了一座采用全新专门设计的工厂。
第二代5系拥有非常精美的车身外观设计、更好的流线型、更强的安全性、更高的驾驶舒适性。此外,发动机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4缸和6缸汽油发动机、525e车型上为实现最大燃油经济性而设计的发动机、M5车型上的24气门顶置凸轮轴动力单元,以及带有涡轮增压器和不带涡轮增压器的6缸柴油发动机。5档变速箱从1983年起成为5系的标准装备(之前为选择装备),并且提供4档自动变速箱供客户选择。
宝马5系GT
第三代BMW5系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发动机系列中包括4缸、6缸、8缸发动机。1997年秋季,带有数字式柴油喷射系统、增压空气冷却装置、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全新2.5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也被列入了选择装备的范围。
第四代5系的车身外观设计保留了BMW特有的传统造型元素。由于外部尺寸更大,第四代5系拥有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在重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白车身采用的轻质结构使其刚度提高了50%,发动机和悬架也在铝合金材料的广泛使用方面建立了新的标准。5系最初上市时仅有6缸发动机车型,1996年增加了8缸发动机车型。通过推出540i防弹车,BMW开始将客户对更高人身安全性的需求纳入了车辆设计的考虑范围。这款防弹型轿车采用直接定制的方式进行生产,车上装备的芳香尼龙纤维和防弹玻璃能够为车内乘员提供更可靠的人身保护。
第五代BMW5系于2003年5月发布,它在行驶动态特性、性能、效率、舒适性、空间诸多因素的综合与统一方面,达到了同级车型中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而建立了新的标准。全新5系采用了全球首创的主动转向系统、铝材料和钢材料相结合的车身、全铝底盘、高性能且高效率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6档变速箱、iDrive控制概念及其它非凡的创新特色,就任何方面而言都具有出类拔萃的产品品质。
在完美地秉承了BMW5系杰出运动驾驶性能的同时,新BMW530Li,BMW525Li和BMW523Li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后排空间的特殊需求。从外部设计来看,新BMW5系Li最显著的特征是轴距增加了14厘米,为后排乘客提供了特别的舒适感,以及空间感所带来的乘坐乐趣。
新BMW5系Li的座椅和车门内饰,均采用名贵的Dakota真皮,使轿车内部充满了一种高贵典雅的风格。新BMW525Li和BMW530Li的配置还包括了安装在前排座椅背面的8英寸屏幕,这是宝马集团新近研发的内置娱乐设施,并且在后排座椅中间配备有冷藏箱。
新BMW523Li,BMW525Li和BMW530Li三款新车的发动机输出功率范围在177马力到258马力之间,均装备最先进的直列六缸发动机,这可以使新BMW530Li从0-100公里加速达到7.2秒,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小时。
4、亮点配置
亮点配置1:后座娱乐视听
后座娱乐视听设备在前排坐椅背面装备了两个8英寸彩色显示屏,包括后部*控制台和一体式DVD光盘播放机、DVD光盘存储盒和遥控器。同时提供一个红外线接口和无线耳机。后座区温度还可进行单独调控,令您畅享舒适旅途。
亮点配置2:智能大灯
远、近光氙气灯,含自动照明高度动态调节显著改善天气恶劣和可见度差时对车道的照明。随动控制大灯在车辆开始转弯时就通过可调的大灯照亮了弯道。
亮点配置3:雨量探测器
包括自动驾驶灯光控制系统开启后雨量探测器自动启动风挡玻璃刮水器并自行调节刮水器频率。外界光线亮度降低时大灯自动开启系统将自动开启近光灯。
亮点配置4:带手动换档方式6档自动变速箱
带手动换档方式的6档自动变速箱。电动换档机构可以实现非常快速、完美的换档一真正动感的性能。
亮点配置5:iDrive控制钮
通过这个旋转/按压式按钮可以对控制显示屏上的附加功能进行操纵。菜单系统基于四个指示方向提供四个不同菜单:气候、通讯、导航和娱乐。
亮点配置6:高保真专业级音响系统LOGlC7
为您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享受。13个扬声器营造出豪华的音响氛围。中置低音概念利用与底板连接的超低音音箱使所有低音得以完美再现。
5、长轴距版
·第一流的动力总成:升功率>63千瓦/升;0-100km/h仅8.6秒;
BMW领先的发动机技术
镁铝合金轻量化设计配合无级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技术(Double-VANOS&Valvetronic)实现了油耗的降低和功率的增大;优异的升功率表现:>63千瓦/升;530Li加速0-100km/h仅用7.2秒;
优秀的综合油耗水平:9.4升/100公里。
先进的变速箱匹配
6速手自动一体式变速箱;
经济自动模式提供低油耗和平顺的换档感受;
运动/手动模式提供迅速的换档动作,实现灵敏加速;
高可靠性和耐用度,可以传递更大的储备动力。
·第一流的底盘设计和调教:保证了前后50:50的最佳重量分配;精密调节悬挂的刚性,保证操控运动特性和乘坐舒适性;
BMW先进的底盘设计
智能轻量化前后车桥部分的设计;
保证了前后50:50的最佳重量分配;
先进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还可以提供更多辅助制动功能。
先进的底盘调教
精密调节离地间隙,保证加长后的合理通过半径及重心高度;
精密调节悬挂的刚性,保证操控运动特性和乘坐舒适性;
采用“17”铝圈作为标准配置,升级标准制动系统尺寸;
标准装备随速动力转向Servotronic,客人轻松实现精确中性转向表
·动感优雅的车身设计:保证流畅车身线条和超低的风阻系数;
BMW先进的车身设计
智能轻量化前部车身的设计,贡献50:50重量分配;
精密数据圆整,保证流畅车身线条和超低的风阻系数;
高强度材料的应用,完善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更好的安全性。
·语音导航系统:实现普通话、广东话、英语的导航提示;
开创*车辆信息管理系统(iDrive)的先河
iDrive实现一键控制全车信息系统;
专业中文语音导航系统功能全面而且强大;
实现中文简体(普通话),繁体(广东话),英语的导航提示;
多方式搜索(甚至包括邮编或电话),多方式生动显示(如三维鸟瞰视图,白天/夜间色彩组合自动切换)。
·更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轴距加长140毫米,达到3028毫米;
更大的享受内部空间
轴距加长了140毫米,轴距达到3028毫米(在这一级别中领先);
车辆总高略微提升,保证了充足头部空间;
保持原有前座的充足空间,同时大幅提升了后排的腿部空间;
可从后排电动调节前排乘客座椅,并有两个记忆存储。
·完美后排商务空间:航空标准无级调节后排阅读灯及化妆镜;
成为商务人士驾驶或乘坐的最佳选择
超过3米的轴距,保证了非凡后排空间和对客人的最大关照;
航空标准无级调节后排阅读灯及化妆镜;
后排专用歇脚梯形踏板;
真皮覆盖的可折叠小桌板。
·完美后排娱乐空间:带独立压缩机的后排小冰箱;
成为长途旅行的最佳选择
DVD配合“8”的双后排液晶屏可自动根据环境调节亮度;
结合iDrive系统实现和车辆高保真音响系统的整合使用;
保证独立空间,可选配后排有线/无线耳机收听;
带独立压缩机的后排小冰箱。
6、试驾体验
测试华晨宝马530LI豪华轿车
从国产的奥迪、帕萨特等车型开始,国际上标准轴距的B级车到了国内均被加长轴距和车身,以便后排乘客获得不俗空间,舒适度大大增加,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早已被国人所破,领导自然是坐后排的,国内高级轿车一般也是公务用途为多,个人问津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比例还是非常小。其中奥迪从上一代车型起非常成功的闯入了高级公务车领域,尤其是*部门,成为首席官车的代名词,这一来,同为合资高档车的华晨宝马眼红了,在引进标准版5系之后,加长车型Li版粉墨登场,意与奥迪抢夺首席官车的大蛋糕。
长轴距车身多了一份稳重,少了些许运动长轴距版宝马5系外形风格并没有改动,不仔细看还不容易分辨出来,但是业内人士和车迷朋友还是很轻易地发现标准版和它不同之处,从B柱开始,设计师将后门加长了140毫米,改动的部分包括后半部车身框架、后车门、车顶,以及延长的传动轴和制动管路。后门所占的面积有所增加。但把一辆车加长远不止这么简单,必须考虑到轴距加长对整车重量分布、刚性、空气动力学和外观方面的影响,530Li仍然保持了0.28的风阻系数以及前后桥50:50的重量分配,这对于注重驾驶乐趣的宝马车而言,所下的功夫是值得的。如果把加长后的5系轿车与标准型放在一起比较,从侧面看会感到运动感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以往少见的沉稳,这对于进军公务轿车市场很有帮助,没有以前的一味年轻化,融入了稳重元素对于“领导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记者个人认为加长宝马5系与奥迪A6相比,前者适合年轻*,后者还是留给45岁以上的人士吧。说到这里,可以看出宝马公司还是很聪明的,他们没有盲目进行市场抢夺,他们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加重后来舒适程度,乘坐宝马也有乐趣了。
国际上流行语是开宝马坐奔驰,国内应该是开宝马坐奥迪,这统统说明了德国BMW车主要是在驾驶方面下足了功夫,对于驾驶者的照顾比后排乘客多,后排配备也相应较少。而当你进入530Li的后排时,这样的看法会立刻改变。首先是空间的增大,后排的腿部空间得到了明显的解放,尽管个人认为以前的已经不小。后排空间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控制系统,不但有分区自动恒温空调和座椅加热,还可以通过一套独立的6碟影音播放系统来欣赏影碟或是音乐,两个8英寸的液晶显示器颜色和对比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后排两个乘客还能通过各自的红外线耳机欣赏不同的音源,另外作为标准配置的冷藏箱和小桌板也同样为530Li增添了不少商务气息,感觉像坐进了7系。从加长车型开始,华晨宝马将不再生产标准5系,喜欢标准型号的客户只能购买进口版的。
驾驶感受变化不大,灵活性受到微小影响
虽然在很多地方,长轴距版的530Li和标准型有着不小变化,尤其是车身长度方面,但毕竟是宝马车,开起来仍然爽劲十足。530Li仍然使用那台258马力的直列6缸3.0升发动机,虽然加长的车身增加了一些重量,但提速依然很快,大约不到8秒即可加速至100KM/H,这个数据非常值得肯定。与之配合的是BMW新型电子操作6前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它与发动机的配合十分默契,完全不像一般的自动挡那样顿挫感明显,顺滑得几乎察觉不到,对于车辆各个段位的提速大有帮助。
在操作上,电子排挡与以往的车型比,一开始有些不太习惯,间隙非常小,基本上就是点到为止,从前进到后退等轻推一下就行,P挡不再是进入方式,而是有一个专门的按钮,和启动引擎差不多,但用惯之后发觉这样的操作不仅轻松,对于操控更加节约时间,看来宝马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仍旧逃不出注重操控的手法,这对车迷来说真是一大幸事。不过在公路上穿插时,我们还是感受到由于加长的车身带来的一些不便,车头已经过去的地方总是担心车尾会不会受影响,下意识地会把刹车踩一下,如果是标准型5系,上次的试驾告诉记者,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不过LI系列车型本来就是给官员和领导乘坐的,舒适性才是它的所长。鉴于530Li已经被重新定位于高档商务轿车,因此原来偏向运动化的悬架调已经被软化,而且为了抵消加长轴距产生的通过性降低,530Li的悬架还调高了9毫米。这样一来,530Li的乘坐舒适性被大幅度提高,细碎的震动几乎被完全吸收,后排的乘坐舒适性大大提高,加上增加的很多配备,开宝马的人都会抢着坐了。
7、对比测试
对比讴歌RL英菲尼迪M35宝马530Li
当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刚刚扭转劣势,就杀到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进而加速了法西斯的覆灭;商场也如同战场,日本几个豪华品牌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北美与传统豪华品牌叫板,他们的战场转移到了中国。大约20年前三家日本汽车公司相继创立了自己的豪华品牌讴歌(ACURA)、雷克萨斯(LEXUS)和英菲尼迪(INFINITI)。他们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要在北美市场向那些豪华
品牌的传统*发起挑战——原有的丰田、本田、日产品牌过于平民化,树立一个新的品牌有利于打造全新的高端形象,而且在车型的设计和定位上也注入了新的元素——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三个日本豪华品牌在北美市场都算是成功立足,但他们的胃口也已经不止于此了:欧洲是传统*的大本营,进军欧洲是迟早的,但任重道远;日本本土市场产品线过于密集,没有太多油水;真正诱人的第二战场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国市场是所有商家的必争之地。这三个日本豪华品牌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替代了原来的少量水货渠道,在建立全新的销售及服务网络的同时,也都塑造了全新的中文品牌——继20年前在北美的创业之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新的挑战。
相对来说三家公司里丰田最为财大气粗,雷克萨斯的产品线非常齐整,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品牌王国,豪华、运动、家用、多用途甚至混合动力等等一应俱全,在中国市场已经初成气候;讴歌和英菲尼迪的状况差不多,他们产品线简单很多,定位也非常明确,都是突出运动风格,这次RL和M35联手出击,对手也是现成的——刚刚经过技术升级的国产宝马530Li作为传统*的*当仁不让,在行政级别里,宝马5系是全球范围内豪华运动风格的标杆。
尺寸的差别影响到目标定位,前后排的侧重以及装备特点都体现了不同的客户需求
方向盘拨杆换档系统在弯道是最好的帮手,RL主座显然在前排,针对后排乘员的装备只有遮阳帘和空调出风口而已,而且腿部空间远不及对手。
后座无疑是M35的重点,配备了独立控制的空调和影音系统,甚至后座的靠背角度都可以电动调节,14个喇叭的BOSE环绕音响十分夸张。
国产5系的后座空间扩展到豪华级的水平,包括独立的影音系统及空调、带独立压缩机的冰箱都出现在后排的装备表中,它的前座也堪称完美。
按照日系车的一贯风格,RL和M35的个头儿都不小,在行政级别中都算是标准身材,车长都超过4.9米;但来到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行政级车在奥迪的带动下都以加长为荣,连坚持运动核心的宝马都不例外,如此一来宝马530Li反倒超过两个日本对手成为尺寸最大的一个,轴距甚至超过3米!最惨的是RL,本来还是和本田里程同平台的车型,尺寸却只与国产的新款雅阁相当,2800mm的轴距在国内连行政级的门槛都快迈不进去了。比较三款车的内部空间,头部空间和车内宽度都差不多,差距都在后座了:530Li的后座腿部空间达到840mm,而M35只有785mm,和国内多数中型车差不多,RL则先天不足,745mm的腿部空间也就是紧凑型家用车的水平。尺寸的差别影响到目标定位——或者说是三款车目标定位的差异才决定了尺寸的差别。讴歌RL明显是偏向前座定位,左右前座都具有电调腰部支撑和8向电动调节以及两档加热功能,倒车影像监视、导航、后座头枕电动收折等设备都是服务于驾驶便利性的,针对后排乘员的装备只有遮阳帘和空调出风口而已,显然这款车的主座在前排。英菲尼迪品牌本身特别强调运动风格,但这款M35还是更偏向豪华定位,内饰设计很显高档,选材和做工也非常精致,明显区别于RL内饰的简洁设计,RL给人的感觉是运动加科技,而在细节之处的处理也比M35稍显逊色;过去的宝马5系当然是前座为主,国产的加长版本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座空间扩展到豪华级的水平,包括独立的影音系统、独立控制的空调、折叠桌板甚至带独立压缩机的冰箱都出现在后排的装备表中,7系的“奢侈”也不过如此;同时它又延续了5系前座的优良传统,前排界面设计、工艺质量、人机工程等等都非常出色,体现了驾驶员的核心地位,而且它还有堪称完美的前座椅——靠背上段可单独调节、座垫前部有电动伸缩的腿部支撑——每次驾驶宝马都能找到最舒服的位置。三款车都有类似宝马iDrive这样的多功能菜单式操作系统,用下来体会还是宝马的更好用一点,操作简便、逻辑清晰,而且还是汉化的版本。
三款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本钱都很足,变速箱和智能四轮驱动系统各自显示了本领
既然都标榜“运动”,这三款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本钱都很足:都是6缸发动机,来自北美的两款日本车都是排量更大的3.5升V6,530Li的直列6缸发动机排量“只有”3升,其190kW/6600rpm和300Nm/2500-4000rpm的功率及扭矩输出也稍逊于两个日本对手:RL的参数是217kW/6200rpm和351Nm/5000rpm,M35装备的是大名鼎鼎的VQ35,功率为206(参数配置图库)kW/6200rpm,峰值扭矩更高,达到363Nm/4800rpm。
从输出表现看,宝马没有对手那么猛,却具有最好的从低速到中速直至高速区间的持续加速能力,仅仅是0-100km/h起步加速成绩不如两个对手,在400米加速和中途加速的测试中都可以和对手抗衡。这样的表现也要部分归功于最新配备的电子选档6速变速器,最早我在新X5上体验过的这款变速器据称能够提升换档速度50%,在这次对比测试中它在档位衔接和换档响应方面的优势很明显。
RL和M35都匹配5速自动变速器,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有点落伍,不过它们在测试中的表现都还算称职。M35在起步加速时充分展现了纯正的“美国口味”,超大扭矩很容易造成驱动轮打滑,即便开启牵引力控制系统也一定要听着轮胎的尖叫冲出起跑线,确实够刺激,但也损失了不少加速时间,比530Li多出来的60多牛米扭矩就这样白白的听响儿了;RL的起步最快,只花了7秒就从静止加速至100km/h,除了充沛的动力储备,它的智能四轮驱动系统也功不可没,在起步时可以根据路况和载荷自动分配前后轮的动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提速表现;不过RL的中途加速成绩排在最后,宝马凭借的是
电子选档6速变速器,英菲尼迪有什么利器呢?M35也有绝招,它的自动变速器虽然只有5个前进档,但与发动机的配合非常合拍,在降档提速时还有自动补油的功能,在中途加速的时候可以抢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渗入骨髓的运动精神在宝马5系身上不会有丝毫褪变,讴歌RL的运动能力给我们带来惊喜
RL拥有充沛的动力储备,只花了7秒就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智能四驱系统也功不可没
M35的法宝是大名鼎鼎的VQ35发动机和具有降档自动补油功能的5速自动变速器
最新配备的电子选档6速变速器据称能提升换档速度50%,帮助排量处于劣势的宝马追上对手
真正的运动风格要在弯道才能显现,动态的操控性能需要真刀真枪地比试一番,北京周边有的是山路,是骡子是马我们就拉出来遛遛。首先退出竞争的是M35,英菲尼迪的车都很有运动范儿,但真正能够当作运动车对待的还要数G35和双门的G37,FX算是SUV中的运动另类,而这款M35更加突出的内涵是豪华与舒适;虽然它的后驱底盘也很扎实,动力出色,还有一款非常不错的变速箱,轮胎是夸张的普利司通245/45R18,就连短粗档把的手感也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但实际上开着M35却很难勾起运动的欲望,和对手相比还是偏向软调的悬架调校在山路急弯无法提供知难而上的信心,反而是在公路上轧过井盖时减振系统轻描淡写的反应让人非常享受——开着它去杀弯道?还是尽情体会M35的温柔吧,就算是运动,也一定要远离粗暴,时刻保持绅士风范。
宝马5系的风格不用讨论,不管加长不加长,渗入骨髓的运动精神不会有丝毫褪变。这样的多弯山路正是它的露天舞台,出色的车身刚性和底盘调校把侧倾控制得服服帖帖,去掉了主动转向系统的方向手感恢复了从前的直接和韧劲,指向精确,入弯和出弯干净利落。加长轴矩当然影响了它的灵活性,但和同样的大块头相比,530Li的运动优势依然稳固,就当它是缩小版的7系就是了。
宝马5系旅行版
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是讴歌RL,已经想到明显偏向前座定位的RL应该会有不错的运动表现,但还是在测试路段跑了几趟后对它爱不释手。RL的底盘没有德国对手那么坚如磐石,却也比M35多几分硬朗——大致相当于本田和日产的差别——还配备了方向盘拨杆换档系统,在弯道绝对是最好的帮手。这些当然不是全部内容,前面已经提到被称作SH-AWD的智能四驱系统在起步加速时的功劳,而它更大的贡献体现在操控方面:这套系统不仅能*分配前后轴的动力,还有分配后轮左右两侧驱动力的独门秘技,在弯道通过增加外侧后轮的驱动力,从而减少转向不足,帮助顺利过弯。
宝马在制动测试中取得无可争议的领先,100km/h初速的制动距离只有37.8米,两个对手都是40米出头。运动能力出色的宝马在舒适方面也不输给对手,其行驶中的车内噪声是最低的,而两款日本车的噪声水平基本相当。
对手的出色表现更加映证了一个结论:宝马530Li是豪华与运动的完美结合
虽然讴歌和英菲尼迪是在豪华运动的路线上联手向传统*发起挑战,但面对宝马530Li这样的强劲对手,RL和M35选择了兵分两路:RL偏向运动,M35则更加突出豪华。但也就是这样的策略使得它们无法真正撼动宝马530Li的领袖地位。
M35并没有背离英菲尼迪的传统,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但它的作用更多体现于驾驶的从容和遐适,而非鼓励放纵;从其内外设计、精良的做工品质以及驾驶乘坐体验等几个方面都能反映出偏向豪华的定位,而且强调了对后座的侧重。它有几项高档配置很提气:ICC智能巡航系统能在公路巡航时提供自动跟车和提前预警的功能;夸张到总共有14个喇叭的BOSE环绕音响让人听起来就不愿意下车。还有一点非常诱人:顶配车型的价格只有59.3万元,这在同级别中算是很公道了。
RL几乎走到另一个极端:它不俗的运动能力和对后座的“冷落”完全就是欧洲的作风;强烈的科技味道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另一个来自德国的对手奥迪,出色的动态行驶性能完全可以向宝马叫板。在国内行政级车市场,如此鲜明的个性注定了它的目标用户是一个小众群体,而且价格门槛也不低——68万元的定价与四驱版奥迪A6L3.2非常接近了——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才是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两个对手的优异表现更加映证了一个结论:宝马530Li是豪华与运动的完美结合。从纯正的德国式豪华运动风格过渡到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豪华运动”,宝马将其诠释为“平衡”,我的理解是对于市场的尊重,这份尊重已经令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收获。非要给530Li挑个缺点的话,71.26万元实在是有点“高高在上”了——在美国市场装备3.0升发动机的528i价格只比M35稍高,比RL还略低一点——当然豪华程度大幅提升的国产530Li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卖个好价钱,这只能算是吹毛求疵。
8、配置参数
宝马5系2013款520Li典雅型 | 宝马5系2013款525Li领先型 |
宝马5系2013款525Li豪华型 |
宝马5系2013款530Li领先型 |
宝马5系2013款530Li豪华型 |
宝马5系2013款535Li领先型 |
宝马5系2013款535Li豪华型 |
宝马5系2013款535Li行政型 |
|
基本参数 | ||||||||
厂商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华晨宝马 |
级别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中大型车 |
发动机 |
|
|
|
|
|
|
|
|
变速箱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长×宽×高(mm)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5039*1860*1492 |
车身结构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4门5座三厢车 |
最高车速(km/h) |
225 |
237 |
237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官方0-100加速(s) |
||||||||
实测0-100加速(s) |
- |
- |
- |
- |
- |
- |
- |
- |
实测100-0制动(m) |
- |
- |
- |
- |
- |
- |
- |
- |
实测油耗(L) |
- |
- |
- |
- |
- |
- |
- |
- |
工信部综合油耗(L) |
|
|
||||||
整车质保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两年不限公里 |
车身 | ||||||||
长度(mm) |
5039 |
5039 |
5039 |
5039 |
5039 |
5039 |
5039 |
5039 |
宽度(mm) |
1860 |
1860 |
1860 |
1860 |
1860 |
1860 |
1860 |
1860 |
高度(mm) |
1492 |
1492 |
1492 |
1492 |
1492 |
1492 |
1492 |
1492 |
轴距(mm) |
3108 |
3108 |
3108 |
3108 |
3108 |
3108 |
3108 |
3108 |
前轮距(mm) |
- |
- |
- |
- |
- |
- |
- |
- |
后轮距(mm) |
- |
- |
- |
- |
- |
- |
- |
- |
最小离地间隙(mm) |
- |
- |
- |
- |
- |
- |
- |
- |
整备质量(Kg) |
- |
- |
- |
- |
- |
- |
- |
- |
车身结构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三厢车 |
车门数(个)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座位数(个)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油箱容积(L)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行李厢容积(L) |
520 |
520 |
520 |
520 |
520 |
520 |
520 |
520 |
发动机 | ||||||||
发动机型号 |
N20B20 |
N20B20 |
N20B20 |
N52B30 |
N52B30 |
N55B30 |
N55B30 |
N55B30 |
排量(mL) |
1997 |
1997 |
1997 |
2996 |
2996 |
2979 |
2979 |
2979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自然吸气 |
自然吸气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L |
L |
L |
L |
气缸数(个) |
4 |
4 |
4 |
6 |
6 |
6 |
6 |
6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压缩比 |
11 |
- |
- |
|
|
|
|
|
配气机构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缸径 |
84 |
- |
- |
85 |
85 |
84 |
84 |
84 |
冲程 |
|
- |
- |
88 |
88 |
|
|
|
最大马力(Ps) |
184 |
218 |
218 |
258 |
258 |
306 |
306 |
306 |
最大功率(kW) |
135 |
160 |
160 |
190 |
190 |
225 |
225 |
225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000 |
5000 |
5000 |
6600 |
6600 |
5800-6000 |
5800-6000 |
5800-6000 |
最大扭矩(N·m) |
270 |
310 |
310 |
310 |
310 |
400 |
400 |
40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1250-4500 |
1350-4800 |
1350-4800 |
2600 |
2600 |
1200-5000 |
1200-5000 |
1200-5000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DoubleVANOS/Valvetronic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97号(京95号)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多点电喷 |
多点电喷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 |
铝 |
铝 |
铝 |
铝 |
铝 |
铝 |
铝 |
缸体材料 |
铝 |
铝 |
铝 |
铝镁合金 |
铝镁合金 |
铝 |
铝 |
铝 |
环保标准 |
欧IV |
欧IV |
欧IV |
欧IV |
欧IV |
欧IV |
欧IV |
欧IV |
变速箱 | ||||||||
简称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8挡手自一体 |
挡位个数 |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变速箱类型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自动变速箱(AT) |
底盘转向 | ||||||||
驱动方式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置后驱 |
前悬挂类型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后悬挂类型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多连杆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25/55R17 |
225/55R17 |
225/55R17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后轮胎规格 |
225/55R17 |
225/55R17 |
225/55R17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245/45R18 |
备胎规格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安全装备 | ||||||||
驾驶座安全气囊 |
● |
● |
● |
● |
● |
● |
● |
● |
副驾驶安全气囊 |
● |
● |
● |
● |
● |
● |
● |
● |
前排侧气囊 |
● |
● |
● |
● |
● |
● |
● |
● |
后排侧气囊 |
- |
- |
- |
- |
- |
- |
- |
- |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
● |
● |
● |
● |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 |
● |
● |
● |
● |
● |
● |
膝部气囊 |
- |
- |
- |
- |
- |
- |
- |
- |
胎压监测装置 |
● |
● |
● |
● |
● |
● |
● |
● |
零胎压继续行驶 |
● |
● |
● |
● |
● |
● |
● |
● |
安全带未系提示 |
● |
● |
● |
● |
● |
● |
● |
● |
ISOFIX儿童座椅接口 |
- |
- |
- |
- |
- |
- |
- |
- |
LATCH座椅接口(兼容ISOFIX) |
● |
● |
● |
● |
● |
● |
● |
● |
发动机电子防盗 |
● |
● |
● |
● |
● |
● |
● |
● |
车内中控锁 |
● |
● |
● |
● |
● |
● |
● |
● |
遥控钥匙 |
● |
● |
● |
● |
● |
● |
● |
● |
无钥匙启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操控配置 | ||||||||
ABS防抱死 |
● |
● |
● |
● |
● |
● |
● |
● |
制动力分配(EBD/CBC等) |
● |
● |
● |
● |
● |
● |
● |
● |
刹车辅助(EBA/BAS/BA等) |
● |
● |
● |
● |
● |
● |
● |
● |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 |
● |
● |
● |
● |
● |
● |
车身稳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 |
● |
● |
● |
● |
● |
● |
自动驻车/上坡辅助 |
● |
● |
● |
● |
● |
● |
● |
● |
陡坡缓降 |
- |
- |
- |
- |
- |
- |
- |
- |
可变悬挂 |
- |
- |
- |
- |
- |
● |
● |
● |
空气悬挂 |
- |
- |
- |
- |
- |
- |
- |
- |
可变转向比 |
- |
- |
- |
- |
- |
- |
- |
- |
前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
- |
- |
- |
- |
- |
- |
- |
- |
*差速器锁止功能 |
- |
- |
- |
- |
- |
- |
- |
- |
后桥限滑差速器/差速锁 |
- |
- |
- |
- |
- |
- |
- |
- |
外部配置 | ||||||||
电动天窗 |
● |
● |
● |
● |
● |
● |
● |
● |
全景天窗 |
- |
- |
- |
- |
- |
- |
- |
- |
运动外观套件 |
- |
- |
- |
- |
- |
- |
- |
- |
铝合金轮毂 |
● |
● |
● |
● |
● |
● |
● |
● |
电动吸合门 |
- |
- |
- |
- |
- |
- |
- |
- |
内部配置 | ||||||||
真皮方向盘 |
● |
● |
● |
● |
● |
● |
● |
● |
方向盘上下调节 |
● |
● |
● |
● |
● |
● |
● |
● |
方向盘前后调节 |
● |
● |
● |
● |
● |
● |
● |
●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 |
● |
● |
● |
● |
●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 |
● |
● |
● |
● |
● |
● |
方向盘换挡 |
- |
- |
- |
- |
- |
● |
● |
● |
定速巡航 |
● |
● |
● |
● |
● |
● |
● |
● |
泊车辅助 |
● |
● |
● |
● |
● |
● |
● |
● |
倒车视频影像 |
- |
- |
● |
● |
● |
● |
● |
● |
行车电脑显示屏 |
● |
● |
● |
● |
● |
● |
●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 |
- |
- |
- |
- |
- |
● |
座椅配置 | ||||||||
真皮/仿皮座椅 |
● |
● |
● |
● |
● |
● |
● |
● |
运动座椅 |
- |
- |
- |
- |
- |
- |
- |
- |
座椅高低调节 |
● |
● |
● |
● |
● |
● |
● |
● |
腰部支撑调节 |
- |
● |
● |
● |
● |
● |
● |
● |
肩部支撑调节 |
- |
- |
- |
- |
● |
- |
● |
● |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排座椅移动 |
- |
- |
- |
- |
- |
- |
- |
-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 |
- |
- |
- |
- |
- |
- |
电动座椅记忆 |
● |
● |
● |
● |
● |
● |
● |
● |
前排座椅加热 |
- |
● |
● |
● |
● |
● |
● |
● |
后排座椅加热 |
- |
- |
● |
- |
● |
● |
● |
● |
座椅通风 |
- |
- |
- |
- |
● |
- |
● |
● |
座椅按摩 |
- |
- |
- |
- |
- |
- |
- |
- |
后排座椅整体放倒 |
- |
- |
- |
- |
- |
- |
- |
- |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
- |
- |
- |
- |
- |
- |
- |
- |
第三排座椅 |
- |
- |
- |
- |
- |
- |
- |
- |
前座*扶手 |
● |
● |
● |
● |
● |
● |
● |
● |
后座*扶手 |
● |
● |
● |
● |
● |
● |
● |
● |
后排杯架 |
● |
● |
● |
● |
● |
● |
● |
● |
电动后备厢 |
- |
- |
- |
- |
- |
- |
● |
● |
多媒体配置 | ||||||||
GPS导航系统 |
- |
- |
● |
● |
● |
● |
● |
● |
定位互动服务 |
- |
- |
● |
● |
● |
● |
●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 |
● |
● |
● |
● |
● |
● |
● |
● |
人机交互系统 |
● |
● |
● |
● |
● |
● |
● |
● |
内置硬盘 |
- |
- |
● |
● |
● |
● |
● |
● |
蓝牙/车载电话 |
○ |
○ |
● |
● |
● |
● |
● |
● |
车载电视 |
- |
- |
- |
- |
- |
- |
- |
● |
后排液晶屏 |
- |
- |
- |
- |
● |
- |
● |
● |
外接音源接口(AUX/USB/iPod等) |
● |
● |
● |
● |
● |
● |
● |
● |
CD支持MP3/WMA |
● |
● |
● |
● |
● |
● |
● |
● |
单碟CD |
● |
● |
● |
- |
- |
- |
- |
- |
虚拟多碟CD |
- |
- |
- |
- |
- |
- |
- |
- |
多碟CD系统 |
- |
- |
- |
- |
- |
- |
- |
- |
单碟DVD |
- |
- |
- |
- |
- |
- |
- |
- |
多碟DVD系统 |
- |
- |
- |
● |
● |
● |
● |
● |
2-3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4-5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6-7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8喇叭扬声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灯光配置 | ||||||||
氙气大灯 |
● |
● |
● |
● |
● |
● |
● |
● |
LED大灯 |
- |
- |
- |
- |
- |
- |
- |
- |
日间行车灯 |
● |
● |
● |
● |
● |
● |
● |
● |
自动头灯 |
● |
● |
● |
● |
● |
● |
● |
● |
转向头灯(辅助灯) |
- |
- |
- |
- |
- |
- |
- |
● |
前雾灯 |
● |
● |
● |
● |
● |
● |
●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 |
● |
● |
● |
● |
●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 |
● |
● |
● |
● |
● |
● |
车内氛围灯 |
- |
- |
- |
- |
● |
● |
● |
● |
玻璃/后视镜 | ||||||||
前电动车窗 |
● |
● |
● |
● |
● |
● |
● |
● |
后电动车窗 |
● |
● |
● |
● |
● |
● |
● |
● |
车窗防夹手功能 |
● |
● |
● |
● |
● |
● |
● |
● |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
● |
● |
● |
● |
● |
● |
● |
● |
后视镜电动调节 |
● |
● |
● |
● |
● |
● |
● |
● |
后视镜加热 |
● |
● |
● |
● |
● |
● |
● |
● |
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 |
● |
● |
● |
● |
● |
● |
● |
后视镜电动折叠 |
● |
● |
● |
● |
● |
● |
● |
● |
后视镜记忆 |
● |
● |
● |
● |
● |
● |
●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 |
- |
- |
● |
● |
●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 |
- |
- |
● |
● |
●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 |
● |
● |
● |
● |
● |
● |
后雨刷 |
- |
- |
- |
- |
- |
- |
- |
- |
感应雨刷 |
● |
● |
● |
● |
● |
● |
● |
● |
空调/冰箱 | ||||||||
手动空调 |
- |
- |
- |
- |
- |
- |
- |
- |
自动空调 |
● |
● |
● |
● |
● |
● |
● |
● |
后排独立空调 |
- |
- |
- |
● |
● |
● |
● |
● |
后座出风口 |
● |
● |
● |
● |
● |
● |
● |
● |
温度分区控制 |
● |
● |
● |
● |
● |
● |
● |
● |
空气调节/花粉过滤 |
● |
● |
● |
● |
● |
● |
● |
● |
车载冰箱 |
- |
- |
- |
- |
- |
- |
- |
- |
高科技配置 | ||||||||
自动泊车入位 |
- |
- |
- |
- |
- |
- |
- |
● |
并线辅助 |
- |
- |
- |
- |
- |
- |
- |
- |
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 |
- |
- |
- |
- |
- |
- |
- |
- |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
- |
- |
- |
- |
- |
- |
- |
● |
夜视系统 |
- |
- |
- |
- |
- |
- |
- |
●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 |
- |
- |
- |
- |
- |
- |
- |
自适应巡航 |
- |
- |
- |
○ |
○ |
○ |
○ |
○ |
全景摄像头 |
- |
- |
- |
- |
- |
- |
- |
- |
9、旅行车
2011广州国际车展4.1馆的宝马带来了数款新车,其中宝马5系旅行车为亚洲首发亮相。
外观:5系列旅行车沿袭了轿车款的前部设计,然而在B柱之后,车顶线条保持平直,为行李舱创造空间。尾灯设计模仿三厢轿车款,但是红色横条数量减少,牌照区域呈六边形。车顶两侧设有行李架轨道,车主可以通过选购附件来实现更多功能。
内饰:由于强调实用性,新一代5系列旅行车非常灵活多变。在标准状态下,行李舱容积为560升,当后排座椅逐个翻折后,容积最大可达到1670升。底板拆下后,驾车者可以将宝马自行车拆卸后置入行李舱,而不用像过去那样将自行车整体固定在车顶上。行李箱高度二分之一处可安装隔板,它将随着行李箱门打开自动升起,方便人们取放隔板下的物品。而小物件可直接放在隔板上,只要将行李箱门上的尾窗单独打开,即可取拿,非常方便,富有人性化。
动力:上市之初,宝马为5系旅行版配备了两款汽油和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为汽油:3.0升直6双涡轮增压和2.3升直6自然吸气;柴油:3.0升直6涡轮增压和2.0升直4涡轮增压。更强的动力版本将于后期发布。
*汽油车型535i中,在3.0L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发挥下,可以输出300最大马力,最高时速为250Km/h,搭配6速手动变速系统,可于6秒完成0-100公里/小时加速过程,平均油耗为11.8公里/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97g/km。
配置:宝马5系旅行版和轿车区别不大,均配有动巡航系统,停车辅助系统,主动转向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后座影音娱乐系统等。
量产版
ActiveHybrid版
宝马在2011东京车展上展出ActiveHybrid5系的量产版。9月曾预展过的这款ActiveHybrid5系是宝马的第三
款量产版混合动力车(尽管ActiveHybrid6系不会出现在宝马的2012款车型阵容之中,只剩下ActiveHybrid5系和ActiveHybrid7系)。
新车动力:尽管2012款宝马ActiveHybrid5系要等到2013年3月才会上市,但是我们已经了解了该车的动力传动系和性能细节。将一台电动机与一款双涡流涡轮增压式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结合在一起,这款ActiveHybrid5系能够在仅仅5.7秒的时间内从0提速至60英里/小时。该车还能够在仅依靠电池动力的情形下以37英里/小时的时速行驶2.5英里。
为确保该车获得尽可能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宝马为该车装备了一个制动-起动系统、再生制动系统从而为锂离子电池充电,另外还装备了一体式的导航系统,以选择从A点到B点最节油的路径。该车还配备了宝马的ECOPRO驾驶模式,该模式能够在车子以100英里/小时的速度巡航时减慢减速响应力,加快调高速档并关闭发动机。
尚不清楚的是该车的总体燃油经济性和售价。预计宝马会在东京车展上公布一些燃油经济性数据,但是预计售价等细节信息可能要等到该车临近春天上市时才会公布。
质检召回
2013年8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表示,因为助力转向器存在缺陷,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将从9月23日起,召回超过14万辆宝马5系长轴距版车型。
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车型的生产期间为2009年8月24日至2012年8月31日,召回数量达143215辆。本次召回的原因是,车辆的电动机械助力转向器(EPS)存在故障,该零件的供电线插头上的密封圈与供电线直径无法完全匹配,极端情况下,如车辆行驶经过积水路面时,水可能进入到插头内部,造成插头内部锈蚀。锈蚀的插头将产生较高电阻,导致车辆转向助力降低,此时仪表台警示灯点亮,*显示屏出现警告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华晨宝马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电动机械助力转向器(EPS)的供电线插头,以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