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博物馆
永昌县博物馆位于甘肃省永昌县东街阁老府院内,馆藏文物近2000件,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文物保护单位有永昌钟鼓楼和汉明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
中文名:永昌县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永昌县东街阁老府院内
馆藏文物:近2000件
文物保护单位:永昌钟鼓楼和汉明长城
1、简介
永昌县博物馆
永昌县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2004年与县文化馆、图书馆分设,2005年迁入新馆(阁老府),与县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永昌县文化广播影视局。
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49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2件、二级文物259件、三级文物372件。藏品类别主要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器、石器,两汉至明清墓葬出土文物,藏、汉传佛教文物,古旧书画,丝织物,金银器,玉器,瓷器,杂器,红西路军武器等,以汉代彩绘木马、魏晋龙虎画像砖、唐青龙山石佛造像、明德镇都督府银赏牌、清青花人物梅瓶最为珍贵,陈列展览的北周时期番禾瑞像石雕佛首为镇馆之宝。
2005年,县博物馆对外开放,2008年,实行了免费开放。2011年,博物馆对原有陈展模式进行了改造提升,制作了《永昌古代文明展》、《骊靬之迷解》两个专题展览,陈列展出永昌特色文物200余件,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社会各界人士。
博物馆现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人,年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已成为宣传永昌、展示永昌的重要窗口。
2、建筑结构
永昌县博物馆
1997年12月5日,永昌博物馆作为浙江省第一个乡镇级博物馆获得省文物处批准兴办。博物馆前有石牌楼一座,系花岗岩结构,有四柱,牌坊上部前后置双石檐,托石星斗,其横粱外刻双狮抢球,内刻双凤凰和各式花纹,故名双凤石牌楼。其上的“王氏宗祠”四个黑色的大字仍是当年原迹,“永昌博物馆”五字为蔡心谷题写。
走进馆门,迎面而来的永昌堡的简介牌和永昌堡复原图。沿着方石路往前走,左侧有明代的石马、石将军、石虎等,不远处有瞻仰亭,还有明嘉靖皇帝的二道敕命石刻,右侧为明抗倭英雄纪念碑,塑有王沛、王德石像,翠竹和松柏点缀其中,显得庄严。
2008年,有关部门投资40多万元对永昌博物馆进行重新陈列布展,在保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运用温州民间工艺瓯塑和油画、版画等多画种及现代装饰技术,制作了立体展板、灯光视觉效果,设立了民俗文化、宗族文化、抗倭文化、城堡文化等展厅,使永昌博物馆更具明代风韵和爱国主义内涵。我们可从左侧的抗倭筑堡纪念展览厅开始环行而游,博物馆四个主题展览厅,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给我们。
在永昌博物馆内,还藏有珍贵的晋、宋、明、清民间历史文物100余件和圣旨缩影照等古物。后面有一幢五间二层楼仿古式的王思本题写“永昌图书馆”,藏有永昌堡历代名人所著的70多部著作图书。永昌图书馆是龙湾区永中街道范围内最大的图书馆,馆舍200平方米,阅览座位80个,文献入藏总量1000余册,藏书量2万多册,年参阅量1万多人次。
3、馆藏文物
永昌县博物馆
彩绘木马:汉代木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永昌县博物馆。1999年,东寨乡派出所干警从东寨镇双桥村农民李某家中依法收缴所得。为墓葬随葬品,高74厘米,分头、颈、躯干、四腿和尾巴8个部件组成。立姿,昂首扬尾,作嘶鸣状。除马尾涂黑彩外,通体深褐红色。头部和马鞍部位用黑、白、红彩描绘出细部轮廓,神态矫健生动,雕刻工艺独特,大刀阔斧而又精雕细刻,显示了汉代手工艺品的审美特色。对于研究汉代民间葬俗文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青花人物梅瓶:明代瓷器,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永昌县博物馆。属永昌县城原城隍庙供品,质地为青花瓷,民窑烧制。口直细,圆唇吻,颈短,肩宽,腹修长。下腹内敛,微外撇。胎白釉青,青色线描彩绘。颈部起两道青花弦纹;肩部绘缠枝牡丹纹样;上腹绘云气纹样;腰腹绘山水人物图形;下腹绘波浪纹样,暗含天上、人间、地下之道家哲学思想。整个瓶体端庄别致,古朴大方。青花人物梅瓶在烧制工艺、造型和修饰上均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它所表现的内容,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青龙山石刻造像:唐代雕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永昌县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永昌县红山窑乡水泉堡村青龙山。通高170厘米,胸宽85厘米。红褐色砂岩质地,立佛,背有身光,主尊高发髻,面容慈祥,眉间有白毫涂金。右肩袈裟,右手自然下垂,左手平置胸前(已残),立于半圆台座上,身光上部雕刻有四尊小佛像,造像比例匀称,底纹线条流畅,与御山圣容瑞像造型相似,是研究唐代雕刻艺术及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彩绘龙虎画像砖:魏晋画像砖,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永昌县博物馆。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绘画精美,正面分上下两部分,绘龙虎图案,背景为云气纹,用黑红两种彩线描绘图案,龙虎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砖体呈正方形,青灰色,质地粗,画风质朴。画像砖用于随葬、镇墓。古时人死后安葬时,常以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来做镇墓兽,以求死者灵魂平安。此砖将青龙、白虎同绘一处,形象优美简练。别具一格。
德镇都督府银當牌:明代(1506年制),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永昌县博物馆。1984年维修永昌钟鼓楼时从宝顶中取出后交博物馆保存。此物置宝顶中,宗教说起镇邪作用。银灰色,圆形薄片,直径7.5厘米,捶揲压制而成,工艺精美,压制楷书字体,正面上方是“德镇都督府”,下方是“當”(疑为“赏”)字样。圆周压制草叶纹样,厚度如纸张,光洁亮泽,为明代军中信物。对研究明代军事、建筑风水学都有较高的价值。
北周圣容瑞像佛首:国家二级文物,出土于永昌县城北10公里的圣容寺遗址,在敦煌莫高窟231窟中有2幅壁画与圣容寺有关。
唐石雕观音头像:国家二级文物,1980年出土于圣容寺。像呈圆形脸,高发髻,正中有一小佛像,双耳较长,眼微闭,嘴角上翘,造型端庄,神态生动。
明五指冠:国家二级文物,1984年出土于钟鼓楼宝顶。棉布中间夹纸,裱糊而成,呈莲花瓣状。采用石膏粉浆,立线工艺塑造图案,再在每片花瓣中间平面上分别绘制有1尊佛像。然后将五尊佛像联缀起来,组成一顶完整的头冠。
明镶宝石金耳坠:国家二级文物,明镶宝石金耳坠、黄金质,外形呈三角形,每小件是有金叶片包宝石的手工工艺,镶钳而成,造型富丽精致,是明代规格较高的头饰品。1998年2月17日出土于东寨乡双桥村沈家墓,县*局移交。
明凤鸟金花叶:国家二级文物,黄金质地。用金叶片做成牡丹花与凤凰组合图案,造型美观。富丽多姿,是明代贵妇头上的装饰物。1998年2月17日出土于东寨乡双桥村沈家墓,由县*局移交。
4、旅游指南
地 址:甘肃省永昌县东街阁老府院内
交通线路:钟鼓楼向东200米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18:0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