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2-12-31 12:41:24
...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CollegeLondon),全名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ImperialCollegeofScience,TechnologyandMedicine),又称帝国理工学院,或简称帝国理工,成立于1907年,位于英国伦敦,是一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在2014-2015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二位,具有无以伦比的世界级声望。帝国理工英文名字简称IC,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金砖五校之一、欧洲IDEA联盟成员,帝国理工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为“G5超级精英大学”,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英国大学的三甲之列,并以工程、医科专业、商学而著名。

中文名:帝国理工学院

外文名:ImperialCollegeLondon

简称:IC,帝国理工

校训:Scientiaimperiidecusettutamen(科学是帝国的光辉和守护者)

创办时间:1907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Alice.P.Gast

所属地区:英国,伦敦

主要院系:工程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商学院

属性:公立研究型大学

官网:http://www.imperial.ac.uk/

1、学校历史

帝国理工于1907年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1845建立的皇家科学院(RoyalCollegeofScience),大英帝国研究院(TheImperialInstitute),皇家矿业学院(Royalschoolofmines)和伦敦基蒂戈蒂学院(CityandGuildsofLondonInstitute)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个实际上统一的实体。1960年代,随着兼并前帝国学会(ImperialInstitute),南肯星顿校区基本成形。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威斯敏斯特学校(CharingCrossandWestminster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崴学院(Wye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帝国学院于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区吸引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被建成一个世界级能容纳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而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FacultyofPhysical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ofLifeSciences)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FacultyofNatural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2007年,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

2、学校介绍

帝国理工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五个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生命科学院和商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文系,提供选修的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和语言课程。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最严格的大学,它授予一等学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瞩目,尽管它是英国入学标准最高的大学之一。

帝国理工一贯在英国各种大学排名中名列三甲。综合各种大学排名数据,尽管帝国理工是专攻科学的大学,它仍然能够占据综合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时排在许多工程和医学院排名的榜首。

从世界上来说,2014年QS全球大学排名表显示,帝国理工总评分低于美国麻省理工,排名第二,在工程和信息技术世界排名第六位(欧洲第二),医学世界排名第九,科学世界排名第十一,金融专业排名世界第十三,商学院排名在欧洲名列前茅。学校的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inManagement)在2014年FinancialTimes的全球管理学硕士排名中列第19位。

帝国理工学院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73名为皇家科学院院士(FellowofRoyalSociety),78名皇家医学院院士(Fellowsofth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84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of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其中包括机械工程系中国教授林建国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杨广中教授。同时,帝国理工过去的成员中,有15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2004-5年度,学生总数11,152人,其中海外学生(非欧盟)约占26.5%。

2014年一月,美国理工名校理海大学(LehighUniversity)校长AlicePGast接受帝国理工学院邀请,担任新一届帝国理工学院校长。古老的帝国理工学院迎来了一位斗志昂扬、学术精湛的女校长。

3、学校特色

作为一个专致于科学的大学,帝国学院在英国享有和麻省理工在美国所享有的声誉,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甲之列。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73名为皇家院士(FellowofRoyalSociety),84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of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同时帝国学院过去的成员中,有15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海外学生约占1/5,近一项调查表明,帝国学院毕业生的起薪为英国之最。在各英国大学排名表中,帝国学院甚至有一次把牛津大学挤到第三,当然她也有时会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挤到第四。而除了理工医学科系外,帝国学院的商学院在英国的商学院排行中,也向来有非常前排的位置。

学习上的压力比较大,男生和研究生的比例都很高。此外,学生还可以免费使用伦敦大学其他学院的设施。帝国理工的医学院毕业生在全英国的就业率榜上一直名列榜首。

4、学术优势

全校约有12,000名学生及1000多名教职员工.

此校在1996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评估中,NationalHeart、LungInstitute、纯数学、电脑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Metallurgy和Materials等均取得5星;而Pre-ClinicalStudies、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应用数学、统计及运算研究、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历史等均获得5分。

5、设施服务

计算机服务中心支持强大的PC机组和工作站,它们联网成一个先进的,分布的计算机环境,并和互联网相连。计算机可以进行办公的应用,运算复杂的科学,数学,工程和画图,或发展编程。中心支持组对计算机提供帮助和为提高和提供免费资料。

中心图书馆有学院所授所有学科的资料,特别是大学生和各学科之间的材料,还有推荐图书的复合复印件。在同一座大楼内还有科学博物馆图书馆,它有85万卷藏书,4千5百多种期刊,900多个读者座位。有最新的电子信息索取技术。

南肯司通校园有12个系科图书馆支持各自的学科。它们提供基本教科书的复印本,课程材料和收藏专有的研究材料。医学院在所有的校园内有自已的图书馆。

图书馆计算机系统和校园网相连。计算机的数据库可以在线查询,通过CD-ROM工作站或互联网。中心图书馆内的PC机有接口和所有的图书馆的电子服务相连。

在中心图书馆内的Haldane收藏you1人类课程,她有极为丰富的虚幻,历史,艺术,文学,旅游和其它学科的收藏。还有报纸,杂志和磁带和CD的音乐收藏。学生还可以免费使用伦敦大学其他学院的设施。图书馆书量:*图书馆藏有三百五十多万本图书和一千八百本期刊。总藏书量725,000册。校方与高科技资讯工业等联系紧密,学校亦鼓励学生参与大机构的计划工作,很多课程包括一年在欧洲学习的内容,藉此来增加学科的实用性。

伦敦帝国学院的学生可以使用的图书馆很多,有学院的图书馆、各系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等等。坐落于南肯星顿主校区的*图书馆总藏书量为750,000册,读者座位850个。

6、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于于伦敦标准的富人区--南肯辛顿,与著名的海德公园、肯辛顿宫(戴安娜王妃生前住处)仅咫尺之遥。这里的博物馆值得一去,很多大型超市也可步行到达。帝国理工学院的建筑风格有着典型的折衷派风格,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

帝国理工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星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堂旁,在伦敦的西敏寺市和皇家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一个学术机构密集的区域。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还有两个较大的校区并不在伦敦,贝克郡的SilwoodPark校区在和在伦敦东部60英里的崴校区(WyeCampus)。南肯星顿校区*的女王塔,是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87英尺(85米),是从前帝国研究院(ImperialInstitute)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它原来是一座大楼的一部分,塔内还有以前设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国研究院拆卸,帝国学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扩建。1966至1968年,塔进行改建,成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物。塔里面悬挂着10口大钟,是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礼物,以王室成员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员生日或其它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打响。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学院在南肯星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24小时开放,每周五晚23:00关闭进行打扫,周六上午11点重新开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TanakaBusinessSchool),又被普遍叫做ImperialBusinessSchool。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4年命名田中商学院的正门为帝国学院的“正门”。

7、学校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已成为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多数报道研究表明QS世界大学排名最为客观。

2016泰晤士报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8名,英国第3名;

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全球第8名;

2014-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全球第2名;

2013-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全球第5名;

2014-2015年TIMES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9名;

2013-2014年TIMES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10名;

2015年美国U.S.News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中排名全球第18名。

2014年美国U.S.News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中排名全球第12名。

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英文缩写ARWU)中排名全球第22名。

在理工科方面,帝国理工为欧洲第1,在全球位居第4(2005,2006)。

在英国学校排名(TimesGoodUniversityGuide)中,帝国理工常年位居第3,在1999年、2000年、2001年曾经超过牛津成为第2。

学术实力

英国教育界有“三足鼎立”的说法,认为文科最好的院校是牛津,理科最好的是剑桥,工科则非伦敦帝国学院莫属了。尽管帝国理工的历史比牛津剑桥要短,但从1907年建立之初起,它便以浓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经费实力而呈现出逼人之势,很快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帝国理工与许多大公司渊源颇深,产业化程度很高,占有英国全国研究经费的1/7。作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工科院校,和牛津剑桥一样,伦敦帝国学院不仅入学的门槛极高,学费也要比其他院校高,有人称之为英国最贵的大学。

帝国理工在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的全英排名榜中排行在第三位;在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研究评估中,NationalHeart、LungInstitute、纯数学、电脑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矿业工程、Metallurgy和Materials等均取得5星,而Pre-ClinicalStudies、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应用数学、统计及运算研究、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历史等均获得5星(分数由5星至1星,最高为5星),其中土木工程系在2013年QS专业排行中高居世界第一,作为帝国理工的王牌专业之一,土木与环境工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前任清华校长陈吉宁,新鸿基的郭炳湘兄弟。

作为一个专致于科学技术的大学,帝国理工在英国享有和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所享有的声誉,研究水平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甲之列。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73名为皇家院士(FellowofRoyalSociety),84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of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同时,帝国理工过去的成员中,有15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在英国大学排名中,帝国理工通常占据第三,甚至超越牛津剑桥之其中一所,排在第二。除了理工与医学科系外,帝国理工的商学院在英国排名前列,并处在快速上升阶段。

总体说来,帝国理工以工程、医学专业著名。但其金融方面的硕士课程也十分突出。一项调查表明,帝国理工毕业生的起薪为英国之最。因为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紧密,毕业生进入大公司,找到年薪较高的位置也显得相对轻松,很多人毕业前就被“预定”。其中,就业成绩最好的当属帝国理工的医学院,就业率多年来占据英国各院校榜首。

帝国理工是英国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学之一,在2009-2010年度,总收入达到约6亿6千万英镑,约合10.89亿美元,排名英国第5。这些收入包括*,慈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2001年12月的研究评估中,75%的教员达到5*级,是英国最高的。学院评分为6.68(7分满分),排名第二。

学院在生命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级研究有着世界级的声誉,通常被认为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相当,甚至在这个特定的领域超过了它们。

8、知名人物

黄纬禄: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姚桐斌: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王大珩: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翁文波:中国地球物理学主要奠基人。

梁百先: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电离层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研究领域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王钦敏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陈吉宁:环境保护部部长

矫勇水利部副部长

谭铁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秘书长

张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玉珊: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

涂长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从:著名冶金学家。

HOPKINS,SirFrederickGowland: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拉吉夫·甘地:印度总理

T·H·赫胥黎:科学家和作家。

BranislavIvkovic:政治家。

布赖恩·梅(BrianMay):皇后乐团(Queen)成员,英国利物浦大学校长。

W.H.Perkin:苯胺染料的发现者。

TrevorPhillips:记者和政治家。

西蒙·辛格(SimonSingh):大众科学作家。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科幻作家。

雷颂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创作人

宣萱香港著名电视女艺人

李治廷香港著名歌手艺人

郭炳湘兄弟香港著名商人

吕谭平中国联想Lenovo香港总经理

LeonardMandel物理学家,量子光学创始人

杨文采: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诺奖得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7年THOMSON,SirGeorgePaget

1948年BLACKETT,LordPatrickMaynardStuart

1971年GABOR,Dennis

1979年SALAM,Abdus

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HAWORTH,SirWalterNorman

1956年HINSHELWOOD,SirCyrilNorman

1967年PORTER,SirGeorge

1969年BARTON,SirDerek

1973年WILKINSON,SirGeoffrey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HOPKINS,SirFrederickGowland

1945年FLEMING,SirAlexander(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

1945年CHAIN,SirErnstBoris

1963年HUXLEY,SirAndrewFielding

1972年PORTER,RodneyRobert

菲尔兹奖得主

1958年ROTH,Klaus

1986年西蒙·唐纳森(现任教员)

上一篇: 卢琦

下一篇: 东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