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10年6月,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家。
1、发展历史
起步阶段(1992年——1999年)
1992年,常德市委、市*决定依托德山工业基础,建立德山经济科技开发区。1992年5月,湖南省体改委正式下达了《关于常德市建立德山经济科技开发区的批复》。第一代德山开发人借鉴沿海开发区起步的经验,提出了以地生财、滚动开发的建设思路:即通过有偿出让土地取得出让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成立仅两个月,启动了“两路一桥”建设工程:即桃林路、善卷北路、枉水二桥新建工程,全长3649米。从1992年7月28日开工,至1996年7月28日竣工,建设者们用四年时间,拉开了开发区的主体道路骨架,德山开发区渐现雏型。
1994年3月,湖南省人民*批准德山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科技开发区。1997年6月,湖南省人民*常务会议正式将德山开发区列入湖南省6大重点开发区。
提升阶段(2000年——2004年)
“以地生财”的政策,在全国各地开发区日益加剧的政策比拼中明显落伍,德山的开拓者开始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倾斜,在开发区内组建高新技术工业园,用政策“洼地”换投资“洼地”。2000年8月,常德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在德山开发区正式挂牌,并同时推出了“三全一奖”的优惠政策,即:土地全送、规费全免、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返、按引资金额1%的比例重奖招商引资的有功人员。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三金药业、平川药业、力元新材、创业德力西等13家企业在这里落户。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区内20多家举步维艰国有企业的改制,一手抓职工身份置换,一手抓下岗工人安置,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所有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按照一厂一策的工作思路,常德纺织机械厂、洞庭制药厂、常德化工厂等分别被经纬股份、三九制药、湖南海利等上市公司收购,常德棉纺厂、常德棉纺分厂和常德电机厂等企业分别被云锦纺织集团、东信棉业公司和金龙电机等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收购。重组后的企业,先后注入技改资金5亿多元,使生产规模、产品档次、市场份额、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发展阶段(2005——)
2005年6月15日,时任常德市委书记程海波带领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德山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共商德山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大计。会议决定市*连续3年每年投入3亿元(含融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6·15会议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乾明路、善卷路、有德路、青山街、崇德路、龙潭路等基础设施相继动工。
2006年底起,新一届常德市委、市*领导班子对德山开发区建设发展更加重视,明确了德山开发区“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提出了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德山的口号,加强了对开发区工作的领导,明确常务副市长为开发区工委第一书记、副市长兼任开发区工委书记,加强了对开发区的具体领导。市直各单位支持开发、服务项目的措施有力,相关职能部门对开发区的工作都明确了一把手负责制,有的还由市局副局长兼任开发区*局长。
2007年,德山开发区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16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新开工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158亿元。当年完成投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全年共新征土地2200亩,拆迁房屋411栋,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1.48亿元,拆除违章建筑2万余平方米。常德火电厂、恒安生活用纸、云锦工业园、金天钛业、三升光电、中小企业园等一批亿元项目相继入园,德山开发区的林纸、纺织和机电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实现了“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园区形象”上的重大突破。
2008年,截至8月底,全区共签约项目21个(其中亿元项目13个),合同引进资金55.8亿元,有三一重工集团投资15亿元的平地机和沥青搅拌站设备生产项目。全区现有各类工业项目60个,总投资140余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9个(含10个亿元项目),拟建项目21个(含13个亿元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16个。去年开工项目中,已投产的有恒安心相印纸业、天力液压和新希望饲料等9个。预计今年,在建项目中将有云锦工业园、三升光电、恒安生活用纸、中小企业园、东莞产业园、电子陶瓷等6个亿元项目和芦荟加工等4个中小项目投产,全年投产项目可达19个。
2010年6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成功升格为*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2、发展现状
工业基础正做大做强:现在,并且正在形成7大工业板块:以恒安纸业、华发纸业及筹建的泰格林纸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纸业板块,以金健米业、阳光乳业、广积米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食品产业板块,以云锦纺织、东信棉业、特季轻纺、金帛化纤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纺织产业板块,以力元新材、金天钛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新材料产业板块,以三升光电、电子陶瓷及即将动工建设的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为龙头形成了机械电子产业板块,以三金制药、洞庭制药、金健药业、德海药业、平川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医药产业板块,以通威饲料、海大饲料、唐人神饲料、新希望饲料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饲料加工产业板块。预计“十一五”末期,德山开发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00家,其中规模企业100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税收入突破5亿元。德山将在环洞庭湖经济圈中树起滨湖工业重镇的大旗,在正在形成的我市太子庙-灌溪工业走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6年的奋斗,德山工业不仅赢得了量的扩张,而且实现了质的提升。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公司的金健牌大米和面条荣获“中国名牌”,企业被授予“全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等4个*荣誉称号,品牌跻身“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的行列;恒安纸业的“心相印”生活用纸从2000年起连续8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消费者满意度高达98.5%,2005年9月1日被国家授予“中国名牌”称号,恒安三期年底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17亿;常德纺机生产的YJ2系列摇架,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成为纺纱机首选配套产品,荣膺“全国纺织机械行业十大品牌”称号,所生产的经编机全国市场占有率也超过50%,并远销欧、亚国家。目前,共有11家上市公司在开发区落户,它们已成为德山工业的脊梁。2008年,德山的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63亿元,税收入库2.6亿元,比开始实行分税制的1994年增长3倍。
生产生活配套正逐步完善:16年中,开发区累计注入城建资金5.5亿元,新建了12条城区主次干道,新建道路总长25公里。今天,德山的道路体系日益完善,以常德大道、德山大道、乾明路、龙潭路、善卷路、海德路等道路为经,以崇德路、莲池路、桃林路、有德路和青山街等道路为纬,“八纵七横”的棋盘格局正在形成,城区道路里程已由开发区成立前的1公里扩展到30公里。目前,开发区园区配套条件日益成熟。一是物流通畅,公路有207、319两条国道在这里交汇,长常、常张和常吉等6条高速公路将在这里贯通;铁路有连接京广和枝柳两大动脉的石长铁路在这里横穿,拥有年运输量120万吨的火车货站;水路,能停泊千吨级轮船的德山码头将为您提供舟载之便,可从这里走沅江、经洞庭湖,西达重庆,东抵上海;空运,距开发区5公里的常德桃花源机场,开通了广州、海口、北京、上海等多条航线,大大缩短了德山与外界的距离。水电齐备,开发区内拥有日供水10万吨、60万吨的自来水厂各一座,能充分保证企业的生产用水和居民的生活用水;开发区作为西电东送的主通道,有10伏万变电站二座,20伏万变电站一座。污水处理厂、垃圾发电厂、客运汽车站、公交通车站即将开始建设。
3、发展前景
根据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超过100家,财税收入突破5亿元,其中税收总额达到4亿元,努力将德山开发区建设成为常德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实现开发区由省级升格为*的目标。
1、开发区将建设成为投资密集、效益密集的工业航母。“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做大做强五个“区中园”:一是以常德火电厂和泰格林纸项目为支撑的东区工业园;二是以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为龙头的南区机电产业园;三是以云锦纺织为重点的纺织工业园;四是以金天钛业和力元新材为典型的新材料工业园;五是以兴盛工业园为代表的村级工业园。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常德发展看工业、工业发展看德山”的期待不会落空。
2、德山将建设成为规划科学、设施配套的经典城镇。目前,开发区正在进行新的城市规划,开发区的区域计划扩大至70平方公里。在今后的三年内,市*每年将投资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完成“八纵七横”的城市道路建设及设施配套任务。与城区道路建设相同步,城区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入一个高峰期,这对扩大开发区发展空间,提高吸纳大型工业项目的承载能力,缓解当前用地紧张、土地存量不足的矛盾,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德山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理想家园。德山的发展定位是“工业新城、城市新区”。这一发展定位,意味着德山开发区发展的重点不仅是工业,还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产业。为适应城区的扩张,我们将本着为投资者服务、为企业员工服务、为城区居民服务的原则,着力打造环境优美、三产发达、生活便利的理想家园。在人文自然环境方面,今后,将重点抓好两条风光带建设:一是西起乾明寺公园,东至沅江二桥的沿江风光带;二是包括万寿殿、香火街、善德观、德山森林公园在内的枉水风光带。在人居环境方面,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型楼盘将陆续落成。同时,教育卫生、文化、金融、通信等行业,也将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