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青海科技创新工作纪实:让科技之火点燃高原创新引擎

科普小知识2022-08-05 12:54:58
...

青海科技创新工作纪实:让科技之火点燃高原创新引擎

处理后的黑土滩草地早熟禾

共生产优良牧草3.659亿公斤,用于治理青藏高原及北部退化草地267万公顷,改造黑土滩35万公顷,补植天然草地112万公顷,退牧还草733万公顷...

今年1月,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完成了“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奖项的第一位获奖者,研究员赵鑫全代表项目团队接受了该奖项。

该项目正是着眼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管理技术薄弱、生态畜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本项目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植被恢复为主线,以生态-生产-生活系统一体化为核心内容,系统开发集成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开创了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三区”耦合发展的管理新范式,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创新模式。它有效地促进了青海省退化草地生态功能的恢复,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帮助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缩影之一。今天,科技之火点燃了草原,在神秘的青藏高原上启动了创新和发展的新引擎。

青海位于内陆深处,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弱,产业单一,人才短缺,怎么能偷工减料呢?有没有可能先迟到?

对此,青海省科技厅厅长谢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和青海省省委、省*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改革,强化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环境,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那时,高原奋力向前辉煌。为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不断推进科技*改革,青海省先后在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计划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制定了30多项科技政策。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有效保障和促进科技综合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春天带来夏天,秋天带来冬天。随着岁月的变迁和一系列温暖的政策,青海的科技创新孕育了一片片嫩芽。在阳光和雨水的照射下,这些嫩芽向着太阳生长,尽情绽放,并经常出现亮点。

创新驱动,高科技成就高原绿色发展大浪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加快推进各行业科技创新,组织实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科技支撑工程,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实施以“123”、“1020”为重点的科技项目,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努力支持“4000亿元”、“4000亿元”产业发展。

重点建设1000亿元锂、新材料、光伏制造、盐湖化工技术体系建设需求,安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为光电材料产业链和多晶硅产业链的延伸、多元熔盐体系的开发和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一大批重点项目实现了连续突破:

离子选择性分离工程项目突破了盐湖卤水提取高镁锂比、低成本电池级锂的生产技术,开辟了青海省上下游锂电产业链。

为从电源侧解决光伏发电稳定性差的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中国首个10兆瓦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在德令哈成功并网,启动了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生物医学领域,通过研究包虫病获得的许多技术填补了青海省包虫病治疗的空白。黑果枸杞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食品原料检验终止清单。“梓醇片”获得国家一类中药临床试验批准文件,实现了青海省自主研发的一类中药临床试验批准文件的“零突破”。

在引领特色农牧业创新发展中,通过“三线”配套技术培育的12个青杂系列品种覆盖了全国80%的春油菜种植面积,并已推广到蒙古、俄罗斯等国家,使青海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蓝春油菜育种基地。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青海省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目前,主动推送平台已覆盖17.6万农牧民、380多万亩耕地,为1029家农协、企业等商业实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五个*和3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面积达到24万亩,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291项,核心区年产值达到150.6亿元,园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新增就业1.2万个。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技为青海“铺绿”

青海的“冷”和全球的“喷嚏”在青海生态状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具有前所未有的意识、动力和实践深度。

青海是中国的三江源和水塔。它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负有非常重要的保护责任。

为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工作,青海省科技厅起草并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和科普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并已由省委、省*办公厅下发。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卫星-空间-地面综合监测方法,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定量、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支持和准确服务。

近年来,青海省科技厅围绕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和湟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了技术集成和示范,彻底解决了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管理难题。在为青海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过程中,一大批“青海科技人才”不断涌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三江源核心区的青海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到处可见“黑土滩”,这不仅使该地区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生活困难,也成为三江源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

为了把“黑土滩”改造成“绿草地”,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马玉寿及其团队成功驯化培育了我国第一个根茎型草新品种——草地早熟禾,也是目前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该饲草品种管理三江源退化草地,根茎繁殖能力强,适口性好,产量高,被中国饲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为“野生栽培品种”。目前,青海省已建成13000公顷的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可为13000多公顷黑土滩治理提供种源。

过去,“黑土滩”现在是“绿草地”。马玉寿参与“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不仅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获得了青海省科技重大贡献奖。

双创的工作不断升级,为民生创造新的经济坐标。

十八大以来,青海省进一步推进了大众创业和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创新创业在全社会的活力。随着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金融投资和各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也逐步加快。举办各种双创新活动,激发了公众的热情。全省已建成*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个,其中*孵化器5个,总孵化面积53.63万平方米。共有1,108个孵化器和200个毕业生企业。已确定26个省级公共孵化器,其中4个已通过科技部备案,并纳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系统。积极实施创新创业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研发费用加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服务减税等。许多小微企业都获得了优惠的“红利”。

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持能力。依托省级科技计划,大力推进“人才+项目+基地”培养模式,建立灵活的机制吸引人才、创造人才,让科技人才遍地开花。

尽管有风有雨,我们将继续前进。今天,行走在青海辽阔的土地上,科技监控的山川、河流、海洋,生态智能的草原牲畜,光伏照明的农牧民...到处都在宣扬青海科技的魅力,闪耀着科技之火的光环...

科技力量的引导,使青海从艰苦奋斗走向崛起和转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海有着工业发达、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的美丽画卷,为美丽的青海和美丽的中国打下了坚实的智慧基础。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巩固青海科技事业基础,卷起袖子更加努力工作。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