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水仙
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福建乌龙茶类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它已和闽南水仙花一样,香飘万里,蜚声中外。今年四月,在全国茶叶质量评比中,永春北硅华侨茶果场精制出的闽南水仙茶名列第一,被评为全国茶叶的优质品。水仙茶源于闽北,漳平水仙茶经久藏,耐冲泡,茶色赤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除醒脑提神外,还兼有健胃通肠,排毒,去湿等功能,实属茶中*。
品牌名称:闽南水仙
公司名称: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
适用人群:大多数人
产地:福建永春
1、品牌简介
闽南水仙
闽南水仙茶品种原产于闽北,清代道光年间引进到永春,仿照武夷岩茶制法加工。闽南的十几个县、市也相继种植水仙茶种,都以永春水仙茶制法加工成乌龙茶。鉴于闽南水仙茶已在闽南广泛种植加工,统称为闽南水仙茶,永春成为闽南水仙茶的发源地。
2、历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闽南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闽南水仙茶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制闽南水仙茶。20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茶”。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茶”。
3、茶叶特征
闽南水仙
闽南水仙茶梗粗壮、节间长、叶张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发。外形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三节色”明显;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叶张主脉宽、黄、扁。
4、加工工艺
闽南水仙茶加工过程:晒青→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烘(毛火)→整形(包揉)→烘干(足火)
5、茶叶功效
闽南水仙茶能活化自律神经,减轻压力;提高能量代谢;能浓解脂肪、降低胆固醇。
6、地理环境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54万人。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永春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永春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我们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迈入新世纪的永春,进一步弘扬“团结、奋发、奉献、开拓”的永春精神,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