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栽培技术
繁殖与栽培
1.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为芽插、嫩枝插、叶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脚芽扦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除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 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在 18-21℃的温度下,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质以素沙为好,床上应遮荫。全光照喷雾插床无需遮荫。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一张带腋芽的叶片扦插,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3)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祥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秋末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定植田间,5—6月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4)组织培养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脱毒及保持品种特性等优点。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适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茎尖、嫩茎或花蕾为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种。培养室温度为25℃+1℃。每日照光8小时,光强3000—4000勒克斯。经1—2个月培养,可诱导成苗。
2.栽培
(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扦插后即上盆,此法优点为根部损伤少,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于三片瓦围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时挖起上盆。此法较前者省工,但挖苗时易伤根,花期与花的品质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于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从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现色时铲断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间播种育蒿苗,5月间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后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壮,花大且开花较早,但较费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间将育好的青蒿苗栽于畦中,5月间嫁接,花蕾现色时移人盆中。其优点为管理方便,株植强健,花亦大。缺点是伤根较重。
二段根系栽培法此法在东北地区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应用。在5一6月秆插,幼苗成活后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侧枝长出盆沿后,用盘枝法调整植株的高度,并将枝条加以固定,使其分布均匀,上部加上覆盖,不久盘压的枝上即生出根来。当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还可再盘枝调整一次,然后加足肥土。应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齐美观,植株较矮,叶片丰满,枝条健壮,花大,花期长。因盘枝上又生根,故称为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是华北地区常用的栽培方法。从冬季秆插至次年11月开花,需时1年。北京艺菊名家总结出以下4个阶段,即冬存,秋末冬初选健壮脚芽扦插养苗;春种,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上用普通腐叶上,不加肥料,夏定,利用摘心促进脚芽生长,至7月中旬出土脚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选发育健全,芽头丰满的苗进行换盆定植,秋养,7月上中旬将选好的壮苗移入直径20一24厘米的盆中,盆土用普通培养土加0.5%过磷酸钙。将小盆中的菊苗连土坨倒出,以新芽为中心栽植,并剪除多余蘖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压实。换盆后,新株与母株同时生长,待新株已发育茁壮后,将老株齐土面剪去。剪除母本后松上,填人普通培养上,并加20%一 30%的腐熟堆肥。这时盆中已有8成满的肥土,1周后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形成强大根系,整个栽培过程,换盆1次,填土2次,植株三度发根。
(2)造型菊的栽培管理 即将菊花进行艺术加工,构成一种特定的型式。
悬崖菊一般选用小菊品种,用一端弯曲的竹片插入盆中,另一端固定于架上,使植株沿竹片生长,与地面呈45度角,每2-3节绑扎一次。主枝任其生长,侧枝反复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现蕾后进行几次剥蕾,移人大盆养护。悬崖菊一般主枝长约1.5米,置于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繁,颇具特色。如制作大悬崖菊,须提前7—8月间扦插,并于8月至次年3月每日增加光用至14小时以上,以抑制当年出现花蕾。因悬崖菊植株长大,故所需水肥较多,应子充分供应。
大立菊选用分枝性强,枝条柔软的大花品种,精心培育1—2年,每株可开数十至数千朵花,适于展览会及厅堂用。右用扦插法栽培。特大立菊则常用蒿嫁接,并用长日照处理培养2年妈成。扦插法栽培要点如下:9月间挖5-10厘米长的健壮脚芽插于浅盆中,生根后移于直径12厘米的盆中,室内越冬。次年1月移入大盆。当苗生7-9片叶时,留6-7片叶摘心。上部留3-4个侧枝,以后每侧枝留4-5片叶反复摘心。春暖后定植,以后约每20天摘心1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蹭插 1根细竹,固定主干,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绑侧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后加强水肥管理,经常除芽、剥蕾。当花蕾直径达1-1.5厘米时,用竹片制成平顶形或半球形的竹圈套在植株上,并与各支柱连接绑牢,然后用细铅丝把均匀地系于笔圈上,继续养护。这样培养的大立菊,一株可开化数百朵。
塔菊(十祥锦)将各种不同花型、花色的菊花接在一株3-5米高的黄花蒿上,砧木主枝不截顶,让其生长,在侧枝上分层嫁接,呈干革命形。各色花朵同时开花,五彩缤纷,非常壮观。培养十祥锦菊,在选用接穗品种时,要注意花型、花色、花大小等的协调和花期的相近,以使全株表现和谐一致。
案头菊株矮、花大,可布置厅堂、几案。它有占地面积小,生长期短,观赏时间长等优点。案头菊的栽培主要掌握选择品种、适时育苗与激素处理三要点。案头菊宜选用大花、花型丰满、叶片肥大舒展的矮形品种,如绿云、绿牡丹、帅旗、灯下舞娘等。扦插育苗的时间宜在8-9月间。待根系粗壮时移入直径10厘米的盆中,1周后施完全肥料,以后逐渐加大肥料浓度,至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每次浇肥水,切忌过多。扦插成活后,即用矮壮素B9(N-2甲胺基丁二酰胺酸)2% 水溶液处理,以后每10天处理1次,直至现色为止,总共4-5次,即可实现矮化。
(3)切花菊的栽培管理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约占总量的30%。
菊花切花的周年供应鲜切花生产,须做到周年均衡上市。常规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寒菊),品种极多。不开菊花的月份,则通过人工催延花期,来解决供应问题。菊花的花芽分化与开花,和叶数、株高、日照及温度都有关系。花芽分化需要生长到展叶10片左右、株高25厘米以上,至开花尚须45—60天时间。一般秋菊、冬菊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长日照条件下,则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种,则在长旧照的条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在常规栽培的条件下,广州地区夏菊最迟开花品种为六月黄、六月白、贵妃红等,但夏日气温高,日用强烈,开花时这些品种也应置于荫棚下。秋菊最早开花的为早黄、早白、白蟹爪、黄泥金,一般10月下旬或11月初就已开花。7、8、9、10月四个月需用人工加光或遮光,调节气温及湿度等即能将秋菊提前开花,将夏菊延迟开花,使切花生产全年分批均衡上市。人工加光,一般用100瓦或60瓦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1米处,每盏照射面积4平方米。加光及遮光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间歇或短暂加光,即在黑夜里加光0.5—1小时,二是白天给以若干小时的黑暗处理(即日间遮光);三是早、晚提前加光,以增加日照时数,或遮光以延长黑夜时间。
切花栽培和一般栽培方法大同小异,最紧要的是选择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切花辅地每亩约栽6000株,即每平方米种8—9株。每株留5枝,定植后20天去顶,经常剥除侧芽,至现蕾期则要及时剥蕾。每亩约可收获3万枝切花。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以上几种病的病原菌均属真菌,皆因土壤湿度太大,排水及通风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选生态条件良好处栽培,并需注意排涝,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根。盆土宜用1:8福尔马林液消毒,生长期中再用波尔多液,80%可湿性代森锌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液喷洽。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蛴螬、潜叶蛾幼虫等,可通过人工捕杀及喷药进行防治。
鉴赏菊花是我国名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著名诗人屈原所若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古人爱好菊花开始是从实用价值出发,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菊服之轻身耐老”。随着时代的演变,菊花形色的发展,对菊花的爱好又逐步发展到欣赏它的姿态,赞美它的风格。“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这是宋朝诗人韩琦赞美菊花开花于深秋之际的诗句。时值深秋,寒气袭人,万花凋谢,唯有菊花此时却五彩缤纷,变化多姿,傲霜怒放。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种菊欣赏,题咏抒怀,已成风尚。
菊花品种繁多,依花瓣形态可分为单瓣类,桂瓣类、管瓣类等;依花型可分为宽瓣型、荷花型、莲座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依栽培形式可分为独本菊(又称标本菊),多头菊,悬崖菊,大立菊,高按菊等。独本菊因一株只有一朵花,营养集中,花朵硕大,能充分体现出该品种的特性,在菊展中多用于品种展出。悬崖菊多用小花系品种培植,繁花朵朵,花团锦簇,如居高悬崖,别具雅趣。大立菊一株着花数百朵,常加以人工整理,使之花序井然,或扎成各种图案花纹,一旦花开,美丽壮观。充分体现出巧夺天功的园林艺术。高按菊则是充分借用青蒿高大健壮的体魄,让菊花寄居其上,形成高大的菊塔,蔚为奇观
1、盆栽栽培基础
(1)培养土的配制
依据菊花喜疏松肥沃土质的习性,盆栽菊培养土,常以园土、焦泥灰、砻糠灰、堆肥土、锯木屑等配制。
并依菊花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在培养土内加入适量的肥料,如厩肥、饼肥、骨粉等。杭州地区最常用的培养土,以体积比例配制为园土:焦泥灰:砻糠灰=5:1:4或5:2:3。采用的园土以沙壤土为佳,若呈黏性,应适当加沙1份。园土 应先消毒再进行配制,以减少病菌的侵染。凡培养土以农家有机肥配制的,必先腐热。
美国依阿华州得梅因市植物中心的全天候温室,以塑料盆作容器,生产盆栽菊。其幼苗期的培养土为:蛭石:珍珠岩:黑壤土=5:3:2;大苗期的培养土为蛭石:珍珠岩:黑壤土=4:3:3。
(2)繁殖
盆栽菊的繁殖有多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①扦插:分芽插和嫩枝扦插两种。
芽插:利用菊株地下茎萌生的脚芽进行扦插。一般用于引种、大立菊和北方独本菊的传统繁殖。于秋末冬初,选择离母株较远、丰满而尚未开放的抱头芽为佳。切取后置于保护地扦插育苗。
嫩枝扦插:是栽培菊花最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生产商品盆栽菊均用此法。详见切花菊繁殖一节。
①分株:即分割由地下茎产生的新株,进行繁殖,此法用于引种和扩繁母本。
②压条:一般只用于优良变异品种的保存,可将枝条压于土中或空中压条。
④嫁接:在培育造型菊时采用。用蒿苗作砧木,以劈接法进行嫁接,时间2~6月。蒿苗分黄蒿和青蒿,均可使用,但黄蒿长势强于青蒿。
④播种:一般只在杂交育种和小菊的大量繁殖时采用。播育适温为12℃,10天左右可出苗。
⑤组织培养:在种源稀少,又需大幅度繁殖时方采用此法。主要以茎尖作外殖体进行培养繁殖。
(3)上盆和套盆(换盆)
在商品大菊的生产中,鉴于杭州地区的气候、菊花的特性以及使用培养土的习惯等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大都仍沿用泥盆栽培。为使菊花有合理的生长范围,在盆栽菊的培育过程中,十分讲究上盆和换盆所使
用的盆子规格。常用的泥盆其内径分别有12、15、18、20厘米,俗称5寸、6寸、7寸、8寸盆。
小苗上盆,使用5寸盆,然后依次套人大盆。多本菊常需换2次盆,而独本菊只换1次,案头菊一次定植不行,换盆。
换盆的时间,应视长势而定,一般以菊株的嫩白新根有伸出盆底部的排水孔为宜。入秋后套盆定植时,
培养土常行分期添加,以便控制生长。
(4)摘心和整枝
菊花栽培中,摘心和整枝是调节生长的主要手段。
摘心,即摘除植株主、侧枝的顶端,以促其侧枝萌发。栽培中,以不同时间,不同次数的摘心来调节成花
枝数、控制高度和适当调节花期。摘心还可延长菊株营养生长的进程,防止柳芽发生。若有柳芽产生,也可以摘心使其换头开花。
摘心的次数,需依培育目标而定。案头菊不摘心,独本菊的传统栽培需进行1次摘心,而现多采用不摘
心栽培。多本菊需进行2~3次摘心,而小菊需进行4~5次摘心。
摘心应适时进行。摘心早,分株低,竹间短,株型美观。第一次摘心宜在上盆后10天进行,留下部3-4枚叶摘心,当萌发侧枝有5-6枚叶时,在侧枝上留2-3枚叶摘去先端。末次摘心,也称"定头"。大菊一
般在8月初进行,花期较迟的品种也可在7月底定头。定头后80-85天开花;小菊(秋菊)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头,定头后70-75天开花。
整枝则是除去不必要的侧枝。菊花极易发生恻枝,栽培中应按目标要求,合理选留健壮的成花枝,将多
余的侧枝及时去除,以利集中养分,育成优质盆花。
(5)抹芽和疏蕾
菊株在秋后渐渐转入生殖生长,开始花芽分化进而孕蕾、显蕾。此时,在菊株叶腋会萌芽抽枝,为集中
养分,应及时将芽抹去。菊花的花蕾一枝上有多个产生,初起时紧密似簇生状,中心为主蕾,其余为副蕾,待花梗渐渐伸长,主蕾有豌豆大小时,可着手自下而上进行疏蕾。使养分集中于主蕾。疏蕾工作需分次进行, 视长势留l~2个副蕾作预备或行调节,并适时将副蕾全部抹去。
抹蕾工作宜在晴天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枝条较为柔软,可避免碰伤。
(6)水肥管理
养好盆栽菊,浇水是关键。盆土呈潮润状态时,最宜菊株的生长。过量的水分,会引起徒长、水黄,进而
烂根甚至死亡。栽培中,浇水需根据菊花的生长期、天气及品种差异灵活掌握。
菊花苗期,植株小,蒸腾少,需水量小,见干才浇。在摘心后,为使发枝粗壮,应适当扣水。而当腋芽萌
发成枝时,应适当增加水量。至七八月,菊株长大,气温又升高,应给予较为充足的水分。而入秋定头后,菊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便转入生殖生长,为控制高度,利于花芽分化,需节制浇水量。而当花芽分化完成,肉眼可见显著时,菊株进人生长全盛时期,此时需给予充足的水分,直至花蕾露色初放。菊花在开花期,仍需较为充足的水分,但浇水时,应避开花头,以免积水腐烂。
露地栽培的菊花,需特别注意防止盆内积水,浙江地区常使用无底盆栽培,在雨季若有积水,可用竹竿
扎孔排水。设施栽培的菊花也应视天气、看盆土调节浇水量,避免过湿。
浇水,常安排在下午进行。为避免菊株徒长,尽量不要在傍晚时浇水。在生长旺期,也可安排午前浇水,
下午需对盆土过干的个体进行补水。盛夏气温高,叶面蒸腾量大,必要时需进行叶面喷水,既可使叶面湿
润,降低温度,义可避免盆土过湿。
菊花是喜肥植物,栽培中基肥、追肥并重。
配制的培养土,都含有一定肥分,尤其是用于生长旺期换盆的培养土,均需拌入相当比例的肥料,如拌入
1/5-1/4的腐熟厩肥,则是盆栽菊的基肥。
在菊花生长过程中,常以人粪尿及饼肥水作为液体追肥,也有使用复合颗粒肥、饼肥粉作固体追肥。
小苗期,10-15天施1次较为稀薄液肥,后7-10天施1次,肥料渐增浓,进入高温季节。肥料不可过
浓。而秋凉后,施肥4-5天1次。定头后半个月左右,渐渐开始花芽分化,氮肥应减少,增加磷钾肥的施用,以利花芽形成。当花蕾形成后需全面施用氮磷钾肥,生产中常以人粪尿、饼肥水合并施用。液肥施用,应浇于根际,避免污染菊叶。
除施以液肥外,还可根据长势需要,直接在盆中施入饼肥或复合颗粒肥,尤其是露地盆栽,在久雨情况下更宜。
追肥还可进行根外施肥。常用0.2%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氢钾,或两者并用,总浓度0.2%-0.4%。
根外施肥常在生长后期施用。宜午后喷洒,以利吸收。
菊花喜肥,但也并非越肥越好,过肥也影响质量,甚至产生柳芽,减低成品率。应视叶色、枝条生长情况
来调整施用次数和浓度。若菊叶过厚、过大,发生反卷、下垂时,说明肥料允足有余,应加以节制。此外对一些细管瓣、单轮、绿色以及生长势较弱的品种,不宜过肥。施用液肥,应在盆土稍干时进行,以利吸收。并需适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通透性。
(7)保护设施利用
在国外有的巳采用全天候温室来生产盆栽菊。在我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
高。为适应需要,江苏南通市唐闸公园较早利用专制水泥棚架作保护栽培,生产商品盆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多雨的浙江地区,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主要是起避雨作用,一可利于盆栽水分的控制,二可避免因雨水引起的病菌感染。利用大棚作保护栽培,要视天气调整大棚覆盖程度,使避雨通风相结合。在设施栽培中,还可就地取材,在设施内搭建台架,高度以40-60厘米为宜,使通风更加良好,同时可防止雨水溅污菊叶。增设台架,宜专供培育精品使用。
保护设施还可利用作遮光栽培,对秋菊适时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使花期提前。
(8)矮化剂的应用
由于菊花的喜肥性,栽培中施肥量大、次数多,往往使植株过于高大,影响观赏,故盆栽生产中常常使
用矮化剂,以控制高度,尤其是案头菊、独本菊的培育,更注重使用矮化剂。
矮化剂有B9(N-2甲胺基丁二酰胺酸)、矮壮素(CCC)、PP333(多效唑)等多种。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为B9,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喷施浓度为1000毫克/升,一般在菊苗进入生长盛期前施用。开始施用每隔10-15天1次。应选择晴天,在盆栽浇过水并待叶面晾干后喷施,叶的正、背面充分用药,若24小时内淋雨会影响效果。矮化剂的使用需视长势及品种来决定喷施次数、间隔时间,一般显蕾后不再喷施。
(9)立支柱、上花托
菊花花朵硕大,花头较重,为使菊株挺拔美观,提高观赏效果,需立支柱、上花托。支柱可用细竹竿,花
托用20号铁丝弯成盘香状,下留长柄,以便扎缚。
对多本商品菊,在盆中立竿,并用细棕丝或绿色塑料细绳将各枝吊扎于立竿固定即可。而对用于品种
展示或高档商品,立竿需刷绿漆,一花一竿分枝吊扎。对于飞舞型的管瓣或匙瓣大花品种,还需上好花托,以体现花形,显示风采。
(10)母株养护
浙江地区,菊花母本均在露地越冬保存。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地块,精细整地、施基
肥,作畦种植。
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9月底10月初脱盆种植,种植后浇透水。
需在植株旁插上品种代码,并另绘制种植图备查。待花后剪留下部20~25厘米枝条,直至脚芽发出再
剪去老枝。
越冬期间,土壤过于干燥时仍需浇水,开春应及时中耕、除草、施肥,促进生长。4月初摘除正头,促进分枝。后每隔15-20天摘心采穗。母株留存与翌年采穗的比例以1:30为宜。
上一篇:番红花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上下联怎么贴 对联的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