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甘肃中医药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1-10-05 07:34:10
...

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同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成为甘肃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以医学教育为主,涵盖医、理、工、经、管、教6个学科门类,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学校有五里铺校区、和平校区、定西校区和甘南校区共4个校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199人,其中本科生10269人,硕士研究生875人,博士研究生55人。校本部设有20个教学机构,4个直属机构,31个科研机构。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6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

中文名:甘肃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GANSUUNIVERSIT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简称:甘中大

校训:勤奋、严谨、继承、创新

创办时间:1978年

所属地区:甘肃兰州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学校

属性:省属高校

现任校长:李金田

1、学校简介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徽

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同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成为甘肃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以医学教育为主,涵盖医、理、工、经、管、教6个学科门类,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199人,其中本科生10269人,硕士研究生875人,博士研究生55人。校本部设有20个教学机构,4个直属机构,31个科研机构。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6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

学校建有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9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地道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898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3项,获国家专利27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339部,发表学术论文1526篇。

2、学术资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甘肃中医药大学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该刊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是由甘肃中医学院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种中医儿科专业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之一。主要报道中医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成果,设有名家真传、专题笔谈、专家诊疗经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教学研究、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名院名科名医风采、经典古籍研究、儿童养生保健、医案医话、中药研究等栏目,既突出中医儿科特色,又兼顾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中医儿科杂志》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全文收录。

《甘肃基层卫生》

该刊是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农村卫生协会、甘肃中医药大学及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内部性季刊

图书馆馆藏

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48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37万册,时代盛典、超星等电子图书11万册。纸质图书中有古籍2.7万册,外文图书2.7万册,过刊2.0万册,现刊435种。古籍文献室所藏朝鲜内府刊《东医宝鉴》、元刻《(闻人氏)痘疹论》、明刻本《类经》等善本,*出版的《敦煌宝藏》、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以及《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等,构成了该馆的古籍藏书特色。

3、师资力量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名标准字

学校共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2847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1人,双聘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5人,1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2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8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4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0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4、学校荣誉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5、交流合作

学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6、现任领导

李应东:党委书记

李金田: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志年:党委副书记

郑贵森:党委常委、副校长

范康: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贾国江:副校长

王新华:党委常委、副校长

史正刚:党委常委、副校长

汪永锋:党委常委、副校长

宋琦:党委常委、副校长

7、科学研究

学校紧紧围绕医药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甘肃道地药材、地方中医药文献挖掘整理、西部疑难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作为重点研究领域,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10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400余项。出版各种学术著作400余部,科研成果获奖200余项。

现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兰州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为甘肃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现为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单位。主办《甘肃中医学院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

近年来,先后承办了“2011中药欧盟注册高层应对研讨会”、“2010国际针法灸法技术演示暨学术大会”、“中国当归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第十九届全国张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12次,参会人数近4000人,在相关学科领域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并建立起广泛联系。

8、学科建设

中医学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园风光

中医学学科设立于1978年建院之初,1990年针灸推拿学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此后有10个二级学科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现有13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3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年2月被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2013年获得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设立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基本建成了种类多样、培养体系完整的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近5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9人,授予学位4人;招收硕士研究生464人,授予硕士学位413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9人,硕士生326人,在站博士后4人。

本学科现有学科共有专任教师133名,其中,教授(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69人,副教授(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4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3人。学科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11人,甘肃省名中医33人,省级优秀专家8人,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8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8人,甘肃省飞天学者4人。

2010年、2011年、2012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建立11个名老中医工作室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发扬光大。

中医学学科带头人李金田教授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伤寒学》课程负责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医学教指委委员,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全国中医经典理论(伤寒论)师资培训班授课教师”。

学科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卫计委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另有国家卫计委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8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2个,甘肃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1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可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保障。

有1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在现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藏医学的基础上,适时将专业进行分化,新增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和中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并及时对现有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

学校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7个各类教学实践基地组成的实践教学基地群;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1900余张,设有临床研究室8个、临床技能实训室2个。2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为甘肃省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余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区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充分满足了中医学临床教学需要。

学科立足西部,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紧紧围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坚持以中藏药和道地药材应用研究、敦煌医学和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等为主体,逐步凝练出了中医药防治西北地区内科常见病研究、中医药防治骨伤疾病研究、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及郑氏传统针法研究、方证相关理论及敦煌医学研究与创新、中医药防治小儿脾胃和心肝疾病研究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突出了“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临床应用,郑氏针法继承与创新研究,甘肃道地药材防治地方常见病的应用等研究特色。在敦煌医学研究、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方面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

自学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以来,中医学科秉承“勤奋、严谨、继承、创新”的校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已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相对合理、科研承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学科。

目前,本学科学术气氛浓厚,国内学术交流广泛,总体水平已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一个能培养高水平人才、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任的教学、科研、临床基地。

中医学科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已经成熟,这对解决地域条件限制造成的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药学科

甘肃中医学院中药学科建立于1985年;2003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中药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2月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中药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2010年12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新增中药学科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在历任学科带头人席与民、黄正良、朱肇和、崔祝梅等著名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经过27年的发展,学科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甘肃中藏药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中药学科紧紧围绕国家中医药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中藏药资源保护、鉴定、加工、制剂工艺、质量控制、中药临床前研究及新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科覆盖中药资源学(含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以及临床中药学7个二级学科。现有中药学、药物制剂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中药学硕士专业;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为全国首次申报批准的教育部目录外专业,2008年列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药物制剂专业2011年列为甘肃省特色专业。截止目前,培养本专科生2800余人,硕士研究生149人,年均招收本科生150人,硕士生20人。主要分布于中药生产、医疗、科研等行业,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0人,正高职人员26人,占37.14%;副高职人员22人,占31.43%;中职人员22人,占31.43%。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占21.43%;具有硕士学位者34人,占48.57%。年龄45岁以上30人,占42.86%;45岁以下40人,占57.14%。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含外聘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1人,甘肃省“333”、“555”一、二层次人选4人,甘肃省第一、二层次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

学科拥有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药资源学列为甘肃中医学院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中药生药学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供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炮制及质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黄芪等加工炮制及种植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甘肃省卫生厅中医药二级科研实验室等技术平台;3个教学实验中心(生药学实验中心、药学综合实验中心、理化实验中心);先后建立了本科生教学实践的药厂实习基地13个、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2个、药材加工及鉴定实习基地1个、药材种植基地1个;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7个(3所医院、2所研究机构和2家企业药厂)。

长期以来中药学科立足甘肃中药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特色,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产业化需求,在甘肃道地药材和中藏药资源、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药理毒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藏药资源学研究;中藏药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中藏药药理与毒理研究;中藏药及复方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学科优势与地位日益凸显,研究特色突出。中药学科自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以来,致力于打造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研承载力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研究集体,成为培养高水平人才、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园风光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学科。学科成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教、研工作。本学科建设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思想,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着眼甘肃,为甘肃乃至西北服务的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甘肃省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围绕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名老中西医结合专家经验继承与发扬、甘肃道地药材研发利用为研究着力点,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肺系疾病、脑病、糖尿病、肿瘤、消化道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稳定研究方向,尤其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肺系疾病、脑病方向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2002、2005、2011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12月本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领军人才。

学术指导裴正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享有“陇上名医”之名。

学术指导赵健雄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甘肃省名中医,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

学术指导刘国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第三批全国中医师带徒老师。

后备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带头人戴恩来教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领军人才。

在学科带头人引领下,学科构建了一支以名医、专家为核心,以博士、硕士为主体,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实验室为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实验室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同时依托学院的科研实验中心、SPF级动物实验中心构建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平台。学科依托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构建了临床培训基地及临床研究平台。近年来本学科成员承担多项*、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著书立说、公开发表论文,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学科声誉。

中医方剂学科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中医治法、制方原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我院1978年建院后即成立了方剂学教研室,在吴大真、贾斌等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经过20余年的建设,学科稳步发展。1997年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2004年批准设立方剂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再次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并评为甘肃省首届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学院每年投入5万元进行建设。2011年,方剂学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以方剂学为主的中医基础教学团队被评为2011年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学科团队现有师资22人,其中正高职5人,副高职9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硕士生导师5名。学科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人,在培养14人。

教学与人才培养:

1、重视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方歌教学法”、“三段式教学法”、病案模拟教学及方剂实验教学法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被许多兄弟院校借鉴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三段式教学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创建,并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探索开展实验教学:1987年,学科就探索方剂学实验教学,建立了中医实验室,编写了《方剂学实验指导》。1990年起在本科教学中正式开设方剂学实验教学,成为全国起步较早的院校之一。05-08年又承担了我院“方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甘中教研ZX-05)的教改项目,同时又与生理教研室共同承担了我院“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及考核体系的建立”(甘中教研2006-ZX15),探索了综合性实验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3、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敦煌医学”研究与教学: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实用敦煌医学汇讲》将敦煌医学应用于教学领域,属国内首创;

教材编写:

主编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中西医结合高职高专类)、《方剂学课程笔记表解》、《实用敦煌医学》、《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释要》、《现代方剂学》(副主编)等5部,参编教育部高等中医药教育创新教材《方剂学》(中药学类)、《中医外治绝技》、《癌症治验录》、《刘一明医书释要》、《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等5部。辅助教学方面,为加强基本功训练,先后编写了《方剂学学习指导》、《方剂学学习指导与练习》等内部教材,1987年,学科就探索方剂学实验教学,建立了中医实验室,编写了《方剂学实验指导》。

科学研究:

学科形成了3个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

(1)“方剂药效、作用机理及其物质基础研究”。该方向围绕临床重大疾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挖掘、整理中医古今名方、验方,筛选有效方剂,开展现代研究。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复方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与省中医院脑病科合作,对以我省道地药材当归、黄芪为主研究开发新的有效配方制剂“中风膏”、“补脑膏”、“定眩合剂”开展药效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企业合作开展了新药研究,其中“扶正升压片”、“石榴健胃片”已取得临床批件或“生产批件”,目前在研的“参参康心方”、“头痛安”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参参康心滴丸”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1项。前景广阔。

(2)“方剂配伍规律及复方配伍的优化研究”。该方向以证法方药的内在规律为着眼点,通过对古今方剂的遣药组方、配伍原理的分析,探寻历代名医组方思想,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方剂宏观量化分析方法,实现方剂信息综合量化分析,以探寻、挖掘方剂遣药配伍的共性规律及最佳的配伍方案,进一步通过临床验证、实验药理学等手段的研究,优化方剂配伍结构,并使其配伍更加规范化、客观化。“半夏泻心方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配伍机制研究”获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3)“敦煌医方的研究”。敦煌医学是我院的办学特色,敦煌医方的研究是敦煌医学的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该方向围绕挖掘、整理敦煌医方用药,筛选有效方剂,开展实验与临床研究。20多年来我们在敦煌医方的文献、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敦煌大宝胶囊的开发应用研究”等有关科研成果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五年来,完成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课题11项,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8项,取得或受理国家专利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会议交流10余篇;参加各类会议6次。目前在研的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资助资金近400万元。

基础医学学科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医学学科自1978年建院即开始组建至今,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学术梯队,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本学科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现有在职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17人,讲师20人,助教5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7人,高工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3.3%;在年龄结构上,45-59岁12人,45岁以下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者达到76.9%,具有博士学历的有3人,在读博士7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有1人为省*参事,1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甘肃省医疗卫生系统领军人才,“陇原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才”,“甘肃省优秀青年”,并荣获首届“甘肃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及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1人获甘肃省师德标兵称号,2人获“甘肃省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成才奖”,5人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人入选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理事、甘肃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遗传学委员等。

基础医学学科所承担的课程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构建了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医学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为临床医学、中医医疗、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等各医学本科专业后期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学科承担全院硕士研究生、本科、成人教育3个层次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用生物化学》等10多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年计划教学工作量约13000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从2006年开始与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共建重点学科,经教育部学位办评审批准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授权资格,并于当年分别在《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医用生物学》、《生物化学》专业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学科、学术带头人组建获批入选“院级重点学科”及“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已建设成1门“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医用生物学)、2门院级精品课程(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特别是通过模块化整合构建的“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11年入选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学科团队教师倡导“夯实基础、继承创新”的教育理念,长期从事上述医学基础课程的主讲、辅导、实验、实习等各环节的教学活动。团队有较强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在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开展教学法与授课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探索出了三段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理论和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体解剖组织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机能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既是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团队对这些理论教学课程加强体系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对其实验教学体系和考核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实践,重新构建实验教学内容,按照从低到高、从接受知识到培养能力的逐级提高的阶段式的教学模式,实验课程设计为三大部分:基础性实验内容、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以及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重新构建改革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宜简单地由实验报告或通过期末的单一实验考试确定,而应该通过平时实验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实行综合评定,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为了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及管理体系的改革,通过模块化整合构建的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一次性通过了教育部对全国基础课程实验室地区性合格评估基础上,2008年获得了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该中心2011年入选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团队教师以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为龙头,强化对学生的“三基”培养,注重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改革立项8项,多年来教学效果始终保持优良成绩。已获甘肃省省级及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4项,院级教学成果奖3项。自2007年以来,本团队教师在各类公开发行专业期刊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及其他各类教材42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其他地厅级项目近10项;本教学团队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吸收优秀学生参加科研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教学团队,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人才优势、理论、实验教学优势及科研优势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建立了有效的保障机制: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或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②实行导师制,每位青年教师配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新教师要参加教育厅岗前培训;③注重教师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鼓励参加教学的老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参与临床工作;④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经常选派教师培训进修,互派教师学习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领域广阔,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梯队实力雄厚。2006年经国务院和省学位办批准,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获得独立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5人,获博士学位者6人,甘肃省“555”创新工程人才1人,硕士生导师5人,逐渐形成了以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活力的学科团队,可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培养提供技术支撑。本学科实验条件良好,中西医结合基础科研实验室2007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估,鉴定为二级科研实验室,拥有PCR仪、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数码显微互动等设备,并具有细胞采集、分离、培养等技术。以“中药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国家中医药管理科研实验室、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学院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转化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为基地,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培养提供条件支撑。本学科主要围绕以下研究形成特色。

1、研究甘肃大宗中药黄(红)芪、当归、党参等中药资源丰富,其有效成分对机体细胞生物学性状有显著调控作用。本团队基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了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筛选、作用机制探讨及其联合化疗药物防治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本研究方向是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系统生物学与传统的中医药有机、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采用层析技术,紫外、红外分光光度仪,薄层扫描仪等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进行提取及分析;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结合分子药理学、血清药理学、生化药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影响,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探讨并阐明中医药理论。本研究方向属我国中药材及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它将为中药材的生产、质控、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药材生产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临床应用合理化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化服务。

2、干细胞移植技术是临床治疗组织细胞损伤等相关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团队基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了补肾益气类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等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对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遗传稳定性的影响,探讨相关中医理论实质。本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形成相应的特色:中医“藏象”即为藏于体内的内脏(肾、心、肝、脾、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通过对“象”的观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即可以表知里,以象测脏。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对于“藏象”的客观性、标准化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藏象”现代医学的相关性本质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促进临床疾病的诊断、病程的监测及其治疗措施疗效的监测,最终指导临床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三大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免疫分子等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了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三大系统之间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联系从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近年来主要选用中医临床常用不同补肾法(中药),利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以及染色体技术、流式细胞技术、DNA电泳、放射免疫测定等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研究中医“肾”及其功能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本质。并已有如“肾生髓促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甘肃道地补肾中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等项目分别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资助,本研究处在国内领先地位。

3、中医心、肺系疾病生理病理的基础研究方向主要基于以下理论形成相应的特色:祖国医学认为肺为相辅之官,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主治节。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涉及呼吸,血液运行,水液代谢等多个系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肺不仅是呼吸器官,而且参与体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中医肺系疾病包括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这些疾病发病后具有危害大、范围广、治疗难度大、缠绵难愈和容易恶化等特点。消炎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虽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存在毒副作用大,容易依赖,停药反弹等不足。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方法,从分子生物学、亚细胞结构及形态学等不同水平认识甘肃道地药材、敦煌古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和学术观点防治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损伤等肺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本研究方向可以丰富中医现代化的内容,并为寻找、开发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尤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敦煌古方防治肺系疾病的作用机制国内尚属空白。

本学科围绕研究方向,近5年来在研项目34项,获科研经费32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65篇,被CSCD期刊收录33篇、SCI期刊收录9篇;出版专著、教材30部;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厅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能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的项目和经费支持。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

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方向明确,研究领域广阔,学术思想活跃,是综合中西医相关理论、治疗方法与手段,研究人体精神活动和精神疾病防治的、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特色学科。通过对中、西医治疗原理、方法、疗效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逐步把中、西医药知识综合、统一、融会贯通,为促进人类精神健康服务。本学科集专家学术思想为指导,借鉴现代医学的成果,同时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借助甘肃特有的中药资源开发优势,展开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等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和研究。

本学科目前发展较快,符合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同时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医学体系。我院虽为传统中医药院校,但对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视。自学院创建起,精神病学课程随之同步展开;1999年创建中西医结合本科专业后,成为本科学生必修课程,相继有300余人接受正规学习后毕业。2003年经甘肃省教委、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次年开始招生,同年学院将《临床精神病学》确定为精品课程。专业成立之今,两所附属医院及其他教学单位中,共有正规病床300张;12年来,本专业重点提高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学科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甘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省教委、省卫生厅及学院的大力支持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成就体现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工作重心,学院领导多年来十分关心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和前期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由主管院长进行宏观管理指导,科技处与研究生处具体实施,院(系)、部领导具体负责的管理模式。明确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研究生导师组成员。12年来本学科获得各方面资金共计120余万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基础条件、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了学科发展登上更高的水平。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自建校之初成立,主要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典籍的整理研究、理法方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工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学科已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医疗为基础,科研为龙头的教、医、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模式。

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现已形成经方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经方防治消化系疾病、肿瘤及器官纤维化的研究,经方防治风湿病及更年期相关疾病的研究,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等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2004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评为甘肃中医学院重点学科,2009年伤寒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西部扶持项目)。

本学科现有成员共19名,学科带头人为李金田教授,学术带头人为李金田教授、周语平教授、牟惠琴教授。学科团队中教授及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比例为3.2:3.6:3.2,高级职称人员占学科总人数的68.4%。博士3人,硕士9人(其中3名博士研究生在读),学士7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学科总人数的63.2%。团队35岁以下人员6名,36-45岁人员9名,45岁以上人员4名,45岁以下人员占学科总人数的78.9%。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者7人,毕业于外院者12人,比例为3.7:6.3。学科成员毕业专业涵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现从事中医学、临床医学、临床中药学、药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学科现已发展成为特点较为鲜明、学历层次较高、人才梯队及知识结构合理、教医研协调发展、具备较强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学科。

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2名,在校研究生19人。其中1名教师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名教师获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1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委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及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2010年度本学科获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称号。

近5年来,学科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5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4篇。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在研科研经费82万元。《伤寒学》、《温病学》课程均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设立于2013年,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2014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MPH)。

学科带头人郑贵森教授为甘肃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艾滋病防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5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近五年科研经费2600万元。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51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具有硕博学位教师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学科教师团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含国家自然基金)9项,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出版《预防医学概论》、《医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循证医学精要》、《公共卫生导论》、《卫生法学》等教材;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及校级科技奖项10项;承担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主要涉及流行病与医学统计、环境与劳动职业卫生、食品与营养卫生、少儿与妇幼卫生、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毒理、消毒学、地方病学、卫生检验与放射卫生、卫生工程学、优生学等20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学科现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心血管及肿瘤分子流行病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中医预防研究、环境与职业有关因素重大疾病的防控研究、食品与药品安全性及卫生营养学评价、妇幼保健与生殖健康5个研究方向;院级研究所2个,院级“2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级精品课程各1项。

学科围绕目前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在人群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藏族血压盐敏感性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卫生问题和区域性产业相关职业卫生问题、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和健康、卫生信息与卫生政策研究、敦煌医学中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医特色防治适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理和法则,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科学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成立于于八十年代,是甘肃中医学院成立最早的基础学科之一,先后有周信有教授、华良才教授、张士卿教授、温立芬教授、程畅和等国内知名学者在本学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专家和学院师生的好评。2003年经过学科所有教师的努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申报并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中医基础》和《内经》合并成为一个大学科,合并后的学科称作《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006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黄帝内经》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以我省著名中医专家周信有、张士卿教授为学术指导,以朱向东、梁永林、李兰珍为学术带头人,以田永衍、任红燕、成映霞为后备学术带头人的学科团队,在我院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形成本学科的人才优势与学科发展优势。本学科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1,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博士后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青年成才奖获得者2人,省级师德标兵获得者1人,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获得者2人。

学科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担任全校各专业、各层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学》、《内经选读》、《医易概论》、《中医养生康复学》、《药膳学》、《中医思维学》等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学科发展坚持科研与教学并举并重。教学方面,青年教师中先后有5人次参加学院教学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梁永林教授获得省教科文卫委教学比赛三等奖,2011年、2013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学水平较高。科研方面,近5年来,我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3项,面上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1项,承担省自然基金、教育厅、中管局和财政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9项,其中已完成结题5项,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15项。参编*规划本科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医学基础》等5部,研究生教材5部,出版专著1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