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以非洲刚果**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中文名称:埃博拉
外文名称:Ebolavirus
危害: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病毒性出血热
致死原因: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等
安全等级:4级
传播方式:体液,血液
病毒来源:“Filoviridae”族
1、病毒历史
埃博拉病毒
1995年1月起在扎伊尔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发流行:在扎伊尔基奎特(Kikwit)市发病316例,死245例,病死率78%;在加蓬奥果韦伊温多(OgooueIvindo)发病46例,死31例,病死率67.4%。医学界尚未找到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和其来源,也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结构形态
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3、生物学性状
埃博拉病毒
EBV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min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EBV在血液样本或病尸中可存活数周;4℃条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变,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条件可长期保存。
EBV的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有EBV感染现象。证据1:1976年、1996年、2002年的流行,源于人类接触野外死亡的猩猩;证据2:菲律宾出口的猴子多次查出EBV,但没有发现发病;证据3:2003年8月刚果(布)卫生健康部的调查表明,野外黑猩猩,野猪体内可查到EBV。
4、致病性
埃博拉病毒介绍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毒,临床上无症状。1976年在苏丹流行时,病死率为53.2%;在扎伊尔,高达88.8%。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时后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用IFA检测抗体常导致误判,特别是在进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时。实验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只在有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和社区感染的地方开展(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感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Level4)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的工具之一。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惟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5、病毒分型
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2009年7月9日,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在菲律宾一些农场的猪身上鉴别出一种名为reston的埃博拉病毒(EBO-R)此但与其他类型的埃博拉病毒不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对人造成威胁。
品种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有高达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区死亡率1976年为88%、1977年为100%、1994年为59%、1995年为81%、1996年为73%、2001年至2002年为80%,2003年则是90%,2007年平均为83%。
1976年8月26日首次于扎伊尔北边城镇爆发,首位个案纪录为44岁教师MabaloLokela,当时他的高烧被诊断为疑似疟疾感染,并且接受奎宁注射治疗,这位病人每日回医院就诊观察,一周后却恶化为无法控制的呕吐,带血腹泻、头痛、晕眩伴随呼吸困难,并开始自口、鼻、直肠等多处开始出血,于9月18日过世,病程仅约2周。
不久之后,更多病患带着相似的症状就医,包括发烧、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倦、恶心、晕眩等。这些常发展成带血腹泻、严重呕吐和多发性出血,初期传染可能肇因于重复使用用过却未消毒之针筒,后续传染主要则是照顾病患时,在没有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受到病毒侵袭或传统埋葬前置作业的清洗过程。
苏丹埃博拉病毒在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研究人员指出,这名工人应该是在工厂中或附近接触到到带原生物宿主,但在检测过工厂附近的动物及昆虫后仍一无所获,带原宿主至今仍是未知。
第二个病例是一位住在苏丹的夜店负责人,当地医院用尽所有的方法治疗他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是宣告不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并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病毒传遍医院发生大爆发。
最近的爆发发生于2004年5月。2004年5月,苏丹Yambio县回报20个病例,并有五人死亡。疾病管制局在几天后确认这些病例为苏丹埃博拉,邻近国家例如乌干达、刚果皆增加边界的守卫,以控制疫情。1976年苏丹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3%,1979年为68%,2000年至2001年间为53%,平均死亡率为53.76%。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1989年11月首次在一群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珍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Macacafascicularis)身上发现。此一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
1990年2月,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爆发。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德州发现。所有感染的猴只出现与猿猴出血热类似的症状。在这两次爆发中,没有任何人类受到感染。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这个品种首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在1994年11月1日,二只黑猩猩尸体在森林里被发现。检验人员发现在心脏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已液化(通常尸体中的血液在死亡十几小时之后就应该完全凝固),内脏外观并没有明显痕迹,肺中充满血液。从黑猩猩身上采取到的组织显示,此病毒与苏丹埃博拉及1976年爆发的扎伊尔埃博拉十分相似。1994年后,更多死亡的黑猩猩被发现,科学家用许多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
执行尸体检验的其中一位科学家感染了病毒。她出现了类似登革热的症状并在一星期后被送到瑞士治疗。两个星期后出院,在感染病毒之后的第六个星期完全康复。
6、传播性
敏感动物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敏感细胞
绿猴肾细胞(Vero)、地鼠肾细胞(BHK)、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等均可用培养EBV。病毒感染细胞后7h,培养物中可检测到病毒RNA,18h达高峰,48h后可见到细胞病变。7~8天后细胞变圆、皱缩,染色后可见细胞内病毒包含体。
7、传播方法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直至现在,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置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8、地区分布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扩展到刚果*、中非*、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虽然埃博拉病毒目前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流行区感染,异地发病:到目前为止,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均为流行区旅行,参与诊治病人或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没有流行。
9、检查方法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1)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病人血液中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2~9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1~6个月;IgG抗体在发病后6~18天出现,持续存在到发病后2年以上。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出的病毒核心蛋白羧基端多肽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埃博拉病毒IgG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但对于部分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很低的患者,应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2)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核酸的检查
已经证实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与检测病毒核酸的一致性几乎达到100%,敏感度很高。并且,用射线照射标本并灭活病毒后,再检测病毒抗原或RNA时,实验安全性增高,且实验结果也不受显著影响。
10、治疗方法
目前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切勿吃含有蛋白质成分的食物,而在科特迪瓦流传了一种方法,把牛尿煮沸饮用,但目前还未获科学证实。
现今唯一对抗方法为注射NPC1阻碍剂,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NPC1蛋白于细胞间进行运输胆固醇,即使阻碍剂会阻挡胆固醇的运输路线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绝大多数的爆发都是短暂的时间。NPC1阻碍剂也能对抗马堡病毒。
11、防范措施
控制传播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是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辅助性治疗
治疗首先是辅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患者尚存在争议。
疫苗研制
2006年2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人加里·纳贝尔称,预防致命性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最初的人类安全检测,其令人充满希望的迹象表明,这种疫苗能使人类免受此病的感染。
已经有21人接受了早期测试的试验性疫苗。不过纳贝尔提醒说,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实这种疫苗是否成功。
纳贝尔和研究中心的同事从含有3个埃博拉蛋白质的DNA中研发出疫苗。他们说,这种疫苗能令猴子对埃博拉有免疫力。疫苗不仅能抑制这种病的传播,还能保护医生、护士和动物饲养员,以防患于未然。
12、各国举措
美国参议院2004年5月19日通过“生物盾牌计划”法案,批准拨款56亿美元用于美国预防生物或者化学武器袭击。法案涉及的生化袭击包括天花、炭疽病、肉毒杆菌毒素、瘟疫和埃博拉病毒等。
这项名为“生物盾牌计划”的法案规定,在未来十年内,美国将鼓励制药企业研究与开发针对生物恐怖活动的应对措施,加快对解毒药品的批准过程,在紧急情况下允许*向公众提供未经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某些治疗方法。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合成了外表和结构与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但毒性要弱得多的病毒。这种病毒可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和毒性发作机制,帮助开发埃博拉疫苗,防止生物恐怖。
这种埃博拉类似病毒是东京大学河冈义裕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的。除了基因不同,这种病毒的外形、结构形式及所包含的蛋白质都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一样,并且也能感染人体细胞。河冈教授去年曾成功合成了真正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共包含7种蛋白质,其构造是在细管状外壳中包裹着基因和蛋白质复合体。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埃博拉类似病毒与真正的埃博拉病毒外表十分相似。埃博拉类似病毒的毒性要低得多,研究、试验更为方便。
13、生物战争
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归类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的武器。被认为是最可怕的威胁公共安全、健康的潜在生物武器。
根据美国科学家于FortDetrick和前苏联Biopreparat机构的研究,埃博拉病毒曾在冷战期间考虑作为针对苏联的生物武器。
埃博拉因其致命性强而考虑作为生物武器,但由于病毒孵化期短,很可能在先杀死一部分人之后无法大规模传播。因此有些病毒研究者希望通过结合天花病毒,制造出一种传播范围大、杀伤力强的病毒,作为恐怖袭击武器。
1992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领袖麻原彰晃曾带领40名成员赴扎伊尔,希望获得此病毒,作为大*工具,但最后并未成功。
14、疫情报告
实验室感染:有报道明确的埃博拉实验室感染至少有2次,一次为1976年,英国PortonDown微生物研究所(RME),一工作人员实验室内转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匀浆时针头刺入大拇指而感染。另一次为2004年5月俄罗斯维克托实验室,一女科学家意外被感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扎破手指,感染发病死亡。
1976年6~11月。苏丹南部,共发病284例,死亡151例,病死率为53%。1976年9~10月间在*刚果(前扎伊尔)扎伊尔周边地区,发现318个病例,280例病死,病死率88%。85例因共用注射器感染,继发者为医护和病人亲属。
1979年在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发病33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67%。
1994年6月在加蓬的明克伯、马科库地区及热带雨林采金区,发病49例,死亡31例,病死率63%。
1995年4月在*刚果基奎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病死率77%。继发病例多为治疗和护理人员,占所有病例的25%。
1996年2月~1997年1月在加蓬北部,发病60例,死亡45例,病死率75%。66人/97人流行源于接触了1只丛林中死亡的黑猩猩的21名村民,继发病例都参加病死者传统的葬礼。
2000年8月~2001年1月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Masindi及Mbarara。共发病425例,死亡224例,病死率53%。
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刚果*和加蓬,共发病123例,97例病死,病死率为79%。
2002年12月~2003年4月底,刚果*共发生感染病例143例,病死128例,病死率89%。流行原因与人类狩猎活动有关,与黑猩猩和其他哺乳动物接触而感染。
2005年4~6月,在刚果(布)发病12例,发现9例病人均死亡。经尸检取样化验后证实。
2012年7月31日(当地时间),乌干达发现三例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例。截止当地时间8月3日,已确诊53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至少16人死亡。另有312人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被隔离。1名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在医院接受检查的囚犯逃跑。
2014年,肆虐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病毒至4月1日已造成82人死亡。截至4月14日在几内亚已出现168名感染者,其中108人死亡。
2015年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传播结束。从现在开始,几内亚将进入一个为期90天的“加强监测期”,以确保如果出现新的感染病例,将可以得到迅速甄别并得到有效控制。
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里亚结束埃博拉疫情,至此西非埃博拉疫情全部终结。
15、十大常识
Q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是人及灵长类(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的一种严重致命疾病。埃博拉病毒首度出现于1976年,同时间爆发的两起疫情,一起在刚果**,另一起在苏丹的偏远地区。埃博拉病毒的起源未知,但根据研究,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
Q2:人类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
A:人类透过接触受埃博拉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在非洲地区,曾经发生因处理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生病或死亡的大猩猩、黑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及豪猪等动物而感染的个案,因此应避免接触这些高危险性动物,包含捡拾在森林中已死亡的动物或是处理它们的生肉。
一旦人类因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而感染后,此疾病可借着人传人方式于小区中扩散。人与人之传染是因直接接触(透过皮肤伤口或黏膜)到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间接接触被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环境(例如衣服、床罩或针头等)。所以院内感染的情况颇为常见,主因是医护人员未配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等)照顾病患,另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亦在疾病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埃博拉病毒,病人就仍具有传染力。因此,病人应接受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以及实验室检验,以确定病毒已在体内消失;当医护人员决定病人已康复可以返家时,这表示他们不再具传染力,并且不会在小区传播病毒。但康复后七周内,男性仍有可能透过精液传播病毒给他的伴侣,因此已痊愈的男性病人在这段时间内应避免发生性行为或一定要戴保险套。
Q3:哪些族群有风险?
A:在疫情发生时,风险族群包括医护人员、家人或其他亲密接触者、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者、雨林中直接接触死亡动物的猎人等。
Q4:疾病的症状?
A: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将引起严重的急性疾病,其初期症状为突然出现高烧、严重倦怠、肌肉痛、头痛与咽喉痛等,接着出现呕吐、腹泻、皮肤斑点状丘疹与出血现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脏受损、肾衰竭、中枢神经损伤、休克并发多重器官衰竭。实验室检验则发现白血球、血小板降低与肝功能上升。潜伏期为2到21天,此时尚不具传染力,一旦出现症状就表示具传染力了。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仅能用实验室检验方式确诊。个案死亡率可高达九成。
Q5:什么时候应该就医?
A:任何人士若曾经去过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流行地区,或是曾经接触疑似或确定病例,并且已经开始出现症状,就应立即就医。医疗人员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通报,并采取适当感染控制措施。实时治疗可提升病患存活率。
Q6:如何治疗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病患应接受支持性治疗,包括:保持病患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监测含氧状态及血压、输血以补充其流失之血液及凝血因子,以及治疗其他并发性之感染。目前尚无特定抗病毒治疗方法。
Q7: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预防接种。其他预防方式包括
一、在流行地区,避免接触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动物。如需接触动物则应戴手套及穿着合适衣物。食用动物制品(血液或肉)前应煮熟。
二、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如需照顾病患则应配戴手套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病患禁止性行为,直到确定精液无病毒为止。病患尸体应妥为埋葬。
三、因疾病初期症状较不典型,医护人员照护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觉并配戴标准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卫生、避免体液喷溅等。如近距离(一公尺内)照顾疑似或确定个案时,则应配戴口罩、护目镜、隔离袍与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病患之血液及体液。
Q8:医护人员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病人感染?
A:由于医护人员照护疑似或确诊病人被感染的风险较其他族群为高,因此除了标准防护措施,亦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医疗人员应充分了解疾病特性以及安全处理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配备如口罩、护目镜、防护衣,及手套等,并且不要重复使用。病人应安置于负压隔离病房,照顾不同病人应换手套,对病人的侵入性医疗措施须在严格且安全的条件下执行。
Q9:实验室如何诊断埃博拉病毒出血热?
A:“疾病管制署”已建立埃博拉病毒的检验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与鉴定、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抗体检测等。如具有下列任一个条件则符合病例定义中之检验条件:
(一)临床检体(咽喉擦拭液或有病灶之皮肤切片)分离并鉴定出伊波拉病毒。
(二)临床检体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阳性。
(三)血清学抗体IgG及(或)IgM检测阳性。
(四)组织切片免疫化学染色(IHC)阳性。
Q10:如果我计划前往疫情发生地区,我该怎么办?
A:世界卫生组织评估103年发生于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疫情,其疫情发生国家包含几内亚、赖比瑞亚与狮子山*的首都皆有国际机场,且因有邻近国家边境管制疏松、边境卫生措施不足、跨境求医及跨境监测与接触者调查实行障碍等情形,病毒传播风险较高。然而一般游客感染的风险极低,因为疾病传染方式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分泌物等,而一般游客较不会与感染者接触。建议民众前往疫情发生国家及邻近国家时应提高警觉并注意个人卫生及手部清洁,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尸体或食用生肉,也应避免接触疑似感染者或其尸体。另自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疫情流行地区回*的旅客,如有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于入境时应主动通报港埠检疫人员并配合接受检疫措施,同时迅速就医诊治;在返台三周内如出现相关症状,则应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医护人员相关旅游史。
16、抗埃药物
西班牙牧师米格尔·帕拉斯
2014年7月31日,在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认定自己“抗不过去”,打电话向妻子做最后的道别;这名回国治疗的医生已经可以独立行走。
布兰特利之所以能好转,主要归功于他亲自实验了一种新药。而在此之前,这种新药只在猴子身上做过实验。
这种新药是由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ZMapp。它尚未进行人体实验,更不用说是获批临床使用。
西班牙牧师米格尔·帕拉斯ZMapp是一种利用老鼠提取的单克隆抗体。这家公司提供的文件,对猴子进行的实验中,4只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在24小时内注射了ZMapp后得以生还;另外4只染病猴子在48小时内注射了ZMapp,其中两只生还;还有一只作为参照的猴子染病后没有注射ZMapp,结果5天后死亡。
西班牙感染者使用新药后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8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在西非地区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1013人死亡。世卫组织把这次疫情暴发标注为国际卫生紧急事件。
西班牙卫生部发言人8月12日称,感染埃博拉病毒的75岁牧师帕米格尔·帕哈雷斯死亡,这使全球死亡人数增至1014人,不过西班牙卫生部并没有透露他的死亡时间,帕哈雷斯在隔离期间接受了美国生产的试验性药物治疗。为防止埃博拉病毒传播,使用这类药物不违反道德标准。
17、相关事件
诈尸事件
2014年9月25日,利比里亚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被确诊死亡的妇女突然苏醒,并开始在人群中到处行走,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恐慌。
据报道,这两名妇女分别为40多岁和60多岁,都来自利比里亚宁巴县。其中一人在没有任何食物和医疗的环境下被隔离两天后确诊死亡。她们在被送去埋葬的途中突然苏醒过来,现在居然在人群中到处走动。当地民众对此感到极为恐惧。这也是当地第一次出现埃博拉死者诈尸的情况。
截止到2014年9月末,西非5个国家因为埃博拉病毒肆虐已经有约2800人死亡,另有5800人感染病毒。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在2015年1月以前,会有140万人死于埃博拉病毒。该疫情仍不容乐观。
亚洲首例据新华社消息,2014年11月18日,印度卫生部门证实,印度首都新德里发现第一例埃博拉病例,一名从利比里亚回国的印度人血样检验为阳性,目前已被隔离。这可能是本轮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在亚洲国家发现埃博拉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几内亚结束埃博拉病毒传播
2015年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传播结束。从现在开始,几内亚将进入一个为期90天的“加强监测期”,以确保如果出现新的感染病例,将可以得到迅速甄别并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规定,凡是在最后一个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第二次检测呈阴性后的42天内不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就可宣布一个爆发疫情的国家已停止病毒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传播的结束标志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一个里程碑。两年前,在2013年12月末,埃博拉病毒的最初的传播链正是在几内亚西南部城市盖凯杜形成并迅速扩散,波及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最终通过陆路和空中途径蔓延到其它7个国家。
卫生组织表示,埃博拉病毒可在男性幸存者的精液中存活9到12个月的时间,因此这对于防止埃博拉病毒死灰复燃构成了一项挑战。
卫生组织表示,将在2016年继续向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三国提供支持。该组织打算在三国继续保留监测与应对疫情工作队的存在。
儿基会在当天所发表的一项公告中表示,几内亚的埃博拉疫情夺取了519儿童的生命,有6220名儿童失去一位或两位家长或是主要照顾人。
18、取得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华林研究员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此前对糖蛋白潜在的致病效应的推测只是基于细胞或组织培养物水平的初步研究,相关致病效应尚缺乏体内水平的直接证据。此外作为一种生物安全四级病毒,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特定实验条件的明显限制。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王华林研究员学科组成功构建了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并利用腺病毒基因转移技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致病效应。
糖蛋白表达导致的急性炎症及组织损伤作用,提示该蛋白可能在埃博拉致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埃博拉病毒致病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该项研究也为进一步揭示糖蛋白等烈性病原体致病因子的致病效应及其分子机理提供了一种重要且便捷的实验模型,而且此模型或许同样可以用于研发针对这些致病因子的特异性干预手段或治疗药物。
这意味着我国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及其实验模型的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部分成果于2017年10月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蛋白质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