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

小乐山摩崖造像

科普小知识2023-10-13 17:28:51
...

小乐山摩崖造像

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乐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蓬安县东南方约15公里的河舒镇锣山村,与该镇的抗元遗址运山故城遥遥相望。其海拔高度600.1米,山脊为东北西南走向。该处造像位于山体北坡,东西相距200余米。由东向西依次为大佛头像、大佛殿、八仙洞、千佛崖。

自明末起,小乐山上开始了佛教造像和寺庙的建设。原有的观音阁、大佛殿等寺庙几经建,最后分别在1958年*和1966年后“*”中被毁。但该处交通困难,除了遭遇大的政治运动外,建设与破坏均不是很方便,千佛崖造像在二十世纪中叶因被作为民居背壁而得以完整保存,其它造像也均末受到较明显破坏。根据大佛头像右侧一块功德碑残体记载,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9年)曾整修过山上和寺庙,此外不见任何文字记载。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前对造像进行了修复。199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头像,凿在山顶稍下方的一块石上,背南面北。头高5.93米,宽8.3米,厚4.4米,耳长1.7米,鼻长1.5米,宽1.48米,嘴宽2.1米,呈罕见的开口状,上不唇间距0.72米。该造像相貌端庄,面目慈祥,神情娴静,雕刻精湛。此头像位于山顶,借两边山脊数百米的走向为身躯的轮廓,远观此山即为一大坐佛,这种借山为体的设计异常巧妙。因此在目山中,山即是佛,又称大佛崖、大佛山而闻名远近。

大佛殿,位于大佛头像西10米处,殿内为一长方形敝口龛,高4.63米,宽8.22米,其主体造型为一佛二弟子,高4.63米,宽5.25米;其左上方为三个小型立像;现左边从下往上依次为:(从左至右)一排为大肚罗汉、地藏王、牛王、送子娘娘、土地婆、土地公六个坐像;二排为观音、众侯、孚佑、武圣、文昌五个坐像;三排为唐僧师徒四人遇见牛魔王五个立像;四排为朝官模样的五个坐像;五排为冥间帝君五个坐像;六排为天上佛祖帝君王坐像。殿内以上造像为37尊。殿内石壁高6.3米,大殿面积约100平方米

八仙洞(石窟),位于大佛殿与千佛崖之间,洞口宽1.5米,高1.7米,洞深6米,因洞内石壁上凿有八仙等造像而得名。洞内共有10龛计17尊造像,并凿有石床、石桌、石灶台各一。洞口两侧各凿有石卧狮一尊。

千佛崖,位于大佛殿西面20米处。龛下端离地面0.8米,龛宽5.6米,高1.84米。全龛共分左中右三部分,左边共有14层,每层29---31尊;中间为送子观音、十八仙、孝益佛等造像;右边为千手观音、望乡台、十殿图、峨眉山佛殿等造像。该处造像总共分为87龛,凿有各种佛像1000尊,弟子或侍人99尊,共1099尊造像。比龛因长期作为民居背壁而躲过了历次劫难,得以完整保存,而且风化程度最轻,是该造像群的精华部分。

小乐山摩崖造像是研究佛教本土化和佛教与民俗相融合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研究巨型佛像设计营建的又一极为难得的特殊个案。其各部分之间的整个组合状况为摩崖造像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小乐山摩崖造像呈宗教融合并加以民间传说内容,民俗意味甚浓,别有一番风味,是研究川东北宗教文化和民俗不可多得的极为珍贵实物资料。二00七年六月被四川省人民*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大佛殿后山小路,南至大佛头像左侧5米,西至山体下小路,北至小乐居士墓左侧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至大佛殿山顶,向南至小乐山主山峰原庙宇遗址,向西至长石梯下端,向北至小乐居士墓右侧山脊。

河舒镇:2019年,撤销柳滩乡和开元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河舒镇管辖,河舒镇人民*驻文化街13号。蓬安县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13年置河舒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2.3万。成(都)达(川)铁路,仪(陇)北(碚)公路过境。辖燕山、唐康、龙院、茨生、锣山、桂花、尖峰、黄岭、竹林、金斗、金鹅、燕子、黄花。

上一篇:白云寨风景区

下一篇:大深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