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和平十九路军纪念碑是中国第一座抗日纪念碑。当年淞沪抗战广东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翌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
。
广州的十九路军纪念碑全国闻名,但有人可能不知道广东省还有一座纪念十九路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和平县的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在这座全国最早建立却默默无闻的抗日纪念碑前,十九路军和平籍将士的后人,常常到这里纪念他们为国捐躯的先人。他们认为,不仅仅是在清明节,在“一二八”、“九一八”、“七七”等与抗战有关的特殊日子,在这铭刻抗战英雄事迹的纪念碑前,都应该有人来献花纪念。
和平县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东山岭南坡的一个小山岗上。这座纪念碑铭记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防地。十九路军第六十师第三团团长黄汉廷受命率领几乎是由和平籍子弟组成的队伍,赴前线支援。2月19日至29日,黄汉廷的部队与日军展开血战,成为淞沪抗战最惨烈的战场之一,和平籍将士共有48人战死沙场。1933年,和平县老百姓自发捐款,买下东山岭的一个小山头,修建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成为全国第一座建成的抗日纪念碑。
据当年十九路军将士的后人——黄汉廷团长的长孙黄学容介绍,这里是个幽静肃穆的地方。在山的南北各有一条路通往山顶,原来路边有2米高的路碣,上面有蔡廷锴将军等人的题词。而今,小山临街的一面已经建起楼宇。上山要从居民楼间一道矮门通过。
目前,十九路军和平籍将士的后人有数百人。在他们当中,至今有人还保存着十九路军将士用过的物品。每年清明节,他们均上山祭拜。而黄学容和住在县城附近的将士的后人,则常常上山看看。他们认为和平县的十九路军烈士纪念碑不仅仅是和平人民的光荣,也是属于广东省的光荣,盼望兴建纪念馆展览将士的遗物,弘扬民族精神。
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8年,位于和平县城南1公里的塔岗山顶上。从南面和北面山脚的石阶上,可直通山顶。山顶有平台,四周砌有水泥栏杆,东侧有一六角小亭。
纪念碑建在平台*,山石砌成,六棱体形,弹头形尖顶。基座每边长2.5米,碑高15米,北面与南面浮塑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其余四面分塑有*和平县委第一任书记张富兴题写的“壮志凌云伟大功勋”、原韶关地区专员任之猷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平县人民委员会题的“壮烈牺牲千古流芳”及“无产阶级的好儿女”。
基座以上镶嵌有碑铭,镌刻着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史略和从*到抗美援朝、剿匪、自卫还击战等时期牺牲的烈士芳名。
这是一座很有建筑特色的烈士纪念碑。1983年公布为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它被广东省*批准为第二批全省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5年广东省人民*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阳明镇:阳明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毗邻江西定南县,是县城镇、中心镇。2003年原附城、粮溪两镇并入该镇。全镇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7512亩,山林总面积22万亩。县城现有面积5.7平方公里,规划扩大到24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3.75平方公里,开发中的新城区17.3平方公里。该镇辖22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90%为非农人口。阳明镇交通、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