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世界湿地日

科普小知识2022-06-08 05:15:54
...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Day),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中文名:世界湿地日

英文名:WorldWetlandsDay

节日时间:2月2日

1、节日简介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节日起源

在地球上,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人称“地球之肺”;而湿地不仅为人类、动物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降解有机物污染、吸收重金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称“地球之肾”。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为了保护湿地,十多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1971年2月2日,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97年起,人们把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中国于1992年1月3日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31日递交加入书,1992年7月31日对中国生效。中国于当年通过申请将首批7个湿地保护区(黑龙江省扎屯、吉林省向海、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东洞庭湖、海南省东寨港和青海省鸟岛等)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节日主题

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aSourceofLife)

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forWetlands,WetlandsforWater)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andWetlands:theVitalLink)

2000年: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Our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

2001年: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World-AWorldtoDiscover)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Water,Life,andCulture)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Wetlands-NoWater)

2004年: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theMountainstotheSea,WetlandsatWorkforUs)

2005年: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andBiologicalDiversitiesofWetlands)

2006年:湿地与减贫(WetlandasaToolinPovertyAlleviation)

2007年:湿地与鱼类(WetlandsandFisheries)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Wetland,HealthyPeople)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Upstream-Downstream:Wetlandsconnectusall)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Wetland,biodiversityandclimatechange)

2011年:森林与水和湿地息息相关(Forestandwaterandwetlandiscloselylinked)

2012年:湿地与旅游(WetlandsandTourism)

2013年:湿地和水资源管理

2014年:湿地与农业(WetlandsandAgriculture)


4、主题解读

2014年湿地公约组织将主题确定为:“湿地与农业”,宣传口号是“湿地与农业:共同成长的伙伴”,目的是突出“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旨,着重强调湿地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湿地对农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和水资源管理”,宣传口号为“湿地守护水资源”,旨在提高人们对于湿地和水资源之间相互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湿地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由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010年6月11日,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致使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吉米湾湿地受到污染。

5、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TheConventiononWetlands)是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的,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它是一个*间公约,是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目前,有158个缔约方,共有1754个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约1.61亿公顷。湿地在孕育和丰富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全球40%的物种生活在淡水湿地中。

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提高中国湿地保护的履约能力。

《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加强对世界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6、湿地概述

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湿地公约》中对“湿地”是这样定义的:湿地主要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它是水禽特别是越境候鸟的栖息地。湿地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7、中国现状

全球湿地面积达5.73亿公顷。中国首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目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0处。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0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

8、保护湿地

加强湿地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刻不容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湿地保护目标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探索建立湿地资源有偿使用、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继续实施湿地保护恢复重大工程,广泛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激发广大群众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人类共有的湿地,关爱共同成长的伙伴,让湿地与农业和谐发展。

上一篇:世界爱虎日

下一篇:世界镇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