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1+6”圆桌对话会

科普小知识2021-12-06 05:31:06
...

“1+6”圆桌对话会,特指中国国务院总理*与世界银行(WBG)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ILO)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古里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主席卡尼围绕“构建开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经济形势和挑战”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等主题举行的对话。2016年7月22日,第一次“1+6”圆桌对话会举行。2017年9月12日,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举行。圆桌对话会成效显著,发出了共同应对挑战,塑造普惠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

1、会议简介

“1”指中国国务院总理*

“6”指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

2、第二次对话会

背景

中国为何再次举行“1+6”圆桌对话会:1.表明中国和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2.表明中国作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经济体,愿意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市场加强坦诚交流;3.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第一阶段

国务院总理*2017年9月12日上午在钓鱼台芳华苑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举行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会议第一阶段围绕“全球经济形势与经济全球化的未来”主题,主要就全球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维护多边贸易*、经济全球化、劳动力市场政策、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等问题深入交流。

*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回暖向好的一面,但也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今年年初,*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阐述了中方坚持多边主义和贸易*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和主张。我们愿同国际社会加强坦诚交流,共同把握形势、沟通政策、引导预期,努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时刻。各国应坚持和衷共济,顺应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大趋势,遵守和协商完善国际规则,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正能量。

二是更大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制度创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好条件。

三是维护以*贸易为基石的多边贸易*。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共享发展成果。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不能相互关门,而是要更大力度开门,扩大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四是增强世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使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提升发展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中国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各国发展战略更好对接,推动实现共同增长、共同繁荣。

五是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中国愿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与会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赞赏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所作努力。他们表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势头,但脆弱性和潜在风险仍存,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倾向上升、社会分化加剧。国际社会应凝聚政治共识,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和贸易投资*化便利化政策取向,推进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使全球化更加包容普惠。鼓励各国根据自身国情,综合采取货币、财政、改革政策,促进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创造高质量就业,使增长更加“以人为本”,这也有助于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第二阶段

国务院总理*2017年9月12日上午在钓鱼台芳华苑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举行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在会议第二阶段围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题深入交流。

*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他表示,面对近年来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杠杆率稳中有降。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居各产业之首,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近四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超过1300万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带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

*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面临的困难挑战不容忽视。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完善宏观调控,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减税、减负。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更开放、更规范、更便利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好中国人力人才丰富这一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坚持发挥市场作用,主动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特别是有力推进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进行包容审慎监管,多措并举培育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中国对一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都持开放态度,将持续打造开放透明、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欢迎各方关注和支持中国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与会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势头强劲,前景更加可期。这得益于有效的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举措,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结果。中国秉持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作为创新型经济体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数字技术应用领域处于世界前沿,这些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相信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将为中国自身和世界经济创造更多机遇。国际经济金融机构愿进一步加强对华合作,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更大成果,共建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加包容的世界经济。

共识

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联合新闻稿

(北京,2017年9月12日)

2017年9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北京与世界银行(WBG)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ILO)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古里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主席卡尼围绕“构建开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共同举行“1+6”圆桌对话会。中国*和与会各国际组织(以下简称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我们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需要继续综合使用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等各项政策工具,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货币政策应继续服务实体经济,保持价格稳定,与*银行职责相一致。财政政策应灵活运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确保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结构性改革应根据具体国情安排改革的重点和次序,着眼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包容性、支持创新创业和促进就业,提高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增强经济韧性。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协调,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应对下行压力。

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2017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好于预期,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过剩、落后产能有序化解和淘汰,新登记注册企业每天达1.6万家,近几年新增城镇就业每年都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投资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将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引领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要主动作为,推进经济改革,创新增长方式,关注包容性发展,更多释放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政策过度内顾,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定不移地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今年5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上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联动增长、促进共同繁荣注入了新动力。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会各国际组织欢迎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与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可持续发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增长必须具有包容性和环保性,从而为当代和子孙后代实现减贫和共同繁荣。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覆盖从城镇化到农业、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和交通运输等所有发展领域。国际社会应承担共同责任,采取共同行动,携手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难民危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全球经济融合和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需求巨大且紧迫,并将继续扩大。弥补这一巨大缺口需要*和社会资本以及相关技术,提高运营效率。项目准备对确保资源优化利用、技术具有可行性且符合恰当的社会、治理和环保标准十分重要。鉴于私营部门资金的重要性,我们欢迎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核可的多边开发银行关于动员私人资本的联合原则和愿景。我们将充分发挥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和经验分享,共同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创新驱动。创新、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增长新动力。我们欢迎G20在OECD支持下继续工作,推动《G20创新增长蓝图》持续取得新进展,从而释放数字化和创新对包容性增长和就业的推动力。OECD在分析和监测创新政策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显示,各国在增强创新方面仍有改进空间,这也体现在2016年G20创新报告中。目前,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尤其是结合了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和纳米技术、3D打印、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这在OECD提交的《新一轮生产力革命——为G20提供的报告》中有所讨论。新一轮生产力革命具有促进产业转型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福祉,但同时因其引发经济结构转变,也会对现有的就业和职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体系带来潜在的挑战。同时,这也对现有政策如何促进创业精神和商业活力提出考验。为把握新一轮生产力革命带来的机遇,政策制定者不仅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还应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确保包容性。

五、结构性改革。我们认识到结构性改革对提高生产率、潜在产出、促进创新和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作用,将推动覆盖广泛领域的全球结构性改革,包括消除竞争和市场开放的壁垒,完善社会保障等税收和福利体系,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加大在教育、技能、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战略性投资等。G20经济体需要积极落实G20*杭州峰会通过的《G20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G20成员国应按照该议程确定的改革优先领域和指导原则来指导结构性改革,并使用确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评估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根据OECD《G20结构性改革进展技术评估报告》,G20结构性改革取得切实但并不充分的进展,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中国近几年实施“放管服”、创业创新、结构性减税等改革措施,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取得了积极成效。

六、贸易投资。贸易和投资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化便利化有助于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发展挑战,促进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以WTO为代表、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成员制定多边经贸规则、监督贸易政策实施和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制度框架。多边贸易*是全球贸易投资*化便利化的主渠道。区域、双边和诸边贸易协定是对多边贸易*的补充而非替代,应推动这些贸易协定更加开放、透明和包容。

我们对近年来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和复苏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表示担忧。我们将继续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有利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坚定维护多边贸易*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我们欢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国家*对多边贸易*的支持,欢迎金砖国家就促进贸易发展、加强投资便利化合作及支持多边贸易*等达成的共识,欢迎中国于2018年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我们呼吁WTO成员加快落实WTO巴厘和内罗毕部长级会议成果,继续推动多哈剩余议题谈判,就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等新议题开启讨论。我们支持WTO成员共同推动今年底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七、劳动就业。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等显著趋势,对劳动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趋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政策措施,将影响劳动领域的未来。但也应看到,贫困和失业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实现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包容性增长,包括性别平等。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供求匹配、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及推动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措施,是实现体面劳动、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并为所有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工作的关键。

中国*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实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逐步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保持了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中国*将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继续加强与包括国际劳工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合作,并为实施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动领域未来百年倡议作出积极贡献。

八、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后,尽管金融改革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全球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脆弱性,并会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力度和可持续性。中国赞赏并将继续支持FSB在构建更加安全、简洁、公平的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合作框架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强调,自金融危机以来在将影子银行转化为更具韧性的市场化融资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欢迎FSB对影子银行风险监测和政策工具的评估。我们呼吁各方全面、一致、及时完成既定改革措施,尽快完成巴塞尔协议Ⅲ等金融改革政策的修订,为投资、贸易和增长提供稳健、开放的金融体系。

我们需要对新的风险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金融科技在助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提升生产率、促进国际融合、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其迅速发展也引发了各方金融稳定方面的关注。我们积极支持FSB为使技术创新以稳健而又灵活的方式释放潜力,而不断识别监测新型风险和促进国际合作所做的努力。中国*愿同包括FSB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在加强数字经济的应用、助推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九、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我们重申,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劲、以份额为基础、资源充足的IMF,维护其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核心作用。我们支持IMF加强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的合作,并继续开展工作进一步增强IMF贷款工具的有效性。我们期待在2019年春季会议、不晚于2019年年会前完成IMF第15次份额总检查,包括形成新的份额公式。我们欢迎中国与IMF建立联合能力建设中心,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在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我们支持继续研究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的韧性。我们支持IMF在改善资本流动监测和应对方面的有关工作,包括研究宏观审慎政策的作用。

我们重申,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资源充足的世界银行,与发展伙伴携手合作,实现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的目标。为此,我们支持世界银行推进并及时完成股权审议。基于股东国在国际开发协会第18期增资中显示的对世界银行的坚定信心,我们支持对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进行增资,增强世界银行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资金实力。这将促使世界银行帮助各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包括帮助他们用负责任的方式使发展资源最大化,推动实现全球增长、稳定和安全。

我们一致认为,此次圆桌对话会成效显著,发出了共同应对挑战,塑造普惠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我们期待在明年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再次举行对话。

3、第一次对话会

对话

2016年7月2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在钓鱼台芳华苑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举行“1+6”圆桌对话会,围绕“全球经济形势和挑战”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深入讨论,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提问。

*表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世界市场有潜力、人类有智慧攻坚克难。各方要坚定信心,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为一致努力的目标。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短期和中长期问题,适度扩大总需求,按照放松管制、支持创新、改善就业、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方向推动结构性改革。保持财政政策灵活性,发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指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应当倍加珍惜和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定支持全球化进程和多边贸易*发挥主渠道作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审慎使用限制性贸易措施。各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充分考虑政策的外溢性影响。国际组织应为此发挥更大引领和协调作用。中方愿同各方共同推动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取得成功,促进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平稳,继续向好。我们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增量崛起,存量调整,结构转型。但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将努力攻坚克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壮大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稳定锚”。我们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与会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本次对话会恰逢其时,各方就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等广泛深入交流,达成许多共识,也展现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致力于国际合作的积极姿态。中国是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伙伴、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发挥了重要领导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是看好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实施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取向及成效。各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提振世界贸易,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立开放、有韧性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实现发展成果更好为全人类共享。

共识

第一次“1+6”圆桌对话会联合新闻稿

(北京,2016年7月22日)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艰难,面临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略微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指出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和部分市场波动性加剧导致下行风险加大。世界银行(WBG)下调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强调为应对加剧的经济下行风险,实施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更加突出。世界贸易组织(WTO)认为,尽管出现了一些积极动向,但国际贸易前景仍不明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增多,给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带来挑战。国际劳工组织(ILO)预计,当前疲弱的全球经济增长难以弥合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和社会差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劳动生产率存在下滑趋势,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面临的困难增多,结构性挑战突出。在此形势下,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将以今年担任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为重要契机,致力于培育壮大包括创新在内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金融改革、促进贸易增长、增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在此过程中,中国欢迎与WBG、IMF、WTO、ILO、OECD和FSB在相关领域加强政策沟通并开展合作。中国和与会各国际组织(以下简称“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一、宏观经济领域。我们认识到,短期内总需求将继续疲弱,而供给侧政策需逐步产生效果,因此需平衡长短期发展目标,综合施策。需要采取有力的、综合的、协调的,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各种政策工具,以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应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财政政策应保持灵活性,以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振信心,并确保可持续性。此外,在财政规则框架内,财政政策还应致力于支持结构性改革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结构性改革需根据收入水平、经济所处周期和政策空间等具体国情并与其他政策协调,支持经济增长。落实金融改革对于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非常重要。精准和有效的政策立场沟通有助于增强信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降低负面溢出效应。中国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GDP同比增长6.7%,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消费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经济快速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我们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并且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将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并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二、结构性改革领域。我们认识到推进结构性改革对于应对全球生产率增长放缓、推动世界经济稳定、持续和包容复苏以及实现中国作为G20主席国提出的G20创新增长蓝图的重要性。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总的改革方向是放松管制,促进竞争,支持创新,推进财政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资,强化金融体系,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环境可持续性,促进包容性增长。OECD、IMF支持中国作为今年G20主席国,将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作为财金重点议题之一。各与会国际组织支持G20成员确定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领域和指导原则,并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更好地评估和监测各成员结构性改革进展及其是否足以应对结构性挑战,对已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表示欢迎。OECD、IMF及其他与会国际组织将继续积极参与G20增长框架下的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为G20结构性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分析与建议。今后,中方将与各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支持G20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和全球出台深化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行动。

三、创新领域。我们需积极培育包括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在内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G20在上述领域制定行动计划及指导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G20创新增长蓝图,培育世界经济增长新动能。支持涵盖上述领域的G20专题工作组继续开展工作,以保持延续性。良好的政策框架和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并向更加可持续、消费驱动和知识经济进行转型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努力把握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让更多民众共享新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创新和数字经济这两个相互交织的领域采取行动,包括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技术和技能进行投资,能够为新的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生产率提高,开拓新市场,满足未解决的需求,挖掘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潜力。创新是生产率、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的核心驱动力。在人口结构改变、资本回报逐渐降低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正在重塑经济,并提供了在生活各领域激发效率、改善服务的新途径,创新作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OECD将继续支持创新驱动增长路径的推出和实施。

四、贸易投资领域。贸易能够进一步增强就业、经济增长与繁荣。我们呼吁WTO成员保持区域贸易协定的透明度和包容性,并确保其向其他成员开放。区域贸易协定不仅应符合WTO规则,还应有助于加强全球贸易体系。WTO具有推动全球体系一致的作用,多边贸易*仍是贸易*化便利化的主渠道。

我们欢迎WTO巴厘和内罗毕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敦促WTO成员尽快落实会议成果,尤其是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以及取消农业出口补贴。我们坚决支持以团结互信的精神,围绕发展这一核心,推动WTO内罗毕会议之后多哈剩余议题谈判。我们鼓励WTO成员探索新的议题,进一步深化合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为全球贸易和繁荣做出实质性贡献。

我们欢迎G20在贸易投资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包括G20在协调贸易和投资政策上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我们欢迎WTO在上海G20贸易部长会议上首次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以及WTO、OECD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关于G20成员贸易投资措施的监督报告。我们对全球贸易放缓背景下,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增加表示关切,并敦促进一步警惕保护主义。

五、劳动就业领域。当前,世界的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趋缓,许多国家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前景黯淡,不平等现象更为严重,全球都存在减贫动力受挫的风险,这使得增加体面劳动机会的政策选择成为一项优先重点。中国等一些大型经济体劳动力市场情况好于其他经济体。就业结构性调整仍在持续,还可能由于技术创新、相互依存度加深以及环境保护需要而加快调整。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政策在处理调整问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是减小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扩大其积极影响的主要动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给予体面劳动和包容性增长突出作用,这意味着多边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增长政策的协调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需要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中国*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在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了就业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中国*与社会各方一起,积极参与国际劳工治理,积极推动ILO南南合作。中国*愿与包括ILO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实现包容性增长、人人享有体面劳动发挥更大作用。

六、金融监管改革领域。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仍面临较大风险,并会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放大。因此,作为FSB成员,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FSB在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框架、提高全球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呼吁各方全面、一致、及时地完成既定改革措施,为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提供开放稳健的金融体系。我们期待FSB、IMF和国际清算银行总结宏观审慎框架和工具的国际经验,促进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化融资和数字经济具有提升生产率、促进国际融合、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我们积极支持FSB为让技术创新以稳健和灵活的方式释放潜力,而不断识别新型风险和促进国际合作所做的努力。

七、可持续发展领域。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推动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内容。我们呼吁各国结合各自国情积极制定并实施国别方案。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基础。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就必须让发展成果由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确保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合理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吸纳就业。同时,我们还呼吁各国通过其他政策,包括增加教育和卫生投资推动机会平等(包括社会性别平等),确保社会各阶层都可以从经济增长中受益。随着技术变革加速,早期儿童教育尤为重要,在未来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下,这将决定劳动群体的就业技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托底作用,不仅可以保护那些不能从当前的增长中获益的群体,也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积累资产,以求未来实现脱贫致富。我们赞赏并支持中国作为主席国,推动G20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发起支持非洲及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方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包括流行性疾病和其他全球性公共健康风险(如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抗生素耐药性等),武装冲突和强制性移民,以及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等。

八、国际经济治理领域。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完善和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在此过程中,各与会国际组织欢迎中国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全球性挑战、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协调行动需要全球性治理和称职、有效的全球性机构。

我们重申保持一个强劲、以份额为基础、资源充足的IMF的承诺。我们支持IMF充分准备好在当前不确定性突出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履行职责。今年得以落实的2010年改革方案是IMF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显著增加了IMF的核心资源,也更好地反映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日益上升的地位,改善了IMF的治理结构。超过6个百分点的份额被调整到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并从份额高估国家转移至份额低估国家。我们期待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包括形成一个新的份额公式。我们重申,份额调整应提高有活力的经济体的份额占比,充分反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因此可能的结果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整体提高。IMF将继续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以IMF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包括与区域安全网开展更为有效的合作并完善贷款工具。我们支持研究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范围,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韧性。我们期待世界银行根据2015年世界银行年会达成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施股权审议的结果。

我们一致认为,此次圆桌对话会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为加强中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联系,深化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沟通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我们一致同意推动圆桌对话会常态化、机制化,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再次举行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