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人孩子背后的心理原因及应对办法
无论孩子有什么苦衷,打人终究都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用暴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首要任务就是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那么,爱打人孩子背后的心理原因及应对办法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第一个原因: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打人可能孩子对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得不好,对别的孩子心存戒备,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与亲子依恋有关。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便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办法:
做父母的可以经常与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加强亲子联结。妈妈应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比如妈妈可以经常做一些小点心邀请其他小朋友和家长到家里来做客,给孩子创造与小朋友和妈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漂亮的小贴纸,让孩子带到幼儿园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让孩子赢得其他小朋友的热情拥护,得到别人的信任,他自己本身也会增加更多的自信,安全感也就强了。孩子变得自信,很有安全感,那么他对小朋友的戒备心理会逐渐放开,就会愿意主动去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会懂得感受分享的快乐。
第二个原因:外界的影响引起的侵犯行为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经验,而愤怒往往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孩子的愤怒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愤怒的来源都有哪些呢?谐相处的机会。
一、遭受他人的攻击或者烦扰
有的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不断的扰乱他的游戏或者阻碍了他的活动。比如:宝宝正在拿个小盒子玩,那其他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小盒子里放珠子,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想法。这个时候他就会对小朋友非常的不满,他一着急就会大声呵斥对方,但人家不听,他大声呵斥也不管用,一着急就会动手打人了。那其实孩子本身的想法是没有错误的,他只是不想其他小朋友打扰自己做游戏。但是他因为还无法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出现了不好的打人举动。
办法:
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家长要教会他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在和别人反生冲突的时候怎么来协调和妥协,如何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想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动手就打人。
比如人家往他盒子里放东西,他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对他说‘我不喜欢你往盒子里放这些东西,我是想用这个盒子放积木。”
要告诉孩子,你不和对方说明白,即使你打了她也无法解决问题啊,而且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你打的时候对方会疼啊,那如果妈妈不喜欢你做什么事情,我不和你说明白,直接就打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妈妈这样解释,孩子就会逐渐明白,生气的时候可以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用行动伤害别人。
当然要达到让孩子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每个孩子的心智成长程度不同,所以妈妈们也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二、遭受挫折
有一些孩子,在想买什么东西,或者想做一些事情,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他这种打的行为是因为别人阻碍了他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想要做的事情,遭遇了挫折。挫折必然导致侵犯打人的行为。因为当孩子遇到无法达成的愿望时,情绪无法控制,直接就用了打人的本能反应。
孩子之所以敢动手去打父母,往往是平时过于满足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要求,或是不合理的要求,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处处宽容,甚至孩子随意打骂父母。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稍有不满就伸手打父母,父母却从来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指头。孩子和家长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想方设法送到他们的身边……渐渐地孩子从小在家中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变得自私欲膨胀,丝毫不懂得感恩;还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办法:
要改变这种现象,父母首先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父母不要对子女有过高的要求,孩子所犯的大小错误,尽量平和的来解决。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溺爱,不要因为孩子考试得了一百分,钢琴过了几级,就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袒护孩子的种种缺点,包括喜欢动手打人,辱骂别人。天长日久,孩子的心理就会扭曲,只要我达到了父母的要求,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当孩子试图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发泄内心的焦虑、愤怒时,父母必须尽快制止其暴力行为。你可以用平和但坚决的态度告诉他:虽然我们能理解你现在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企图以动武解决问题的方式。记住:你的话语要尽可能简洁,语气虽然不瘟不火,但是态度要坚决。
如果已经发生了打父母的情况
1.首先要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可以先抓住孩子的手,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或者给他发泄愤怒的环境,给孩子诉说自己不满的机会,父母静静倾听不插嘴;或者给他自己发泄情绪的时间,让孩子有冷静的空间,平复此刻激动的情绪。父母跟他相隔避免被他攻击的距离。等孩子的情绪完全发泄完,在跟他进行沟通。
2.当孩子出现攻击家长的行为时,家长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我很疼”、“我很生气”,家长表现出非常痛苦的表情,也会让孩子感受到打人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危害性,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自责感。
3、如果孩子停止下后,要跟孩子说明这样做的危害性,让他对父母道歉,并且表示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三、对攻击行为的模仿
比如有的人喜欢孩子的时候,喜欢捏脸颊,而这种行为会被周围的大人默许,那么孩子长久时间就会觉得捏脸是表示友好,对待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也许是表示友好,却会没轻没重的就打了别的孩子的脸。
有的家长呢,有暴力教育的倾向。一个孩子所尊重的人表示出了攻击行为,将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儿童期曾经受过家长惩罚的人,长大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的暴力倾向会传给下一代,称之为“家庭暴力社会遗传”。
中国父母习惯于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对待,所以,打骂、体罚子女等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俗话说:“种瓜得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必然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长此下去,子女的报复心理就会产生,到一定的年龄,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不满意时,就会反过来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
办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以自身的行为对子女进行教育。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杜绝体罚等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所以你的行为模式也关系下一代的幸福。打骂不是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手段,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你是在人为地给自己与孩子之间制造距离,制造隔阂,让你和孩子之间越走越远。如果你还爱你的孩子,那么记住,爱是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理智和责任,而不是棍棒和拳脚相加。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爱打人孩子背后的心理原因及应对办法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安全的知识。请您多多关注吧!
上一篇: 面部单个创口长度多少可定为轻伤
下一篇: 肢体损伤面积多大为轻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