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数字出版

科普小知识2022-06-23 07:04:26
...

数字出版专业是建立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型应用性学科,也是当今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媒体融合是平面、影像、网络等在数码技术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该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较为宽厚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及科学知识,熟悉我国编辑出版的法规与政策,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在网络传播、出版、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军队等行业与部门,从事书刊策划、编辑、发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学科概念


数字出版

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指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手机出版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为传统数字出版转向智能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标杆,也是传统数字出版通过移动网络、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基础,结合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流媒体、云存储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整理、优化、加工原有版权内容的一种出版形式,为用户主要呈现的方式为手机app(软件应用)。

它更加强调内容的移动化、数字化、生产模式、运营管理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手机出版在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是目前传统出版社、传统数字出版、传统辞书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2、发展战略

数字转型


数字出版

大力推动书报刊出版单位采用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出版流程;切实加快出版资源数字化工作,抓好存量资源整理,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存储;积极探索出版资源数字版权授权解决方案;鼓励传统出版单位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支持传统出版单位设立完全市场化的数字出版公司,尽快做大做强,成为数字出版龙头企业。

音像数字

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鼓励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与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及硬件制造商进行全方位合作,拓展新业态。

数字改造

推动传统印刷复制企业积极采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改造印刷生产流程和设备,大力发展数字印刷,提高对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给能力。

创作研发

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充分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研发网游动漫精品,提高国产网游动漫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网游动漫知名品牌,提高市场运作能力;组织实施民族网游动漫海外推广计划,大力支持国产原创网游动漫产品开发海外市场。

加强建设

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程中的数字化项目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支持和鼓励出版单位、数字化公司承担和拓展数字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积极支持“农家书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高度重视数字阅读,拓展全民阅读的空间;加快全民阅读工程指导性网站建设;积极开发盲文有声教材和读物;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民文出版物传播范围。

加快建设

加快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和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等数字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国家重点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库,扶持企业建设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数字出版软件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研发为主的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加快数字出版领域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扶持以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数据库出版等为主的数字出版项目;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纸、终端阅读器等新产品、新载体的研发和应用。

推进工作

坚持“基础、急用”标准先行的原则,尽快制定各种数字出版相关的内容标准、格式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管理和服务标准,完成数字出版、移动出版等相关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制定,在生产、交换、流通、版权保护等过程中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数字出版业标准化体系,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推动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数字出版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批核心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国际知名的相关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支持进入*数字出版基地的企业开展互联网出版业务。

支持活动

支持民营新技术公司研发基于不同传输平台和阅读终端的游戏、动漫、音乐等数字出版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建立数字出版企业评估体系,对长期从事数字出版活动且出版导向正确、技术实力雄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经营业绩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建立健全互联网出版准入退出机制,完善准入退出评估标准。

国外市场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借助网络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和无国界特性,加快推动优秀出版物通过数字出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中国出版的传播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重点扶持和培育在“走出去”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和示范单位,对切实跨出国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予以资金资助、税收减免和其他奖励。

3、专业特色

数字出版专业把传统平面新闻媒体与以新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传播、数字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当中。数字出版专业以网络数字媒体编辑及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包括流媒体的编辑与传播、数字报纸、电子杂志、手机视频编辑、移动采访平台等应用教学及研究。

4、培养要求


数字出版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数字出版和计算机的基本技术,受到数字出版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实际能力。

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字出版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了解数字出版专业发展动态;

3.了解网络与数字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5、主干课程

图书出版史、网络传播、数字书刊编辑学、数字出版技术、编辑出版概论、网页编辑、多媒体编辑、出版法规与版权贸易、媒介经营与管理、社会学概论等。

6、开设院校


数字出版

北京印刷学院

曲阜师范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武汉大学

中南大学

湘潭大学

四川传媒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西安欧亚学院

7、相关报道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必须大有作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据人民网2017年7月17号报道,“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在第七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论坛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成为整个新闻出版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围绕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话题,业界人士展开讨论。

顺应融趋势

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出版与互联网正在由相加走向相融。作为新闻出版行业高校,北京印刷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也正在由服务传统出版业向服务现代出版传媒业转变。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刘超美介绍说,该校把培养数字出版应用人才作为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该校“四个融合”的做法,带给业界不少启发。

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方面,北京印刷学院敏锐地捕捉到业界需求,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开办数字出版专业,2010年开始培养数字出版方向研究生。在内容、技术与艺术融合方面,该校形成了数字化人才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格局。2016年,该校成立新媒体学院,旨在打通专业设置壁垒,探索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的新路径。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方面,该校形成本科生“3+1”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理论基础课程,最后一年进入出版单位实习实践;“双证制”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诸如编辑资格考试、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培训及考试鉴定,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无缝接轨。在学校与企业融合方面,该校推行本科层面和硕士层面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聘任高水平专家与该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引导学生参与双创项目与实培项目。

出版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数字出版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数位出版联盟理事长、*电子书协会理事长赖洋助将其总结为6点:数字应用能力,鉴赏文、图、影、音能力,逻辑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

赖洋助还介绍了*师范大学的做法:降低专业必选修学分,创造跨域学习环境;厚实基础能力,培养运算思维与程式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动手做,整合所学知识。

联结产学研

孕育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传统编辑出版队伍基本上还没有完成数字化转型,技术素养的严重缺失将成为融合发展的瓶颈。”郝振省表示,出版单位要尽快用数字出版技术把自己武装起来,“早武装早受益,晚武装就被动。”在他看来,就出版单位转型升级来说,编辑这一核心生产力的转型是最根本的转型。

面对出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产品形态、产业模式不断改变。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过程,也是很多高校逐步摸索的过程。

谈及今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构想,刘超美表示,首先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内容创意能力。为此,该校将成立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构建大出版、大文化、大编辑学科背景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能力,下一步该校将加大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力度,如设立国际出版专业方向,加强国际版权经理人的培养以及开展国际课程认证,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合作以及在国外建立出版教育研究机构等方式,加大与国外数字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最后是着力打造融媒型数字出版应用人才,该校将与郑州报业集团合作,打造第一个高校“*厨房”教学实践系统,构建媒体融合的业务、技术、空间平台,探索策划、采访、编辑分发的仿真环境。

据英国英捷特集团中国区总裁孙赫男观察,数字出版人才的行业需求已经从原生态数字出版人才转向全面融合型人才。融合型人才即具有技术理解力和技术自信心,具有行业专长,能够面向行业和社会服务,能进行内容策划,是擅长内容运营的人才。她也由此提出数字出版人才的“3C”培养模式,即校园(Campus),训练与出版技术相关的主要实践性技能;课程(Course),按照不同的集中主题,训练问题解决能力;俱乐部(Club),高级管理层知识分享和成员沟通渠道。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各方参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表示,除了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实训基地相结合也很重要。他说,在融合发展时代,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需要兼顾,两者都需要加强学风建设,保持严谨、务实的学风是各类人才成长的基础,尤其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

上一篇:何晴

下一篇:王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