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兼斌
金兼斌,浙江诸暨人,生于1968年7月,博士,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教育背景
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991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获得工学士学位;
1992年7月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
1997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
1998年1月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
2、工作履历
学术工作履历
1992年8月-1998年1月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
2001年9月-12月赴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系合作研究(高级副研究员);
2001年8月-2007年12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副教授(2002年底晋升)
2006年5月—2007年1月,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7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008年11月至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
管理工作履历
1992年9月至1997年12月,清华大学中文系辅导员、学生组长,人文学院学生组长;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组长;
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院党委委员,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2009年12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3、学术兼职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Observatorio(OBS*)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AssociatedEditor)(http://obs.obercom.pt/index.php/obs)
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刊物编辑顾问委员会(EditorialAdvisoryBoard)委员。
《传播与社会学刊》、Technovation、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等海外学术期刊审稿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教育技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特邀审稿专家。
4、社会兼职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
5、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新媒体使用与效果;内容出版;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6、研究概况
《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清华大学985二期专项,2006年12月-2008年6月,专项负责人;
《面向WEB的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金号60933013),课题负责人之一,2009年11月-2012年12月;
《社会网络中的舆情演变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一般项目(基金号11BXW018),课题负责人,2011.5.30-2014.5.30。
7、奖励与荣誉
2010年(第12届)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
《传播学研究方法》,2010年再次复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与实践》,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第8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传播研究典范及其对我国当前传播研究的启示》,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年9月。
8、学术成果
近年主要中文期刊论文
金兼斌(2011).社会性媒体传播秩序问题探析.新闻实践,2011(9):58-61.
金兼斌,刘于思(2011).网络舆情监测的方法与应用:指标体系与内容甄别.见:李建盛,陈华,马春玲主编,《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1)》.北京:人民出版社,250-267页。
金兼斌,廖望(2011).创新的采纳和使用: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88-96页。
金兼斌,廖望(2011).数据诚信:亟需斩断商业利益链.网络传播,2011年第5期,22-24页。
金兼斌(2010年12月16日):发挥网络公共空间宝贵的“自组织”潜力。《人民日报》(观点版)。见: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3498720.html#
金兼斌,李先知(2010):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电视研究》2010年7月(总第248期),9-11页。
金兼斌(2010):,《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5-11页。
金兼斌,徐晓莉(2009):“统计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以纸媒为例”,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金兼斌,廖望,杜江(2009):“网络广告的格局演变与发展方向”,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年12月号,120-122
金兼斌,杜江,廖望(2009):“他者的视角:西方媒体的态度与倾向”,网络传播,2009(11),46-47
金兼斌(2009):,《网络传播》2009年第9期,页30-31.
叶韵芝,金兼斌(2008):,见:杜骏飞主编,《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1),页123-137.
金兼斌(2008):,《全球传媒学刊》,2008年10月(总第3期),网络版地址:http://foton.qeaz.com/qinghua/uploads/200811071607172.pdf
金兼斌,徐晓莉(2008):,《互动行销》,2008年10月,页17-19。
金兼斌(2008):,《传媒透视》,2008年11月,页14-15.
金兼斌(2008):,《传媒透视》,2008年10月,页14-15.
金兼斌(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页52-58.
金兼斌(2008):,《传媒》2008年4月号(总第108期),11-13页。
金兼斌(2007):,《广告大观》(综合版12月号,总第202期),页125-127。
金兼斌,祝建华(2007):,《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11页。
金兼斌(2007):,《河南社会科学》,15(4):118-121页。
金兼斌(2007):,香港:《传媒透视》2007年09月号,页4-5。
金兼斌(2007):,香港:《传媒透视》2007年06月号,页8-9。
金兼斌(2007):
金兼斌(2006):〈大众传媒中的大学形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页27-32页。
金兼斌编译(2006):,《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十期,页64-67。
金兼斌,吴科特(2006):,《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4):8-13页
金兼斌,谭晓,熊澄宇(2006):,《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年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编),90-96页
金兼斌(2006):,《广告大观》(综合版5月号,总第152期),页46-47
金兼斌,吴科特(2006):,《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4月看,页20-21。
金兼斌,吴科特(2006):,《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1-2月合刊,页32-34
金兼斌(2006):,《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1-2月合刊,页35-36
金兼斌,王珊珊(2005):,《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页76-80
金兼斌,吴科特(2005):,*:《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2005年9月号,第四十三卷,第一期,页109-117
金兼斌(2005):,《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页86-88
金兼斌(2004),,《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页53-61
金兼斌(2004),,《中国出版》,2004年12月,页45-47
金兼斌(2004),,《中国编辑》,2004年第2期,页9-12。
金兼斌(2003),,《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页75-79。
金兼斌(2002).,《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页82-88。
金兼斌(2000),,《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页45-46。
金兼斌(1999),,《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2期,页11-23。
金兼斌(1998),,《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3期,页24-33。
英文期刊论文
Jin,Jianbin(2008).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medialiteracyandnewmediause.MediaAsia,35(3),155-159
Jin,Jianbin&Cheong,AngusWengHin(2008).Measuringdigitaldivide:TheexplorationinMacao.Observatorio(OBS*)Journal,2(3),259-272.Onlineavailable:http://obs.obercom.pt/index.php/obs/article/view/186/194
Jin,Jianbin(2007).BlogginginChina:Abriefre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aandCulturalPolitics,3(1),94-98
近年中英文会议论文
Jin,Jianbin(2007).Thestickinessdeterminantsofblogging:Fromtheperspectiveof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he57th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CreatingCommunication:Content,ControlandCritique.SanFrancisco,USA,May24-28,2007
Jin,Jianbin(2005).ExploringthepredictorsofInternetpenetra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Aregionallevelanalysis.The7thIIASA-TITechTechnicalMeetingonAnElucidationoftheRoleofInstitutionalSystemsinCharacterizingTechnologyDevelopmentTrajectories,September18-19,2005,IIASA,Laxenburg,Austria
Jin,Jianbin(2004).Asecondlookofglobaldigitaldivide:Measurementsandimplications.4thIIASA-TITechTechnicalMeetingonAnElucidationoftheRoleofInstitutionalSystemsinCharacterizingTechnologyDevelopmentTrajectories.IIASA,Laxenburg,Austria.May2-3,2004
Jin,Jianbin(2004).Buildingasustainableharmonious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AnexploratorystudyofSARSperiodexperienceinBeijing.The54thAnnu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CommunicationinthePublicInterest.NewOrleans,May27-31,2004
Jin,Jianbin&KeChen(2003).Thedeterminantsofonlineadvertisingeffectiveness.3rdIIASA-TITechTechnicalMeetingonAnElucidationoftheRoleofInstitutionalSystemsinCharacterizingTechnologyDevelopmentTrajectories,21-22September,IIASA,Laxenburg,Austria.
JinJianbin&XiongChengyu(2002).DigitaldivideintermsofNationalInformatizationQuotient:TheperspectiveofMainland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DigitalDivide:TechnologyandPoliticsintheInformationAge,22-23August2002,HongKong.
Jin,Jianbin(2000).SomeKeyConceptsandIssuesofInternetCulture.第二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2000年11月23日,深圳
Jin,Jianbin(2002).TheConceptionandMeasurementofScientificLiteracy.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forScienceEditors:GlobalScienceCommunicationintheNewCentury,August24-28,2002,Beijing
金兼斌(2002).。中国科技新闻学会2002年年会,2002年8月,大连。
祝建华,金兼斌(2002)。,2002中欧信息社会论坛:“数字图像与视觉艺术”北京国际会议,2002年4月12-14,北京。
金兼斌(2001),,中华传播学会2001“华人社会的传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7月3日-5日,香港。
其他期刊文章
金兼斌(2006):,《网络传播》,2006年第6期
金兼斌(2006):
覃川,金兼斌(2005):,《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第5期,页17-20
金兼斌,苏楠,张祎嶤(2005):,《网络传播》2005年第6期,页14-15
金兼斌,李舒亚,王珊珊(2005):,《网络传播》2005年第4期,页46-47
金兼斌(2003):,《中国研究生》,2003年01期,页35-36
专著
金兼斌(2002),《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金兼斌(1999),《技术传播:创新扩散的观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编著
金兼斌(2010)(主编).《2009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译著
罗杰?维曼,约瑟夫?多米尼克著,金兼斌等译(2005),《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安德斯?汉森等著,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2004),《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北京:新华出版社
章节撰写
AngusCheong&JianbinJin(2009).Theevolvingpatternofdigitaldivide:Aninvestigationofindividuallevelofdivides.G.Cardoso&A.Cheong(eds).WorldwideInternet:Changingsocieties,economiesandcultures.Macau:UniversityofMacau.Pp.129-145.
CharlaGriffy-Brown,BingZhu,JianbinJin(2009).InformationTechnologyandChangingInstitutionalSystemsasTheyShiftfromanIndustrialtoanInformationSociety:AnInitialComparativeAnalysisoftheUSA,Japan,andChina.M.V.VanGeenhuizenetal.,(eds).TechnologicalInnovationAcrossNations,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2009,pp.95-119
金兼斌(2007),,见:崔保国主编,《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353-363。
熊澄宇,金兼斌(2005),,见:崔保国主编,《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361-370。
金兼斌(2004),〈如何得出科学结论——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见:李彬,王君超主编,《媒介二十五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页232-246。
金兼斌(2003),,见: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编,《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页69-9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