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医学论坛报

科普小知识2021-09-09 07:32:48
...

《中国医学论坛报》创刊于1983年7月10日,由*卫生部与美国Arthur.M.Sackler基金会合作创办。她是一份面向全国200万医师的专业性报纸,以循证报道方式,客观、及时反映国内外临床医学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提供最新医学资讯及临床问题解决方案,倡导学术争鸣,为中国医师传递高质量的医学信息。

中文名:中国医学论坛报

创刊时间:1983年7月10日

行业类别:媒体./出版

性质:周报

发行量:目前每期15万份

1、简介

《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创办是*卫生部和美国ArthurM.Sackler(赛克勒)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之一。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每年一次的“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评选活动已历经20届,共有16个专业57位中青年医师获奖。促进了中国医师与国际医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友谊。《中国医学论坛报》被认为是一份“文章质量高、版式印刷精美、选题贴近临床、实用性强”的医学专业报纸。

2、历史


中国医学论坛报

1981年,针对中国综合性大学缺乏家政系(营养系)的问题,美国赛克勒基金会的创办人赛克勒博士在中国天津举办了国际营养会议,希望强调科学营养和预防疾病的理念。也就在那一次会议上,学医出身、英语又好的胡启民给赛克勒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赛克勒先生出资筹建《中国医学论坛报》时提议胡启民出任总编辑。

经过近3年的筹备,1983年7月10日,在卫生部和美国赛克勒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学论坛报》创刊号正式出版。四开八版,半月刊,发行量6000余份。报纸主要介绍国外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

1984年报纸由半月刊变为旬刊,随后发展成周刊。发行量增加到1.7万份。

1991年,报纸与《医药信息报》合并为《医药信息论坛》,1994年恢复为《中国医学论坛报》。

1991年7月4日,报纸改为四开16版,仍为周刊。这个时期的报纸增加了5个专刊,并聘请各学科专家来主持,发展为“专家办报”。《消化专刊》、《循环专刊》、《肿瘤专刊》、《呼吸专刊》、《感染专刊》分别由王宝恩、顾复生、孙燕、朱元珏、田庚善教授主持。

1999年,《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域名注册。

2001年,报社开始与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合作,同期翻译并刊出其中文版摘要和部分文章全文。

2006年1月,报纸扩至40版。

2007年,全新改版的《中国医学论坛报》扩至44版,新创办了《循环周刊》和《疾病周刊》两个子周刊。

2008年,报纸再度改版,又增设了《肿瘤周刊》和《消化周刊》,并扩至48版。

3、主要内容

报道的内容主要是:面向国内200万医生,报道国内外医学科技新闻,最新医疗动态、卫生医疗领域突发事件的跟踪报道及深度报道,临床常见、疑难病症的诊疗指南,报道医生最关注的社会、心理问题等。

4、定位


中国医学论坛报

1983年7月10日创刊伊始,《中国医学论坛报》就将自己的读者群定位在中国数以万计的医药工作者身上,始终以提高读者业务水平,更新其业务知识,开阔其眼界为己任。向读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国内外医、药学重大新闻、最新进展、科研动态、先进临床经验和国家医药科技发展和管理政策、经验等信息,是报纸坚持不渝的方针。

5、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已在各级医药工作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成为临床医生可依赖的良师益友,为中国的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6、版面设置

该报2007年进行了全面改版,扩展到4开48版;分为循环周刊、肿瘤周刊、消化周刊、新闻综合周刊、新英格兰周刊,目前为周报,每周四出版,彩色胶印,发行量覆盖全国,达15万份。

7、优势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底,全球著名的IMS调查咨询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读者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医学论坛报以覆盖率广(92%的知晓率、85%的阅读率、占医学报纸阅读量的52%)、“前沿”定位清晰(63%的医生因其“前瞻性”而阅读、96%的医生从其获得学科新进展)、专业性强(48%的医生视其为首选的医学类报纸)、信任度高(可信度评价得分最高、86%的医生认为《中国医学论坛报》最能为其临床工作提供支持)等而成为医生首选的专业性报纸,极具核心竞争优势。

8、荣誉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开展、42家行业报纸(包括6家医药保健类报纸)参加的2005年全国行业报纸质量检查中,获得了综合评比总分第一名、文字编校质量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