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值不值 这是一个问题
摘 要:大学生读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可以体现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工作与生活,更体现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应该动员社会资源来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到乃至超过gdp的4%。高校应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绩效考核,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学生不能以短期的知识货币化程度来判断读大学值不值。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志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财政教育经费;正向激励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千军万马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家庭和社会也千方百计调动各种资源支持与帮助青年学生“鲤鱼跳龙门”,梦想成真。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千百万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来,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期的过去,刘易斯拐点渐显,造成劳动力短缺,行业工资趋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缩小、趋同甚至倒挂。虽然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仍可能会对读大学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1]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11日的青春热线专栏,提出了“读大学到底值不值”的话题。在校大学生“省吾身”逛服装专卖店了解到店员月入六七千元,而大学毕业的师哥师姐工作起薪也就2000元左右。于是“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想让自己像之前一样静下心来学习,但又会觉得不甘心、不服气,甚至很委屈。是不是我想得太简单?是不是哪里想错了?” 便写信向青春热线求救“请告诉我还是学习最重要吧,我也不想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把学习耽误了,让自己悔恨一辈子。wWw.11665.COm”
省吾身是从大学生读大学这种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是否递增的经济视角提出的问题。咨询员则是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心理视角进行解答。而且也仅仅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因此读后感觉意犹未尽。我觉得读大学值不值?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真问题,不是伪问题。应该从经济视角正面回答,并且还应该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分析阐发。
《经济参考报》2010年11月22*发一篇深度报告“警示与奋起:中国自主品牌忧思录”。其中举例:美国52席,欧洲41席,日本和韩国7席,中国0席—— 这是《商业周刊》最新出炉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榜”席次统计。美国360美元,德国、韩国和日本46.46美元,中国6.54美元—— 这是研究人员对苹果公司的一部iphone4手机实施的利润拆解。酸楚的数字发出警示:在围绕品牌展开的竞逐中,中国历史性地落后于美欧老牌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一些亚洲近邻和新兴国家。这种状况有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但我们必须承认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民素质。以理念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特征的国民素质。欧美日韩的高等教育已经跨过了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国民即使成不了杰出创新人才,也会成为杰出创新人才产生的土壤。高素质的国民成就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有价值的品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因为创新瓶颈的制约,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价值的品牌,所以在地球村里“买啥啥贵,卖啥啥贱”。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成了我们的“苦笑曲线”。*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焦虑地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以提出“钱之问”引发教育改革创新讨论的钱学森,也曾在1989年第7期《教育研究》,发表“要为21世纪*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宏文,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尽管现在还看不清21世纪的事,但回顾总结历次产业革命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有一点是十分清晰的:对劳动者教育文化水平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因此 “要求全体人民都受大学教育”。我国目前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距离普及化还有相当的距离。怎么能让青年学生觉得读大学不值!
2010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文章《来自中国的新挑战》中说:“未来美国所面对的中国挑战,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中国正投放巨大资源于教育事业。我们的观点是中国非常擅长生产低端商品,而美国则将重点放在制造高端产品和服务领域。因为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将主要精力放在建设有形的基础设施上面。它当时尚无对人力进行投资的迫切需要,整个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生产低劳动力成本、低利润率的产品。只要中国的工人成本低廉、工作勤奋,这就已经足够。而如今,中国正在投放巨大的资源于教育事业,这也意味着中国将要从低端制造转向中端制造,然后到高端制造和服务领域。而这些领域至今尚被视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特权。这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来自中国的挑战。”法里德•扎卡里亚这段话揭示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体现在国民素质上。大学生读大学的人力资本投资递增的收益,可以体现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工作与生活,更体现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早期阶段,物质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财富不平等可以刺激物质资本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由于资本和技能的互补性甚至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促使人力资本回报上升,人力资本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我国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在“十二五”规划实现“转型”,也必然要在提高国民素质上下功夫。而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本边际投资收益,无疑是一种正向激励。
我们不能永远做地球村里的“打工仔”,不能永远是受控于“头脑国家”的“肢体国家”。我们应该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来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鼓励支持青年学生读大学。首先是各级*,在统筹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前提下,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到乃至超过gdp的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早在1993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我国自己的标准4%,也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美日这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美日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特别高吗?还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美国当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9%,日本当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我国当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约合26%。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美国日本这些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2]以上两组数据比较说明,我国是应该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而且是有能力的。只有增加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才能使高等教育这个准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更趋合理,进而相对降低大学生读大学的边际投资成本。同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仿照各地一般用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大学毕业生工作最低起薪。哪怕像“三支一扶”“教师特岗计划”一样,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也要让在校的大学生有一个比较理想的预期。不至于“觉得不甘心、不服气,甚至很委屈”。
其次是高校应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绩效考核。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能一边是没有钱花,一边是胡乱花钱。不减少不挪用有关学生的任何资金,把该给学生的全部发给学生。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学习创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
再次是大学生不能“太简单”,更不能“想错了”。简单地用个案以偏概全来推理得出的只能是偏见:即以短期的知识货币化程度来判断读大学值不值。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志向。即使是只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分析,上大学的好处并不只是体现在找好工作、能挣钱上。有统计研究证明,上过大学的人比较健康,抽烟的比较少、做运动的比较多,而且幸福指数也比只上过高中的要高出许多。如果把见识、修养、心态、习惯认定为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成分,那么,读大学绝对值!
参考文献:
[1] 郭少峰.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差距缩小, 读书无用论又起[n]. 新京报.2010-11-22
[2] 李义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正当其时[n].中国经济时报.2010-7-6
上一篇: 手游玩家对手游付费的想法
下一篇: 小学2019年工会工作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