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镇
大通县景阳镇人民*地处大通县西南部,东连长宁镇,西南与湟中县毗邻、北接黄家寨镇,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2300-2900米。属半浅山、半脑山地区。典型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大湟公路贯穿全境。石英、硅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全镇辖20个村(居)民委员会,98个自然村,5172户、2.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4%,在汉、回、土、藏、蒙古五个民族中,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2%,属多民族聚居区,总耕地面积51457亩。
中文名:景阳镇
行政代码:630121106
身份证前6位:630121
长途区号:0971
邮政编码:810000
隶属政区:大通县
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106.4km2
人口数量:约2.81万人
1、地方简介
景阳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0千米。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等民族。面积54平方千米。辖后山、甘树湾、苏家堡、山城、土关、什家、大寺、小寺、寺沟、大寨、小寨11个村委会。1954年建苏家堡乡,1956年改为景阳乡,1958年为景阳公社,1984年改为景阳镇。
2、行政区划
景阳镇区划
景阳镇
630121106001121景阳社区
630121106200220大寺村
630121106201220小寺村
630121106202122甘树湾村
630121106203220后山村
630121106204220山城村
630121106205220什家村
630121106206220寺沟村
630121106207121苏家堡村
630121106208220土关村
630121106209220大寨村
630121106210220小寨村
630121106211220哈门村
630121106212220金冲村
630121106213220兰冲村
630121106214220龙泉村
630121106215220泉头村
630121106216220上岗冲村
630121106217220下岗冲村
630121106218220中岭村
3、地方人口
景阳镇人口数据:
景阳镇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900
男7167
女6733
家庭户户数3208
家庭户总人口(总)13814
家庭户男7111
家庭户女6703
0-14岁(总)3801
0-14岁男1963
0-14岁女1838
15-64岁(总)9426
15-64岁男4875
15-64岁女4551
65岁及以上(总)673
65岁及以上男329
65岁及以上女3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526
4、新闻动态
景阳镇:送温暖祝福开斋节快乐
近日,在*开斋节到来之即,为增进节日的欢乐气氛,增加民族团结,体现党和*对少数民族的关心,镇*副镇长吕海顺、包元太代表景阳镇党委和*慰问了*阿訇和广大*群众。
在慰问期间,镇领导向广大*群众祝贺开斋节快乐。并对*各位教职人员和广大*群众,在近几年来,爱国、爱教,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全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强调,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希望广大*群众继续发扬团结务实,诚实守信的大通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对“三农”相关的政策,全身心的投入到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同全镇各族人民一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景阳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5、特色乡村
【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精心打造一村一特色
今年,大通县景阳镇在党政军共建活动中,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以打造鲜明的文化特色为切入点,以培植富民产业为中心点,以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以增加广大群众收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为落脚点,通过推动企业投身农业产业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政军企合作项目,着力建设“一村一特色”共建示范村,努力打造“魅力景阳、最美乡村”。
小寨村:依托刘生兰剪纸艺术和特色文化墙,推介民间文化资源,修建刘生兰剪纸艺术工作室和展览室,积极开发剪纸艺术旅游商品,积极打造剪纸艺术文化特色村,通过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到大型农机具,积极发展机械化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依托有利自然条件发展苗木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大寨村: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招商引资重新启动设施农业园区,园区面积1600余亩,预计投资1.5亿元,发展特色种植、观光采摘、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等项目,实现劳动力转移100余人,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村。
山城村:依托河湟皮影艺术和民间曲艺,建设山城皮影文化艺术广场,扶持民间皮影艺人,成立皮影制作工作室,开发皮影旅游商品,以皮影艺术为文化元素装饰墙体,修建山城剧场,搭建民间戏曲演绎平台,保护和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打造民间曲艺文化特色村。同时利用山城沟扶贫开发整体异地搬迁项目实施的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山城沟特色生态种植养殖业,积极开发乡村体验旅游,促进农牧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目前投资160万元,实施千亩连片牧草种植项目,有效地加快当地农民致富步伐。
6、城镇建设
景阳镇
近年来,景阳镇针对各党支部及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存在的实际问题,按照省市县委的有关会议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围绕“抓三基、强三基”的工作要求,在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上下功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抓好做强“三基”工作的8条措施,并以此推动“三基”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是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
二是坚持选、育、管、用、备并举,努力造就一批优秀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拓宽队伍来源渠道,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生村官、复退军人等群体中培养选拔任用村党组织带头人。按照村党支部书记1∶2、委员1∶1的比例,建立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强化村级阵地建设力度。及时新建和改建危旧狭小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落实党建经费。严格落实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共、青、妇报酬,并逐步提高标准。
四是探索推行农村在职党员、无职党员、老党员、困难党员、流动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双推双选”制度,防止发展党员家族化。
五是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坐班制办公,负责接待村民来访,办理相关村级事务。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设立村民事务代办点,为群众代办相关事务。
六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适应农村建设的“土专家、田秀才”。继续抓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对,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扶持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使资金向实用人才倾斜。
七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村级决策严格落实“三议一表决”工作法,推动村级事务全面公开,健全村级“三资”管理和村财镇管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
八是制定综合考评办法,重点以党建工作和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主要考核内容。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
14世纪,藏传佛教开始向东亚和中亚地区传播。与此同时,青海省和整个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塔尔寺在鲁沙尔镇建立。汉族、藏族、回族、土族人在这里或信奉佛教,或信奉*,或皈依儒道,或拜金拜神,彼此包容、和睦。佛说,“众生皆平等”。塔尔寺,就是坐落在这块“众生平等”的宝地上的一朵美丽莲花。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后,有许多有关他灵迹的传说。据说在他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儿子来信所示,在信徒们帮助下,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该塔一再改建易名,成为现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汉语塔尔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一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塔尔寺初具规模,取藏名“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像弥勒洲寺”。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经二路36号,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06年9月9日落成试开馆,2007年5月1日正式开馆,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共3层,其中1层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2、3层为展厅,开设药物标本、藏医医史、医学唐卡、医疗器械、古籍文献、天文历算、彩绘大观等七个展厅。通过环境重现、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拟等方式手法展出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多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30多位、藏医学特有医学挂图80幅、1300年前传统藏医使用的外科器械180多件、藏医药学代表性典籍1000多部,特别是,馆内永久性展出由当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历时二十七年设计策划,组织400余位藏、蒙、汉、土族顶尖工艺美术师历时四年精心创作完成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卷,该卷长618米、宽2.5米,以藏族传统绘画技艺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宝颜料精心绘制而成,已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通过陈展的藏医药历史碎片,公众可以-青藏高原遥远的文明之光,感悟弥足珍贵的藏医药文化,领略高原西部的古风遗韵,欣赏绚丽壮美的彩绘大观。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展示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藏医药发展进程物证、珍贵文物和藏族文化艺术彩绘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医药博物馆。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支持,旨在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展示藏医药辉煌文化,重现藏医药发展历史,抢救即将湮没的藏医药文化遗产。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业单位。承担着青海全省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陈列展览等工作。
青海省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
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曾获得第五届(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提名奖。
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藏品中的裸体人像壶,造型奇特,器物的正面浮雕彩绘有人体全身塑像。另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绘有3组各5人列队舞蹈的场面,表现了原始居民的舞乐生活。这两件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艺术品,是青海数万件彩陶中的典型代表。
该馆曾举办过《青海历史文物展览》,展出文物1000余件,表现从石器时代至封建社会晚期青海地方历史的发展进程。还举办过《藏汉关系文物展览》、《藏传佛教文物展览》、《历代货币展览》等。《藏传佛教文物展览》曾赴香港展出。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
西宁毛
青海藏羊的毛,色白、丝粗、具有很强的回弹性和光泽度。用这种西宁毛织出的纺织品柔美温暖,大大优于其它地区的毛织品。因而,自古以来很受各族人民和外商的欢迎。
湟源陈醋
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湟源陈醋,又叫黑醋,酸味纯正,清香甜润,质地浓稠,色香俱佳,多吃能增食欲,助消化健脾胃,防感冒,清心解毒。
湟源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湟源县现辖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