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范文:《预算会计和*会计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
-->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预算会计和*会计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功能和局限,并与*会计作出比较,指出*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预算会计; *会计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借鉴苏联预算会计制度建立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加强我国*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及财政部门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改革预算会计制度,构建有效的*会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会计功能是最能代表一种会计模式的本质特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通过预算会计和*会计的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来论证*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一、预算会计的会计功能
会计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问题,即会计信息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规范主要是针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专门针对预算会计的目标发布过任何会计规范。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 61 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各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是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
机关单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提供者、公平分配保障者和公有制度维护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政党机关;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规定为行政单位的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WWW.11665.COm国有事业单位是我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国*当时组建国有事业单位,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大众服务,其活动的性质是非市场导向,资金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强制性征收的国家财政拨款。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规定为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因此,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是本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建立*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建立公共财政*和打造有限*的理念已经渐趋成熟,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理财观念也已经深人人心。这些新变化都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主体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进而对构建我国新的*会计主体理论提出了迫切要求。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会计制度的本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说是为*自身服务的,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对*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而是方便*自身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仍然是一种*对于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是*的自律性财务约束,*是人民的*,*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资金,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公民应该参与监督*。
二、*会计的会计功能
西方国家*会计的主体界定大多采用“双主体”模式,即分别从“组织性质”和“组织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两个层面上界定*会计的主体。一般把前者称为“*主体”即“报告主体”,而把后者称为“基金主体”即“记账主体”。其中报告主体由以基本*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记账主体是由各类具有专有用途的基金构成。美国是西方国家*会计的主流代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 1987 年 5 月发布的概念公告第 1 号《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将*的活动分成*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两种类型,并对*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分别阐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信息需求。
《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型活动的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有三类:一是那些*须主要对其负责的人,即美国公民;二是那些直接代表公民的人,即立法机构和监察机构;三是那些向*提供款项或参与提供款项活动的人,即投资者和信贷者。众所周知,*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事务权力的机关,依法拥有行政权并履行相应的公共管理职能。*为行使其职能,希望能够凭借着国家的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无偿地向公民征收尽可能多的税收,以保证其财务资源的充足,从而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以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对于公民来说,他们必然关心*征收各项税收的合理性以及*对各项税收收入的使用情况。
由此可见,*与公民之间的征税与交税关系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民与*之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使得前者对后者的监督成为必然。而公民对*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预算与会计制度。作为*,必须根据经立法程序确定和批准的*预算来组织各项资金的收与支;而作为公民,也必须根据经立法程序确定和批准的*预算来交纳税收并监督*的受托责任。
由此可见,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是建立在近现代宪政理念下的一种制度构造,这些宪政理念包括:主权在民原则;*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原则;*应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这些是西方国家*和法制原则在*财务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通过我国预算会计和西方*会计在功能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预算会计是一种落后的会计理念,体现的是*监督缺位的情况下*本身自我监督的一套理论和制度,目前我国*预决算报告只是反映*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这些报告反映了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但由于预算会计报告过于简单,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作为社会公众和纳税人,我们无法接触到有关会计报告,即使是*有关部门也只能得到预算、决算等基本的财务信息,无法从会计报告中了解*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进而也无法评价*工作的好坏。另外,从*部门本身来讲,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也只是体现了簿记的作用,没有发挥会计应有的监督作用。我国宪法第 2 条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因此,在我国,将预算会计转变为*会计不仅不存在任何宪法上的障碍,而且相反,这正是宪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发.*会计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刘积斌.西方*与非营利性会计摘译.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3]陈小悦,陈立齐.*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丛树海.中国预算*重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楼继伟. www.51lunwen.com/ *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陈穗红,石英华.美国*会计权责发生制特点与我国*会计基础改革问题研究.2005.5.18.
[7]赵建勇.我国*预算与预算会计改革趋势之我见.经济科学.2000(1).
上一篇: 移动电视设备安装(维护)协议
下一篇: 2014级大学生读书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