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成员用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抵制进口产品不正当竞争的主要行政手段之一。反倾销措施具有形式合法、较易实施、能够有效地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口并且不易招致报复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利益。随着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外反倾销关注的目标。根据wto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对我国生产和出口涉案产品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冲击。
一、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依然严峻
1979年至2004年9月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65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中国约191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世贸组织发布的反倾销统计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新立案的反倾销调查继续呈下降趋势,然而中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就全球贸易而言,按照案件数量衡量,反倾销措施在贸易壁垒中的重要性确实是在衰减,但中国反倾销形势的严峻性却并未降低,这无疑是对国内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场重大考验。
1.三大因素促使反倾销调查频频亮“黄灯”
首先,去年与美欧的纺织品特保争端以签署协议告终之后,美欧纺织企业将更多地借助反倾销手段限制中国同行。wWw.11665.CoM可以肯定的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利益集团对国家政策影响力不减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可能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反倾销及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其次,对华反倾销与反补贴两手段并行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反补贴案件数量与反倾销案件数量大致相当,是各类案件中数量第二多的。且反补贴工具的使用者集中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尽管由于主要贸易伙伴长期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1986年美国乔治城钢铁公司案裁决又确认了美国对非市场经济体出口商品不适用反补贴法的原则,因此中国出口商品迄今遭受的反补贴争端为数极少。但现在,美国等国家开始出现立法准许对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进口适用反补贴法的趋势,其锋芒所向就是中国商品,从而使中国出口商品面临的反补贴争端风险空前提高。
第三,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正在缓慢但持续、不可阻挡地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有加速之势,中国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正在遭受严重侵蚀,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不可小觑
在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娴熟地挥舞反倾销“大棒”,试图遏制“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占有额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压力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国家的“发难”。作为全球使用反倾销措施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动反倾销调查更是“轻车熟路”。据商务部驻印度经商参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7月31日,印度*对我反倾销立案调查7起,主要涉案产品为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车辆零件和可刻录光盘等。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有如触动“多米诺骨牌”,一旦中国某个出口产品在某个国家遭到抵制,很快就会出现连锁反应。2006年,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土耳其先后对中国纺织品提起特保和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产轮胎、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曾多次遭遇同样的情形。
二、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倾销指控的主要原因
1.出口企业缺乏自律,低价倾销客观存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并非空穴来风。多年来,我国进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专业外贸公司和自营进出口企业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出口市场竞相压价,造成出口价格一降再降,最终授人以柄而导致反倾销。香港某刊物对我国160种出口产品的调查中发现,有120种商品价格比应有的价格低20%。由此可见,以低于正常价格向外国销售我国产品的现象的确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其一,出口产品差别化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多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容易形成过度竞争;其二,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产生了负向激励的效果,很多出口企业在出口价格里已经将出口退税等因素考虑进出口成本中去,因而可以有恃无恐地压低出口价格;其三,国内市场容量的增长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急需到国外市场上去“消化”;其四,出口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组织,出口商会的功能尚未健全,对“违规”企业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外国进口商很容易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不断压低我出口价格。
2.国外歧视性反倾销政策
虽然近20多年来,我国在迈向市场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但由于欧、美各国的法律一般都有对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的区别标准,“其主要的一些标准包括:一国货币的*兑换程度;劳资*谈判工资的程度;国家对生产资料、资源配置和所有制的控制程度等等”。一些国家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成本认定适用所谓的“替代国”或“类比国”制度。而在选用替代国时随意性非常大,经常运用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的国家作为替代国。这样认定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的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处于事实上的不可比状态,最终导致中国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做出价格承诺、限制出口数量。如欧盟长期以来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内市场价格不予确认,采用市场经济“替代国价格”来代替我国彩电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欧盟针对我国出口彩电提出反倾销指控为例,欧盟选取了新加坡作为劳动力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参照,并依此确定反倾销幅度。而新加坡人工成本与我相差很大,完全没有可比性,据此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44.6%的反倾销税无疑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3.应诉不力助长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法规定,在被提起反倾销调查时,被控方有申辩权和诉讼权。如果能够积极应诉,尚有可能挽回败局。据统计,在对华反倾销案中,我国至少有一半的企业不去应诉,直接导致了80%反倾销案件的败诉。欧盟对我彩电征收44.6%的最终反倾销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无一家彩电企业应诉。根据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对不应诉企业,欧盟将根据“所能掌握的情况”做出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决定,通常是被征收了最高等级的反倾销税率。这与韩国彩电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韩国三星、lg等企业积极应诉,制定了周密应诉策略,向欧盟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调整了全球市场战略,纷纷到欧盟国家投资设厂,从而绕开反倾销壁垒。
三、应对措施
1.增强国际营销观念,出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以质取胜,提高产品综合竞争能力。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反倾销威胁的双重夹击,出口企业应做好对国内外市场调研工作,优化市场结构,尽快转换竞争方式,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在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汇率上下功夫,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2.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反倾销不是个别企业的事,由于反倾销案件很复杂,仅凭单个企业的力量难以胜任,所以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时,一个行业内的主要企业的联合与某一两个企业单打独斗相比更有效,所以我们要重视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建设。根据国家经济贸易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授予有关行业协会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有关职能及委托有关工作的通知》,反倾销行业协会具备的相应职能有:动员涉案企业参加应诉;组织召开应诉会议;负责本行业产品出口价格的协调,维护出口秩序;参加本行业损害调查等。在对外应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调整出口导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对我国而言,直接投资企业的产品以外国产品名义销售,既可以减少从我国国内出口产品的数量,也可以减轻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而有效地防止国外的反倾销起诉。在这方面,国外企业比我国有经验。韩国三星、lg等企业在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时,积极调整全球市场战略,纷纷到欧盟国家投资设厂,绕开反倾销壁垒。1993年8月,美国柯达公司对原产日本的富士公司相纸提起倾销诉讼,富士公司迅速决定在美国本土建立工厂生产相纸,并于1996年3月投产,富士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反而超过了反倾销诉讼前。可见有效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是应对反倾销的有利武器。
4.大力培养反倾销人才。人才缺乏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贸易保护争端的主要障碍性问题。我国在反倾销应诉时,均聘请外国律师,这不仅要付出高昂的律师费,而且应诉和抗辩过程中往往无法充分反映我方的意图,维护我方的正当利益。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从全国进出口商会、各级经贸委以及律师、会计师队伍中培养懂经济、懂会计、有法律实践经验和外语好的律师人才,以阻止国外对我国不合理、不公正的反倾销裁定。
5.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企业应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强化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意识。近年来,许多国家改变了过去对中国所有企业裁定统一反倾销税率的做法,诸如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部分都以中方应诉企业实际的“生产要素”为基础计算各个应诉企业的“倾销幅度”,欧盟自1998年修改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倾销规则后,也规定在满足一定份额条件后,可以给予应诉企业以“分别的税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诉企业有可能取得一个比较低的税率,而不应诉的企业得到税率往往高于应诉企业。因此,面对国外反倾销指控和调查时,相关的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竞争的激烈国际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反倾销协议.
[2]宋和平.反倾销法律制度概论(修订本)[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3]高永富,张玉卿.国际反倾销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尤宏兵,刘卓林.中国应对倾销与反倾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王世春,王琴华,张汉林.名家论坛——反倾销应对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 关于大学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情况
下一篇: 建筑设计师年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