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科普小知识 2023-11-06 14:41:57
...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第2、3、4、7则选文;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饭疏食饮水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义之与比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引入话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义,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道德的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人们把“义”与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挂钩,比如“利”,比如“君子”,比如“勇”。

这些和义都有着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的理解。

一、仁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第一章

1【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