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各层次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迅猛发展,大部分的论文联盟教育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获得的,显然,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没有平时的积累是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因此,我国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国际准则并兼具国内国外良好执行能力,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会计中介机构组织,同时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各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各个教育层次的界限,明确各个层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体系,实现分层次教学。由于专科层次的会计人才将就业于初级和中级岗位,因此专科层次会计人才培养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专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本科层次的会计人才,而且本科会计人才既可以从事于初级和中级岗位,而且经过培养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专业管理工作中去,因此本科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基础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要将目标定位于培养通用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生层次的会计人才主要定位于高级会计岗位,因此研究生层次会计人才应着重培养其综合素质,除了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其知识领域的扩宽,使其掌握多领域的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其研究能力、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全能型人才。wWW.11665.cOm
二、完善课程设置,使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
构建会计专业学科体系应以会计教育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体系,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共同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提高基础课和其他学科比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对会计职业的变化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应该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经济、金融、管理乃至国际准则等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层面,开拓视野,与时俱进。所以,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当提高基础课和其他学科的比重,加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信息技术的比重,增设世界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并且要增加基础课和其他非会计专业课的课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选修课程,例如中外文学赏析、心理学、伦理学等,扩宽知识领域。
(二)合并一些有重复内容的专业课。首先,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将相关学科有效的进行衔接,归并重复内容,概括提炼知识要点,并比较分析重复学科的侧重点,可以有效地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还可以避免由于内容重复而造成的课时浪费,力求课程内容充实。
(三)增加会计实践教学比重。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使实践教学得到强化。首先,要增加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课时。在讲解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相关学科时,要注重这些学科的模拟实验,要在学校建立模拟实验室保证实验课程的实施。其次,可以在学校多开展讲座、社会调查活动。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扩大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第三,改变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增加学生实习的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学生更认真地对待期末实训。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会计实务大赛、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职业资格和专业资格的考试、电算化和珠算技能比赛等一系列考试或者竞赛。第四,可以聘请在岗的会计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还可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真正的接触到会计实务,了解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差异性,增加工作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四)要选择与国际接轨的权威教材,保证教材内容及时更新。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会计领域的最新准则、处理方法以及法律法规等,使专业知识层面得以扩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教育方法和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使会计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方面提高,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
(一)转变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组织、辅导、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研究不同课程的特点,可以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现场式教学以及分析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采用教和学相结合的方式,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
(二)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将课程的重点、难点以
及实务操作通过多媒体和课件进行讲解,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普及网络实验室以及模拟实训室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网络教学中去,也可以引用多种软件进行教学,还可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学习。此外,可以广泛推行实践教学,加强会计模拟实习,还可建立校外固定的实训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要改革考试*。考试形式方面,可以采用笔试加上论述答辩等方式对学生加以评定,论述答辩可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在考核内容方面,不能仅仅考核书本上死背硬记的理论知识,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这类题目的比例,培养学生论文联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有附加题(选做题),鼓励学生扩展知识层面,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考试分数应当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实验成绩三者结合,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都占一定比例。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师资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要注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所聘请的教师应该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保证会计教育的质量。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加快自己知识的更新,可以到其他高等院校和部门进修,充实自己,掌握会计领域最前沿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学校应多组织本校教师到其他示范高校进行参观学习,实现教师的轮换教学,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活动,多开展优秀教师精品课示范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还可以实行教师的“聘任制”,鼓励教师多获取国家乃至国际会计方面的专业职称,使考核评价与教师职称挂钩。
(二)要注意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加强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交流,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聘请一些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高端人才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会计理论在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还可以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在企业兼职,提高实践水平。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的指导。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使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有效的防止职业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加强道德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如审计、会计职业道德等学科中,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将社会上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典型经济案例进行列举,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坚持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将“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行业准则牢记于心。其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注意多开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例如《经济法》、《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课程,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第三,要切实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自身道德素质,使教师将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带入到会计教学乃至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 2011年巾帼文明岗申报材料
下一篇: 巾帼文明岗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