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1、历史源流
潮州民间有两名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翁仔”(“翁”谈“安”),不仅形容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更赞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土翁仔”,巧夺天工,美妙绝伦。
大吴泥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末年,曾随父亲在江苏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静山,南迁入潮至此定居,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从此此艺代代相传,至明朝中期初步繁荣。清朝乾隆至清末最为鼎盛,1000余人口的大吴村就有泥塑艺人400多人,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研究员罗雨林说:大吴“这段时间(1736至1911)的生产规模、数量,远远超过当时全国最出名的江苏无锡惠山和天津‘泥人张’。”
2、类型
土翁仔
大吴泥塑产品最多的是戏剧人物造型,有一出戏几个人物的,有剧中的一两个主角的。整台戏的称“大斧批”,一两个人物的分“文身”和“武景”,即文人或武将中的老中青男女,都包括生旦净末丑。这些产品,一是供人家厅堂或神像前陈设,称为“翁仔屏”;一是供社团元宵游灯之用,称为“花灯”。它们的身高一般在7市寸至12市寸之间,“花灯”则比此高大得多。
其次是俗称“土翁仔”的玩具型泥塑,有各式各样被称为“喜童”的儿童人物和各种动物造型。其中的鸟兽类还被做成洞箫式吹得响的,俗叫“土唏胡”。
再次是木偶头像。清朝末年,自古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皮影戏(潮人称“纸影戏”),其泥塑头像(俗称“翁仔头”),全部都是“大吴产”。
泥塑产业的兴旺,使大吴村泥塑作坊林立,并涌现一批很出名的“字号”,如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胜记、秀记等40多家。*吉特利美术馆至今仍珍藏着这些字号的300余件泥塑代表作。台北艺术大学雕塑系讲师陈奕恺赞扬大吴泥塑人偶的五官神态、身段肢体或武功姿势等,彰显出主题故事性的戏剧张力,其艺术成就不亚于天津泥人或佛山石湾。
3、传承意义
大吴的泥塑作坊不仅引来四面八方的商人到此采购,而且他们还在浮洋镇开设一条“翁仔街”,“翁仔街”的俗名至今犹存。大吴泥塑起源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大吴泥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一度出现蓬勃发展的光辉岁月,具有较高的的历史文化价值。
4、别称
1.「翁仔屏」:
这是较老一辈惯用的方言说法,「翁」(「ㄤ」)在潮语中是指各种人偶或戏偶,口音上与闽南语中指小人偶的「尪」极为相似;其次「仔」可能和「囝」相同,念做「ㄍㄧㄚ」,原有「小孩儿」或「小」的含意,在此即可搭配说明出泥塑作品的尺寸特徵,事实上大吴村民间陶塑即是以小巧精致而闻名;至於「屏」或「平」,在潮语中念做「ㄆㄧㄢ」,原本是用来指称一幅或一铺作品的计量单位,因为大吴村的陶塑作品,通常是以成对或群组出现的人物为主。
事实上这里的「屏」和潮剧演出的舞台形式相关,尤其是当深入这些作品的题材背景之後,则会发现和潮剧戏出故事有著密切的关系。
2.「浮洋人仔」:
此一称法则流行於潮安县外地,或是距离较远的地方。在此的「仔」,与翁仔屏的仔应该相同,都和「囝」「ㄍㄧㄚ」有关。至於浮洋人仔的「浮洋」,则是潮安县的地名,行政区的等级相当於镇,现今的大吴村即是隶属於浮洋镇内。换言之浮洋人仔所指的作品,就是大吴村所出产的翁仔屏陶塑,而非另有新地区的陶塑工艺。故推测有可能是因大吴就在浮洋镇,所以藉此而得「浮洋人仔」之名。
3.「大吴泥塑」:
这是大陆现代普通话较为常用的名词,虽然明确地指出陶偶塑像的出产地大吴村,但却因此地对「泥塑」和学院派的定义不同,可能会引发误解和歧见。由於在艺术学院派的观念中,泥塑一词有其相当严谨的意义,就现行雕塑艺术的型态之中,可分为「雕刻」与「塑造」两大范畴,至於塑造部份则又包含「泥塑」与「翻铸」两大流程,也就是经由泥胎的捏塑定形之後,还须透过其他的材质将之翻造出来,例如翻成石膏像、金铜像、水晶玻璃或塑钢玻璃纤维等,几乎少有未经翻过的原始土胎,做为作品最後的呈现形式。
是故若不特别说明「大吴泥塑」的别义,一开始就会让读者产生了误解,以为这是直接用土塑造、乾硬成形的作品,例如民间天津「泥人张」和江蘇无锡「惠山泥人」。事实上大吴泥塑并非泥人的类型,是经过低温窑烧处理过後,再重新上色的「彩绘陶」,但在*要如何来为这批潮州民间陶塑定名?为了忠实反映当地的方言,以及作品精巧成对成组的特性,还原其名为「大吴翁仔屏」。
5、传承人
大吴泥塑艺人:吴潘强
名艺人塑造了名艺品,名艺品又催生了代代名艺人,吴潘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吴潘强(1838至1902)捏塑的各种人物、禽兽和虫鱼都很传神生动。他的作品曾于清末时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性“南洋劝业会”上展出并获金奖。他对每个具体捏塑对象只要盯上几眼就能丝毫不差地展现出来。传说某年元宵他为华美乡塘东村沈六爷捏塑名为《骑驴探亲》的“翁仔屏”,摆出来时竟是沈六爷夫妇的模样,乐坏了主人及众乡亲。他为潮州总兵方耀捏像,久久没有出炉,等到方耀对他生气责问时,这一“气”一“责”,他就捏出来了,说是武将生气才有威武。这一来,方耀就很满意了。又有一次,吴潘强为潮州府一位师爷捏像,很快就捏成了。师爷因他很容易就赚了一笔为数可观的工钱,又气又心痛,便推说捏得不像,拒不付酬。吴潘强说不像就拉倒,即把头像带走。隔天,全城咆哮起来,人们却说某师爷的人头装在竹笼里悬在城门上。这位师爷急了,忙带足工钱去找吴潘强把头像赎回来……
像吴潘强这样的名艺人历代都大有人在。抗战胜利后,大吴输送到枫溪陶瓷生产基地的艺人就达100多人,专门前去从事美术瓷制作。近年,大吴仍是人才济济。例如,吴木河曾于1990年7月应邀赴泰国进行泥塑创作表演;吴宜兴能塑捏、彩绘300多种脸谱,他创作的《水浒传》108个好汉脸谱形神各异,无一雷同,曾在北京等地工艺品展览会上大受喝彩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