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城乡
峡城乡位于渭源县城西南部,东接田家河乡、会川镇,北连麻家集乡和临洮县的三甲集乡,南与卓尼,临潭县接壤,西与康乐县隔洮河相望。东西长27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乡*驻峡城村,距县城65公里。峡城乡地处四峡(九甸、磨沟、冶木、海奠)之间,形成天然城池,由次得名。
中文名称:峡城乡
行政代码:621123209
身份证前6位:621123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隶属政区:渭源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甘J
辖区面积:72km2
人口数量:约8600人
人口密度:119人/km2
1、地方简介
峡城乡
峡城乡位于渭源县西南部,平均海拔2400米,2008年末,面积72平方千米。峡城乡辖峡城、康家、大林、门楼寺、脱家山、祁家寨、秋池湾、杨家大庄8个行政村46个社,1924户,8579人。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在校学生1163人,教师73人,乡有卫生院、兽医站、有线电视转播站、广播放大站。境内脱甲山,相传为明末李子成战败脱甲之处。船崖寺奇石嶙峋,山色优美,为旅游胜景。颇有名气的*森林公园"莲花山"仅距峡城乡*驻地30华里,因长期受"莲花山""花儿会"的熏陶,在陇原大地上享有"花儿之乡"的美誉。
2、行政区划
峡城乡区划
621123209201220脱甲山村
621123209202220大林村
621123209203220杨庄村
621123209204210峡城村
621123209205220康家村
621123209206220祁家寨村
621123209207220门楼寺村
621123209208220秋池湾村
3、自然资源
峡城乡为洮河东岸山谷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洮河由东南向西北绕境而流15公里,最高海拔(侯旗大山)3675米,最低海拔(上峡门)1981米。年平均气温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无霜期150天。土地肥沃,植被较好。森林面积30833亩。耕地面积15425亩,粮食作物以小麦、豆类、洋芋为主,经济界作物有胡麻、油菜、当归、党参、红黄芪、食用百合、蔬菜等,此外,还有柴胡、防风等三十多种野生名贵药材,野生保护动物十余种,而且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农业发展
峡城乡
康家村位于峡城乡北面,接邻麻家集镇,气候高寒阴湿,属典型的二阴区。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洋芋、豆类等。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25名。2006年人均纯收入1739元,人均占有粮350公斤。今年来,乡上积极引进新品种,在康家及周边村社建成1000亩无公害标准化夏杂粮种植示范点。为了使示范点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乡上成立了蔬菜种植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会军任组长,并抽调乡村*、农技部门专业人员为成员,切实加强对示范点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为了搞好20亩集中连片点的种植,乡上驻村*和村*多次与农户协商,采取反租倒包的方法,从农户手中租来土地20多亩,转包给农户种植,乡村*、技术员主要帮助解决蔬菜种植中的技术、资金、销路等问题。在种植过程中,县农业局派来的技术员亲自到地头,不厌其烦的向农户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的给他们种植方法。并印发技术资料300多份,对辣椒、茄子、芹菜、番茄、地膜洋芋等各种蔬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作了详细的讲解培训,使农户熟练掌握种植技术。示范点种植12亩地膜洋芋、4亩辣椒、3亩番茄、1亩芹菜均长势良好,前景喜人。在搞好集中连片点种植的同时,结合"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乡上又多方联系资金,引导峡城村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等,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党员赵纪德利用自家园地,种植大棚蔬菜0.6亩,年收入可达1800多元,是种植小麦收入的4陪多。贫困户张荣得种植了地膜辣椒1亩,年收入可达2000多元,加上果园、劳务输出收入,家中3口人今年可望脱贫致富。通过示范点的示范效应和党员、贫困户的带动,全村今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10多亩,按照每亩收入1500元计算,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215元。
5、地方特产
雪山驼掌
雪山驼掌
雪山驼掌是近有名风味佳肴。是用统掌、鸡腿、猪蹄、火腿、鸡蛋、冬菇等多种原料烹制而成的。用高丽糊做雪峰置于盘中,再把煮熟去骨的驼掌切成片放入雪峰之间,人桌,色、香、味、形俱佳。
渭源马铃薯种薯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西秦岭山脉南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交汇地带,该县气候冷凉且南北差异大,北部冷凉偏旱,南部高寒阴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所产马铃薯种薯品质优良,种性强,带病少,异地调种增产潜力大,为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理想区域,是甘肃乃至周边省区马铃薯良种供应基地,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当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这对渭源马铃薯良种繁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时下,走进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主产区会川、五竹一带,放眼望去,标准化管理的数千亩马铃薯良种网棚银波荡漾、碧浪起伏,机械化耕作的种薯大田,垄沟分明,长势喜人,遍野盛开的薯花浓郁芬芳,沁人心脾,成为渭水源头一道靓丽的“特色产业风情线”。渭源县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马铃薯种薯繁育的资源优势。面对新世纪建设现代农业的机遇和挑战,县委、县0按照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突出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上做文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十年前的不足1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40万亩,2010年全县马铃薯总产值达到4.1亿元,占到一产比重的46.38%,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267.43元,点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86%。推进标准化与优质化相结合,坚持以抓好“绿色牌”、“标准牌”为载体,先后完成了“渭源县马铃薯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注册了“五竹”、“渭河源”牌种薯商标,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被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渭源马铃薯种薯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所产种薯远销*、内蒙等10多个省市,年外销马铃薯种薯40多万吨。
渭源党参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是旅游观光、避署纳凉的好去处;渭源县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也是渭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和独特气候特征造就了比较富饶的特产资源:这里盛产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已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千年药乡"之美誉。由于海拔高、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出产的中药材以品质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就有"渭水当归传两广"之说。野生药材多达400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年种植约30多万亩,产量达6万多吨,同时,还种生地、大黄、板兰根、防风、柴胡、甘草、秦艽等十多种名贵药材。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良种洋芋之乡",良种洋芋种植面积30多万亩,产量达60万吨,已成为周边各县和邻近省、市良种洋芋供应中心。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全国独一无二的卧式悬臂木拱桥-----灞陵桥,有葬有商朝遗臣伯夷、叔齐的首阳山,有秦长城,有*森林公园莲峰山等多处旅游景点。除以上三个主要优势资源外,渭源县还出产蕨菜、蚕豆、卧龙头(刺嫩芽)、高原花粉蜂蜜等天然绿色食品。渭源县腐植酸泥炭蕴藏量极大,可生产复合肥,提炼腐植酸钠等多种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渭源县畜产品资源丰富,这里近65万亩的天然草场,大量养牛、羊、马、鹿,畜产品加工前景可观。
6、附近景点
莲峰山
莲峰山
莲峰山位于县城东南34公里处的莲峰乡张家滩与古迹坪村之间,东望陇西、南眺漳县,面积198公顷,海拔2214-2441米。莲峰山地质为砂岩土石山体,系西秦岭地槽地带,山峦起伏,山体陡峻,植被良好,风景优美。莲峰山,因九峰环峙、状似莲花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山林而俗称“马鹿山”。莲峰山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南路上的一颗瑰丽明珠。
双石门
双石门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南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64公里。这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这里拥有11万亩的大草场,山花烂熳、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许多珍稀动物,生态环境优美。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险峰奇石带来的无穷乐趣,而且还可以感受到牛羊成群、牧歌嘹亮的草原风情。双石门入口处在甘川公路旁边,交通便利,同时该景区也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渭源太白山
位于渭源县城西南25公里的杨庄乡,因传说是太白金星修道的仙山而得名。山形险绝,酷似华山,俗称“小华山”。太白山一峰独耸,系云摩天,众山环拱,与露骨山遥相呼应。山势“海拔三千三,离天三尺三,不知路多远,八十一转湾”。游人来至山前,往往先到接引殿,以请接引菩萨“通报”玉皇大帝及各路神仙,再沿右侧的大干沟或左侧的小干沟拾级登山。干沟并不干,沿沟到处溪流淙淙。从山下仰望,殿宇呈瑞,茂林修竹,悬崖峭壁上飞濂挂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