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桂乌口树
灌木或乔木。叶纸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圆状倒卵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5-1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渐尖或骤渐短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有柔毛,上面中脉常凹下,侧脉5-10对;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长5-8毫米,基部合生。花序长2.5-5厘米,径4-6厘米,三歧分枝;花序梗较短;苞片和小苞片钻形。花梗长2-5毫米或近无梗;萼筒陀螺形,长约2毫米,萼裂片长约0.5毫米,三角形;花冠白或淡黄色,冠筒长2-2.5毫米,喉部有柔毛,裂片5,长圆形,长约5毫米,花时外反;雄蕊伸出;柱头伸出;子房每室1胚珠。浆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萼宿存;种子1-2。花期4-12月,果期5月至翌年1月。
中文学名:假桂乌口树
拉丁学名:Tarennaattenuata(Voigt)Hutchins.
别称:树节
拼音:jiaguiwukoush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龙胆目
科:茜草科
属:乌口树属
1、别称
树节
2、形态特征
株:灌木或乔木。
叶:叶纸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圆状倒卵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5-1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渐尖或骤渐短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有柔毛,上面中脉常凹下,侧脉5-10对;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长5-8毫米,基部合生。
花:花序长2.5-5厘米,径4-6厘米,三歧分枝;花序梗较短;苞片和小苞片钻形。花梗长2-5毫米或近无梗;萼筒陀螺形,长约2毫米,萼裂片长约0.5毫米,三角形;花冠白或淡黄色,冠筒长2-2.5毫米,喉部有柔毛,裂片5,长圆形,长约5毫米,花时外反;雄蕊伸出;柱头伸出;子房每室1胚珠。
果:浆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萼宿存;种子1-2。
灌木或乔木。叶纸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圆状倒卵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5-1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渐尖或骤渐短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有柔毛,上面中脉常凹下,侧脉5-10对;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长5-8毫米,基部合生。花序长2.5-5厘米,径4-6厘米,三歧分枝;花序梗较短;苞片和小苞片钻形。花梗长2-5毫米或近无梗;萼筒陀螺形,长约2毫米,萼裂片长约0.5毫米,三角形;花冠白或淡黄色,冠筒长2-2.5毫米,喉部有柔毛,裂片5,长圆形,长约5毫米,花时外反;雄蕊伸出;柱头伸出;子房每室1胚珠。浆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萼宿存;种子1-2。花期4-12月,果期5月至翌年1月。
3、产地分布
分布:印度、越南及柬埔寨
产地:湖南西南部、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
生境:山地沟边林下或灌丛中
海拔:1200米
4、功能用途
功用:全株药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
5、分类文献
Tarennaattenuata(Voigt)Hutchins.inSargent,Pl.Wils.3:411.1916;Merr.inPhilip.Journ.Sci.Bot.13:160.1918;Merr.inLingnanSci.Journ.6:331.1928;海南植物志3:317.197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231,图5875.1975.——StylocorynaattenuataVoigt,Hort.Suburb.Calc.377.1845.——WeberaattenuataHook.f.Fl.Brit.Ind.3:104.1880;Hemsl.inJourn.Linn.Soc.Bot.23:380.1888.——T.sylvestrisHutchins.inSargent,Pl.Wils.3:411.1916;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下册:1274.1984,syn.nov.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