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福建农林大学

科普小知识 2023-11-09 23:32:15
...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形成了“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凝炼了“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

中文名:福建农林大学

简称:福建农大

英文名: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

校训: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创建时间:1994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蓝思仁(2015年)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

硕士点:102(一级23个)个

博士点:89(一级11个)个

简称:农林大;福建农大

主管部门:福建省人民*

学校代码:10389

学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知名校友:郑作新,谢联辉,唐崇惕,余松烈

学校属性:省部共建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1、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创办于1936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设有23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8万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4500人。校园占地48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1178亩,教学林场4.59万亩。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先后荣赝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称号。

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均居全国省属农林院校第2位。设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90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并与安溪铁观音集团合作共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数量居全国省属农林院校第一。

2、历史沿革

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厦门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立农学院等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1958年福建农学院森林系单独分出设立福建林学院。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3、院系设置


福建农林大学

教学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二级学院/教学单位名单
学院名称 学院名称 学院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留学预科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发展学院(合署)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MPA教育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MBA教育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

独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据2014年12月,学校共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3个部委重点学科;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均居全国省属农林院校第2位;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4个学科(植物保护、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进入全国前10名,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名,均占福建省属高校50%左右。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园艺学(1998年)、作物学(1999年)、植物保护学(1999年)、林学(2007年)、农林经济管理(2007年)、食品科学与工程(2007年)、生物学(2009年)、林业工程学(2009年)、生态学(2012年)、风景园林学(2012年)、农业资源与环境(2012年)

  •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1个):植物病理学

*重点(培育)学科(1个):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森林培育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21个):植物保护、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工程、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9个):林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林业工程、生物学、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福建农林大学一级、二级学科目录表
一级学科 授权类别 一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类别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作物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1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1Z1 农业推广学
植物保护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4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401 植物病理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403 农药学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4Z1 生态安全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4Z2 植保经济学
园艺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201 果树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202 蔬菜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203 茶学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2Z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2Z2 花卉与景观园艺
林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7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2 森林培育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3 森林保护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4 森林经理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7Z1 药用植物栽培与利用
目录外二级学科 0907Z2 海岸带森林与环境
地理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0705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0501 自然地理学
畜牧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5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兽医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6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601 基础兽医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602 预防兽医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603 临床兽医学
畜牧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5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生物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710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1 植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2 动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3 生理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4 水生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5 微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6 神经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7 遗传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8 发育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09 细胞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71011 生物物理学
目录外二级学科 0710Z1 蜂学
目录外二级学科 0710Z2 生物信息学
生态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713 000000
风景园林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834 000000
林学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7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农业资源与环境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903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301 土壤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90302 植物营养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830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001 环境科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002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83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201 食品科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药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1007 目录内二级学科 100703 生药学
林业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829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目录外二级学科 0829Z1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轻工技术与工程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082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
应用经济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20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8 统计学
机械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80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0204 车辆工程
农业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828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交通运输工程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823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林业工程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0829 目录内二级学科 082901 森林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 1203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目录外二级学科 1203Z1 农村社会管理
目录外二级学科 1203Z2 涉农企业经营与管理
应用经济学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202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1 国民经济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2 区域经济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3 财政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4 金融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7 劳动经济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09 数量经济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210 国防经济
理论经济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0201 目录内二级学科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工商管理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1202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201 会计学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202 企业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203 旅游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公共管理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1204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401 行政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404 社会保障
目录内二级学科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教育学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 0401 目录内二级学科 040107 成人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 0305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内二级学科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备注: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共11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共10个,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共5个。
福建农林大学专业学位目录表
学位类别 领域 学科代码 所在学院 审批时间
农业推广硕士 作物 095101 作物科学学院 2000
园艺 095102 园艺学院 2005
植物保护 095104 植物保护学院 2005
农业资源利用 095103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05
养殖 095105 动物科学学院 2004
农业机械化 095109 机电工程学院 2004
草业 095106 生命科学学院 2007
林业 095107 林学院 2002
农村与区域发展 095110 经济学院 2004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095111 经济学院 2007
农业信息化 095112 经济学院 2008
渔业 095108 动物科学学院 2011
种业 095115 作物科学学院 2011
设施农业 095114 园艺学院 2011
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13 食品科学学院 2006
工程硕士 生物工程 085238 生命科学学院 2004
食品工程 085231 食品科学学院 2004
农业工程 085227 机电工程学院 2004
机械工程 085201 机电工程学院 2004
轻工技术与工程 085221 材料工程学院 2004
林业工程 085228 材料工程学院 2004
交通运输工程 085222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2004
林业工程 085228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2004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4
兽医硕士 --------- 095200 动科学院 2004
公共管理硕士(MPA) ---------- 125200 公共管理学院 2010
工商管理硕士(MBA) ---------- 125100 管理学院 2009
林业硕士 --------- 095400 林学院 2010
风景园林硕士 ---------- 095300 园林学院 2010
金融硕士 ---------- 025100 经济学院 2014

4、专业设置


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类

经济学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法学

文学

英语,广告学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统计学

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轻化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生物工程

农学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植物生产类(中外合作办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中外合作办学),动物科学,蜂学,动物医学,林学,园林,水产养殖学

医学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管理学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艺术学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专科类

农林牧渔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电子信息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

财经

市场开发与营销,工商企业管理

5、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福州市西郊,校园占地面积234万m2,校舍面积80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试办)、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22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1万多人、研究生近3000人。

6、师资力量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

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1504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24人,副高职称人员478人,有福建省属高校唯一的1位中科院院士,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10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1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5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7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7、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优势学科平台和9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名,均占福建省属高校50%左右,排名第一。2014年学校到位科研经费1.58亿元,获*部省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分别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第2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28项,居福建省高校第2位,其中包括糖料界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建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覆盖福建省73个县区和全国32个省市370个县区。参加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连续12年对接并获资助项目数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其中学校发明的菌草技术推广到80多个国家;育成的甘蔗品种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85%;育成的麻类品种占全国的2/3并覆盖全国种植面积1/2以上;选育了全国推广范围最广的甘薯和花生新品种。

学校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办“创新实验班”,每年选拔220名左右学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涵盖8个本科专业,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连续11年“挑战杯”成绩均居全国高校前列,福建高校第一。

8、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深厚的地缘、血缘、学缘、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学校成为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单位,并在全国率先招收*农业行业协会会员攻读成人教育学历。学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学校的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

9、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三个战略重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开放型、和谐型、平安型、廉政型、节约型、数字型、生态型校园,努力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证。

10、学校文化

校徽

标志主体以和平鸽与树枝的造型为结合体,树技由“F”变化而来,而和平鸽则由“J”和“U”变化而来。标志造型优雅,含义内敛,视觉通畅,于平稳中表现主题,标志外圈与内核底为绿色,内核外圈为黄色,文字为黑色。

校训

校训:明德、诚智、博学、创新

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