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的运用探析

科普小知识 2023-11-10 09:07:15
...

2008年,美国发生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中,会计又一次成为商界、政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更多是对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质疑。相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对资产和收益的对称性确认和计量,会计稳健性确认收益“好消息”比确认损失“坏消息”更谨慎和保守,对风险的估计更充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指标。以已经宣告破产的雷曼兄弟为例,其会计体系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过于灵敏而及时地反映收益以及迟缓而滞后地反映损失,忽视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为其破产埋下了祸根。而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会计稳健性的一个方面)为计量模式的美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性。

因此,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原则的关系及稳健性原则的贯彻方式,对于完善会计准则、优化会计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稳健性及其经济功能解析

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一般认为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wWw.11665.com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的潜在危机引发了投资者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信息和代理问题(healy & palepu,2001)。按照beaver(1989)的观点,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估值有用性,即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决策,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二是契约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缔约,特别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缔约,表现为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

从契约观点切入的会计稳健性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稳健性为主要特征的会计信息是治理功能发挥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经济功能。

稳健性(conservatism),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givoly & hayn,2000)。这一原则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watts,2003)。会计稳健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这是因为它能够减少代理成本,例如优化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管理层对自己和其他利益体的投机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watts,2003;ball & shivakumar,2005)。正如lafond & watts (2007)所指出的,稳健性能够成功地减少会计操纵的动机和机会,进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损失,带来公司价值和权益价值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定价功能和投资者保护功能。实证研究中,更多地使用稳健性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basu,1997; ball r.et al.,2000;penman & zhang,2002; ball r. et al.,2003;bushman et al.,2004;戴德明、毛新述,2006)。

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决策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表现在:

(一)减少代理成本

稳健性能够优化管理层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高管对他们自身和其他利益体的机会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watts,2003;ball & shivakumar,2005),从而有利于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稳健性的这些有利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契约方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报酬、有限责任及有限时间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watts,2003)。稳健会计为股东提供了早期的警示信号,使投资者可以更早分析“坏消息”的成因(j. manuel et al.,2007)。稳健会计盈余结果下,可以大大减小公司的诉讼成本(kellog,1984; st. pierre et al.,1984;heninger,2001)。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风险

稳健性被认为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一个代理变量。biddle et al.(1995)、liu et al.(2002)、francis et al.(2003)及其他研究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认为投资者把会计盈余作为公司信息的基本来源。由于会计信息质量会被投资者定价,因而代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稳健性指标能够在权益资本成本高低上显现出来。j. manuel et al.(2007)发现以稳健性为主要特征的信息风险会被投资者定价,管理层在权衡权益资本成本增减后,可能会减少采用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和行动,从而间接起到投资者保护作用。lafond and watts(2007)指出的,稳健性成功地减少了会计操纵的动机和机会,进而,减少了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及其损失,带来公司价值和权益价值的提升。

(三)带来超额收益

sloan(1996)发现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每年投资于会计政策最激进组,投资者在未来一年的持有期内规模调整的超额投资回报是-5.50%;会计政策最稳健的组,未来一年的超额投资回报为4.9%。其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如penman and zhang (2002)发现激进组和稳健组超额回报-3.17%和5.78%;lev等(2005)的结论为-5.30%和4.9%;李远鹏、牛建军(2007)的结论为3.9%和5.1%。可见,稳健性会为投资者带来3%— 6%的超额收益,有利于投资者的权益增值和利益保护。

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在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对会计稳健性的忽视可能带来灾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当深入剖析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功能、机制及其贯彻方法,重新定位会计稳健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的作用,充分贯彻会计稳健性,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二、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原则的对立及协同关系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具有矛盾对立性的一面,同时具有实现相互协同的基础。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长期以来,国内、国际会计学术界就会计计量原则在稳健性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之间如何权衡问题一直进行着争论。这场争论随着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而逐渐升温,迄今缺乏一致的看法。

从信息提供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具有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一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程度替代。会计稳健性是表征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主要会计指标之一,应用公允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的稳健性,从而削减会计稳健性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功能。(2)相关性与可靠性替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很难兼顾,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目标即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会计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虽然相关性低,但可靠性更强。(3)公司治理替代。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可能会带来治理机制的选择。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的投资倾向,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使管理层增加投资冒险行为和侥幸心理。同时,二者具有统一性,可以实现协同。会计的主要报告目标为相关性与可靠性,从经济后果来看具有定价和治理两大功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产生相关的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更可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而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发挥会计信息的功能。从报告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稳健性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这一最终目标之中。

从国际、国内会计实践来看,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发展与深化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必然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前提下,与贯彻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并不矛盾,二者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目标之中。不论采用哪种计量方法(即使是历史成本),都应当贯彻会计稳健性,由此看来,会计稳健性是投资者保护的最基础性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属性。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的投资者特殊保护机制及其贯彻

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原则仍然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它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取消。但是,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应当始终贯彻会计稳健性的原则,发挥其投资者特殊保护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牛市”与“熊市”背景下对会计稳健性的贯彻。经济高涨时期(笔者称之为“牛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物资产及金融工具价值偏高,乃至畸高(如美国前金融危机时代的次贷衍生金融工具),但由于采用市场导向原则价值计量,其价值或收益形式上是“公允”的,而实质上由于投资者的行为因素或心理因素偏差,以及对这些资产风险估计不足,导致了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过分乐观估计。因此,在“牛市”背景下,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未来不确定性的经济走向以及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偏差,提前预计其损失和贬值,以更好发挥会计稳健性的制约功能。在经济衰退期(笔者称之为“熊市”),资产价值特别是金融资产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如次贷危机发生后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巨额亏损而非现金短缺),也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可以采用相对“公允”的历史成本(会计稳健性的一个方面),以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有用性及其投资者保护功能实现。按照契约理论,公司是由利益相关方结成的契约体,会计稳健性在此契约体系中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缓解契约方,特别是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防范道德风险,防止“监督弱化”;二是带来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促进“激励相容”。这会有力地推进投资者保护。在贯彻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信息编报的“准确度”,同时也要发挥会计的治理作用,尤其是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功能,促进监督强化和激励相容,规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风险。

会计稳健性的风险平抑与防范机能强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具有风险平抑与防范的机制和功能,贯彻会计稳健性,对于促进公司风险控制和决策科学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从投资者保护角度看,会计稳健性是最基础的会计属性,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在会计实务中,应当充分贯彻稳健性原则,同时要合理处理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框架之中。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合理报告会计信息,如何在稳健和公允之间、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促进会计准则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1] ball r. l, a. robinh, j. s. wu, 2003.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6: 235-270.

[2] ball, r. and l. shivakumar. 2005. 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 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 83-128.

[3] basu, s. 1997.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4: 3-37.

[4] beaver, w. h. 1989. an accounting revolu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j].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5] bushman r, cheng q., engel e., smith a. 2004.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7: 167-201.

[6] francis, j., r. lafond, p. olsson, and k. schipper. 2005. the market pricing of earnings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 295-327.

[7] healy,p. m., palepu, k. g. 2001,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1: 405-440.

[8] penman s. h., zhang x. 2002.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and stock returns[j].the accounting review, 77(2):237-264.

[9] watts, 2003.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 accounting horizons, 17 (3):207-221.

[10] 杜兴强. 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04(7).

[11] 姜国华,张然. 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 会计研究,2007(6).

[12] 李远鹏,李若山. 是会计盈余稳健性, 还是利润操纵?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7).

[13] 李增泉,卢文彬.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 会计研究,2003(2).

[14] 陆正飞,叶康涛.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新近研究回顾[j]. 中国会计评论,2007(1).

[15] 曲晓辉,邱月华.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7(7).

[16] 魏明海,陈胜蓝,黎文靖. 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j]. 中国会计评论,2007(1).

[17] 杨华军. 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j]. 会计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