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庵高竹
竿高8-10米,直径4-5厘米,尾梢略弯垂,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长30-35厘米,竿壁厚,基部第一至第三节的节间常现紫斑,并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棕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第一、二节开始,基部各节常为单枝,以上各节则为3至多枝簇生,竿下部分枝上的小枝有时短缩为软刺;箨鞘早落,背面被黑褐色贴生刺毛,干时纵肋明显,腹面有光泽,先端通常近截形;箨耳不相等,大耳约为小耳的11/2倍,椭圆形,常皱缩,宽约1厘米,边缘具长约1厘米的繸毛;箨舌高约3毫米,边缘细齿裂并具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或狭卵形,背面无毛或疏生黑褐色贴生小刺毛,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3/4,边缘近基部被波曲状长纤毛。叶鞘无毛;叶耳近卵形,边缘具劲直或波曲的繸毛;叶舌低矮,近全缘;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8-14厘米,宽11-15毫米,上表面仅于近基部疏生柔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花枝未见。
中文学名:黎庵高竹
拉丁学名:BambusainsularisChiaetFung
拼音:liangaozh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簕竹属
1、形态特征
竿高8-10米,直径4-5厘米,尾梢略弯垂,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长30-35厘米,竿壁厚,基部第一至第三节的节间常现紫斑,并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棕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第一、二节开始,基部各节常为单枝,以上各节则为3至多枝簇生,竿下部分枝上的小枝有时短缩为软刺;箨鞘早落,背面被黑褐色贴生刺毛,干时纵肋明显,腹面有光泽,先端通常近截形;箨耳不相等,大耳约为小耳的11/2倍,椭圆形,常皱缩,宽约1厘米,边缘具长约1厘米的繸毛;箨舌高约3毫米,边缘细齿裂并具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或狭卵形,背面无毛或疏生黑褐色贴生小刺毛,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3/4,边缘近基部被波曲状长纤毛。叶鞘无毛;叶耳近卵形,边缘具劲直或波曲的繸毛;叶舌低矮,近全缘;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8-14厘米,宽11-15毫米,上表面仅于近基部疏生柔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花枝未见。
2、产地分布
产地:产海南,广州和香港有栽培
生境:生于低丘陵地
3、分类文献
BambusainsularisChiaetH.L.FunginAct.Phytotax.Sin.19(3):370.pl.13-5.1981;ChiaetC.Y.SiainGuihaia8(1):59.1988;中国竹谱16页.1988.——B.duriusculaW.T.Lin.inBull.Bot.Lab.North.-East.Forest.Inst.No.6:87.f.2.1980,p.p.Quoadparatyp.W.T.Lin.31826;香港竹谱32页.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