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XiamenSpecialEconomicZone)于1980年10月批准设立,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了*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半岛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1994年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特区地方立法权。厦门经济特区是我国的七个经济特区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计划单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之一。
中文名:厦门经济特区
外文名:HsiamenSpecialEconomicZone
面积:2.5平方公里
2: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
地位:是我国的六个经济特区之一
文化:闽南文化
语言:闽南语
1、特区起源
湖里,一片神奇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如今,走在湖里大道上,随处可见两侧林立的通用厂房,这些就是在20多年前为厦门经济特区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最早的引凤之巢,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投资的台商、第一份外单的签订都诞生在这里,它们记录和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厦门经济特区
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现在的我们能够想像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荒芜吗?据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里位于厦门岛西北角,东、西、北三面临海,港区开阔,水深不淤,海岸线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建设经济特区的理想之地。
当时的湖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然而,自从厦门经济特区建立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永远地载入了厦门发展的史册。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当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只是湖里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白手起家困难大不说,也无法利用厦门原有的资源基础。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这就是开启厦门历史的著名的“湖里第一炮”。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
毫无疑问,厦门获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是厦门乃至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2、拍板发展
2008年12月开馆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首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其选址是在经济特区的发源地湖里。该纪念馆由原湖里区*大楼改建而成,当年*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这座大楼题词。
厦门经济特区
纪念馆外面车水马龙、一派都市的热闹景象,谁能想像出当年*同志就是在这里题字的情形呢。
走在陈列图片和实物的特区纪念馆里参观,记者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感慨万千。纪念馆最大的亮点是二楼以“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为主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题字场景被完完全全还原下来,包括仿制当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
据特区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正是艰苦创业时期,会议室的接待条件比较简陋。*要在桌上题字时,管委会工作人员临时取下一块窗帘布当桌布,上面还有挂钩。后来,这块窗帘被很好地保存着。
1984年2月7日,80岁高龄的*视察了深圳、珠海之后,来到厦门。2月9日,*在厦门特区管委会二楼厅堂里,挥毫写下13个大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据称*回京后,同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在*的直接推动下,1984年3月,*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区管委会与厦门市*合并,原特区(湖里)正式定名为湖里工业区。
地理范围的这一次跳跃,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3、发展历程
从前厦门设本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为经济特区。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湖里区则是新兴的工业投资区。厦门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条件好,海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公里,5万吨级巨轮可*出入。目前,厦门口岸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拥有通往香港的货运船队,不定期货轮可直达日本、澳洲和新加坡等世界大港。陆上交通也很方便,通过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工业有一定基础,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周围地区为我国著名侨乡,且与*仅一水之隔,特区建设具有国际、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背山面海,风景佳绝。
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厦门在成立经济特区后,城市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首先特区确定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为主要建设方向,现在全市已经形成以电子、仪器仪表、轻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家具工艺为主的工业完整体系。各类工业企业达近300家,不仅能生产轻工、纺织等各种产品,而且还生产多种机械和海洋化工产品。全市工业产值比50年代增长了二三十倍。其次是发展旅游业、商业,并向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为了使特区经济走向世界,特别要注重港口和机场建设。目前厦门正在东渡建设新港,包括1—5万吨的泊位和集装箱装卸桥。作为航空港的高崎机场现在也建成投入使用。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到全市6个行政区。
4、建设大事
1980年10月党*国务院决定在厦门岛北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1981年10月厦门特区开始正式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
1984年3月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09月08日首届福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开幕。
1988年04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05月和1992年11月国务院先后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海沧、集美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
1992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象屿保税区。
1994年03月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
1997年09月08日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
2010年08月01日厦门经济特区起扩容打破一市两法局面。
5、改革故事
东海之滨,鹭岛厦门。这里千年浪涌,潮涨风起。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扬帆出港,历史的坐标就将其定位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曾经偏僻的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昭示出中国城市蝶变的密码。
“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总书记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就在2017年,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时,他回首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当地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用自己的双手把厦门变成了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当鹭岛儿女聆听*总书记这满怀深情的声音,回想当年他在厦门工作的日日夜夜,感触尤深。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同志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凝结其中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至今仍指引着这座城市破浪前行的航程。
勇于先行先试
探索推动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
“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进步。”
——1987年6月8日,*在厦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风尘仆仆从河北南下赴厦履新,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时任厦门市体改委副主任朱丽水回忆,*到厦门后分管*机制改革,直接领导推动了一系列棘手的改革探索。“放水养鱼”就是其中之一,激活了厦门港,也激活许多身处困境的国企。
到厦门不久,*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东渡码头,迎海风极目远眺。他踱步走到桥吊旁,抬头望着这几十米高的大家伙,询问工作人员它们能吊多少货。这是厦门港仅有的两台桥吊,一个吊一年仅完成3.5万个标箱,香港同样的吊每年却能完成12万个。通过数次到现场调研,仔细听取企业*员工意见,*把问题搞清楚了——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流程环节不配套,而*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完善设施。
微利或微亏,这不仅是厦门港务局的窘境,也是当时厦门绝大多数国企的难题。
“*同志对我们说,*不要你们利润,你们赚来的钱,财政一分都不要,利润留给你们,但你们必须答应一条,赚了钱首先用来完善设施。”一位老港务人回忆当时一次会议的情景。
改革,因问题倒逼。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全市66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上交比例。其核心目的是,除交税外,尽可能把红利留给企业发展生产。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就赚了2000多万元,没几年赚了七亿多。
时任厦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沈丹回忆,*非常重视这项支持企业发展的利改税政策,事实也证明这项改革非常有效,国企得到迅速发展。
那时的厦门,怎么建经济特区,尚无经验可循。*此番到厦门来,“就是想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他曾深情回忆说,“到经济特区工作,是我第一次走上市一级的领导岗位,第一次直接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放,第一次亲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这三年是全面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刻苦的学习过程,从中得到了历练。”
1986年,厦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担任市金融*改革、经济特区管理建设等领导机构负责人,牵头研究制定了推动经济特区*管理*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机构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牵扯许多利益,难度与阻力巨大。”厦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朝晖说。
人们很快发现,平时谦逊随和的*,在改革问题上果断干脆、态度坚决。他在不同场合提出,“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一次市委常委会会议上,*说,“改革,先走一步有风险,但国家需要有人去趟路子,搞好了,为国家以后的改革提供经验,起纲举目张的作用”。
朱丽水回忆,“当时的改革,只说是**的自我完善,以什么为目标,要改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答案。*同志明确提出,改革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行政机构改革是拆庙并庙,要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搞好对外商、基层、企事业的服务工作。所以,当时的方案力度很大,直接动刀,砍掉很多*机构”。
1987年,厦门工业系统的8个专业局全部砍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部委制,简化企业审批、放权给企业。“这一刀下去,很多人哇哇叫,但就是要逼着大家解放思想尽快上路,融入市场经济。”市体改委同志回忆道。
推动厦门实现计划单列,为厦门长远发展争取有利条件;在全国首次提出“小*、大社会”原则,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团结的*;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化经营,成立华侨投资公司和地方保险机构,建立厦门外汇调剂中心……*在厦门推动的一系列大胆改革,许多思路和举措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磅礴活力。
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对外开放之门,衷心希望把这个对外开放之门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6年6月,*在厦门发表的题为《发展横向联系,加快特区建设》的讲话
2015年9月23日,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商用飞机制造厂。国家主席*登上一架即将交付给厦航的波音-787飞机,深情回忆起参与厦航组建的往事。
“30年前,我担任厦门市的常务副市长,分管厦门航空公司,参与了它的组建和它的初创阶段。初创阶段的厦门航空公司,连带厦门机场,都是利用国际贷款发展的,当时也就只有几架飞机……”
作为我国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航空公司,厦航的诞生,是我国民用航空*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厦门而言,它为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为了厦航,*同志倾注心血。当时地无一寸、房无一间,没飞机、没机组。*同志经常跑北京,寻求*、空军和民航局的支持、支援。”厦航原副总经理宋成仁说,这些往事,老厦航人耳熟能详。
经*不懈努力,厦航得到了民航部门的支持,由金融机构担保,向美国波音公司租借了两架波音-737飞机用于运营。如今的厦航,已拥有200架飞机,运营航线350多条,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保持31年盈利的航空公司。
当时,厦门机场太小,扩建刻不容缓,但没钱建设。*担任“厦门机场扩建工程科威特贷款领导小组”组长,经过艰辛努力,争取到了科威特*1800万美元的贷款,解了机场扩建的燃眉之急。
1986年,*为厦门航空梦奔波的同时,也为另一件事频频向北京专家求教,那就是探索建设*港。
*到厦门工作,正是国务院刚刚批复厦门可逐步实行*港某些政策后的关键时期。当时,*港在全国都是个新事物,几乎没人搞得懂。*决定先从学习研究入手。他向市委和市*建议,组织抽调有关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精干人员,率先开始了对探索实施*港某些政策的研究。
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的郑金沐回忆,“*同志经常带我们上北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拜访著名学者,虚心求教各种问题,邀请该院经济研究所与厦门合作研究。他勤学好问爱钻研,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
改革开放需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带课题组到新加坡考察,组织全国第一个关于“出口加工区和*港”的国际研讨会,为厦门积累相关的国际资料和数据。
改革开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直接领导下,厦门没有完全参照新加坡的*港模式,而是立足自身条件,提出实施*港某些政策的具体构想,明确采取渐进式、经“三步走”,把厦门建设为“*港型的经济特区”:第一步在象屿建保税区;第二步把保税区扩大到全岛,转为*贸易区;第三步有限度地在全岛放开*港。
“这是对中国特色的*港发展之路的最初探索,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开创性。”林朝晖说,厦门成为这套构想最直接的受益者。此后,厦门经济特区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区港联动、保税港区,到自贸试验区的迭代升级,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
融入世界经济潮流,须及时掌握国内外经济信息,闭塞已久的岛城,如何拥有“千里眼”?*将经济信息中心的筹建,列为全市基础设施八大工程之一,在他的推动下,厦门市经济信息中心很快建成。
厦门经济特区刚扩大到全岛,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只给了5000万元,财政捉襟见肘。沈丹说,“*同志分管财政,为解决‘钱袋子’问题,他采取了多项举措,许多都具有开创性”。在*推动下,厦门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率先借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率先组建金融同业公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
*将厦门视为中国的窗口,一个对外开放之门。他带着厦门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硬是凭一股闯劲,趟出了一条双向辐射的开放发展之路。如今的厦门,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
科学谋划战略
高瞻远瞩为厦门擘画永续发展蓝图
“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长远考虑,统筹全局,不能只顾眼前,临时应付,那样会事倍功半,甚至会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动权。”
——1986年7月30日,*在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题专职人员动员和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一场征文活动——《2000年——我心目中的厦门》在《厦门日报》展开,引发全市性大讨论,众多投稿纷至沓来,抒发对未来的畅想。
这场梦之旅,是*领导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后来有十多篇征文中的善计良策被采纳。
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的李秀记回忆,“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经过5年建设,进入新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战略作为决策指南,以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迅速组织人马,直接牵头,担起重任。他带领十几家单位、100余位专家教授、实际工作者组成课题组,深入调研,摸清厦门市情家底,写出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分21个专题研究,不断论证,历时一年半,形成20余万字的战略报告。当时正在旅游局工作的彭一万参与了战略编制,他说:“别的地方都是做五年计划,*同志要做十五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还请来不少国内著名专家参与,这种高瞻远瞩让厦门的同志印象深刻。”
这个发展战略,是中国地方*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在其中,深深思考这座城市的永续发展之路。
“*同志不光谋划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产业发展、*改革,探索*港建设和对台交流合作,同时也对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鼓浪屿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人口规模控制,都进行专章研究作出规划,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作出明确部署,体现出创新的前瞻眼光和统筹协调发展的强烈意识。”郑金沐说。
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不断强调,“要尊重城市特色和发展规律”。1987年8月5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抛出一个问题:厦门的城市特色是什么?
答案,写在发展战略中。它把厦门经济特区放在国家改革开放全局和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审视,明确厦门的战略地位、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厦门城市中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蓝本。
到省里任职后,熟悉厦门、心系厦门的*,没有停止对这座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到厦门调研,一针见血点出厦门发展瓶颈——“厦门本岛基本饱和,而岛外发展明显滞后,经济腹地空间小……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经济发展腹地,已成厦门建设发展当务之急。”
如何开拓厦门发展的新天地?*发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动员令,鼓励厦门加快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并指明了“四个结合”的跨岛发展战略思路——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结合。
这一战略的实施,开启了厦门气势如虹的加速跨岛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进程。沿着*擘画的蓝图,厦门转型发展不断续写新篇章,城市承载功能、综合实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注重生态环保
刹住乱砍、滥伐、乱采风 综合治理筼筜湖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1986年1月10日,*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1985年12月16日,鹭岛冬日,乍寒还暖。厦门市委常委会、副市长联席会召开,气氛透着严肃。
*坐直身子,神情凝重,“人大监督,让我们看到*工作中的疏漏,我们要以此作为开创厦门城建、环保工作新局面的一个新起点,统一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
就在10多天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部门领导,走进万石山风景区、登上鼓浪屿、来到海滩边。大家看到,有些地方挖沙取土、开山取石,让山峰变成了“癞痢头”,沙滩的滩底裸露。对此,市人大代表提出了批评,不仅指责乱砍滥伐乱采者,也指出*管理不力。
*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城管、规划等部门深入现场勘查,摸清全市情况,研究对策。“4天后,先封闭全岛沙场和违章采石区,城管办派宣传车上山下乡宣传,*、城管、城建监察大队出动主要力量,巡逻检查执勤。”“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出详细的而不是笼统的实施细则,然后张榜公布,让大家都知道。”
一场自然资源环境保卫战,席卷全市。但不同声音出现——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怎么搞经济建设?农民自古“靠山吃山”,林木不能砍,农民吃啥?
1986年1月10日,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代表市*发言。
他开宗明义表明态度,“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厦门是属于祖国的、属于民族的,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和珍惜,好好保护,这要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好。”
关于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他的观点——
“由于愚昧造成的破坏已经不是主要方面了,现在是另一种倾向,就是建设性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一定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做的,但反映出来的又是一种无知,或者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这次会上,*从全局高度提出切合厦门实际的具体措施——
“岛内开采问题,能不能开,开多大,什么地方开、开采方式、保护措施这些问题由有关专家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勘查审核,提出方案,报人大审议。总的原则是:对于岛内要采取最大限度的保护,对于岛外、郊县,也要加强管理、规划和审批。”
“岛外的乡*应该十分重视如何帮助农村农民广开门路,发展新的就业门路。过去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破坏资源的做法要坚决管住,这是各级*的职责。”
“站位高远,言辞诚恳,*同志不仅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而且观点鲜明,很有说服力,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态度。”时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祖义曾回忆说。
“*同志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对筼筜湖的治理更是投入大量心血。”曾任筼筜湖管理处处长的郝松乔,回忆起筼筜湖的治理过程,感触颇深。
筼筜湖,原先是深入厦门岛的内湾渔港,“筼筜渔火”是厦门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上世纪70年代修堤围海造田,导致筼筜湖变成基本封闭的内湖,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湖水变黑发臭,鱼虾白鹭绝迹。
“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市民群众关于治理筼筜湖的呼声,*感同身受。
1988年3月30日,*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明确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针对前期资金不足问题,明确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占当时全市基本建设支出近10%;同时,多渠道筹措排污费、土地批租收入、借款和技改资金,以空前力度加大投入。
厦门市遵循*同志确立的工作方针,先后进行了四期大规模整治。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如今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繁花似锦的“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昔日消失在城市变迁中的“筼筜渔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厦门新景——“筼筜夜色”。
重视文化传承
修复八卦楼,编制规划保护鼓浪屿
“能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者为数并不多,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
——1987年,*对鼓浪屿万石山片区总体规划小组提出的要求
1986年的一天,*在鼓浪屿刚作完一场报告,走出大厅,时任厦门博物馆馆长、负责八卦楼修复工作的龚洁拉住了他。
“副市长同志,请您参观一下八卦楼。”龚洁发出邀请。
“好啊!”*答应得很干脆。
在院落转了一圈,龚洁说,“还有楼上”。
“我知道你的意思。”*马上说。
*走进楼内,拾级而上,每走一步,老旧楼板嘎吱作响,屋顶长期漏水遗留下一道道黄褐色霉迹。有小孩跑过,楼板晃动。
“缺多少?”*边走边问。
“30万元。”龚洁答。
“明天来拿。”*说。
龚洁至今难掩激动,“就是这么干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他拨出的这30万,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
彼时,厦门到处都要发展、到处都缺钱。对于八卦楼的维修,厦门市之前筹措了50万元,国家文物局下拨了48万元,但很快就不够用了。*批下的30万元,十分珍贵。
整修后的八卦楼,如今成为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因完整保持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在后来的申遗过程中,受到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追溯往昔,如果没有当时*同志领导编制的首部总体规划,鼓浪屿科学保护的历程不会那么顺利。”彭一万感慨地说。
改革开放之初,在经济发展的热潮之中,不少人忽视了鼓浪屿的珍贵之处。很多老别墅年久失修,还有渔民拆了老别墅的砖石回家砌灶台、砍了珍稀名木回家烧火。
但*将这个小岛视为“国之瑰宝”。他曾动情说,“在我国城市和风景区的建设中,能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者为数并不多,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
彭一万说,*同志为大家打开全新思路,不仅限于风貌建筑,更用全局眼光进行全岛保护,包括岛上的一草一木与历史人文资源。
章维新,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副主任,1987年参与过鼓浪屿——万石山片区总体规划。“*同志经常来指导工作,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基础资料摸齐、摸透、做实、做细。正是在*同志领导下,规划小组用了近一年时间,把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厦门风景名胜区的家底给摸清了。”
2001年9月底,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再上鼓浪屿。游人如织。旅游时代的鼓浪屿,如何保护与传承文脉?*提出新的思考——鼓浪屿至少有4个特点可以大做文章,即风景系列、海洋系列、琴岛系列以及人文系列。
第二年6月14日,*来厦调研又登临鼓浪屿,看着眼前百年风华的小岛,强调要把鼓浪屿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已是*最高*的*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为民务实担当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经济特区不特在有什么特别的享受,而应特在特区建设者有特别高的纪律、理想、作风这些方面。”
——1986年1月10日,*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1986年夏,小暑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已连旱一个月,本该抽穗扬花的水稻大面积枯死。同安县一处稻田边,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眉头紧皱。
“不能等!拖拉机、电灌抽水机、柴油、化肥,都赶紧调配。”站在田埂上,*当场拍板,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
*带队,到田间地头,站在抗旱第一线,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全市迅速掀起抗旱热潮,领导*和群众齐上阵,一边挖渠抽水抗旱保苗,一边抢插晚稻,抢种晚地瓜、秋花生。
那年,夏旱连秋旱,厦门出现三十多年未见的百日大旱。因抗旱及时,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年底一统计,当年农民人均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长了20元。
这件事,一直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不少群众说,******市长敢负责有担当。
“*经常用孙中山先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话来勉励自己,说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李秀记说,*同志为人非常谦逊,刚到厦门就上门拜访一个个老*,向他们请教学习。
曾任厦门市委常委、同安县委书记的蔡景祥回忆说,*从不讲大话,他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做一件是一件。
在厦门期间,*一次次上高山、进海岛、下农村、入农户,骑自行车跑企业、坐拖拉机进山,每到一个地方,就掏出本子和笔,认真听、仔细记。他说,“当*就三招,认路、认邻、认特点,那个地方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了,工作就心中有数了”。
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的王金水回忆,“*同志到厦门时,是市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位,但他做事很扎实,很注重调查研究,不打官腔。他经常深入基层,对基层碰到的难题,不是叫别人写报告,而是直接带到市*落实,很快就解决”。
*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特区不特在有什么特别的享受,而应特在特区建设者有特别高的纪律、理想、作风这些方面”。
到厦门不久,*连坐车带步行,到厦门海拔最高最偏僻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调研。那时,通往村庄的是又窄又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一脚泥步行进村,坐下没一会儿,就急切地走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寻找贫困根源。
在同安,农民泡功夫茶的杯子,积着厚厚的褐色茶碱。当时在家里接待*的一位农民说,“我端出的茶杯,很多下乡*都喝不下去,但*同志端起杯子就喝。乡亲们心里很感动,有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对他说”。
经过细致调研,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即山上植树造林,山下种果种茶,发展多种经营。这一思路,指导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这两个村子都穷乡变富壤,山上造林“戴帽”4100亩,山下发展茶园6000多亩,打造“一村一品”。近五年,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番。
“为民务实,勇于担当,依法办事,廉洁自律……*同志在厦门工作时身体力行的这些作风,经过实践的潜移默化,深深根植于厦门*群众的头脑中,落实到经济特区建设的行动中,并不断弘扬光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林朝晖说。
6、发展概况
厦门与*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是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市现辖6个行政区,面积1569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9万人,户籍人口173.7万人。198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1984年*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随后,*又相继批准厦门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象屿保税区,以及厦门出口加工区,批准厦门实行计划单列,并赋予厦门市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厦门经济特区一景
2009年,在党*、国务院和省委、省*的坚强领导下,厦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加快海西建设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积极成效,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从年初的负数回升到了全年的8%,达1616亿元,并且呈现了一些发展的亮点:一是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1%和9.2%,达451.4亿元和24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二是外贸进出口好于全国全省,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4.4%。三是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达1.1亿吨;空港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达1133万人次。四是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50.2%。五是福厦高铁和翔安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设施建成并即将通车,海西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特区建设28年来,全市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中国内地城市十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处于全国大中型城市的领先水平。厦门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意见》,努力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国务院颁布实施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市自特区设立以来迎来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厦门紧紧抓住这难得机遇,立足海西建设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厦门发展。召开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先行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努力建成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更好地在海西建设中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的目标和具体思路、举措。一段时期来,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省委、省*加快海西建设决策部署,一是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及时作出把厦门城市建设重点转向岛外,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三是全面提出了加强与*先进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10个重点产业对接和先行先试两岸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以及争取台商投资区和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和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形成了把握海西机遇、奋力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势。
(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厦门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比较严重。厦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和省委、省*关于应对危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着力四个“千方百计”保增长。一是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帮扶企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帮助企业树立信心、解决贷款等“五帮企业”活动,努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认真落实*和省委、省*扶持出口、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稳定出口、扩大内销搭建平台、开辟渠道、营造环境。三是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激励、考核机制,成立招商小分队,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合同利用内资470亿元,引进了特易购、LG、百威英博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宝钢、国药集团等央企来厦投资。四是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了友达三期、冠捷科技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ABB、松下等一批跨国公司增资扩产,金桥卷烟二期、厦顺铝箔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景智光电、许继高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13个旧城旧村改造项目;大力加快翔安隧道、福厦铁路厦门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建成了*LED检测中心、汽车电子孵化器、*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新增2个*、2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努力提高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
厦门经济特区
(三)致力先行先试,全面拓展对台交流合作。围绕建设两岸产业对接的集中区、直接往来的主渠道和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全面拓展交流合作。一是深化产业对接与合作。重点加强先进制造业、金融、信息和软件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对接与合作,提升产业对接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达6.42亿美元,比增81.8%;对台贸易达42亿美元,实现逆势增长。二是加强直接双向往来。先行先试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积极做大“小三通”,稳步推进“大三通”,厦金直航全年往来人次达120万,实现两岸常态化客货运空中和海上直航,顺利启动大陆居民经金门赴澎湖和*本岛旅游。三是密切各领域交流交往。成功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文博会、民间艺术节、图书交易会、农渔业论坛等活动;率先实现市*、市政协代表团赴台参访和两岸区级基层政党交流,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
(四)突出保民生保稳定,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着力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全市大学生纳入医保,全市社保覆盖面已达常住人口近九成;新建成12138套社会保障性住房;投入59.8亿市财政资金建成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项目;进行了32个村的旧村改造和老区山区村建设。二是持续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取得全国第二的成绩。三是全力保平安保稳定。认真履行并层层落实稳定和综治责任制,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厦门”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继续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五)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召开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制定出台贯彻四中全会《决定》的《实施意见》;抓好第二、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基本完成村(居)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7、主要成就
(一)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30年来,厦门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从1978年至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从4.796亿元升至1375.3亿元,工业总产值从7.48亿元增加为2736.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55亿元增至348.4亿元。特区成立以来,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实现年均递增17.98%、24.0%和22.28%。经济增长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保持良好,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厦门经济特区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经过30年城市建设和发展,厦门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显现,基础设施日益健全,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灯不明、电话不灵、喝水排队的落后状况,到现在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的基础设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特区成立之初的12平方公里拓展至2007年的18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已达到68%;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沿海港口位列第7位,跻身全球港口22强。“教育之城”、“科技之城”、“艺术之城”建设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功能大大增强。根据2006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关于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显示:厦门成为我国120个城市中6大“金牌城市”之一。
(三)市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是厦门历史上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快的3O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1980到2007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0元提高到21503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10元增至7637元。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81年的61%降为2007年的34.7%。住房条件大为改观,越来越多的家庭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人口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市民平均预期寿命76.79岁。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03年)、“联合国人居奖”(2004),厦门也因此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30年来,厦门努力探索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厦门已经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居民总体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平安建设成效卓著,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文化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厦门人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2005年厦门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在2007年由复旦大学等院校专家组织的对41个城市从“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生态文明指数”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城市和谐发展指数排名中厦门位列第二。在2008年由*文明办组织的对首批10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复查中,厦门以98.95的高分名列第一。
8、经验启示
(一)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壮大工业基础
厦门经济特区
特区创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以工促贸,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战略。30年来,厦门工业基础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工业总产值实现100亿元(1991年)、1000亿(2002年)、2000亿元(2005年)的三级跳,到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837.1亿元。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全市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促进全市财税总量的大幅增加,促使厦门城市辐射带动力的充分发挥。坚持以工业为主的方针。1985年国务院85号文批复“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贸、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特区”后,市委、市*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提出了“一主三型”(即以工业为主,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工业成为支撑特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八五”期间,提出“以石化工业为主导,轻纺、机电工业为骨干、相关工业行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工业体系”的结构调整目标;“九五”期间,确立了发展电子、机械、化工等工业支柱行业;“十五”期间,提出了工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外向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
坚持工业发展的外向型战略。在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三资企业的产值比重高达80%以上,厦门工业发展的外向型战略,从根本上决定了厦门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工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工业的发展搭建了厦门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发挥了厦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目前,厦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国际枢纽港。在外商投资中,台商投资对厦门工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厦台资企业为2700多家,厦门*产业联系日益密切,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
(二)坚持开拓创新,发挥“试验田”和“窗口”的作用
坚持改革创新。30年来,厦门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现了*、制度的一系列创新。率先进行国企改革,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最早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等等。在重视*创新的同时,注重机制、方法的创新,如在园区的开发建设中,创新了“金包银工程”等“三农”工作机制;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中,创造了以存量引增量的“零地招商”的新策略;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提出“四大平衡”的策略和方法等等。经过30年的改革创新,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市场主体已融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环境,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市场法规进一步健全,市场中介机构日益增多,要素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公开、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基本形成,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明显提升,市场化水平居全国前列,*职能进一步转变,已经基本建成*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坚持开放创新。厦门创办的“9·8投洽会”,现已成全国最大的、国际性的招商引资平台;在全国首创“一栋楼办公”的模式,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并组建了国内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对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立了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等等。这些具有创新性的举措,发挥了特区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通过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成为*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城市。对台工作方面,厦门坚决贯彻落实*对台方针政策,发挥“五缘”优势,体现“六求”作为。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厦门很好地履行了*赋予的使命,发挥了对台工作前沿平台的作用。
(三)坚持和谐发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回顾厦门改革开放30年历程,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城市人民共建、成果人民共享。构建包括全民低保、全民医保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推进底线公平。“底线公平”是*的责任。各国经验已经证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制度最具有底线公平的意义。1993年,厦门率先在全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年后率先全面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做到应保尽保。针对部分人员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在完善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建立针对农村居民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将全市43万厦门户籍的少年儿童、在校学生、在厦居住满5年的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户等都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全民医保。
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高度重视农民利益,以加速城市化、扩大就业和完善收人分配制度为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土地换社保”、“土地换发展”等,努力让农民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来厦务工人员权益,吸引、善待来厦务工人员。厦门市最早在外来员工中实行工伤、医疗、养老保险,最早取消外来员工的就业证和子女寄读费,等等;此外,还设立外来员工服务中心,建设外来员工公寓等等。在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考评的119项指标中,有6项涉及外来员工的评价,厦门这6项均得满分。
破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就业难题,厦门不断深化劳动就业*改革,以解决失业为重点,建立*促进就业责任机制、劳动力市场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和就业服务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为主导,培训为动力的促进就业体系。针对当今房价居高不下,为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保证厦门广大中低收入者能住有所居,于2006年推出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国家建设部前部长汪光涛评价道:“厦门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破解了一个难题,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经验。”
“社会保障性住房”、“全民医保”等一项项全国领先的创举,较好地解决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为厦门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30年来始终秉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充分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厦门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厦门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厦门要由海岛型向海湾型城市发展及建设生态型城市。2005年又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形成了《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并批准了《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逐步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框架。*厦门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努力创建生态型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厦门市的能源节约工作起步早,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3O年来,厦门通过全社会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措施,有效降低城市发展能耗,努力突破资源缺乏的制约。如水资源合理利用卓有成效,2007年厦门市万元生产总值(GDP)耗水18.0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4.7%,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曾荣获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厦门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自觉进行生态修复。针对贫笃湖湖水污染退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市委、市*制定了综合环境修复方案和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对赞笃湖进行综合整治,使贫等湖重现鱼虾嬉戏、白鹭云集的自然生态景观。厦门海域曾经是厦门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面对水质污染、海域面积锐减、航道淤积等问题,厦门市不惜牺牲短期经济效益,自2002年开展西海域以“退养”为重点的综合整治,2006年又全面开展了环东海域整治工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高度评价厦门的海域生态修复工作,并将之作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示范区的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广示范。
厦门在连续保持30年年均约18%的增长率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成绩卓著,山更青,海更蓝,走上了一条低污染、低能耗、重环保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