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科普小知识 2023-11-11 11:19:15
...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创作于唐天宝三年(744年)。该诗主要夸赞了“萧十兄"的显赫家世、才高八斗,继而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

1、作品原文

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词华倾后辈,风雅蔼孤鶱。

宅相荣姻戚,儿童惠讨论。见知真自幼,谋拙丑诸昆。

漂荡云天阔,沈埋日月奔。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

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宁纡长者辙,归老任乾坤。

2、作品注释

原注:甫从姑之子。

《唐书》:比部属刑部,郎中、员外各一人。诗云“漂荡”“沉埋”,又云“归老任乾坤”,此必天宝六载应诏退下后所作。黄氏谓在未献赋之前,是也。

有美生人杰①,由来积德门②。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③。蕴藉为郎久④,魁梧秉哲尊⑤。词华倾后辈⑥,风雅蔼孤鶱⑦。

(此从萧公叙起。首句推本从姑,三四称其家世,五六记官职人品,七八记文章才望。)

①《诗》:“有美一人。”《桓玄传》: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②《开皇神告录》曰:隋开皇末,有老翁诣唐高祖,从容置酒,语及时事,曰:“公积德之门,负至贵之表。”③《唐书·世系表》:萧氏出自姬姓,汉有丞相酂文终侯何。萧氏定著二房,一曰皇舅房,一曰齐梁房。齐梁房即梁武帝之后。④《汉书·薛广德传》:“为人温雅有蕴藉。”颜师古注:“蕴,言如酝酿。藉,有所荐藉。”又曰:“道其宽博厚重也。”《汉书》:冯唐白首为郎。⑤《周勃传》:“魁梧奇伟。”《前汉注》:“梧音忤。”《后汉注》:“梧音吾。”今从后音。《书》:“经德秉哲。”《王俭传》:俭体道秉哲,风字渊赡。⑥《蔡邕传》:“后辈被遣。”⑦钟嵘云:文约意广,取效风雅。《正韵注》:“霭,云集貌。”霭孤鶱,如鸟之飞鶱云际也。他本作蔼字,误。蔼,多也。

【朱注】骞、鶱音义各异。骞,去乾切,马腹热。鶱,虚言切,鸟飞貌。

宅相荣烟戚①,儿童惠讨论②。见知真自幼③,谋拙愧诸昆④。

(次叙亲谊交情,乃上下关钮。见知,指萧。谋拙,自谓。诸昆,谓萧氏兄弟。)

①《晋·魏舒传》: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后果为公。赵曰:萧系杜家外甥,故比之魏舒。②潘岳《闲居赋》:“昆弟斑白,儿童稚齿。”潘徽诗:“篇章极讨论。”③任昉《赠王僧孺诗》:“唯子见知,唯余知子。”④隋孙万寿诗:“粤余非巧宦,少小拙谋身。”洙曰:公与萧为姑舅之昆仲。

漂荡云天阔①,沉埋日月奔②。致君时已晚③,怀古意空存④。中散山阳锻⑤,愚公野谷村⑥。宁纡长者辙⑦,归老任乾坤⑧。

(未承谋拙意,自叹不遇。言漂泊沉沦,无复遭际矣。唯有学中散、愚公,玩世隐身而已。从此归老旧乡,不烦萧之枉驾也。此章前后各八句,中间四句。)

①古诗:“漂荡水无根。”《庄子》:“黄帝得之以游云天。”谢灵运诗:“岂若登云天。”②《吴越春秋》:伍尚曰:“其遂沉埋,亦吾所喜。”《黄庭经》:“高奔日月吾上道。”③应璩《与弟书》:“思致君于唐虞。”④傅亮《修张良庙教》:“抒怀古之情,存不刊之烈。”⑤《嵇康传》: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居山阳,性绝巧而善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复月居其下以锻。

【朱注】《急就篇注》:凡金铁之属,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⑥《说苑》:齐桓公逐鹿,入谷中,见一老公,问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大,卖之而买马。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邻人以臣为愚,故名愚公谷。”《水经注》:时水又北径杜山,北有愚公谷。⑦陶渊明曰:“王公纡辙。”注:“纡辙,犹言在驾。”⑧《汉书》:邴汉以清行征为京兆尹,遂归老于乡里。乾、坤,本《易》卦名。孔子《易传》以此为天地之称。

3、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