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岗镇
义岗川镇位于通渭县最北部,西北、北与会宁县接壤,东北与静宁县相邻,东南、南、西南分别与寺子川乡、北城铺乡、华家岭乡毗邻,距县城39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共5087户20691人,其中城镇人口717人,总耕地面积8.5万亩。
中文名:义岗镇
行政代码:621121105
身份证前6位:621121
长途区号:0932
邮政编码:743000
隶属政区:通渭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甘J
1、地方简介
义岗镇地处甘肃省通渭县城北郊,距县城3.5公里,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乡*驻地义岗镇。2004年末,乔沟、东南、明星等12个村7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535户,总人口中13099人,耕地面积10026.25亩,其中田7511.8亩,土2514.45亩,人均耕地0.765亩,人均纯收入2055元。
2、行政区划
义岗镇区划
义岗镇
621121105001122中街区
621121105201121明星村
621121105202121东南村
621121105203220新山村
621121105204220永胜村
621121105205220乔沟村
621121105206220联合村
621121105207220高庄村
621121105208220文化村
621121105209220宋庄村
621121105210220八井村
621121105211220寨子村
621121105212220簸营村
621121105213220山河村
621121105214220高河村
621121105215220崔岔村
621121105216220新四村
621121105217220悠江村
3、交通概况
义岗川镇交通便利、商贸业发达,国道“西南公路”在西部过境,省道“靖天公路”穿镇而过,村、组道路畅通,东胜、明联等7条镇村公路贯穿全镇,为相邻3县7乡9个集市的中心。
4、城镇建设
镇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与较丰富的水资源,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马铃薯、全膜玉米、蔬菜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发展体系,实现了无线接收电话、电视村村通与义岗川街道有线电视的安装工程;目前有各级学校11所,其中独立初中2所,六年制小学9所,有在校职工109人,在校学生1284人;有乡镇中学卫生院1所,医师22人,护理人员25人,村卫生室18所,全镇启动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03年被命名为“甘肃省小城镇建设综合试点镇”;“四岩山革命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逐步发展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
5、基础设施
寨子村通乡公路建成通车
近日,一条长23公里,连接通渭县义岗镇和寨子村、八井村的通乡公路建成通车,解决了当地两万农民的“行路难”。
据悉,寨子村和八井村是周围村镇的一个交通枢纽,关系到10多个村子近两万村民日常出行。长期以来,这里道路狭窄崎岖,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近年来,通渭县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0万元建设该地区通乡公路,经过1年多的施工建设,该项工程终于顺利竣工。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渭水长虹灞陵桥座落在渭源县城清源河上的灞陵桥,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宽4.8米,底部以并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11组,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飞挑凌空,宛名渭水长虹,又似天桥楼台,享有渭水第一桥的美誉。近代和当代名人左宗棠、蒋介石、于右任、林森、杨虎城、何应钦、汪精卫、启功等人纷纷为此桥撰写了牌匾和对联。清代诗人杨景的“闻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举斜阳光射雁,平沙击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更成了千古绝唱。灞陵观潮和君山夕照相映成趣,成为渭源县城的一大旅游胜景。如今灞陵桥已成为定西地区的旅游标志。
陇上神泉
通渭县温泉,位于甘肃省中部通渭县县城西南8公里处的汤池河谷中,历史悠久,饮浴效果独特,浴可医治百病,饮可提神美容。其水温高、水量大,水质优而居西北温泉之首,有“陇上神泉”之美誉。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又名马铃薯、土豆,是我区的一大宝。每年可拿出十亿斤左右,进行深加工。洋芋用途广,营养价值高。既是菜,又是粮,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洋芋综合加工利用前景广阔,可制作淀粉、粉条、粉丝、薯蛋白、葡萄糖、柠檬酸、饴糖、糊精、环糊精、格瓦斯等等。我区通渭县已以洋芋为主要原料生产淀粉、粉丝、味精、赖氨酸。目前计划发展环糊精和粘多糖,我区愿意和外省市广泛合作。
通渭荞麦
甘肃省通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条件差,属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区。荞麦是我县主要的复种作物,其抗旱、耐瘠性强,生育期短,营养价值独特,不仅是一种备荒救灾作物,而且还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的广阔前景。长期以来,荞麦被视为小宗作物,由于对其科研与生产不重视,致使品种混杂,耕作粗放,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加之荞麦的深加工和出口商贸滞后,荞麦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通渭红豆草
通渭特产红豆草被称为“牧草皇后”,是豆科红豆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强,产量高,种子成熟早,营养成分齐全均衡,牲畜喜食,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最大特点是牛羊食后不得鼓胀病,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阻碍水土流失,具有花工少、投入低、见效快等特点,国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肃红豆草在草业专家王素香的精心指导下,在通渭县陇阳乡申家山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使红豆草在众多牧草中脱颖而出,当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通渭县的牧草种植取得突破性发展,牧草留床面积达32万亩,通渭一度成为全国的红豆草种植中心,成为全省牧草最大的县,曾向*、宁夏、内蒙古等24个省区提供种子近万吨,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通渭县把草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把红豆草更是当作通渭的当家草种。畜牧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与水保、林业、扶贫等部门相互配合,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培训,仅2003年上半年,全县新秀种红豆草4.2万亩,留床面积达14.3万亩.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向全国各地提供种子达280吨左右,销往四川、*、青海、内蒙等地,青青小草已成为通渭的又一产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