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位于沁县城南1千米处的二郎山上,又各二郎山石刻馆。1985年建馆,1989年10月1日开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否的馆名,镌刻在二郎山的崖壁上。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分三座落,为“群佛宫”、“铜革是碑林”、“万象馆”,共有殿堂250间,馆内有碑林殿、佛塔殿、石刻殿等。
中文名:南涅水石刻馆
位置:沁县城南1千米处的二郎山上
别称:二郎山石刻馆
建管时间:1985年
1、简介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馆又称“二郎山石刻馆”,位于沁县城南的二郎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在沁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出土各类石刻造像1100余块,据石刻题记,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比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年代还要早,为妥善保存这批文物,国家拔专款于1984年开始筹建“南涅水石刻馆”并于198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使这批艺术珍品重放光彩。乞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间石刻艺术专题陈列馆,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居全国之首。其流派多样,风格不—,多以白砂岩雕凿而成,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堪称艺术瑰宝。
2、馆内结构
南涅水石刻馆
来到二郎山下的西湖水库边,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满山苍翠的松柏倒映水中,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驻足馆前,看到以厅台楼阁组群的仿古建筑,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为该馆题写的馆名,镌刻在二郎山的崖壁之上,更为石刻馆添色不少门石刻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130平方米,有三所院落,分别为铜鞮碑林、群佛宫、万像馆,共有厅、堂、房、舍250间。首先进入北院铜鞮碑林(铜鞮为古沁县县名)。在这卷棚式碑廊内,陈列着各类碑碣及在沁县各地征集的历代寺庙碑、墓志铭共计100余块。请大家注意这块手书石刻,它就是陶贴珍刻。“陶”指东晋著名诗人和散文家陶渊明,他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至今传诵不衰,但其手迹传今却极少。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沁州人张孝捏任监察御史巡视江南时,得陶公手书《拟古杂诗》12首,见其“古劲流畅,墨迹宛然”,就请名工巧匠将其摹刻于汉白玉石之上,并以“致远堂法书”名义广拓流传,引起书法界的极大重视。
南院为万像馆,馆内设塔林厅、石佛厅、造像碑厅等7个陈列厅,重点展出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种石刻造像及相关的图片资料16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藏品。这里展出的造像塔多为迭落塔形,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形石块叠垒而成,多者9块,少者5块。每块四方柱体的四周都雕有形式各异、装饰富丽的佛龛,佛像、莲花、狮兽共同演绎的一篇篇佛国的神话传说,使佛教故事变成了观之有形,触之有体的系列造像,可谓意境高远。此外,还有饱含浓郁生活气息的浮雕百戏图,反映了顶竿、杂技、气功等民间百戏杂耍。
在南涅水石刻中,数量最多的是个体造像,以北齐、隋、唐三代造像最多。而最有风格、最具特色的是刻像石。它是在一块石头上既刻有佛与菩萨像、佛座、背光等浮雕,又刻有敬造石像的施主、信士的姓名,及刻制日期,小巧玲珑,自成一体门总之,南涅水石刻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它以最真实的手法将佛经展示得淋漓尽致,恰如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恢宏博大,令人折服。
四合院就是县文物馆,现已改建为吴碘纪念馆,院内碑刻林立,花草树木点缀其间。我们所要参观的御书楼就坐落在这里,它坐北向南,面阔5间,分上下两层,室内采光明亮。墙壁上镶嵌着康熙皇帝的手书碑刻48通,每通高35厘米,宽100厘米,大小均等,共存有康熙皇帝字迹1246个,全部为楷中带草、笔势深得米芾“风墙阵马·沉着痛快”的书法真传。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题刻使用了五方特备印章,有千字文首部的“渊鉴翰”,卷末的“康熙宸翰”等,这在题刻中足很少见的,因而也更显示了它的珍贵。沁县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一大批名优土特产品,最负盛名的当数“沁州黄”口“沁州黄”是小米中的精品,产于沁县次村乡檀山—带,粒粒圆润,色泽金黄,越嚼越香。相传这是300多年前一个小和尚培育出的品种,当地的地方官将它作为奉献朝廷的贡品,并定名为“沁州黄”。从营养学角度讲,此种米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白面。我们现在不是很提倡“绿色食品”吗?“沁州黄”则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因为它只适合在山区贫瘠干早的土地上生长,一旦施以磷、钾肥,便会减产,质量也会下降。而且,它只能在次村乡的1600O亩土地上种植,其它地*要引种,下一年度就完全退化变质。现在,人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以扩大“沁州黄”的种植面积,提高其产量,使更多的人能品尝到正宗的“沁州黄”。
3、馆藏文物
南涅水石刻馆
馆藏文物以南涅水石刻造像为主,除陈列沁县历代精美的石雕佛像、头像400余件和历代名人字画100余件、碑铭101块外,主要收藏有1959年沁县城北30千米处的南涅水村出土的石刻造像2139件。据碑文记载,这批石刻造像出自北魏永平元年(508)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间,积累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国内颇为罕见。石刻题材以丰富多彩的佛教活动为主,融中国民间习俗与西域佛教为一体,分为文字造像矿物质、个体造像、雕刻石像和塔形造像四大类,雕像近万尊。部分塔形造像由389城(节)刻像石叠驿成塔形,共53幢。石塔所用石块均为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形石块。石塔用石多者9块,少者5块。每块石的四周均雕佛龛、佛像和花卉图案。据已发现的塔型造像石块计算,可叠驿成200余座石塔。
馆内有个体造馆1161尊(件),大的高2.45米,小的高尺许,千姿百态,是中国石雕艺术的珍品。还有文字造像碑50余通。除20通造像碑外,余皆为文字碑。其中馆藏《陶的珍刻》,为东晋陶渊明的手迹。清乾隆六年(1741),沁州人张孝捏任监察御史巡视江南,欣得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给“云龙上人”之手书,其于武周圣历二年(699)为武则天所得,武亲自题跋于后。其他名人如沈约、狄仁杰等阅后也予题字。再后又有常熟人加盖“虞山老樵”印章,其受知者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这9块石刻,各高35厘米,宽110厘米,大小均等。前7块,全为陶书,存诗12首,计810字。武则天题词共82字,还加盖她“凤阁之宝”、“凤阁审定真迹”印章。石刻原藏沁县城南梅沟村,历来为张氏传家之宝。七七事变后,张氏子孙将其隐埋地下。民国28年(1939)日军占据沁县后,先后3次派兵到梅沟残酷追索,未得。*建立后,张氏子孙将其全部献给国家,至今保存完好。
馆藏康熙皇帝书法石刻也是沁县一宝。康熙四十二年(1703)前后,康熙皇帝把自己临摹宋米芾的《千字文》、诗、连同他本人的墨宝,赐予当时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王典,吴亲自选购汉白玉,访名工将其镌刻珍藏。吴王典去世后,其子吴时谦开县城吴氏祠堂后建“宸翰楼”一座,将石刻全嵌于楼内墙壁上。石刻共48块,每块高35厘米,宽100厘米,大小均等。石刻共保存康熙皇帝字迹1246个,还盖有“康熙宸翰”、“敕几清宴”、“龙天主人”、“稽古右文之章”等五方印章。
此外,馆内还藏有少量刻像石、历代文人骚客讴歌“笔峰山”的诗词等。
4、特色
南涅水石刻馆
南涅水石刻虽然与云岗、敦煌、龙门石刻风格类同,但更以其中巧玲珑著称于世;简洁夸张的刀法,形象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奇巧纷呈的构图,逼真地烘托了众多佛传故事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无论佛像,还是罗汉,供养人乃至飞天的形象,都从印度风、中亚风而转为中国风,并进而从西域渐变为中原型,其画面上的建筑、陈设、服饰、装饰纹样等都明显地显示出东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事例,博采各国之长,”
南涅水石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史、雕刻艺术史、美术史、服饰文化史以及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史都有极重要的史料、实物价值。有“皇家石刻看云岗,民间石刻在沁州”之说。
南涅水石刻在1959年南涅水村发掘,经鉴定,这批石刻已埋藏地下千余年,因当时条件有限,这批珍贵的石刻造像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到2011年,当地投资500余万元人民币,利用石刻本身的特点,量身打造“南涅水石刻馆”,并采用现代化布展手段,让千年石刻散发出古典魅力。
塔,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梵文“Stupa”的译音,以藏舍利和经卷之用,而造像塔系借助塔形造像的佛教艺术形式,是继北朝凿山石壁开窟造像以后在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佛教雕刻形式,南涅水石刻中的造像塔,是多种塔与柱的综合体,既为塔又为柱。为多层重叠组合式的方柱塔,底层较大,上层依次略小,层次不等,有5层、7层或9层,南涅水石刻多为7层。每层可以分离,可以组合,可移动,可变向,这是南涅水石刻的一大特点。
5、成就
南涅水石刻馆
入选中国美术高等教育教材
石刻多为平面正方形和锥形,每组由5~7块组成,每块石刻周围都雕有佛龛,龛内有佛像。每龛内除一佛像外,还分别衬有数目不等的菩萨、僧侣、力士。造像或行、或立、或坐、或思,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佛龛用龙首和各种花卉图案装饰,有的垂首汲取,有的昂首欲飞,有的逍遥平视,有的怒欲吞云,有的嬉戏吐雾。造像的衣着、形体、形态刻画得细腻、逼真、生动。
据碑文记载,这批石刻造像上自北魏永平元年,下至北宋天圣九年,积累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六个朝代的民间石雕艺术珍品,题材大多以佛教活动为主。造像多为石叠驿成塔形,即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型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稀有。石刻分为碑文石刻、造像石塔、个体造像三大类型。
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推荐,南涅水石刻馆被*美院选为美术素描实习基地,并且以中国传统雕塑的经典选入中国美术高等教育教材。
再现了佛国故事的宏大场面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批石刻是1959年在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的一座古寺院遗址内发现的,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发掘清理,先后出土各类石刻造像2139件,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春开始筹建“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五年后建成并陈列展出,使这批民族文化瑰宝重放异彩。石刻艺术流派多样,风格不—,多以白砂岩雕凿而成,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珍宝。
这些栩栩如生的造像端坐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它昭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它有着怎么不凡的前世今生?它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它将给沁县带来怎样的荣耀和实惠?
据有确切纪年的题记记载,这些造像始凿于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一直延续到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其间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等历史朝代,历时近6个世纪,比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还要早60多年。
这批石刻造像内容上集中表现了佛教人物、佛传故事、佛教经律、佛教文化艺术及崇奉佛法的佛事活动等,其造型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意和突破,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雕刻技艺精湛,风格流派多样,表现了浓郁的民间特色与广泛的群众性。这些雕像,或赤足站立于莲台之上,或结跏趺坐于莲台,或讲经说法,或静目沉思,体态端庄,神姿安详,各具个性,栩栩如生,再现了佛国世界人物和故事交汇的宏大场面。
东西文化艺术交流的代表作
时间跨度达500多年的南涅水石刻,犹如一部卷帙浩瀚的史书和一幅古代生活的风情画,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风俗、中国文化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雕塑艺术史以及雕刻技术、服饰、设计、建设形制、书法、绘画等艺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张明远表示,南涅水石刻造像与大同云冈石窟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民间集资的凿刻,虽无恢宏壮丽可言,但有精彩别致之美,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民间佛教雕刻艺术的高度水平。
南涅水石刻虽然与云冈、敦煌、龙门石刻风格类似,但更以小巧玲珑著称于世。那些雕凿于砂岩上的石刻,无论佛像、罗汉、还是供养人、飞天,都从印度风、中亚风转为中国风,并进而从西域型渐变为中原型,其画面上的建筑、陈设、服饰、装饰纹样等都明显地显示出东西文化艺术交流的特征,表现出生机勃勃,博采各国之长的包容性。
佛教于汉代入我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南涅水石刻虽不及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造像规模宏大,但形制独特,极具历史和考古价值。然而,就是这样一批极具重要史料价值的精美雕刻却在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
当年,是当地人在涅河北岸取土时偶然扒开了一处地穴,才使得这批精美的窖藏石刻重见天日。是谁雕刻下这些精美的造像?南涅水当年曾是怎样一幅生活景象?为何会将这些精美的石刻造像藏匿于荒野中的地窖内?这些石刻造像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生活有着怎样一种联系?
窖藏石刻昭示强大民族自信
南涅水村,坐落于沁县城东北30公里处,南靠华山,北依涅河,与武乡县故城村隔河相望。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迁商之遗民于此,置甲氏国。汉建涅氏县,北魏时改为阳城县,隋改称甲水县,唐甲水并入铜。
据史籍记载,发掘石刻的遗址南涅水村正处在北魏孝文帝向南迁都的古道之上。信仰佛教的北魏朝廷南迁途中经过涅县古城一带,或是当地人深受其佛教思想的影响开始信佛,开始以供养人的身份大量请石匠雕刻佛教造像……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南涅水石刻的更多疑惑,仿佛都期待着进一步的解释。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南涅水石刻遭遇了灭佛运动,当地百姓就悄悄地将这批造像埋藏于涅水河岸边的地窖中,从此,这批精美的石刻珍品沉睡了千年。
2007年,在距南涅水村约二里的牛寺乡山曲村西烂柯山“闪身崖”下,发现一个巨大的采石场遗址,擅长于研究沁县历史文化的王中庆先生对此处石料场进行了考察,并发现一处与南涅水石刻风格相同的摩崖石刻,从这些发现和石料材质的比对,初步认定为南涅水石刻的取材之地,是1500多年前十分活跃的佛教徒造像的大型“车间”。
最近,省考古所专家刘永生经数十年研讨,不只找到了雕凿采石场,而且对石刻的构成和窖藏缘由找到有力的证据,同时提出一个主要论断,这批石刻同北魏政治核心南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6、旅游指南
南涅水石刻馆地图
景区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沁县城东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
门票: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门口就有停车场,不收费;这里距县城也就1公里,加油可在县城的加油站;沁县县城有人民医院、中医院;银行县城有中行、建行、农行。
交通:
自驾
太长高速公路,武乡口下,往西20公里到沁县城南1公里处(二郎山上)。
公车
从长治坐前往沁县的长途车,然后在沁县长途汽车站打出租前往,车费也就三、四块钱。
周边景区:南涅水观音阁二郎山大云禅院古城及墓地龙珠寺通玄庙沁县御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