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场镇
猫场镇地处黔中腹地经济发达区的边缘,素有织金“东大门”和“小贵阳”之称。全镇97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42万余人,境内平均海拔1345米,平均气温13。9℃,年降雨131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步,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天织油路横穿全境,北上织金,南下安顺,东至贵阳,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完备,是织金东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闻名全省的“竹荪之乡”和“皂角精加工基地”。2001年,该镇被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中文名:猫场镇
行政代码:520524103
身份证前6位:520524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2100
隶属政区:织金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贵F
辖区面积:97km2
人口数量:约3.42万人
人口密度:353人/km2
1、地方简介
猫场镇地处黔中腹地经济发达区的边缘,素有织金“东大门”和“小贵阳”之称,天织油路横穿全境,北上织金,南下安顺,东至贵阳,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完备,是织金东部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闻名全省的“竹荪之乡”和“皂角精加工基地”。2001年,该镇被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同年被地委行署表彰为“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全镇97平方公里,辖19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42万余人,境内平均海拔1345米,平均气温13。9℃,年降雨131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步,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行政区划
猫场镇
猫场镇区划
520524103001123团结社区
520524103201121齐心村
520524103202122和平村
520524103203121石板村
520524103204122高克村
520524103205122窑上村
520524103206121大寨村
520524103207121大水田村
520524103208121龙滩村
520524103209121新寨村
520524103210122四甲村
520524103211122川硐村
520524103212220云峰村
520524103213220国江村
520524103214220凤平村
520524103215220岩脚村
520524103216220红星村
520524103217220新联村
520524103218220扩兴村
520524103219220白云村
3、经济建设
近年来,猫场镇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不断发展壮大商品零售业、养殖业、种植业和乡镇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条水泥大街横亘镇区,70盏路灯装点大街夜景,高楼店铺林立,服务设施完善,17所学校合理布局,20个卫生室分设各村,30万千伏变电站雄踞大寨河畔,村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目标,2002年全镇人均纯收入突破1310元大关,工农业总产值达3825万元。今日猫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凭借丰富资源,营造宽松环境,外地客商纷纷涌入投资办厂,本地商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蛋糕,仅竹荪、皂角精一项年创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秀美的山水,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濡染出猫场人民聪慧豁达的性格,磨砺出猫场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镇党委、镇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发展这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探索农民致富新路,努力打造经济强镇航母,力争把猫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织东第一镇。
4、地理位置
猫场镇位于织金县东部,处在东经10603~10604、北纬2632~2633之间。东与马场乡、南与上坪寨乡、西与实兴乡及普定县猴场乡、北与牛场镇接壤,素有“织金东大门”和“小贵阳”之称,是马场、牛场、化起、龙场、自强五乡镇通往安顺的必由之路,安织旅游公路穿镇而过。猫场镇距省城贵阳127公里,距织金县城63公里,距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公里。
5、地方人口
猫场镇
猫场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36173
男18891
女17282
家庭户户数8314
家庭户总人口(总)36147
家庭户男18871
家庭户女17276
0-14岁(总)11483
0-14岁男5875
0-14岁女5608
15-64岁(总)22765
15-64岁男12126
15-64岁女10639
65岁及以上(总)1925
65岁及以上男890
65岁及以上女10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5584
6、自然资源
猫场镇属亚带温润气候,年降雨1340mm,年最高气温22.5C,最低气温-4C,无霜期281天,集镇属山区丘陵地带,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平均海拔高度1345米,地表岩石主要以石灰石和页岩为主。全镇现有水库2座,库容为59万立方米,其中萝卜冲水库水源位于铁厂坝一带,是今后集镇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环抱集镇的两条河流把集镇衬托的更具魅力。猫场镇矿藏资源丰富,已控明的有铁、硫、煤、重晶石等,具有开采价值的有煤、硫、铁、重晶石等。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积达3000公顷。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湖区水质良好,水草茂密、鱼虾众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此外,区内还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迹。该保护区的建立对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织金洞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以织金洞为主体,包括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区、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区、裸结河景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二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总溪河风景名胜区
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好似一条巨龙,首西尾东地静静横卧于纳雍、大方两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该景区属于高海拔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温暖湿润。年日照约为1500小时。两岸岩石以二叠系石灰岩为主,有众多季节性和常年性瀑布。野生动植物丰富异常。它集瀑布、秀水、奇山、异石、洞府于一川;集古、秀、奇、险、幽于一河。由长达约13公里的河段、峡谷、25个风格迥异的景观有机组成。是乌江水系唯一能泛舟漂流的河段,有着名副其实的“乌江第一漂”美称。除峡谷漂流外,该景区还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攀岩探险、溶洞猎奇、度假疗养的理想场所。
在该景区内,目前开展峡谷漂流活动为一项最主要的旅游项目。当你从万寿桥乘皮筏漂流而下,穿小三峡、过大湾、跃五簸浪、破长浪……,你将会感到:时而立于风口浪尖,豪情万丈;时而穿梭飞流,惊险刺激,意气风发;时而荡漾于清波碧浪,心静如水,怡然自得。奇山异景、峡谷绝壁、奇花异草、猴嘻鱼跃、水鸟翻飞、一饱眼福。这种景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意境,只闻天上有,哪道人间同。这种意境将会令你流恋往返,乐不思归。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威宁火腿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丰富的牧草,历史上畜牧业就十分发达,当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牛羊同群为伍,运动量大,猪腿非常发达,肌肉结实饱满,肥瘦肉交错;本地的可乐猪和法地猪等优良品种又有耐粗养耐寒的特点,瘦肉率高。从明洪武年间起,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欢用火熏腌制腊肉,贮存食用,为制作威宁火腿创造了条件。威宁火腿,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食细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腻。
威宁火腿完全用传统方法制作,杀猪后不吹即刮毛,然后用刀把鲜腿修整成美观好看的“琵琶腿”或“盘腿”,剔去杂骨,油皮,挑断雪筋,挤掉血水,不着水即把炒熟的盐用10:1的量,再加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鲜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内腌泡5—7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干盐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另一种不风干,把腿挂在火坑上用湿松枝、湿柏枝、酥麻杆的烟熏烤,因为烟肉食有酸类、醛类和酚类物质,一则杀菌,二则味美,三则耐贮存。一般这种熏过的腿可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而且腊味更加浓郁香美。
威宁党参
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霞帔、顶子盒、朝珠和妇女用的花箱、蝴蝶针筒、针红盒以及文具盒、茶叶瓶等。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从业艺人达500多人。
将皮纸脱胎技术改为用棉麻布脱胎,颜色上也由过去的黑红两色改进为以部分颜料作色。由过去的明花、影花、明光、退光逐步扩大到印漆、银刻、金花、台花、薄科花、五彩霞花等,产品增至9大类400多个品种。特点:大方漆器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金花、影花、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它具有能保色、保味、防潮、防蛀、不传热、经久耐用的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