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伏恭

科普小知识 2023-11-11 21:23:39
...

伏恭(前6年—84年),字叔齐,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伏胜十世孙,东汉明帝、章帝时大臣。司徒伏湛侄、光禄勋伏黯子。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伏恭以75岁高龄请求致仕。明帝准奏,诏赐以千石奉禄供养终身。

中文名:伏恭

外文名:FuGong

别名:伏叔齐

出生日期:公元前6年

逝世日期:公元84年

国籍:中国

所处年代:东汉

籍贯:琅琊东武(今诸城)

性别:男

民族:汉族

职业:司空

1、人物生平


伏恭

伏恭(前6年—84年),字叔齐,琅琊东武(今诸城)人,伏湛兄之子。伏恭祖父伏理创《齐诗》伏氏学,以传诸子,伏黯最明。伏黯乃伏湛之弟,字稚文,通晓《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九篇,位至光禄勋。伏黯无子,以伏恭为后嗣。

伏恭性孝,侍奉继母唯谨,少传黯学,以父任为郎。建武四年(28年),出任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令,在职13年,以公正廉洁闻名,被青州刺史举为“尤异”。经太常考试经学,名列第一,拜博士,提拔为常山太守。伏恭在常山督促修建学校,并长期坚持亲自讲授,以促进常山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北州人士多学习《齐诗》伏氏之学。明帝永平二年(59年),伏恭入朝为太仆。永平四年(61年),明帝亲临太学,拜伏恭为大司空,位列三公(东汉初年,*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即司徒、司空和太尉)。当时儒者皆以为荣。在任9年,永平十二年(69年)七月,伏恭以75岁高龄请求致仕。明帝准奏,诏赐以千石(1石=10斗,1斗=10升)俸禄供养终身。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巡行至琅琊,以三公礼仪接见伏恭。章帝建初二年(77年)冬,举行飨礼,大宴宾客,以伏恭为三老,尊为父兄。元和元年(84年),伏恭以寿终,享年90岁,赐葬显节陵下。

2、历史记载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伏恭字叔齐,琅邪东武人,司徒湛之兄子也。湛弟黯,字稚文,以明《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九篇,位至光禄勋,无子,以恭为后。

恭性孝,事所继母甚谨,少传黯学,以任为郎。建武四年,除剧令。视事十三年,以惠政公廉闻。青州举为尤异,太常试经第一,拜博士,迁常山太守。郭修学校,教授不辍,由是北州多为伏氏学。永平二年,代梁松为太仆。四年,帝临辟雍,于行礼中拜恭为司空,儒者以为荣。

初,父黯章句繁多,恭乃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在位九年,以病乞骸骨罢,诏赐千石奉以终其身。十五年,行幸琅邪,引遇如三公仪。建初二年冬,肃宗行飨礼,以恭为三老。年九十,元和元年卒,赐葬显节陵下。子寿,官至东郡太守。

3、历史评价

《后汉书》

论曰: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故杨雄曰:“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又从而绣其鞶帨。”夫书理无二,义归有宗,而硕学之徒,莫之或徙,故通人鄙其固焉,又雄所谓“譊々之学,各习其师”也。且观成名高第,终能远至者,盖亦寡焉,而迂滞若是矣。然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自桓、灵之间,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而权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下畏逆顺势也。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俯仰顾眄,则天业可移,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札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暨乎剥桡自极,人神数尽,然后群英乘其运,世德终其祚。迹衰敝之所由致,而能多历年所者,斯岂非学之效乎?故先师垂典文,褒励学者之功,笃矣切矣。不循《春秋》,至乃比于杀逆,其将有意乎!

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涂方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原谁澄?

上一篇: 川西银莲花

下一篇: 王一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