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绣线梅
灌木,高达2米。小枝密被短柔毛。冬芽具2-4枚外露鳞片。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4-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心形,有5-7较深裂片和尖锐重锯齿,上面散生柔毛,下面密被柔毛,脉上更密;叶柄长约5毫米,密被短柔毛,托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微被短柔毛。总状花序有10-15花,长4-5厘米。花梗长3-4毫米,与花序梗均近无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两面微被柔毛;花径约6毫米;被丝托圆筒状,长8-9毫米,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先端尾尖;花瓣白或淡粉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丝短,着生被丝托边缘,子房顶端微具柔毛,胚珠4-5。朞荚果长椭圆形,被丝托宿存,外被疏腺毛。花期5月,果期7-9月。
中文学名:毛叶绣线梅
拉丁学名:NeilliaribesioidesRehd.
拼音:maoyexiuxianme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绣线梅属
1、形态特征
株:灌木,高达2米。
枝:小枝密被短柔毛。冬芽具2-4枚外露鳞片。
叶: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4-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心形,有5-7较深裂片和尖锐重锯齿,上面散生柔毛,下面密被柔毛,脉上更密;叶柄长约5毫米,密被短柔毛,托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微被短柔毛。
花:总状花序有10-15花,长4-5厘米。花梗长3-4毫米,与花序梗均近无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两面微被柔毛;花径约6毫米;被丝托圆筒状,长8-9毫米,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先端尾尖;花瓣白或淡粉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丝短,着生被丝托边缘,子房顶端微具柔毛,胚珠4-5。
果:朞荚果长椭圆形,被丝托宿存,外被疏腺毛。
灌木,高达2米。小枝密被短柔毛。冬芽具2-4枚外露鳞片。叶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长4-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心形,有5-7较深裂片和尖锐重锯齿,上面散生柔毛,下面密被柔毛,脉上更密;叶柄长约5毫米,密被短柔毛,托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微被短柔毛。总状花序有10-15花,长4-5厘米。花梗长3-4毫米,与花序梗均近无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两面微被柔毛;花径约6毫米;被丝托圆筒状,长8-9毫米,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先端尾尖;花瓣白或淡粉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丝短,着生被丝托边缘,子房顶端微具柔毛,胚珠4-5。朞荚果长椭圆形,被丝托宿存,外被疏腺毛。花期5月,果期7-9月。
2、产地分布
产地: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宁夏南部、湖北、四川、云南及贵州西北部
生境:山坡林中
海拔:1000-2500米
3、分类文献
NeilliaribesioidesRehd.inSarg.Pl.Wils.1:435.1913;Hand.-Mazz.Symb.Sin.7:449.1933.——N.villosaW.W.Sm.inNot.Bot.Gard.Edinb.10:53.1917.——N.hypomalacaRehd.inJourn.Arn.Arb.13:337.1932.——N.sinensisvar.hypomalaca(Rehd.)Hand.-Mazz.Symb.Sin.7:449.1933;Vidal,Adansonia3(1):161.1963.——N.sinensisvar.ribesioides(Rehd.)VidalinAdansonia3(1):161.1963;CulleninJourn.Arn.Arb.52:152.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