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
喜德县位于四川凉山自治州中北部,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公塘子”温泉流量大、含硫高、水温高、场地宽阔。则莫溶洞群、汉代大石墓群、则莫大峡谷、公母鱼洞河、瓦尔瀑布神秘莫测,令人神往。
中文名称:喜德县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
所属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24个乡(镇)
面积:2206平方公里
人口:17.9万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旅游景点:小相岭风景区、登相营古堡城墙等
电话区号:0834
邮政编码:616750
车牌代码:川W
1、概况
喜德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北距省府成都483公里,南距州府西昌74公里,周边与西昌、昭觉、冕宁、越西一市三县毗邻,全县幅员面积2206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170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17.9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88.3%,2008年GDP达到110580万元,财政总收入10289万元。
农业主要以生态无公害污染的种植、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其中山地乌骨鸡、米市大红袍花椒、马铃薯、有贝母、天麻、半夏、杜仲等名贵野生中药材,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棕等几十种野生菌类资源,有小熊猫、野猪、猴子等珍稀动物,珍稀鸟类几十种。
境内以山地为主。主要河流有孙水河、热水河、东河、西河和尼波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矿产资源有铁、锌、锡、铝、花岗岩、硅石、大理石、白云石、水晶石、萤石、无烟煤等。成昆铁路纵贯县境。泸(沽)普(雄)公路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东、西河飞播林区,小山风景区(羌活鱼、水晶石名列小山“二宝”)、灵光道(是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瓦尔瀑布等。
2、自然特征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县境内多山,以中山为主,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最高海拔4500米,最低海拔1600米。县城座落在海拔1843米的洪积坡地上,占地1.2平方公里,城区呈扇形分布,有“扇城”之称;喜德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汉、回、藏、布依、傈僳、白、壮、土家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县,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现代规范彝语的标准语音所地在;喜德县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38.07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2.739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397万千瓦,建电站18处,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以原始森林、冰斗、高原湖泊为主,有小相岭、则莫溶洞、东西河飞播林区等自然景观、登相营古驿站、五合大石墓群、千年温泉、孙水河左岸二级台地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等历史景观为主的七大景点,极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以及浓郁的彝民族风情无不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3、行政区划
喜德县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总面积2206平方千米。辖7个镇、17个乡:光明镇、冕山镇、红莫镇、两河口镇、米市镇、洛哈镇、尼波镇、拉克乡、则约乡、贺波洛乡、鲁基乡、李子乡、北山乡、西河乡、东河乡、且拖乡、博洛拉达乡、沙马拉达乡、巴久乡、洛莫乡、依洛乡、热柯依达乡、额尼乡、乐武乡。县*驻光明镇。
4、历史沿革
明属宋番卫,在冕山设千户所。清置抚番卫(又叫冕山分县)。民国设置宁东设治局,后设置北山模范政治指导区。1952年建喜德县。“喜德”为彝语“些夺”的译音,“些”意为铠甲,“夺”意为产地。以古时曾产铠甲而得名。
1996年,喜德县面积2207.4平方千米,人口约12.4万人,以彝族为多,汉、回、藏等民族占15.3%。辖7镇13乡:光明镇、冕山镇、洛哈镇、两河口镇、米市镇、红莫镇、尼波镇、巴久乡、北山乡、东河乡、乐武乡、且拖乡、西河乡、拉克乡、李子乡、沙马拉达乡、依洛乡、贺波洛乡、热柯依达乡、鲁基乡。县*驻光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喜德县常住总人口137676人,其中(7个镇、17个乡):光明镇10384人,冕山镇11573人,红莫镇8977人,两河口镇9172人,米市镇5840人,洛哈镇4929人,尼波镇6611人,拉克乡7181人,则约乡2752人,贺波洛乡7582人,鲁基乡7252人,李子乡6189人,北山乡4050人,西河乡2487人,东河乡4853人,且拖乡3822人,博洛拉达乡1989人,沙马拉达乡3802人,巴久乡3931人,洛奠乡3094人,依洛乡2898人,热柯依达乡2482人,额尼乡2139人,乐武乡4687人。
2004年,喜德县辖光明、冕山、尼波、红莫、洛哈、米市、两河口7个镇和贺波洛、拉克、且拖、巴久、李子、东河、乐武、沙马拉达、热柯依达、依洛、鲁基、北山、西河、则约、博洛拉达、额尼、洛莫17个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喜德县常住总人口165906人,其中:光明镇25119人,里山镇14596人,红莫镇10951人,两河口镇11008人,米市镇6338人,洛哈镇4646人,尼波镇7131人,拉克乡8667人,则约乡3191人,贺波洛乡9375人,鲁基乡9906人,李子乡9626人,北山乡4745人,西河乡2120人,东河乡7397人,且拖乡4003人,博洛拉达乡2212人,沙马拉达乡4669人,巴久乡4155人,洛莫乡2755人,依洛乡3288人,热柯依达乡2020人,额尼乡2327人,乐武乡5661人。
5、交通优势
县紧邻攀西地区的安宁河发展带,有五乡一镇与西昌市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成昆铁路在喜德县过境83公里,设有10个火车站,与108国道近邻,距攀雅高速约30公里,距西昌机场50公里。在四川远期道路网建设中,成昆铁路复线城际铁路均从喜德经过,交通优势明显。
6、发展状况
喜德县城新貌
2006年,全县面积22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4万公顷,与2005年相同。完成造林346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2.78%。辖24个镇(乡)、169个村、3个社区。年末总人口16.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4.35万人,占总人口的87.7%;彝族人口为14.3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出生率9.7‰,增5.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9.9‰,下降1个千分点。
全县生产总值7.19亿元,增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亿元,增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6.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58.9%和24.6%。人均纯收入2034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050万元,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51万元,增长0.1%。民营经济增加值3.36亿元,增10.6%;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提高0.8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7.17万吨,增2.4%;油菜籽产量110吨,下降0.04%;水果产量8830吨,增5%;出栏肉猪15.4万头,增7.8%。公路通车里程630公里,增54.6%;通车村数50个,增0.7%。邮电业务总量1317万元,增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增38.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0.89亿元,增35.6%;更新改造投资0.36亿元,增382.8%;其它投资225万元,增长5.5%。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4个,新增固定资产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0.3亿元,增4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亿元,增9.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2亿元,比上年初增9.4%;各项贷款余额1.94亿元,比年初增16.1%。全年保费收入270万元,增24.4%;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75.6万元,增15%。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5个,完成投资50万元。
普通中学7所,在校生6002人,增83.3%;小学156所,在校生23725人,增16.4%;学龄儿童入学率99.8%,提高1.4个百分点。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有卫生机构37个,病床位205张,卫生技术人员197人。
一、农村经济
农业
免征农业税、动物防疫费,发放粮食直补145万元,综合直补149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0.1%;增加值2.33亿元,增长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57万亩,增长8.7%,推广脱毒薯5.51万亩,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农业产值1.63亿元,增加值1.2亿元,增长5.6%。
全年退耕还林补现2234万元。花椒产量401.2吨,增长29.8%,完成产值2561万元,增加值1900万元,增长23.7%。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为重点,全年造林5.2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造林2000亩,退耕还林荒山配套造林5000亩,中日技术合作460亩,飞播林区植被恢复造林2000亩,扶贫项目花椒种植3.1万亩,群众成片造林1万亩,助农增收项目种植白杨、蜡虫1500亩。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明显,有害生物防治成绩突出。建立优质果木示范基地60亩,种植美国无核葡萄、黄金梨、黄油桃等2万株。
畜牧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年末四大牲畜存栏50.1万头(只),出栏32.3万头(只);家禽出栏114万只,增长7.3%。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8万吨,增长7.7%;奶类产量94吨,增长17.5%,蚕茧产量25吨,增长78.6%,水产品产量175吨,增长10.1%。实现畜牧业产值1.94亿元,实现畜牧业增加值9140万元,增长2.3%。劳务输出14132人,实现劳务收入6557.07万元。
二、工业和旅游
小相岭云海
工业实现增加值2.19亿元,增长20.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4%。独立核算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9亿元;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16.2%。实现销售产值3.4亿元,增长8.2%;产销率达99.8%,提高0.1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小相岭景区开发前期基础工作,全年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11万元。
三、“两基”攻坚
全年投入“十年行动计划”项目资金1290万元,投入“两基”攻坚项目资金1630万元,投入实装备200万元,百乡教育扶贫和全县捐资共131.55万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硬件要求达到“一无四有”。认真执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保障经费2824.8万元,受益中小学生29727人,五率指标达到“两基”要求。做好其它软件建设。11月6日,“两基”攻坚经四川省人民*评估验收合格,全县24个乡镇基本实现“两基”攻坚目标。
四、扶贫开发
构建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机制,重点抓好“五大扶贫”工程。新村建设、教育、卫生、移民、社会扶贫和“三房”改造等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扶贫资金1453.8万元,其中投入350万元完成7个新村建设,投入420万元完成1400户“三房”改造工程,投入50万元实施生态阉鸡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开发资金90万元发展马铃薯产业化项目,投入234.8万元完成两项资金及四小工程项目13个。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3.16万人减少到2.88万人。
五、基础设施建设
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35万元,新建成公路61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为195公里,公路“乡乡通”全面完成,公路里程153公里。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679户,增加150户,增长28.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8420户,增长13.9%;移动电话“村村通”实现了全部乡镇的通讯覆盖,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434户,增长41.8%。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39.6%,提高5.2个百分点。共有卫星地面接收点117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完成“县城—两河口”的光纤电视工程,电视光纤总长达35千米;全县有线电视用户6308户,电视人口覆盖率83%。全县有乡镇广播站67个,广播人口覆盖率72%。投资280.6万元,重点建设和恢复堤防5.27千米,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90公顷。农村能源建设有序进行,微水电建设加快,以电代燃试点工程竣工运行。
六、社会保障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08人,养老金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884户342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880户901人,抚恤对象167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100户4452人。
七、惠民行动
实施花椒产业化项目,免费为农户提供花椒苗木,建成8万亩花椒基地;投入100万元建设孙水河防洪堤,在新联、农光、拉克、冕山四地修建堤防667米;建设20个农村综合活动室;启动排水系统工程,对县城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全面实施小相岭景区16.8公里旅游公路建设;铺筑“两河口-米市”15公里油路;完成“两河口-米市-依洛”3个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建成1幢残疾人综合服务楼。
7、资源特色
成昆铁路横贯县境
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一是交通优势,喜德毗邻108国道线,距雅攀高速公路28公里,距西昌机场58公里,成昆线穿越全境设有10个火车站,城乡道路网络日渐完善,人流、物流能十分快速流通;二是区位优势,喜德与西昌、冕宁、越西、昭觉一市三县相连处于中间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喜德能更加便利融入全州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三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境内水能蕴藏量18.6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0.46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硅、铁和花岗石等品种,其中硅矿储量大、品位高;农业资源,有常耕地20.6万亩,林地140万亩,天然草场114.16万亩,适宜发展绿色农业,目前主要以牛、羊和山地乌骨鸡为主绿色畜牧业及以马铃薯、荞麦、燕麦等为主的绿色农作物为发展重点;旅游资源,公塘子温泉水温为42—54℃,属低矿化、重碳酸、硫酸盐、钙镁型,对人体皮肤病、神经衰弱、风湿、解除疲劳等有极好的疗效;小相岭风境区奇峰异岭相衔、冰斗湖泊相接;东西河飞播林区四季常绿、碧涛万倾,被誉为“创世壮举”;则莫溶洞,规模宏大、洞中套洞,曾是*胡宗南残部在大陆负隅顽抗的最后一战之地;登相营古堡建于明代,是古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还有古濮人的五合大石墓群,孙水河左岸二级台地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等名胜古迹。
喜德的发展潜力巨大,便利的交通和特殊的中间位置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农业上的马铃薯产业化,工业上的冕山工业集中区建设、火把液酒业的重组,旅游业的母语文化、小相岭景区等项目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这此项目成功实施将实现“强县升位”的目标,喜德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8、旅游景点
小相岭风景区
一、小相岭风景区
小相岭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属大雪山支脉,又名西山,山势险峻,岩石裸露,生态植被好,冰斗湖白星落棋布,古冰川遗迹明显,由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山峰构成具生物多样性、稀有性,具有较高旅游观光价值。四世纪古冰运动所形成景区内森林资源种类全,冰斗湖泊星落棋布,是避暑,开展登山、科考旅游的好去处。是喜德特色浓郁的旅游风景区。
小相岭景区距州府西昌80公里、雅攀高速公路32公里;成昆铁路在喜德县过境83公里,分布有10个火车站,交通十分便捷。景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海拔从1988米延伸至4500.4米的俄尔者峨主峰,是一处集自然生态、历史景观与科考探险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沟壑纵横,森林茂密,草甸成片,鸟兽争鸣,奇花吐艳。在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巨大冰斗与漂砾和星罗棋布的冰斗湖、冰川刻槽,使小相岭的地形地貌千奇百怪,危岩峭石如斧削刀琢,似禽似兽,栩栩如生。其主景区范围内集中分布有大小12个冰蚀湖,各湖泊在花岗石基岩色泽及周围植被色彩的衬托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湖泊间伴有4处高山瀑布,飞流直泻,云蒸霞蔚。湖泊群的西北面相邻着2200公顷高山杜鹃林,种类达30余种,每年因气温差异从3月至7月渐次开放,盛花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潮。
小相岭风景区
西汉时司马相如于此“过灵关,桥孙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小相岭;《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有小相岭雄关漫道;红军长征时左权、刘亚楼带千余红军过小相岭,已经历了千百年沧桑的小相岭,如今正掀开美丽的面纱,热情期待您的到来。
神奇美丽的小相岭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更具有十分浓郁独特的彝族文化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南方丝绸之路?灵关古道、神奇的登相营古驿站、战国时期的五合大石墓群;有药用价值独特,号称“攀西第一汤”的阳光温泉和神秘莫测的公、母渔洞河、则莫天然溶洞群、则莫大峡谷、浩瀚壮观的瓦吉木大草场;有精美古朴的彝族漆器、服饰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享誉海内外;还有畅销凉山、驰名天府的佳酿美酒“丰谷火把液”。独特的自然生态风景,历史人文景观和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彝族母语文化构成了喜德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登相营古堡城墙
二、登相营古堡城墙
为祖国古代灿烂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灵关古道,曾留下许多文人骚客的踪迹;司马相如曾经此道进入凉山,察访风土人情;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十万大军经此道北上大渡河,惨遭失败,全军覆没;一代枭雄邓秀廷借此道称霸一方、威风一时;1935年5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左权、刘亚楼率先遣部队路经此道北上抗日,留下“回彝起来成立自己的*”的宣传标语。
三、喜德—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喜德鹅公山
“喜德”,彝语称“喜德拉达”,意指制造铠甲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喜德境内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为西夷居住地;西汉至隋、唐,属越西郡台登县;唐末及宋属大理地*权辖地;元属建昌路之苏州;明属宁番卫冕山千户所;清置宁远府,改台登县为冕宁县。1952年8月,西康省人民*报经*人民*批准,划西昌红莫妈姑彝族自治区和冕宁县第四区(靖远区)合并置县,并于1953年2月25日正式成立喜德县人民*。
喜德地处大凉山与小相岭之间,地形以中山为主,最高的窝尔则俄山之间,海拔4500.4米,最低的李子乡红山嘴和东河乡瓦尔村,海拔1580米。喜德属低纬度高海拔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干燥,,夏凉湿润,年均气温14.1℃,气温日较差11.9℃,最高年降雨量1231.4毫米,最低年降雨量798.3毫米,年均日照2053小时。境内主要河流为孙水河、热水河、东河、西河、尼波河,水能蕴藏量18.64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硅、铁、花岗石等,其中硅矿储量大、品位高;有天然草场114.16万亩,林地140万亩;畜禽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山地乌骨鸡等;粮食作物主要有马铃薯、玉米、小麦、荞麦、燕麦等;林产品主要有花椒、核桃、苹果、梨、白蜡虫、贝母、茜草、天麻、党参等。
孙水河岸边的柏杨林带
有着灿烂文化和渊源历史,是现代彝语的标准语音所在地,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大石墓、汉墓群的出土,为祖国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灵关古道,曾留下多少文人骚客的踪迹:司马相如曾经此道进入凉山,察访风土人情;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十万大军经此道北上大渡河,惨遭失败;一代枭雄邓秀廷借此称霸一方、威风一时;1935年5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左权、刘亚楼部率先遣部队路经此道北上抗日。
邓秀廷旧居
喜德旅游资源丰富,有水温为42—54℃,属低矿化、重碳酸、硫酸盐、钙镁型,对人体皮肤病、神经衰弱、风湿、解除疲劳等有极好疗效的公塘子温泉;有奇峰异岭相衔、冰斗湖泊相接的小相岭风景区;有四季常绿、碧涛万倾被誉为“创世壮举”的东西河飞播林区;有规模宏大、洞中套洞,曾是*胡宗南残部在大陆负隅顽抗最后一战之地的则莫溶洞;有洞深不见水,只闻水轰鸣的则约响水洞;有建于明代,时为古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的登相营古堡;有古濮人的五合大石墓群和孙水河左岸二级台地上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等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9、喜德漆器
喜德漆器
说起彝族漆器,你可能并不陌生。这种只需要黑、红、黄三种颜色就可以描绘出灿烂色彩的神奇器具,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一份实物档案,彝族漆器已经成为展示凉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之一。如今,喜德县的彝族漆器不仅是咱们彝族老百姓家里的生活日用品,而且还是中外游客用来装点居室的艺术品,也是人们用来纪念、馈赠、鉴赏的珍藏品。
喜德漆器
喜德县是我州一个古老的彝民族聚居县。千百年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滋养出一代又一代骁勇善战、热情奔放、勤劳善良的彝族人民。这里,除了是现代彝语标准语音所在地之外,漆器,也是当地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近年来,彝族漆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喜德彝族漆器是凉山地区著名特产,其用色考究,黑红黄巧妙搭配,黑得浓重,红得火烈,黄得艳丽;纹饰大多自然写实,美观大方;种类更是繁多,涉及20多种生活家居用品。特别是餐具、酒器更是独具特色。彝族酒具如酒杯多采用木制外,还有用鹰爪作杯脚,也有用羊角、牛角制成。其它民族餐具或生活用品如碗、盘、勺、匙、杯、罐、钵、壶、烟斗等,也是用木制的,内外多涂彩漆,一般以黑色为底,再彩绘红、黄两色,非常漂亮,收藏、送礼两相宜。如今,喜德彝族漆器以其精美的文化特色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10、历史文化
喜德县,彝语称“夕夺拉达”意指制造铠甲的地方;这里还是现代彝语标准语音所在地。喜德县历史悠久,现代考古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存;在西汉时期,又是我国西南古代的主要民族之一——“古邛人”居住的地方。喜德地处凉山中部的安宁河流域,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交通要道——冕山古驿道必经之地。境内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古代巨石构筑的大石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