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杠天神

科普小知识 2023-11-12 20:32:15
...

杠天神又称唱天神”、灶爷卷,是1918年发源于河南省新蔡县,流传在驻马店市东南部新蔡县、正阳县及豫皖接壤地区的一个传统戏曲剧种。该剧种唱腔曲调口语化,特别是方言俚语的运用让人们感到朴实亲切,曾一度流行田间地头、寻常巷陌。其仅用打击乐伴奏、唱腔无固定音高的地方稀有剧种。该剧演出形式轻便灵活、演出场地大小皆易、演出时间可长可短、唱词通俗易懂等特点。在演出剧目内容上,经常演出生活小戏、邻里和睦戏、劝善劝赌戏。

1、简介

杠天神流行于新蔡、正阳的豫皖交界处。没有资料能够证明起于何时,民国初年有一位逃荒艺人周瞎子流落到新蔡县佛阁寺吴岗村,传授了杠天神曲调。后来找到在当地广为流传的剧本《张郎休妻》(即《郭丁香》),分脚色排练。杠天神演出此剧之后,很快与当地的请神祭灶联系起来,在当地一时很受欢迎。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剧种,音乐唱腔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中间形式,保留了一些老生、花旦使用的曲牌,演员全用真嗓演唱,无管弦乐伴奏,唱段无固定音高。整个唱腔音乐,不仅保留了周瞎子传授的曲调,而且在演出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当地的民间音乐。剧目一是祭神还愿戏,二是农村家庭生活戏,也有一些历史故事戏。语言通俗易懂,常用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郁。表演动作程式化不强,有不少即兴表演、“现挂”式的插科打诨。杠天神至今保持着原生态,其音乐系统、表演系统很少有被当代戏曲同化的现象,对于研究曲牌体音乐向板腔体音乐过渡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杠天神剧种只有吴岗村有几个艺人健在,年龄最小者亦在66岁,后继乏人,亟待保护。

2、发展

1918年,北方逃荒艺人周瞎子创造了“杠天神”剧种,到*夕达到鼎盛。

使“杠天神”传承下来的,是一个戏班班主刘志明。1941年,刘志明在饰演《张郎休妻》中的郭三姐把眼睛哭瞎后,为了传承发扬,他招收了一班学员,才得以把这一剧种保留至今。发现“杠天神”并一直致力于该剧种研究的龚国强说:“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荡,另有梆剧、曲剧等大剧种盛行,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演出举步维艰,1947年戏班宣告解散。”


杠天

“杠天神”再现风采1987年10月,新蔡县在普查、收集传统戏曲艺术遗产的工作中,时任该县文化局局长艺术股副股长的龚国强在佛阁寺镇发现已失传40余年的地方稀有剧种——“杠天神”。

1987年12月4日,河南省戏剧研究所有关同志在该县录制大型传统连台戏《张郎休妻》“迎门打”一折。

2004年,为迎接河南省首届稀有剧种及曲艺会演,驻马店市文联根据资料记载,在新蔡县费尽周折找到了刘敬州。通过刘敬州,又找到了同门师兄弟71岁的梅泽运和66岁的吴根荣,这是止2009“杠天神”剧种最后的三个传人。

2004年10月31日。三位老人在省城20分钟的深情演绎,征服了评委的心。“杠天神”曲调《张郎休妻》第4折“迎门打”荣获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最高荣誉——特别贡献奖。

3、艺术特色

杠天神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中介形式,由唱腔及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传统曲牌不分行当,只有“杨调”、“花调”等少数曲牌为老生及丫鬟旦的专用曲牌。演员全用大嗓演唱,由于无管弦乐伴奏,唱腔无固定音高。

杠天神唱腔音乐的形式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有密切关系。汝河下游的新蔡、正阳两县的民歌小调是杠天神剧种曲牌的重要乐汇来源。其特色既保留着民歌中四句、两句为单一曲体的特点,又吸收了板腔体中一些板式转换的方法,形式灵活,运用自如,唱中夹白,白中有唱,并可数板联句以尽其意。特别是地方语言音韵、语调语气的强调,更突出了杠天神剧种唱腔音乐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间风格。

杠天神的唱腔曲牌,其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辅以变宫或清角的六音阶。在向板腔体过渡的曲牌唱腔中也有变宫清角出现的七声音阶。它的唱调以宫腔调为主,间或亦用徵调式、羽调式。

4、剧目分类

杠天神演出剧目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祭神还愿戏;二是农村家庭生活小戏;三是民间传说的传统故事戏。目前杠天神演出的代表作品为《张郎休妻》、《站花墙》等。节目的特点是情节生动、通俗易懂、内容曲折、有头有尾,能调动观众的感情。

5、发展现状

目前,“杠天神”老艺人大部分已经去世,健在的仅有几位。他们已无力再组建“杠天神”戏班,仅仅在闲暇之余自娱自乐。杠天神”是第一批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稀有剧种。它只需打击乐器伴奏,曲调古朴、柔美,旋律流畅,唱词通俗生动。这个剧种于民国初年发源于河南省东南部的新蔡县,上个世纪40年代,民间艺人刘志明把杠天神推到了鼎盛时期,他的杠天神戏班在豫皖交界地带红极一时,产生过较大的艺术影响。后来几经沧桑,杠天神戏班解散,艺人们各自回家务农,杠天神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上一篇: 尾花细辛

下一篇: 朱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