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西夏区
西夏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西部,是银川市三个市辖区之一。西夏区东起包兰铁路,西至贺兰山口轴线(宁蒙界),南临永宁县,北接贺兰县,总面积987平方公里,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市辖区。辖2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7个村委会和5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24万人,有西夏王陵,华夏西部影视城,贺兰山岩画,贺兰山苏峪口*森林公园、贺兰山滚钟口、万义生态观光园、兰一山庄、华夏奇石城等旅游景区。
中文名称:西夏区
外文名称:Xixiadistrict
别名:新市区、新城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下辖地区:6个街道、2个镇
*驻地:丽子园街
电话区号:0951
邮政区码:750001
地理位置:银川市西部
面积:987.2平方公里
人口:33万人(2010年)
方言:银川话
气候条件: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著名景点: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贺兰山滚钟口,拜寺口双塔
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火车站:银川火车站
车牌代码:宁A
行政代码:640105
1、概览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95号)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西夏区辖原新城区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园路、宁华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镇北堡镇、兴泾镇、芦花乡,区人民*驻怀远东路。兴泾镇是原泾源县芦草洼吊庄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新源乡(现已并入金凤区良田镇),两部分以包兰铁路为界,分属西夏区和金凤区。2005年,自治区*第60次*常务会议决定,将芦花镇更名为镇北堡镇。芦花镇是2003年9月全区撤乡并镇时由西夏区原芦花乡和镇北堡镇合并成立的,现镇*驻镇北堡。芦花乡的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芦花人民公社,其专名“芦花”来源于该乡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嘉庆十二年(1533年)的芦花桥墩(烽火台),后演化为芦花台,现境内有芦花村和芦花台自然村;镇北堡镇的专名来源于该镇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的宁夏右屯所领18屯堡之一。
2、宗教和文化
宗教
党项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术流行。西夏建国以后,大力提倡佛教,李德明和西夏景宗都通晓佛学,多次从宋朝请来《大藏经》。此后,以西夏文翻译了大量佛经。夏国境内庙宇遍布。景宗在兴庆府东建高台寺、鸣沙州建大佛寺。西夏毅宗的生母没藏氏曾出家为尼,在兴庆府戒坛寺受戒。她修建了承天寺,前后役使兵民达数万人。西夏崇宗在天民安五年(1094)重修凉州的护国寺感应塔,后又在甘州兴建崇庆寺和卧佛寺。在夏国后期官署中设有僧众功德司、出家功德司、护法功德司,位居次品(即五品中的第二级)。有不少高昌(今*吐鲁番)的大乘高僧来到夏国宣教,他们都有颇高的佛学造诣,权势甚盛。
西夏区
约自景宗时起,□嘛教在夏国已见流行,朝中达官有的便是嘛教徒,后期影响更加扩大。天盛十一年(1159),吐蕃迦马迦举系教派初祖都松钦巴建立粗布寺,西夏仁宗遣使入藏奉迎。都松钦巴派他的大弟子格*琐布带着经像随使者来到夏国,仁宗尊礼他为上师,大规模翻译佛经。
夏国也流行道教。景宗的太子宁明从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法,丧命。大安七年(1081)宋军对夏大举进攻,夏人散逃,西平府城里留下僧道数百人。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夏国地区除偶像教徒外,还有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及*教徒。
夏人笃信巫术,称巫师为“厮乩”,或音译为“厮也”。出兵作战时,总要求巫师卜问吉凶。学术文化 李继迁、李德明两代是夏国学术文化的发轫时期。西夏景宗建国,经西夏毅宗、惠宗两代,文物渐趋兴盛;及至崇宗、仁宗之世,汉文化影响日益深广。夏国统治者多喜爱汉文化,大量翻译汉文典籍,或依据汉籍编译书籍。夏国涌现出一批对汉文化颇有造诣的学者、文士,如儒学学者斡道冲,诗人濮王仁忠,撰修夏国《实录》的焦景颜、王佥,编纂《番汉合时掌中珠》的骨勒茂才,写作《夏国谱》的罗世昌等。
文学艺术
夏国的文士多有诗词之作。一些通俗的劝世行善作品,也常采用诗体形式。宋词人柳永的作品在夏国广泛流行。大德五年(1139),夏国攻占府州(今陕西府谷)时,崇宗亲作《灵芝歌》,与濮王仁忠相唱和。诗篇的石刻曾保存在兴庆府的孔庙里。佛教艺术在夏国有较突出的发展。现存的夏文物中,佛画以佛、菩萨的画像为多,画风精致巧丽,与敦煌艺术有着某些共同点;在姿态容貌的表现手法上,则与吐蕃画风相似。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等处都保存有夏国时期的艺术作品(见彩图女供养人像甘肃安西榆林窟第29窟壁画、男供养人像甘肃安西榆林窟第29窟壁画、飞天壁画(摹本)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27窟)榆林窟第一窟内的夏国“水月观音”壁画,是造型艺术中的杰作。榆林窟内还有一些反映夏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壁画,如《打铁图》、《酿酒图》、《农耕图》等。党项人早期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箫、笛等,以击缶为节。羌笛悠扬清越,最为流行。党项人也十分喜爱汉族歌曲。宋沈括有“万里羌人尽汉歌”句。唐僖宗曾赏给拓跋思恭一部鼓吹乐(即军乐),这是夏人有完整乐队的开始。景宗时,汉族音乐在夏国仍有相当的影响。人庆五年(1148),夏国乐官李元儒曾参酌汉人乐书(歌谱集)更定音律。哈拉浩特出土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说明金朝汉人的说唱艺术也传到夏国。供养菩萨像敦煌莫高窟328窟西夏壁画琉璃鸱吻宁夏银川西夏王陵出土。
3、行政区划
辖2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17个村委会和53个社区居委会。
西夏区
西夏区辖6个街道、2个镇: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镇。
西花园路街道:辖11个居委会:康庄社区、西花园社区、福利巷社区、惠民社区、橡民社区、沁园社区、梦园社区、兴洲南路社区、燕宝社区、盈北社区、学院社区。
北京西路街道:辖8个居委会:幸福巷社区、星光巷社区、金波路社区、建设巷社区、纺苑社区、地矿社区、机床厂社区、育林巷社区。
文昌路街道:辖6个居委会:翟靖巷社区、文昌南路社区、宁朔北路社区、文昌北路社区、艺术巷社区、长城须崎社区。
朔方路街道:辖10个居委会:正茂社区、宁大社区、梧桐社区、同心苑社区、玫瑰园社区、恩和社区、文怀社区、宁安社区、217社区、怡祥社区。
宁华路街道:辖5个居委会:宁华园社区、苗木场社区、农垦建社区、兴磷社区、宁朔南路社区。
贺兰山西路街道:辖3个居委会:伊地社区、八一社区、赛马社区。
兴泾镇:辖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民生社区;西干村、泾河村、兴盛村、泾华村、黄花村、十里铺村。
4、历史沿革
西夏区是银川市三个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西部,西起贺兰山,东到包兰铁路。总面积892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多人,1958年随着横穿其中的包兰铁路通车以及银川市开辟工业用地发展起来的。是银川市乃至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的工业、旅游业和大专院校聚集区,素称宁夏的工业高地、旅游胜地和教育重地。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95号)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西夏区辖原新城区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园路、宁华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镇北堡镇、兴泾镇、芦花乡,区人民*驻怀远东路。
2005年,自治区*第60次*常务会议决定,将芦花镇更名为镇北堡镇。芦花镇是2003年9月全区撤乡并镇时由西夏区原芦花乡和镇北堡镇合并成立的,现镇*驻镇北堡。芦花乡的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芦花人民公社,其专名“芦花”来源于该乡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嘉庆十二年(1533年)的芦花桥墩(烽火台),后演化为芦花台,现境内有芦花村和芦花台自然村;镇北堡镇的专名来源于该镇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的宁夏右屯所领18屯堡之一。
2009年底,西夏区辖6个街道、2个镇: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镇。银川经开区(高新区)Ⅱ区(即西夏工业园)位于西夏区南部。
5、主要产业
西夏区拥有中石油宁夏化工、西北轴承、中石油宁夏炼化、丰友化工、佳通(长城)轮胎、共享集团(共享铸钢、须崎铸造)、中材赛马水泥、新瑞长城机床、恩德风电、天地奔牛银起、宁夏电投西夏热电厂、宁夏哈纳斯LNG厂、荣盛冶金化工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现已形成了能源、化工、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已建成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区)Ⅱ区(即西夏工业园)是各类工业企业的理想基地。
西夏区
西夏区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境内交通便利,是自治区、银川市的交通枢纽和窗口,银川火车站、银川汽车西站设在本区,包兰铁路位于本区东部,银新、银西专用线在此与其接轨,并连通辖区各大企业,环城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110国道沿贺兰山从西夏区由北向南穿过。西夏区是生态农业示范区。具有发展高科技农业的独特优势。区内土质优良,灌溉便利。其特有的土壤和日照条件,最适宜大规模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产业,可与著名的葡萄酿酒之都法国的波尔多地区相媲美。宁夏特产枸杞最大的生产单位—宁夏农垦南梁农场和枸杞研发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均在辖区内。这里的气候和土壤还有利于各种枣、果类等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和深加工。区内现有一大批发展现代农业的农场、林场和园艺研究开发单位,绝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为了调整品种,增加无公害、反季节瓜果、蔬菜和特色产业的比重,*在引导、政策扶持,积极发挥农业合作组织作用,配强技术力量,精选高新名优良种,在该地区建成万亩粮食示范种植基地;筹建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加大旧棚改造,新建二代温棚11000间、高科技示范温棚100间,形成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今年该镇新建草莓温棚1000间,种植无籽西瓜2000亩,新增大地葡萄500亩,温棚葡萄1000间,形成万亩优质瓜果生产基地;完成二期枸杞种植任务2000亩,形成万亩枸杞种植基地;配合银西生态防护林工程,广泛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建设万亩生态林基地,扩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规模。万头黄牛养殖示范村工程,打造以兴泾镇兴盛村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万头黄牛育肥基地,目前基地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10年,黄牛饲养量达两万头,成为银川清真肉品的主要供应基地;实施万亩设施农业工程,以良渠稍村等6个村为重点,建设5万间二代日光温棚,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1万余亩的设施农业基地,每年为银川市民提供14万吨各类新鲜蔬菜瓜果;实施万亩有机枸杞工程,有机枸杞从种植、施肥到加工全部为纯绿色方式,种植出的枸杞将榨成鲜汁出口欧洲;实施沿山万亩经果林工程,以志辉公司、万义生态园等为依托,建设以红枣、桃、李、杏、葡萄等相结合的经果林基地,提供种类丰富的水果。
6、社会发展
西夏区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基地。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占地2.92平方公里的西夏区工业产业基地是中小工业企业投资的理想基地。
西夏区是区域性交通枢纽。银川火车站、联航机场和汽车西站设在本区,包兰铁路横贯其中,银新、银西专用线在此与其接轨,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西夏区地处宁夏优越的煤电源基地中心,人均占有发电量和产煤量名列前茅。境内储藏的矿产种类计有能源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矿产5大类21个品种,为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冶金、化工、建材工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7、城市建设
近年来,西夏区以建设经济实力最强、发展环境最优、生活质量最好、人居环境最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为目标,围绕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园区科技化、物流规模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五大战略”,打造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城、金融信息城、文明卫生城、生态旅游城、基础教育城六大城市品牌,加大调农业、兴工业、整物流、建康居、引项目、促开放力度,使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银川市西夏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对西夏区2006年至2020年村庄布局进行了准确、科学的分析、论证和规划。按照规划,西夏区农村庄点将由目前的127个(不包括宁夏园林场及银川园林场)调整为53个。同时也对调整后庄点的生态绿化、环境卫生、给排水、教育设施等进行了科学、合理整合和规划。此规划实施后,可进一步规范宅基地及养殖业用地审批及建设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章建设。
8、民族文化
西夏区是旅游胜地。沿贺兰山东麓有被喻为"东方金字塔"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王陵,有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岩画,有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中国一绝--华夏西部影视城、还有贺兰山滚钟口、贺兰山苏峪口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
"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风情"这三大特色为凤凰城增添了诱人的光彩。这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鱼米之乡"的景色,正是银川平原的真实写照:这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地方。900多年前的宋代景德年间,北方党项族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西夏,西夏国国都兴庆府(现银川),便成为西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都城;这也是一块充满回族风情的地方,银川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回族同胞同其他民族史弟紧密团结,用辛勤的劳动共同描绘着美好的明天。
9、旅游资源
西夏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滚钟口、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西夏区
贺兰山岩画位于西夏区贺兰山东麓贺兰口内,距银川市区60公里。山口内有千余幅岩画分布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画面以人类画像为主的岩画占岩画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羊、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还凿刻有狩猎、祭祀场面的图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脚及西夏文字等。是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方圆40平方公里,坐落着9座帝王陵和70多座陪葬墓。陵邑位于陵区北部,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内有广场、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遗迹,布局十分规范整齐。城内分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部和后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其它建筑多集中在城的前部和中部,并组成一座座封闭式庭院。
陵区仿河南省巩县的宋陵建造。第一座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陵园四角筑有角台,高大的阙台雄踞神道两侧。园内曾有鹊台、碑亭、神墙、角楼、月城、内城、陵台石像等,形成壮观的地面宫殿。陵园公元1227年被毁。现幸存的一列列神墙、鹊台、角楼依旧矗立,黄土筑的八角塔形陵台高达20多米,被誉为“中国金字塔”。西夏王朝建都银川,贺兰山为皇家林苑。山上建有“离宫”、“避暑宫”等皇家宫殿和皇家寺院。
镇北堡西部影城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景象。电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目前,在这里拍摄的影视片多达50余部。镇北堡西部影城,它诞生在两座曾被世人遗忘的古堡中。沿公路边的古堡俗称“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古代军事要塞的兵营,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毁,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据传说,当年明朝参将韩玉将军准备在贺兰山这一带修建城堡时,曾请所谓“风水先生”看过这里的“风水”,先生走遍四周,说这地方正处在贺兰山山脉中间,有“卧龙怀珠之势”,更有一条“龙脉”延伸下来,预言此处将来“必出帝王将相”,于是韩玉把城堡建在这里,就成了现在的镇北堡。清代在震毁的“老堡”旁边不到200米处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点的土城堡,这就是所称的“新堡”,它大约落成于旧堡被震毁后的两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历史。这种古堡,在当地俗称“土围了”,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覆土建筑”。城堡墙体没有一块砖石,完全用黄土夯筑而成。经过数百年的雨雪风霜以及人为的破坏,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边防要塞的风姿已经无存。
10、经济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8亿元,同比增长10.5%,工业总产值完成100.3亿元,同比增长24.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89.1元,同比增长24.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17元,同比增长4.25%。三次产业结构为10.5:48.6:40.9。第一产业对GDP贡献率为6.0%,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为57.7%,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36.3%。
西夏区
“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及增速。“十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万人。2005年新增就业人员17186人,下岗失业再就业837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73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23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256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业层次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强力支撑;三是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四是资源瓶颈制约严重;五是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2005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1165万元,同比增长10.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2%;实现农业增加值25230万元,同比增长8.9%。粮食总产量达13007吨,同比增长15.6%;蔬菜总产量66596吨,同比增长4.6%;出栏肉猪38.8万头,同比增长13.0%;水产品总量2300吨,同比增长7.9%,家禽出笼54.3万羽,同比增长0.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20处,完成土方40万方,完成劳动工日42万个,投入资金85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00亩,新增蓄引提水量10万方,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66万千瓦,实现机耕面积1.92万亩,占水田耕种面积80.0%,实现机收面积2.14万亩;全区2005年农机总收入近400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6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312889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8799万元,同比增长60.4%,规模工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22.1%和35.9%,全部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01.7亿元,是“九五”的2.26倍。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2550万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887万元,同比增长49.6%,规模企业由2000年的16家发展到2005年的56家。建筑业增加值23468万元,同比增长4.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0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0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6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702万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135266万元,增长69.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2436万元,下降4.1%;“十五”期间累计投资512524万元,是“九五”的3.5倍。年均增长达32.1%。“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增长速度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810万元,同比增长12.9%;商品房竣工面积15.5万平方米,下降38.8%,商品房销售面积8.25万平方米,下降66.4%。
五、国内贸易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2435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总额262074万元;同比增长15.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2%;县及县以下零售总额10361万元,同比增长12.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220463万元,增长15.1%;餐饮业42431万元,增长17.3%,其他行业9541万元,增长4.3%。“十五”期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0230万元,是“九五”的2倍,年均增长达14.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5年引进内资4.65亿元,同比增长143.0%,发布项目52个,签约项目履约率100%,达到市优秀标准,进出口总额达2002万美元,同比增长104.9%;其中:外贸出口1827万美元,同比增长94.9%,进口175万美元,同比增长337.5%;合同利用外资3975万美元,完成任务的185.0%;直接利用外资到位2757万美元,同比增长36.8%。“十五“时期直接利用外资达7570万美元,引进内资12.3亿元。
11、教育事业
宁夏大学(211院校)
西夏区
宁夏大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西夏区,是自治区唯一的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和"211工程"立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原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55.2万平方米,另有113公顷的教学实验农场。在校教职工2656人其中教师1366人(教授127人,副教授403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8000余人,研究生1400人,少数民族预科生798人,成人脱产在校生1705人。(详见宁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直属的唯一一所设在民族自治区的民族高等院校,坐落在银川市西夏区。占地面积65万多平方米,累计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我国唯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基地,为西北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服务的科研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学校始建于1984年,原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础上筹建北方民族大学,筹建期限为两年。学校总占地面积766671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0175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幽雅。学校于2000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荣誉称号,并被银川市人民*命名为"花园式单位"。(详见北方民族大学)
其他院校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本部)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化工技师学院
宁夏粮食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机电技师学院
12、土特产品
有枸杞、稻米、西瓜、红黑瓜子、苹果、葡萄等名产。
西夏区
西夏宴:银川市西夏区具有宁夏回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渊源的饮食特色品牌,得到中国饮食文化权威机构———中国烹饪协会暨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的认可。在银川市举行的申报“中国名宴”暨“中国西夏食文化象征企业”的认定会上,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西夏宴也因此成为宁夏历史上首个“中国名宴”。西夏宴可根据宴会特点,挑选并组合,形成系列西夏宴,按不同规格及功能分成西夏乐舞宴、西夏迎宾宴以及西夏风情宴三大系列,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西夏宴每个系列又按高、中、低分成三个档次,形成三套九款的基本框架。全席热菜共23个品种,每一菜品都有其人文典故,在菜品的色、香、味、形上具有文化象征意义,采用炒、煎、炸、蒸、烧、烤、烩、扒等多种烹调方法,咸鲜为主,甜、辣、麻等为辅的多种单独或复合式味型菜品。凉、热、汤菜等合理搭配,适口性、养生性兼顾。
上一篇: 民政五保低保管理系统
下一篇: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