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捷克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古代的波斯。因流行于*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所以又名多朗艾捷克,是*的*、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乐器,现盛行于*的*一带,主要用于演奏民间歌曲和木卡姆曲调,是*特色民族器乐之一。
中文名:艾捷克
又名:哈尔扎克
起源于:古代的波斯
现盛行于:*的*一带
类型:乐器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种类:多朗艾捷克、哈密艾捷克、塔吉克艾捷克、新型艾捷克、低音艾捷克
1、简介
艾捷克,因流行于*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所以又名多朗艾捷克,是*的*、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乐器,主要用于演奏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木卡姆的曲调,是*特色民族器乐之一。
2、历史
艾捷克起源于古代波斯,后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
艾捷克
它与藏族的根卡、苏联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尤其与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加曼察琴近似。
在*民间,据说艾捷克是开门、关门或车轮轴转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它最初流行在*的和田、莎车和喀什一带,后来逐渐传到北疆和东疆各地。
到了清代,艾捷克被列入宫廷里的回部乐(即*音乐),属于胡琴类乐器,《律吕正义后编》记载:“司胡琴一人,回名‘哈尔札克’”。
3、构造
艾捷克:*、乌孜别克和塔吉克族弓弦乐器。外型别致独特,琴筒球形,木制。内侧蒙蟒皮,通过音柱与桐木板连接,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周围有发音孔,琴托或转动,用以调整弓与弦的角度,音色具有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相结合的效果。流行于*各地,是木卡姆音乐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艾捷克一般有主奏弦两条,在主奏弦的弦柱下另设有若干共鸣弦,弓用竹片张马尾而成,演奏时用弓擦奏主奏弦,其它弦起共呜作用。它与藏族的根卡、苏联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琴十分相似,尤其与流行在土耳其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加曼察琴近似。4、分类
艾捷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型式。
以主奏弦来分,有一弦、二弦和三弦艾捷克。从地区来分,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除传统的艾捷克以外,还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虽然品种繁多、形制有别,但都是*民间乐队中最常用的乐器。
多朗艾捷克
多朗艾捷克流行于*和多朗地区的和田、莎车、麦盖提、喀什、巴楚、阿瓦提和库车等地。
多朗艾捷克
多朗一弦艾捷克,主弦定音为c1,8条共鸣弦定音为g、c1、d1、e1、g1、a1、b1、d2,音域从C1~C3,共有两个八度;
多朗二弦艾捷克,琴上的两条主奏弦,多为马尾弦,也有采用肠衣弦或金属弦的,相隔四度定音,在琴杆的中部两侧,各有5条钢丝共鸣弦。演奏时将琴置于膝上,用马尾弓在主奏弦外拉奏,其他弦起共鸣作用;
多朗三弦艾捷克,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间艺人在两弦艾捷克的基础上加弦而成的,使用马尾弦、肠衣弦或金属弦,现在*广为流行,3条主奏弦按四度关系定成d1、g1、c2,10条钢丝共鸣弦定音为c、d、e、g、a、c1、d1、e1、g1、a1,音域从d1~d3,有两个八度。
多朗艾捷克是多朗地区民间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常和卡龙、多朗热瓦甫和达卜等乐器一起合奏或为《多朗木卡姆》及民间歌舞伴奏。
哈密艾捷克
哈密艾捷克流行于东疆哈密地区。因外形与胡琴相似又称“哈密胡琴”。琴筒有木制和薄铁板卷制两种。
哈密艾捷克
哈密艾捷克的定弦因地而异,但主奏弦都定成五度关系。在吐鲁番地区,主奏弦定音为g、d1,4条共鸣弦为g、c1、d1、g1,音域由g~d2;在哈密地区,主奏弦定音为d1、a1,8条共鸣弦定成g、ga、a、C‘1、C1、d1、d1,音域由d1~a2。
演奏时,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用手指的第一关节触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主奏弦之间拉奏。演奏技巧丰富,弓法有长弓、连弓、短弓和顿弓等,指法有按弦、压弦、打音、擞音和清音等,一般不换把位。音色与胡琴相似,优美动听,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后的哈密艾捷克,式样非常独特。既与新型艾捷克近似,又保留了共鸣弦。是在一个共鸣箱上装有两根琴杆。主琴杆上设有四条主奏弦,定弦及奏法与新型艾捷克相同。副琴杆上设有钢丝共鸣弦多条。这种艾捷克,音量较大,音色明亮,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已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塔吉克艾捷克
塔吉克艾捷克流传在*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邻近地区。造型和风格独特,琴杆呈圆柱形,长56厘米,用柳木或松木制成。琴头稍尖,上置2~4个弦轴。共鸣箱为扁长方形,用铝铁板制作,右侧开有一个椭圆形音孔,琴杆装于共鸣箱内侧。弦马用核桃水或古木制成圆拱形。采用2~4条钢丝弦。弓子用柳木或杨木制作,两端控以马尾,在弦外拉奏。
塔吉克艾捷克多以四度关系定弦,两弦的定音为a、d1。三弦的定为e、a、d,四弦的定成c、e、a、d1,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是塔吉克族唯一的民间拉弦乐器
新型艾捷克
新型艾捷克:二十世纪世纪五十年代在多朗三弦艾捷克的基础上制成。保留了原来多朗艾捷克的形体,加大了共鸣箱,去掉皮膜改蒙面板,取消了共鸣弦,采用四根小提琴弦。琴箱呈圆球形,是用核桃木旋成的两个半壳合成,在两半壳间蒙以蟒皮作为内皮膜,内皮膜的装置既可与面板垂直,也可以与面板平行。面板用桑木制作,采用梨木琴杆、核桃木系弦板。弦马的两脚长短不一,短脚支在面板上,长脚则透过面板而顶在内皮膜上。在琴箱底部的尾往下端,安有月牙形琴座。
演奏时,将琴座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杆,用指尖触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琴弦振动通过弦马传导干面板和内皮膜上,引起强烈的共振而发音,音色清晰、明亮。定弦为g、d1、a1、e2,音域由g~g3,有三个八度。
新型艾捷克吸收了二胡和小提琴的弦指法,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左手可奏各种滑音、泛音、和弦及各种装饰音;右手可采用提琴的各种弓法。现已成为*的主要拉弦乐器,常用于独奏、《十二木卡姆》和“麦昔若普”伴奏以及民间器乐合奏。较著名的独奏曲,有根据库车同名民歌改编的《古丽阿勒汗》和十二木卡姆乐曲《恰尔朵木卡姆间奏曲》、《奥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间奏曲》等。
低音艾捷克
低音艾捷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研制成功。琴体较大,球形共鸣箱用32块木板胶合而成,并在琴箱中部安有衬梁,蒙以内皮膜。采用大提琴弦,定音为G、d、a、e1,音高比新型艾捷克低一个八度。音域由G~g2,有三个八度。演奏姿势和方法均与大提琴相同,在*民族乐队中作为低音拉弦乐器使用。
双琴杆艾捷克
*哈密文工团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双琴杆艾捷克,主杆上安4根主奏弦,副杆上安8~10根钢丝共鸣弦,既具有新型艾捷克的优点,又保留了共鸣弦,音色更为优美,音量较大,其定弦和奏法与新型艾捷克相同。
5、名称由来
关于艾捷克乐器名称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穿梭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特别擅长做生意,在唐代他们十分活跃,被称为"胡人",所谓的胡琴,就是胡人从遥远的波斯带来的琴。他们一路骑着骆驼走来,思念着家乡,边弹边原地区。商队里有个小伙子名叫艾捷克。一天,他随商队来到了长安,被繁华的长安城深深的吸引。
逛到中午的时候,感觉到腹中饥饿,他信步走到鼓楼,突然看到有一家胡人开的饭馆,老板居然是个格外漂亮的年轻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姑娘告诉他,下次去波斯时别忘了带个胡琴回来,那个乐器奏出的声音非常好听,她很喜欢。青年艾捷克记住了姑娘的嘱咐,和商队返回到波斯时,专门去市场买到了一把胡琴,满心欢喜的回到商队。
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却不幸患病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伙伴们一定要把胡琴带到长安交给那位姑娘。伙伴们跋山涉水到达长安后,把胡琴交给了姑娘。悲痛的姑娘手拿胡琴,泪如雨下。为了纪念心上人,姑娘就借用恋人的名字把胡琴叫做艾捷克。从此,长安鼓楼的一个小巷里,终日都能听到艾捷克忧伤的琴声。
6、相关消息
阿地力:让更多人听到艾捷克的声音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象一个身高一米八几的*汉子,能把这个长度只有70多厘米的乐器,拉弹得出神入化。
这个长度只有70多厘米的乐器,是*传统民族乐器之一的艾捷克,而阿地力·阿不力孜,这位来自*喀什的80后*青年,正是它的演奏者。
阿地力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阿地力时,他正在忙着当天晚上的演出彩排,一把小小的艾捷克,架在他的大腿上,像一个小孩的“玩具”。他的演奏和小提琴、大提琴、长号之类的西洋乐器一起,既合奏出像《摇篮曲》这样的西方乐曲,也奏出《喀什噶尔随想曲》《牡丹汗》这样的传统民族乐曲。
“艾捷克就是这样,适应性很强,什么都能干,合奏时,艾捷克就像‘润滑剂’一样。”阿地力说。说到这个陪伴了自己20年的乐器,阿地力便打开了话匣子。
“艾捷克的音色很像小提琴,和*的其他传统乐器相比,艾捷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有‘滑音’”。据阿地力介绍,其他*弹拨类乐器弹什么音就出什么音,而艾捷克有“滑音”,表现感染力出众,在合奏中平衡了音色,将各类乐器融合在一起。*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木卡姆”中,艾捷克是最能表现其魅力的乐器之一。
但是,也正是由于本身独特的表现力,艾捷克的学习是颇有难度的。阿地力在初学时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启蒙导师——他的父亲阿布力孜·库尔班。父亲是一位出色的艾捷克演奏家,母亲则是一位歌唱家,出生于艺术世家的阿地力,从小就被父亲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学习艾捷克,但当时阿地力却对这个乐器不感兴趣。小学六年级时,由于踢球发生意外导致阿地力左手骨折,不得不休学一年,因而也停止了对艾捷克的学习。
使阿地力对艾捷克产生兴趣的,是发生在他上初中时的一段经历。那年夏季,阿地力所住小区有一天晚上突然停电。阿地力的父亲闲来无事,就给孩子们拉起艾捷克。“当时拉的是*民乐《亚茹》,哇,当时真的感觉是太好听了。乐曲节奏很慢,屋子里只有蜡烛在发光,我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乐器和曲子上”。从那一天以后,阿地力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主动学习艾捷克的演奏,而学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亚茹》。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始深入学习后,阿地力“近乎疯狂”地练习艾捷克。“每天练习12个小时,早晨吃过早餐就开始练,一直到夜里”。阿地力的父母刚开始没有在意,后来担心孩子这么练下去会出问题,开始强迫他出去活动。在这样的练习节奏下,两个月内,阿地力把当时最难的两首曲子《光明的道路》和《幸福时代》学会了。
凭着过硬的演奏能力,阿地力2000年从喀什艺术学校考入*艺术学院,并担任了4年学校乐队首席演奏。在他大三那年,*民族歌舞团来学校招录一名艾捷克专业的毕业生,阿地力凭着出众的演奏能力,被歌舞团破格录取。“当时我还没毕业,但是团里后来给答复说,等着我毕业”。
就这样,23岁的阿地力背着行囊,来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当时不会说汉语,人生地不熟,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但是刚到歌舞团,接待他的一位扎着辫子的老师,用实际行动让他的心真正“放”了下来。“他帮我把行李拎到宿舍,还嘱托我买北京电话卡,说‘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联系我’”。阿地力当时的宿舍不远处,就是器乐队排练的地方。安顿下来后,阿地力听到排练厅里传来的乐声,便跑去看,而当时指挥乐队排练的,就是那位接待他的,如今已经是乐队队长的卢云升。“当时卢老师介绍完我后,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同事就非常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甚至还邀请我这个刚到团里没多久的新人直接参与到他们的排练中。我没想到之前和我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对我这么热情友好”
初到北京那几年,阿地力也有难处。据他介绍,当时歌舞团演出活动比较少,而他所拉的艾捷克,“当时好多人包括歌舞团里的人都还不认识这种乐器,不少人都把它当成冬不拉了”。平均一年下来,阿地力参加的演出还不到30场。“我特别喜欢表演,过一段时间不上舞台拉一次,不仅手生,心里也会特别着急”。当时,“演出排练很少,闲暇特别多,闲下来就闷在屋子里看电视,甚至有段时间还一度想回家乡”。为了解决没有演出机会这一问题,阿地力到一家*餐厅演出打工。那时,餐厅每个月给他的工资几乎是阿地力在歌舞团里的一倍,“钱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可以定期上舞台,也能推广一下这种乐器”。
转折发生在2008年,那年,*民族歌舞团组建“五色风”乐队——一个由5位少数民族青年,5种少数民族乐器——藏族的笛子、*的艾捷克、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唢呐以及满族的琵琶组成的乐队,阿地力就在其中。乐队充分融合了5个民族乐器的不同风格,十分受欢迎。在2009年的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五色风”乐队一举夺得一等奖。
至今,“五色风”乐队还在保持着定期的演出,5位成员早已成为好兄弟、好姐妹。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民族歌舞团的演出日益增多,成员间碰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在阿地力看来,在歌舞团这11年,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歌舞团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工作在一起,平时也经常一起吃个饭,相互之间好像亲兄弟姐妹一样”。
2015年9月,阿地力举办自己人生中首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举办音乐会涉及方方面面的主要问题都被团里解决了,“歌舞团的兄弟姐妹也都在尽心尽力帮着我”。阿地力拿着自己心爱的艾捷克,带着自己的父亲、妻子、弟弟,和全家人一起完成了这次演出。
如今,阿地力不仅是在*民族歌舞团负责艾捷克演奏,还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艾捷克课程教师,另外也积极参与到艾捷克乐器的制作改良中。据他透露,艾捷克在北京鲜有出售。他自己演出的乐器,都需要从*选购。“到现在,专业的艾捷克还是由*传统的手艺人手工制作的,虽然样式精美,但是音准不行,专业乐器厂制作的艾捷克,虽然音准完美,但是外形比不上我家乡那边的。”阿地力希望做出更为精准、美观的乐器。
无论是教授课程,还是改良乐器,阿地力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让艾捷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将这种民族的传统乐声传遍中国、传遍世界,让艾捷克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