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镇
开江县辖镇。1950年置天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5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人口1.5万。境内北部高山峡谷,西部中山中谷,中部浅丘冲积平坝。年均气温16.90℃,年均降雨量1231毫米。有松、柏、竹等林业资源和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中文名:天师镇
行政代码:511723103
身份证前6位:511723
长途区号:0818
邮政编码:636250
隶属政区:开江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S
辖区面积:40.2km2
人口数量:约1.5万人
人口密度:373人/km2
1、地方简介
天师镇
开江县辖镇。1950年置天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5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李家坝、朱家坝、崔家坝、万家坡、高坪、尖峰寨、纸厂沟、麦草坪、龙家坝、白果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采煤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盛产柑橘。养殖业以生猪、家禽为主。
2、自然资源
境内北部高山峡谷,西部中山中谷,中部浅丘冲积平坝。年均气温16.90℃,年均降雨量1231毫米。有松、柏、竹等林业资源和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3、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005年末,全镇乡镇企此196家,其中煤矿、酿酒、竹业等工业企业I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2个,个体工商业1644户。有高坪肉牛、黄芋养殖为龙头的环山畜牧基地;朱家坝村的花生、西瓜基地,龙家坝村稻田养鱼基地;有万亩竹笋两用林开发基地和以大荒寺为中心的万亩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有农贸市场小区开发3个投资项目。全镇国内生产总值8492万元,其中第一产此3873万元,第二产业2755万元,第三产业1864万元。粮食总产量4800吨,肉类总产量7090吨,水果201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
4、乡镇建设
集镇建设有较大发展。1996年以来,陆续改建街道住宅142户,新建163户,用水泥铺设街面1500米,改变过去一条石板铺面的独街的面貌。2005年末,有人龙、天师、地华、和平4条街道。境内有公路22.50公里,有中巴客车11辆、大小货车60辆、不同型号的摩托车60余辆。2005年末,辖区内有移动、联通网点各1个。安装程控电话机780部,无线商用座机15部,手机2000余部。有线(含光纤)电视用户2303户。
5、社会事业
1990年以来,共投资193万元,修建初级中学、中心校、开峰、高坪小学等7所学校的教学楼和教职工、学生宿舍。1996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末,镇辖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5所,在校中学生350人,教师48人。小学生1926人,教师67人。在园幼儿207人。卫生设施有镇卫生院1所,设有内科、妇产科、外科、儿科、放射科,中、西药房4个,个体诊所12个,医药连锁店2个。2004年,投入21万元将天师镇敬老院迁址天师粮管所办公楼。敬老院现有“五保”人员18人,农村分散“五保”人员62人。
6、地方新闻
天师镇
天师镇多措并举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
二、加强送法进学校工作,在辖区内学校举办多次法制讲座。组织学习《刑法》、《民法通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法制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三、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为天师镇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为各班级聘请法制辅导员。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犯罪类型,通过以案说法、上法制课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开展法律宣传教育。
四、拓宽法律服务渠道切实维护社会闲散青少年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咨询和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现场提供法律服务,切实解决青少年特别社会闲散青少年各种涉法问题,使社会闲散青少年能够便捷地找到“法律明白人”,遇到法律问题有主心骨。
7、行政区划
天师镇区划
511723103001121天师社区
511723103200122李家坝村
511723103201220朱家坝村
511723103202220崔家坝村
511723103203220尖峰寨村
511723103204220纸厂沟村
511723103205220龙家坝村
8、地方人口
天师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3558
男:7245
女:6313
家庭户户数:3884
家庭户总人口(总):13522
家庭户男:7213
家庭户女:6309
0-14岁(总):3800
0-14岁男:2084
0-14岁女:1716
15-64岁(总):8856
15-64岁男:4697
15-64岁女:4159
65岁及以上(总):902
65岁及以上男:464
65岁及以上女:43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357
9、地方特产
开江豆笋
开江豆笋
开江豆笋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特产。开江豆笋,适宜多种烹调方式,炒、烧、炖均可,而且久炖不散,口感嫩滑、细腻,味道醇香、鲜美。2009年5月被四川省人民*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豆笋的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据《开江县志》记载: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于是清*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移民填川政策,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这些外来的“异乡人”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纵情舞蹈,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食品制作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开江盛产大豆,由于用大豆作原料加工制作的豆笋含有高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和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营养极其丰富,长期食用有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可延缓人体的衰老,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豆笋传统制作技艺从此开始。
10、附近景点
任市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进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牌坊周身用数十块烧铸陶件拼并而成,梁柱铆榫对接油灰凿打,不用铁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横梁构成坊梁,三道门为拱形顶,柱底是雕有仰莲、去雷纹的须弥座,其上的坊柱前后和牌坊两则,是镶雕有如意、花草的陶鼓,衔接牢固,雄伟稳重。牌坊里外各部位雕刻了多姿多彩的图案,每柱的柱顶和陶鼓顶上,有镂空镌刻的卧狮,牌坊中脊高浮雕“云海双行龙”,脊下牌楼里外两面雕有“圣旨”坚匾,四周雕塑“五龙捧旨”,匾两则有文臣武将护卫,中门横坊上雕有“双凤朝阳”。其余各个黄梁面上还有镂空浮雕、透雕戏剧、神话故事场面20余龛,与这些图案纹饰相映衬的还有题刻楹联。这座川东北独有的陶雕节孝牌坊,虽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反映了大巴山一百多年前的制陶工艺、绘画、雕刻技术的精湛水平。刻牌坊1991年5月被省人民*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与甘棠胡氏节孝坊合并为开江牌坊,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