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林
朱兆林(1907年11月—2003年12月),开国少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1907年11月17日生于四川省平昌县板庙乡凉水村,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部长等职。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中文名:朱兆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平昌县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2003
职业:高级将领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
1、人物简介
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副兵团职离休*)。
朱兆林同志是四川省平昌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宣传队分队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干事、股长、团政治处主任、科长、团政委等职,参加了山西神头、响堂铺伏击战和晋冀地区反扫荡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纵队组织部部长、师副政委、第二野战军供给部副政委等职,参加了上党、晋南、淮海和渡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部长等职。他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朱兆林同志因病于2003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2、生平经历
朱兆林,1907年出生,四川省平昌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
(一)
朱兆林生于佃农家庭。少年时便以给地主打短工、长工为生。
1933年红军到了朱兆林的家乡,他参加了游击队,担任区游击队长。两个月后,参加了红军,在红31军宣传队任分队长。
红军长征通过腊子口后,朱兆林因长期吃青稞和野菜引起消化不良,再加上饥饿困乏,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在路边。朱兆林明白坐下去只有等死。他摸出身上的一只银耳匙,和藏民换了一个大烧饼,吃下去有了力气,才追赶上队伍。
(二)
抗日战争开始后,朱兆林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386旅政治部干事、17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18团政治处主任、38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朱兆林在18团担任政治处主任时,团长开了小差,新任团长和参谋长负伤,团政委带着一个营投敌。朱兆林稳定住另外两个营,并将队伍带出险境。
1940年-1942年,朱兆林先后进入129师随营学校和太岳区党校学习。
1945年,朱兆林任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20团政委。该团团长是大名鼎鼎的楚大明。20团在一系列的战斗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三)
1945年9月起,朱兆林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辖10、11、12、23旅)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所属10、13旅以及豫西军区部分部队合编为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3军(辖37、38、39师),朱兆林任39师副政委。后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副政委。
(四)
新中国成立后,朱兆林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离职休养后,朱兆林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朱兆林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12月12日,朱兆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夫人:吉改香
3、革命经历
朱兆林(1907—2003),四川省平昌县板庙乡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l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旅政治部干事,第17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第18团政治处主任,第38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0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响堂铺伏击战相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第2野战军13军39师副政治委员,第2野战军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淮海、渡江战役。在上党战役桃川追击战中,荣立一等功。*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九*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4、人物轶事
1、1933年红军到了朱兆林的家乡,他参加了游击队,担任区游击队长。两个月后,参加了红军,在红31军宣传队任分队长。
红军长征通过腊子口后,朱兆林因长期吃青稞和野菜引起消化不良,再加上饥饿困乏,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在路边。朱兆林明白坐下去只有等死。他摸出身上的一只银耳匙,和藏民换了一个大烧饼,吃下去有了力气,才追赶上队伍。
2、抗日战争开始后,朱兆林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386旅政治部干事、17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18团政治处主任、38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朱兆林在18团担任政治处主任时,团长开了小差,新任团长和参谋长负伤,团政委带着一个营投敌。朱兆林稳定住另外两个营,并将队伍带出险境。
1940年-1942年,朱兆林先后进入129师随营学校和太岳区党校学习。
1945年,朱兆林任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20团政委。该团团长是大名鼎鼎的楚大明。20团在一系列的战斗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3、1945年9月起,朱兆林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辖10、11、12、23旅)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所属10、13旅以及豫西军区部分部队合编为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3军(辖37、38、39师),朱兆林任39师副政委。后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副政委。
4、新中国成立后,朱兆林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
离职休养后,朱兆林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朱兆林将军一家有兄弟四人,朱兆林排行老大。提起大爹朱兆林,侄子朱永尧用了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其人——正直得近乎不近人情。
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朱永尧给远在北京的大爹朱兆林去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想让朱兆林为其找一份工作。“大爹后来回信了,信的内容中每一个字我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他说:‘我们家永字辈中,你是第一个上高中的,为此我表示祝贺,希望你回到家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继续锻炼’。”被大爹拒绝后,朱永尧一气之下参了军。
1959年9月,朱兆林又一次回到老家,自己花钱给公社带回来了一套广播设备,这是朱兆林留给家乡唯一的一件物品。朱兆林的堂弟朱兆贵说:“大哥原来和我摆龙门阵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说他没有给老家的兄弟父老们做过啥子贡献,叫我们要理解他,因为他是个当兵的,是个*员,所以要讲纪律,不能谋私。”
推荐阅读